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红楼梦》导读之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红楼梦》导读之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导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为“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本回是全书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一是“大观园”从此成为贾府中一个青年人的乐园,一是宝玉与黛玉间的感情隐隐地现出“爱”的感觉。
先要说一个细节,贾政忽然得知宝玉身边有一个叫袭人的丫头,就不高兴起来,问是谁起了这样的名字,王夫人替宝玉遮掩说是贾母起的,但是,贾政却不信,一口断定:“一定是宝玉。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我们通常所谓“知子莫如父”,的确是正确不过的。
贾政对宝玉可谓知之甚深,他了解宝玉的为人与脾性,特别提到宝玉“不务正业”“秾词艳赋上作工夫”,这个评价是正确且准确的。
这里也要说说他们所住的屋子。
薛宝钗住在蘅芜苑中,蘅芜苑。
这处原名“蘅芷清芬”,元妃赐名“蘅芜苑”。
“蘅芜”是一种香草名称,在古代神话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汉武帝在延凉室中睡觉时梦到了李夫人给他一种名为“蘅芜”的香,汉武帝便从梦中惊醒,醒后仍可闻到衣服上枕头上留下的香气,而且这香气经过几个月都没有散去,武帝越是想要找到李夫人越是无法找到,于是就把这个延凉室改名为“遗芳梦室”。
这个室名其实还是很有讲究的,薛宝钗身上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宝玉曾经嗅到过,这种香味是因为她服用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留下的,“冷香”与武帝最初的室名是不是有某种关系呢?“延凉”与“冷香”,不正相合嘛。
而本回之后,贾母同刘姥姥等进大观园时,来到薛宝钗的“蘅芜苑”时,“只觉异香扑鼻”,也紧扣那香之奇异;再看“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那“雪洞一般”不也正是“延凉”吗?由此可以见得,薛宝钗这个居所的的确确应该是大有来头的。
林黛玉住在潇湘馆。
“潇湘馆”一名由元妃所赐,“潇湘”本为湘江的别称,在现在湖南省。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了这个概念,郦道元也曾用这一概念称湘水。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话说贾母次日仍领众人过节。
那元妃却自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钞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因此,贾政命人选拔精工,大观园磨石镌字。
贾珍率领贾蓉贾蔷等监工。
因贾蔷又管理着文官等十二个女戏子并行头等事,不得空闲,因此又将贾菖、贾菱、贾萍唤来监工。
一日烫蜡钉朱,动起手来。
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那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发到各庙去分住。
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杨氏,正打算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件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便坐车来求凤姐。
凤姐因见他素日嘴头儿乖滑,便依允了。
想了几句话,便回了王夫人,说:“这些小和尚小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应承的。
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又费事。
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都送到家庙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是了。
说声用,走去叫一声就来,一点儿不费事。
”王夫人听了,便商之于贾政。
贾政听了,笑道:“倒是提醒了我。
就是这样。
”实时唤贾琏。
贾琏正同凤姐吃饭,一闻呼唤,放下饭便走。
凤姐一把拉住,笑道:“你先站住,听我说话:要是别的事,我不管;要是为小和尚小道士们的事,好歹你依着我这么着。
”如此这般,教了一套话。
贾琏摇头笑道:“我不管!你有本事你说去。
”凤姐听说,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带笑不笑的瞅着贾琏道:“你是真话,还是玩话儿?”贾琏笑道:“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芸儿来求了我两三遭,要件事管管,我应了,叫他等着。
好容易出来这件事,你又夺了去。
”凤姐儿笑道:“你放心。
园子东北角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儿。
等这件事出来,我包管叫芸儿管这工程就是了。
”贾琏道:“这也罢了。
”因又悄悄的笑道:“我问你。
我昨儿晚上不过要改个样儿,你为什么就那么扭手扭脚的呢?”凤姐听了,把脸飞红,嗤的一笑,向贾琏啐了一口,依旧低下头吃饭。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详细概括及练习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与练习(详细)・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元春命探春抄录省亲时所有的题咏,自己编次,又在大观园刻石。
贾芹通过拜托凤姐求得管理道士沙弥的工作,一下子得了二三百两银子。
