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合集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正文第一篇:创业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创业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规范进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乡各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我乡共有耕地122870亩,其中,农民家庭承包的耕地93506亩。

截止20XX年5月,我乡共有2349户农民流转出耕地面积41600亩。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目前,我乡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是。

1、流转形式单一,只有有转包流转形式。

2、经营范围单一。

土地流转经营范围以种植粮食为主。

3、经营主体单一,只有农户。

4、流转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涌现了大量的农业种植大户,增强了我乡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使全乡的土地的规模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同时,土地的流转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及时地补充了全县工业及三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0XX年我乡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无偿为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指导、业务咨询、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以进一步完善全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努力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

三、制定了土地流转帮扶办法。

1、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流转双方提供统一合同范本,组织供需双方谈判,指导签订流转合同等工作,为供需双方搭建流转桥梁;2、承担土地流转业务指导,为流转双方提供服务和法1律、法规及政策咨询,对发生的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处理或向上级部门申请仲裁等协调服务;3、对发生土地流转以后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优先享受各项设施农业扶持政策;4、对流转转出土地的农民,优先享受镇、村两级再就业培训,并优先安排就业,对创办二、三产经济实体的,协调信贷资金扶持;四、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通过私下口头协议,将土地流转给邻居或亲属,没有签订合同,导致承包费兑现难而引发纠纷,难以解决。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篇1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洗礼,目前农村经济已进入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实践阶段。

分析这个阶段的新实践,农村经济已逐步出现这样一个明显特点:土地活则经济活,土地流转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兴奋点。

如何紧紧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农村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全面盘活、开发利用好土地这一与发展经济联系至关密切、潜能极为巨大的生产要素,对加快发展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带着这一课题,我对黄庄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

黄庄村位于县城北部二公里,人口1350人,耕地1200亩,人均耕地0.88亩,除村边少量的经济地,大部分土地在王店坡,距离村庄有3公里,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不便。

一、黄庄村土地流转工作现状1、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

从1995年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

1995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不到30亩,今年已达270亩,增长了9倍。

特别是近两年来,初步出现了由小块流转向成片规模流转的新变化。

全村一次性流转崐面积达20亩以上的就有3宗。

2、流转的形式不断丰富。

土地流转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委托代管:即外出务工的农户委托亲戚、朋友、邻居耕种,税费负担与收益分配由代管人与委托人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商定。

二是反租倒包:即将承包户的土地租过来,然后又转租给其他农户。

三是转让:有些农户因全家外迁或者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等原因,使得没有富余的劳动力耕作土地,经农户间相互协商同意,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农户。

四是互换:由于实行土地划分的关系,农户地块分散,不便统一经营和管理,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采取相互兑换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流转土地,是我县较普遍的流转形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部分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顾虑,担心土地一旦流转出去,自己想收回时能不能收回;国家的惠农补贴资金,还能不能发到自己手中;另外,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失去了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导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影响了土地的健康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速度。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范文(一)一、全县土地流转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我县现有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旱土15万亩。

20**年全县耕地流转面积11.27万亩,涉及农户6.5万户,占耕地总面积的 19.77%。

耕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转形式多样化。

目前,全县耕地流转主要以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为主。

其中转包3.3万亩,占29.3%;出租6.8万亩,占60.3%;互换0.8万亩,占7.1%;入股0.23万亩,占2%;转让及其它形式0.34 亩,占3%。

股份合作、招标承包、一次性出让等新的流转形式正在探索之中。

水市镇水市村唐义成承包本村320余亩耕地,用于发展烤烟和粮食生产。

清水桥镇平三村欧阳迪文自有耕地13亩,长期转包耕地368亩,短期转包耕地200亩,种植粮食580亩。

太平镇坪石头村欧阳植竹长期转包耕地5000亩,短期转包耕地1000亩,种植粮食1800亩。

2、流转范围不断拓宽。

流转的土地由水田扩展到了林地、旱地、渔塘等,土地流转对象由原来的本村内进行,扩展到外村、外县、甚至外省,经营主体从单户转向合作社,经营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粮食与优质高效农业并重。

20xx年全县850户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45895亩,其中:流转面积6100亩,托管面积19876亩,代耕代种面积57469亩;全县10个种粮合作社经营耕地面积 5605亩,其中:流转面积3500亩,托管面积1300亩,代耕代种面积751亩。

3、流转效果初步显现。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全县流转的土地中,80%用于发展烤烟、粮食、蔬菜、生猪、工业原料林、中药村、油茶、水果等优势产业,做到了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土地流转,清水桥镇、水市镇、保安乡、太平镇等乡镇新增烤烟种植面积千亩以上,进一步巩固了烤烟的主导地位。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xx月份,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展开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马陵山、时集、棋盘等镇,走访50多家农户、部分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召开了座谈会,就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呈逐年增加趋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土地流转30.79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2.xx%,其中以出租形式流转的有13.93万亩、以转包形式流转的有9.82万亩、以转让形式流转的有0.22万亩、以互换形式流转的有0.7xx万亩、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形式流转的有5.31万亩,涉及农户约58360户。

