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接受_拐点_的开拓者王安石_杨再喜

合集下载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写给好朋友王参元的一封信,文中对朋友家遭逢火灾、财物殄灭的残酷现实表示同情和慰问,同时又以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受害者进行开导劝慰,鲜明表达出作者自由旷达的人生观。

作品原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

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②之具,或以不给。

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③,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④,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⑤,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⑥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

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⑦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⑧,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⑨。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原文及鉴赏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原文及鉴赏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安石《读柳宗元传》原文及鉴赏【导语】:〔北宋〕王安石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故事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故事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故事 导语:柳宗元 是我国唐朝著名文学 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 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祖辈曾是皇亲国戚,而 他本人则是曾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

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祖辈曾是皇亲国戚 柳宗元出身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氏。

唐朝人喜欢说自己先世出于高门, 许多是不能相信的,但柳宗元的家族却是货真价实的门阀贵族。

北朝时期,黄河 以东地区的柳氏,就与薛氏、裴氏一起,并称“河东三著姓”。

唐朝立国后,柳 氏也被皇室倚重。

唐高宗李治一朝(公元 649 年—683 年),柳家光在尚书省(相 当于国务院)同时做官的就达 20 多人,权倾一时。

但也就是在高宗时期,柳家开始走向衰败。

当时,柳宗元的高伯祖(与柳宗 元之高祖子夏为兄弟),高宗第一任皇后王皇后是高宗宰相的外甥女。

后宫斗争 中,王皇后败于武则天,柳宰相也受到牵连,先是被贬,后来干脆被诛杀。

武则 天上台主政后,打击旧姓,柳氏从皇亲国戚降为普通人,仅剩下良好的家风不绝 如缕。

柳宗元的老朋友韩愈,说柳宗元正直、真诚,不计利害,为理想奋不顾身。

柳宗元的这种品性正遗传自他的父亲柳镇。

柳镇曾在晋州(今山西省境内)做官, 他的上司是个粗暴而嗜杀的武夫, 官府里的人都不敢得罪他。

看到无辜受刑的人 快要***时,只有柳镇会去据理力争,甚至亲身为无辜者抵挡鞭笞棍棒,即使上 司暴怒也毫不退避。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也出身世家,通晓诗书,文采不凡。

柳宗元 4 岁时,父亲 孤身在外,卢氏带着孩子们暂住长安西郊乡下。

家中没有书籍,她就背诵口授。

稍大一些,柳宗元开始跟着在外地做官的父亲游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文 采。

十一二岁时, 他随父亲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李兼的幕府中生活了 一段时期。

李兼幕府中人才很多,像当时著名的文人权德舆、杨凭都在其中。

柳 宗元在父辈的圈子里,已经受到瞩目,被看成是“童子有奇名”者,杨凭还将 9 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柳宗元的生平故事

柳宗元的生平故事

柳宗元的生平故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

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很丰富,读起很优美,将其质朴疏淡的诗文风格与东晋大隐士陶渊明相提并论,可见柳宗元的造诣之高。

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他的人格也依然清高。

(一)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柳宗元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北魏时期开始,其先祖就陆续有人在朝中做官,他的父亲延续家族传统,也谋得了一个监察御史的职位。

在浓厚的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下,加之母亲的言传身教,他很早就养成了积极入世的心态和言行标准。

柳宗元出生时大唐已度过盛世繁华,渐渐走向衰败。

781年,发生了一起继“安史之乱”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乱,在战乱时期,柳宗元的父亲在夏口任职,柳宗元为了躲避战乱就去投奔他父亲。

夏口是官军和叛军双方争夺的一个战场,他亲眼目睹了军阀割据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更加坚定了他从政为民的理想。

792年柳宗元20岁时,被推选为贡生,第二年一举高中,从此步入仕途。

唐顺宗继位后,启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改革,柳宗元与王叔文的政见相同且又是好朋友,经王叔文推荐,柳宗元被朝廷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负责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等事务。

他积极参与了由王叔文主持、史称的“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的主要内容有,加强朝廷的权力,抑制各地藩镇势力并收回兵权;废除宫市,罢免负责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等五坊的宦官头儿;清查打击朝廷和地方的贪官污吏;整顿地方税收,由朝廷派员直接管理。