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得了0其中薛宝钗住衡芜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墓风轩、李纨住稻香村、贾宝玉住怡红院,这怡红院离潇湘馆最近。
贾政认为袭人的名字太刁钻,王夫人让宝玉把袭人的名字改掉,贾政认为不用。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园中偷看《会真记》(小厮茗烟从外头购入),抖花瓣于水中,遇见葬花之黛玉。
于是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贾宝玉用书中的艳句与林黛玉开玩笑,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为莺莺,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了竖眉瞪眼,带怒含嗔,说宝玉“欺负”她,宝玉连忙求饶。
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工黛玉走到梨香院墙角听十二个女孩演《牡丹亭》: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联想到《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句,不由的伤感落泪。
这时,香菱过来了。
•第二十三回练习1 .元春命抄录省亲时所有的题咏,自己编次,又在大观园刻石。
2 .大观园中,薛宝钗住________ 、林黛玉住、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李纨住、贾宝玉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离潇湘馆最近。
3 .贾宝玉用书中的艳句与林黛玉开玩笑,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为莺莺,说:,,黛玉听了竖眉瞪眼,带怒含嗔。
4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芹通过拜托凤姐求得管理道士沙弥的工作,一下子得了二三百两银子。
B.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得了。
C.贾政认为袭人的名字太刁钻,让宝玉把袭人的名字改掉。
D.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园中偷看《会真记》(小厮茗烟从外头购入),抖花瓣于水中,遇见葬花之黛玉,于是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北京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红楼梦专题阅读

红楼梦专题阅读根据(西城区5月二模、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一)、大兴区5月第一次综合练习、顺义区第二次统练、通州区一模、北京八中5月诊断性测试、北京四中统练二、朝阳区六校四月联考、丰台二中线上模拟)语文试卷汇编而成西城区5月二模(二)根据要求,完成20题。
(4分)《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酒行令,黛玉无意间引用了闺阁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
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
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往贾母处问安,还特意约黛玉到蘅芜苑,对黛玉说:“……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20.综合此处文字中的信息,宝钗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4分)答:【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
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解答】黛玉读《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顺嘴说了出来。
宝钗的做法,令人啧啧称赞。
她听到了这句话,回头看了一眼。
不说话。
事后,她带黛玉回自己的蘅芜苑,告诉她最好的话。
她款款的告诉她,层层递进。
答案:结合情节:宝钗当时就察觉黛玉引用不合常礼,后来又特意对黛玉以言相劝。
宝钗特点:①聪慧过人,②知礼循礼(言行得体),③处世融通(周全)。
名著阅读《红楼梦》(1-60回)练习题)

③贾瑞对王熙凤美色觊觎。贾敬寿辰,合族欢庆,但同 族兄弟竟在长辈的寿宴上有龌龊的念头,让人看到了热 闹背后繁荣阴暗面。
2、秦可卿病重,熙凤和宝玉前去探望,宝玉为什么哭了?
宝玉和熙凤来到秦可卿房中,看见可卿屋里挂着一幅 《海堂春睡图》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乞笼人是酒香” 的对联时,想到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 境”的事,后又听到秦氏说了一些“未必熬到过年的话” 等来,一时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泪来。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 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简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事件的起因。
起因: 一王姓人家与凤姐之祖旧识,因 贪图富贵,便认做其侄子.王家家 业萧条有一子叫狗儿,其岳母叫 刘姥姥.因家境困难,便想起找凤 姐接济。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1、简要介绍秦钟死因。
①体质弱与智能偷情,分离而得相 思病。
②父亲被自己气死后,深感内疚, 加剧了病情。
2、太监来口传圣旨时,贾府为何都惶恐不安?