两派政治力量的斗争异常激烈。

唐顺宗是个多病的皇帝,随着其病情日趋加重,逐步失去了对朝政的把控能力,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和朝廷大臣,联合一些藩镇向朝廷施加压力,由太子李纯监国。

在王叔文因母去世回家守丧期间,唐顺宗被廹将帝位禅让给李纯,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继位后就全盘否定了“永贞革新”,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等人全部被降职外调。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在哪简介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在哪简介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在哪简介 柳宗元 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谪至永州, 担任永州司马一职。

永州也成为了柳宗元的 转折点,他成功地从一个政客转变成了一个文豪。

在永州写的大量文学 作品 ,其中体现的深远意义都被后人推崇。

柳宗元转折点 柳宗元年少成名,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

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 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柳宗元著 名叙事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

唐顺宗听从了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

公元 805 年, “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顺宗禅位 于李纯。

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

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对象,被 贬谪至永州担任司马一职。

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 心中有豪言壮语需要呐喊出 来。

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径。

公元 805 年, 柳宗元到永州担任司马一职, 公元 815 年, 柳宗元被召回长安。

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 、 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 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创作于永 州期间,《柳河东全集》中 540 多篇文章,有 317 篇都是写于永州期间。

永州也成为了柳宗元的转折点, 他成功地从一个政客转变成了一个文豪。

在 永州写的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体现的深远意义都被后人推崇。

柳宗元异蛇王酒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 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 此后,永州蛇就成了当地特产之物,读者从《捕蛇者说》中得知,永州之地 盛产蛇,这些蛇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人们都竞相购买永州蛇。

永贞革新后的柳宗元与刘禹锡

永贞革新后的柳宗元与刘禹锡

永贞革新后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文/佚名戊戌变法失败了,梁启超才意识到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成功了。

评判变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变法取得的效果。

王安石变法一直维持到他退休之后的第八年,后来宋徽宗继承王位,挥霍无度,心虚之余问宰相蔡京这般度日是否过了头,蔡京答照这等花销,国库的银子二十年花不完。

这是王安石的功劳,变法的效果。

梁启超彼时才知道他无法与王安石相比,史上但凡想推行变法的良臣,必定要承他人之不可承。

柳宗元和刘禹锡就是这样,他们的变法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

如鲠在喉。

多年后,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一派荒芜,海畔尖山,愁思茫茫,风打芙蓉水,雨侵薜荔墙,他觉得天然若剑芒的柳州山随时可以割断一己愁肠,而长安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他希望自己是一尊佛,所分之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都坐上柳州的山峰,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他的故园久而久之成为一个符号。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最好的朋友刘禹锡与自己一同走过了人生的大半光阴,起落升沉,同去同归。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与刘禹锡同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又同为监察御史,自此结下情谊,政治、文章、贬谪,直到多年后书写祭文,始终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新文学萌发的年代,新思想激进的岁月,培养了一批敢为天下先的臣子,救世济民的迫切,无所避忌的孤往,不加收敛的狂傲,在弊端丛生的现实政治面前锋芒毕露。

为了更快地造福生民,可以不顾臣节,可以不计主仆、仁义、忠贞,一切只为泽及苍生,年轻的柳宗元就这样在“春秋学派”的思想中不断发酵。

年轻到无所顾忌,到一味速定速成,竟逃不脱中国思想中那尽人皆知的“中庸”,难道是普世真理?难道是英雄的宿命?成败,在中国历史上以多种方式演绎着,孤胆英雄和变节小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一片。

超越公共准则的行为总难逃脱历史的谴责,于是,“二王八司马”成为经典的中国制造。

简而言之,新继位的唐宪宗贬谪了怂恿父亲唐顺宗与自己对立的十位大臣:王伾、王叔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和程异。

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开创者梅尧臣_杨再喜

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开创者梅尧臣_杨再喜

史书中; 受此影响,/ 虽其事之美者, 反 以为恶, 而刘、柳诸人 朋邪比周之名成矣 。0[ 5] 柳宗 元是依靠文学成就来 取得政治 地位的, 在文学屈服于政治的社会里, 其政治上的 失败必然 妨碍了文 学的传播接受, 这是 柳宗元 的文 学作 品在唐 五代 时处于寂 寞境地的重要 原因。随 着改 朝换 代的到 来, 柳宗 元的散文 由于担负起/ 文以明 道0 (5 答韦 中立 论师道 书6 的 责任, 首先被柳开( 954- 1000 年) 、王禹( 954- 1001 年) 等人 发现和接 受。同时 , 随着时代政治的变化, 人们逐 渐淡忘了 柳宗元在/ 永贞革新0 中的/ 不 好0, 接 受的 态度 也在逐 渐改 变, 其中出 现 的/ 关 键 点0 就 是 北 宋 的梅 尧 臣 ( 1007- 1072 年) 。他对柳宗元的身世 遭遇 发出 深沉的 感慨: / 天地 磨古 今, 贤愚为尘埃。 草树易 变改, 山川 无故 新。眷言 零陵 守, 白发嘉朱轮。闲来问遗老。俯迹哀昔 人, 元 和前放臣。 ,0 ( 5永州守王公寄 九岩 亭记 云此地 疑是 柳子 厚所 说万 石亭 也, 因为二百言以答, 愿当留咏6 ) 作者站在个人的 立场上对 柳宗元在/ 永贞革新0之后遭 到贬谪的人生遭遇抱 以深切的 同情; 对柳宗元的政治作为似乎有意回避, 没有尽 兴品头论 足, 但言语中的怜悯之词已经在心灵上同柳 宗元走得很 近, 传统的君 臣伦理已经超脱, 所 以梅尧 臣虽 然没 有对柳 宗元 的/ 永贞革新0事件 进行正面的肯定, 但实质 上, 他 的感情倾 向很明显 隐含了对柳宗元 的宽容 和理 解, 这是 柳宗元 接受 史上接受 态度的一 种转 变。此后, 范 仲淹 ( 989- 1086 年) 、 王安石( 1021- 1086 年) 都是在此 基础上对 柳宗元等 人的政 治事件逐渐进行了 正面 肯定。范 仲淹认 为柳 宗元等 人/ 礼 意精密, 涉道非浅0[ 6] , 王安石进而指出八司马/ 皆 天下之奇 材也0 [ 7] 。接受态度的转 变为 柳宗元 文学 在宋 代接受 高潮 的到来做 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柳宗元专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柳宗元专练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2023届高考复习专题之柳宗元专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石泉远逾想,山鸟时一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文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言,回答问题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B、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C、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D、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的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赵宋王朝的建立, 柳宗元迎来了接受史上 因此, 北 宋前期的 柳开( 947 ) 1000) 、孙 复( 992 )
的第一个春天。王安石( 1021 ) 1086) 就是这个春 天里的辛勤耕耘者。他对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政治
1057) 等都把韩愈列为继孔、孟之后的圣人序列之 中。柳开说到: / 吾之道, 孔子、孟轲、杨雄、韩愈之
作为和文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的肯定, 这在柳宗元接 道。0( 5应责6) 因此, 他虽把柳宗元当成自己的祖先
受史上还是第一次。由于王安石崇高的政治地位 和文学地位, 他的接受态度对当世和后代的读者产
( 他取字为/ 绍元0, 就是/ 继承祖先0之意) , 可对于 柳宗元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 他却说: / 吾祖( 柳宗
中唐时期, 柳宗元和韩愈在对待儒、释、道的问 儒家体系中, 同样也难以发现柳宗元的影子。而王
题上, 两者观点迥异, 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柳宗元 安石把柳宗元和韩愈相提并论, 一起作为孔、孟之
是/ 统合儒释0( 5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6) , 后的继承人, 位居大圣人之列, 这是对流俗和传统