因为太监没有说明皇上的意思,只 是要贾政进宫,贾家不知是福是祸, 故而紧张不安。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贾宝玉给大观圆的景致题名对额,可见他的非凡才气。 可其父对贾宝玉是什么态度?简析其人物性格。 态度:贾政对大观圆的景致题名对额竟然题不出一句合 格的词,对贾宝玉的应对不是训导就是呵斥。 性格:表明贾政的不学无术。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1.分析小红的形象? 是个不谙事体的下等丫头,因她原有几分容貌,以内便想向上攀 高,每每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恰巧宝玉外出回来想喝茶,房 中丫头都不在,叫小红为她倒茶。此时秋纹、碧痕回来,将她奚 落辱骂一番。可是她不敢表示任何反抗。真实地描写了下层社会 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06)红楼梦21-25回测试题 - 答案

(06)《红楼梦》第21至25回知识点归纳以及测试答案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简答题:简述本回中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的过程。
同样是赌气,她与黛玉的赌气有何不同?①袭人见湘云为宝玉梳头,心中不满。
②宝玉回来后,袭人动了气,宝玉也赌气不理她。
因看《南华经》有感,就续写了一段。
③第二天,宝玉忘记了昨日的事。
袭人料他心意回转,便越性不睬他。
④使得宝玉跌断玉簪来发誓改过。
黛玉的赌气是为了捍卫她的爱情,袭人的赌气是故用柔情以警之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简答题:宝玉因何被湘云和黛玉二人“恼恨”?简述此事件的前因、经过、后果。
①凤姐说一个小旦扮上活像一个人,众人不语,只有湘云说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玉忙对湘云使个眼色。
②晚间,湘云便命翠缕收拾东西走,宝玉解释“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不想被走来的黛玉听到。
③宝玉来寻黛玉,又被黛玉恼恨。
④宝玉回去后,想到“来去无牵挂”的戏词,伤心地写了一篇偈语,又填了《寄生草》。
⑤黛玉看了,与宝钗、湘云一起来问宝玉,使宝玉不再参禅自寻苦恼。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1.简述黛玉第一次葬花的情节。
①宝玉读《西厢记》,花瓣落在他身上,宝玉怕脚步践踏了,兜了那花瓣抖在池内。
②黛玉见了,认为宝玉做法不妥,因为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会糟蹋。
③她在畸角上有一个花冢,把花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岂不干净。
④于是两人一起将花葬在黛玉原来的花冢里。
2.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又名《会真记》)的故事。
①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
②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③宝玉借《西厢记》词句,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把黛玉比作崔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倾吐内心的爱慕之情。
惹恼了黛玉,说要去告诉舅舅。
④宝玉吓得连忙求饶,黛玉见宝玉的窘态,转嗔为喜。
《红楼梦》名著阅读指导(21-30回)

《红楼梦》名著阅读指导(21-30回)1《红楼梦》阅读指导讲义21-25回(教师版)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情节梳理填空】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平儿替贾琏遮丑,反映她什么性格?为何替贾琏遮丑?答案:反映了平儿的通达与机灵。
其实,她对贾琏的“保护”含有无可奈何的成分,因为事情闹大了,对她自己也不利,所以,说到底这种“保护”也是一种“自保”。
思考题2、袭人见湘云为宝玉梳头而赌气,同样是赌气,它与黛玉的赌气有何不同?宝钗为何夸她有识见志量?答案:黛玉的赌气是为了捍卫她的爱情,袭人的赌气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因宝玉不听自己规劝。
袭人觉得宝玉和黛玉湘云在一起应该有“分寸礼节”,毕竟大家都长大了,应该有男女的界限。
——这正是宝钗所赞赏的几分识见。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情节梳理填空】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要比林黛玉高出一等。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说明她善于自我把握,反映她城府很深)宝玉:“不敢说”,(说明他体恤黛玉,关心黛玉)湘云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显示了她率真爽直。
湘云、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目下两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
袭人劝宝玉“大家随和”,宝玉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笔占一偈,又填一《寄生草》,心中自得。
宝钗说她是引起宝玉说疯话的罪魁。
元妃送出灯谜让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
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
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请分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灯谜的谜底及其寓意。
答案:元春之谜的谜底是爆竹,暗示荣华的转瞬即逝;迎春之谜的谜底是算盘,暗示她命运不通达,为中山狼所摧残;探春之谜的谜底是风筝,暗示她日后远嫁;惜春之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暗示她日后出家;宝钗之谜的谜底是更香,暗示她最终守寡。
红楼梦23到28回内容分析

红楼梦23到28回内容分析●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梗概】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
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心减了八九;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宝玉偷看《会真记》,抖花瓣于水中,遇见葬花之黛玉。