韩愈是/ 排异端, 攘斥佛老0( 5进学解6) 。欧阳修 ( 1021 ) 1072) 作为封建正统士大夫的代表, 为了确
198
取先入为主的接受心态, 政治革新的事实真相大都
为。故以 一吏部数十 子力, 能胜万百 千人之
被歪曲, 甚至被作为反面典型记载在5顺宗实录6、 旧新5唐书6、5资治通鉴6等官方史书中; 受此影响,
众, 能起三数百年之弊。( 5上赵先生书6, 5徂 徕集6卷十二)
/ 虽其事之美者, 反以为恶, 而刘、柳诸人朋邪比周
的反拨, 初步奠定了柳宗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历 史地位, 在柳宗元接受史上还是第一次。
立儒家思想的支配地位, 强调道德教化学说, 他明 确继承了韩愈的儒家/ 道统0论, 对柳宗元的态度深
二、赞扬其/ 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0的人格精神
为不满。欧阳修认为, 柳宗元与韩愈/ 其为道不同, 犹夷夏也0( 5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6) , / 柳岂韩之徒
的坚决。北宋时, 王安石对柳宗元政治作为的接受 态度的转变, 对于改善他的接受环境, 实在是功不
给柳宗元文学的接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王安石对柳宗元文学接受上的贡献, 不仅在于
可没, 所以明代的李懋桧说: / 至宋王荆公、范文正 充分肯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和文学成就, 更在于以自
公, 咸为之伸以喙, 八司马稍稍生气矣。0122 三、称其为文学史上的/ 豪杰可畏者0
百千年中, 卓然也, 独子厚名与韩并。0在这里, 王安 ( 5旧唐书6卷十四) 的诏令, 使他成了一个永无翻身
石把柳宗元与韩愈一起并提为在孔子之后令人仰 之日的罪臣。在一个/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
望的圣人。众所周知, 韩愈以孔、孟的继承者自居, 滨莫非王臣0的封建社会里, 人们以成败论英雄, 采
整个文章是对韩愈的溢美之词, 在韩愈与柳宗
之名成矣0( 5陈司业文集6卷一) 。政治上的失败是 柳宗元在唐五代时处于寂寞境地的重要原因。
元的对比之中, 实质上提升了韩愈的文学地位, 对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贡献进行了贬损, 把他降到
王安石没有被历史的假象所迷惑, 他在改革家 了同韩愈的众多弟子们同一个层次, 从而使其由一
5 莫疑6 万事 尽如空鸟迹
5 与耿天 会话6 烦君 惜此根株在, 乞与伶伦学凤凰
5 华藏院此君亭6 但知 此物非他物, 莫问今人犹昔人
5 真赞6 醉红 撩乱雪争开
5 池上看金沙花6 水似 青天照眼明
5 晨兴望南山6 隐隐 西南月一钩, 春风落日淡如秋。 房栊 半掩无人语, 鼓角声中始欲愁。
5 送和甫至龙安暮归6
可他俩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 在文学思想和道德才 能方面存在着颇多相似之处, 这是王安石走近和接
受柳宗元的重要原因。
类别
诗歌 句式 接受
用典 修辞 接受
意境 主旨 接受
柳宗元诗歌
荒村惟古木
5秋晓行南国 经荒村6 十年憔悴到秦京, 谁料翻为岭外行
5衡阳与梦得 分路赠别6 石门长老身如梦, 旃檀成林手所种
己的亲身实践雄辩地说明对柳宗元文学作品的喜 爱和接受。王安石和柳宗元同为/ 唐宋八大家0, 他 俩在散文上的渊源关系自不必说, 现以其对柳诗的
在晚唐时, 杜牧已经开始把柳宗元同韩愈在文 接受为例说明。
学上的成就相提并论, 曾言: / 李杜泛浩浩, 韩柳摩 苍苍。近者四君子, 与古争强梁。0( 5冬至日寄小侄
柳宗元接受/ 拐点0的开拓者王安石
杨再喜
1摘 要2 王安石是柳宗元接受史上一个/ 拐点0 的开拓者, 在三个方面 改变了当 时积以成习 的接受态 度: 首 先, 改变了对柳宗元哲学思想的接受态度, 努力提高他在儒家 体系中的 历史地位 ; 其 次, 改 变了对 柳宗元 政治作 为的接受态度, 高度赞扬他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 ; 再次, 改 变了对柳 宗元文学 地位的 接受态 度, 充 分肯定 他的文 学成 就, 将其与韩愈相提并论。王安石 能够在心 灵上走 近和接 受柳 宗元, 揭开 历史 的真正 面纱, 其 根本原 因在 于: 作为文学家, 他与柳宗元的文学思想一脉相承; 作为政 治家, 他与柳宗元 在人生 经历和 道德才 能上有 着惊人 的相似, 由此引发了精神上的契合。
复何议彼哉! ( 5临川文集6卷七十一) 王安石在/ 皆羞道而喜攻之0的情况下, 挺身而
般舟和尚碑6, 5文忠集6卷一百四十一) 自唐以来, 言文章者惟韩、柳, 柳岂韩之徒
出, 充分赞美了柳宗元等八司马的杰出才能和自强
哉! 真韩门之罪人也。盖世俗不知其所学之
不息的精神, 称其为/ 天下之奇才0, 批驳了当时/ 欲
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 无所用 于世, 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 而其名卒不