宝玉用《西厢记》中词句相戏,黛玉竖眉瞪眼,带怒含嗔,说宝玉欺负她.黛玉在梨香院听《牡丹亭》,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
【评析】评析点一:“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精彩片段: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从此后,黛玉就喜欢上了《牡丹亭》《西厢记》这些为当时的闺阁所不容的“禁书”.黛玉自幼聪颖有灵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将看过词曲都记诵了下来。
评析点二:黛玉为什么要葬花?多愁善感的黛玉见景生情,感觉自己就像那些飘零的花一样,美丽纯洁却又孤单无助,“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用葬花来表达自己悲观消极的感情。
评析点三:《红楼梦》中的趣味在于把悲剧的阴影时时投射在生命欢乐的寻觅之中。
如宝玉与黛玉都体味到《西厢记》的“果然有趣”,可是《牡丹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滋味却只能使黛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梗概】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给凤姐行贿,卜世仁拒绝了。
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
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贾芸看宝玉未遇,遇见小红。
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但又说不是贾琏主情,她不管贾芸的事。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读下面《红楼梦》节选,回答问题
①,走到,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到“落红成阵”,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你只听背后有人说道: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宝玉正踟蹰间,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
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
”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趁早儿给我瞧瞧,《大学》庸》、好多着呢。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
原是我说错了。
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紧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
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
快回去换衣裳去罢。
”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
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担搁了听曲子。
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②等句,亦发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天上人间”之句,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牡丹亭艳曲(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警芳心”)“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
②。
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56.下列各项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
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
B《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府四春、妙玉、香菱、王熙凤、李纨、秦可卿。
C《红楼梦》中的诗词往往与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相合,如“孤标傲.
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两句就堪称黛玉性格的写照。
D.《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它突破了以往小说单线发展的情节结构,使艺术结构更加宏大完整。
57.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贾惜春妙玉巧儿
B.贾探春妙玉贾惜春史湘云
C.秦可卿妙玉贾迎春李纨
D.薛宝钗贾迎春妙玉史湘云
58.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章回中的《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元代改为元杂剧《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表现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杰作。
B.《林黛玉进贾府》中《西江月》说宝玉“愚顽怕读文章”,此文,“怕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怕一爱体现了宝却写宝玉读《西厢记》
玉叛逆的性格。
C.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宝玉将自己和林黛玉比作《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虽为调笑之语,却是心意的流露。
D.宝玉惜花,将花瓣抖落池内,随水流而去;黛玉惜花,以土掩埋,不让被外面的污水糟蹋。
两人做法不同,体现的是两人观点的分歧和性格的差异。
59.“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0.结合节选这一段文字,概况并分析林黛玉形象特点。
【答案】56B .57B .58D
.59.①营造了宝玉读西厢时“落红成阵”的凄美意境。
②引入了下文宝黛关于葬花的讨论和葬花的情节。
③与下文黛玉听《牡丹亭》的唱词“水流花谢”和想起词中的“流水落花”遥相呼应。
60.①多情而自尊:爱宝玉,但但对于宝玉的唐突和表白是对自己的轻浮又薄面含嗔
②多愁善感:见花落而葬花,听《牡丹亭》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③聪明颖悟:看书过目成诵,有很高的文学领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