加以贬斥, 对当时已基本通行的/ 韩、柳0并提进行 否定:
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 吾多见其初而已;
子厚与退之, 皆以文章知名一时, 而后世
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 少耳!
称为韩、柳者, 盖流俗之相传也。( 5唐柳宗元
5柳州二月落 尽落偶题6 孤松停翠盖, 托根 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 遂为 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 重此 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 时将 承雨露。
5商山临路有 孤松6
王安石诗歌 荒蹊 但乔木
5 书任村马铺6 十年 江海常别轻, 岂料今随寡嫂行
5 寄张氏女弟6 茅 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5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6 露鹤 声中江月白
范仲淹的基础上力排众议, 为柳宗元所受的不公正 个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变成了一个韩愈的追随者和
评价鸣冤叫屈: 余观八司马, 皆天下之奇材也; 一为叔文
附和者。这成为柳宗元接受史上/ 柳不如韩0 的源 头之一, 也直接影响了欧阳修等散文大家对柳宗元
所诱, 遂陷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
的接受态度。欧阳修进一步对柳宗元的文学地位
非, 第以当时辈流言之耳。( 5唐南岳弥陀和尚
为君 子者0 的丑 陋行 为。 作者 虽然 限于 封建正 统观 点和自己的政治身份, 还不可能完全肯定王叔文集
碑6, 5集古录6卷八) 欧阳修虽然承认柳宗元和韩愈都以文章而名
团的政治作为, 也把柳宗元的政治作为归结于王的 世, 然而他不认可世俗相传的/ 韩、柳0之称, 对当时
虬甲 龙髯不可攀, 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 无地逃斤斧, 岂愿争明爝火间。
5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6
首先, 王安石作为文学家, 在唐宋古文体系中, 他同柳宗元的文学思想最为接近, 有着明显的接受
傅6) , 但他自己也/ 晚师瞿聃, 网罗六艺之遗文, 断 以己意, 糠米比 百家之陈迹, 作新斯人0( 同上) , 成为
阳修是出言最苛的一个人0112。而几乎与此同时, ( 5寄许京兆孟容书6) , 导致/ 永贞革新0事件对柳宗
王安石却表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他在5 上人 元文学传播接受的影响也最深。他被贬谪永州不
书6中明确地说: / 自孔子之死久, 韩子作, 望圣人于 久, 宪宗皇帝便颁发了/ 纵逢恩赦, 不在量移之限0
1关键词2 柳宗元; 接受拐点; 开拓者; 王安石 1基金课题2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 07B028) ; 2007 年湖南省永州市科技局课题。 1作者简介2 杨再喜, 1969 年生, 文学博士,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 系讲师( 湖南 永州 425100) 。 1中图分类号2 I20612 1文献标识码2 A 1文章编号2 1001- 6198( 2008) 02- 0198- 04
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他以/ 道统0的眼光来比较韩、
柳宗元被誉为/ 文章在册, 功德在民0( 5初封文
柳的文学成就, 认为柳不如韩:
惠侯告词6, 5五, 唯柳宗元、皇 甫氵是、李 翱、李观、李汉、孟郊、张 籍、元稹、白
传道学, 文章百世之师; 没( 殁) 以神灵, 福 一方之 庇0( 5加封文惠昭灵侯告词6, 5五百家注柳先生集6
乐天辈, 数十子而已。吏部志复古道, 奋不顾
附录卷一) ; 同样, 王安石也被朱熹称赞为/ 以文章
死, 虽摈斥摧毁, 日百千端, 曾不少改所守; 数
节行高一世, 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0( 5宋史#王安
十子亦皆协赞附会, 能穷精毕力, 效吏部之所
石传6卷三百二十七) 。虽在时间上相距 200 多年,
199
柳宗元年轻时( 805) 在长安所参加的/ 永贞革 新0运动, 由于涉及到皇权之争, 触犯了封建社会的
哉, 真韩门之罪人也0 ( 5唐南岳弥陀和尚碑6) 。后 一个大忌, 所以在其失败之后, 便被迅速流放到偏
代学者认为, / 从儒道的大本大原上攻击柳宗元, 欧 远的永州。而/ ( 柳) 宗元于众 党人中, 罪状最甚0
在当时的接受语境里, 王安石以自己的言行有 力地巩固了柳宗元摇摇欲坠的文学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