2022年,全市计划流转土地约为2.8万亩心得体会。

(二)积极作用一是增加了流转双方经济收入。

对农户而言,把自家承包地流转出去,一方面可以获取土地租金,另一方面可以摆脱土地束缚,从事各类务工项目增加收入,相较于单纯种地年收入,家庭收入增长明显。

对承包大户而言,不论是种植经济作物还是种植常规农作物,其收入效益都是过去数倍,有效加快了致富步伐。

二是促进了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各镇(村)所流转的土地,大都是以各种特色农业生产经营为主。

例如棋盘镇马陵山“五花园”瓜果花木园区,时集镇白石村、山东村的水蜜桃种植园,马陵山镇十里长沟果蔬带,高流镇8xx2xx西瓜种植区,邵店镇花卉苗木种植区,阿湖镇大棚葡萄园区等等,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态势,成为各镇(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典型示范。

特别是我市的美丽产业和甜蜜产业已形成特色并初具规模。

另外,土地的规模化流转,还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

目前,我市8个农业产业园区经过提档升级,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篇一)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土地流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4月中旬,根据政协腾冲市委员会**年工作计划,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到界头、固东、曲石、腾越、清水等5个乡镇,以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

截止**年3月,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8.7万亩,占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66.7万亩的13%。

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创意农业。

从土地流转的期限看:10年以下的29985.1亩,占34.5%;10年以上的57014.9亩,占65.5%。

从土地流转的形式看:转包8574亩,出租60568亩,互换6606亩,转让3952亩,股份合作6691亩,其他形式609亩。

从土地流转方向看:流入企业41209亩,占47.3 %;流入合作社2487.5亩,占2.9 %;流入大户22416亩,占25.8 %;流入家庭农场10261亩,占11.8%;农户间流转10626.5亩,占12.2 %。

从土地流转规模看:流转面积在100亩以下的经营户1677户21150亩;100亩以上的87户65850亩。

其中:100—499亩66户,500—999亩8户,1000—9999亩10户,10000亩以上3户38475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流转示范典型。

主要模式有:“公平模式”:曲石镇公平社区以党总支为引领,将一家一户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农户以土地入社,合作社再以水田每年每亩500市斤、旱地每年每亩436市斤的稻谷将11300亩土地流转给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以发展银杏采叶林、南方红豆杉采叶林种植,同时发展林下生态鸡、生态肉牛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打造现代高标准农林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篇一)按照市委安排,市政协组成了以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才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就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期间,调研组先后到县(市)区实地考察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了多次专题研究会,外出到安徽省潜山县、河南省商丘市等地学习考察,现形成此报告。

一、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经验我市共辖1175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820万亩,家庭承包耕地面积681万亩。

**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35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53%,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亩,流转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在全市流转的355万亩土地中,有组织地进行土地流转186万亩,其中,流转给农民合作社111.6万亩,家庭农场35万亩,整村流转31个。

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主体。

农民合作社流转面积占有组织流转面积的60%,家庭农场占有组织流转面积的19%,其中,经营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全市达到了281家。

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主要体现在: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了土地加速流转。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高度重视,年初专题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吴野松、市长孙轶亲自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中心工作来抓。

市农委就土地流转工作专门下发了两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突出了工作重点,在每个县(市、区)分别选择一个乡(镇)进行土地确权试点。

调兵山市土地流转工作抓得早,**年就召开了全市土地流转工作会议,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3个专业合作社给予了每社5万元的奖励。

铁岭县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土地流转对接会议,召集各村干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进行了土地流转供需对接。

**县、调兵山市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合作社解决了资金和晾晒场地等问题。

2、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平台。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最新)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最新)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县是**市东北部与重庆市**交汇的山区农业大县。

全县总面积2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万亩),大部分海拔在700至900米之间,90%的地区属溶岩地貌,地表破碎,山河纵横;250以上坡地占总面积的44%,250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的27.3%;活土层厚度低于15cm的耕地占总耕地的60%,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占境内现有耕地的30%。

因此,我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分工分业趋势的不断加剧,已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形成的承包耕地面积少、地块分散、农村劳动力离家难离土等问题逐步凸现,如何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摆在各级党政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调研全县土地流转的现状,搞清影响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成效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农户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采用互换、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耕种。

早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初期,全县就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当时,主要是在农户之间为便于耕作进行的承包经营权流转(互换、转包),流转范围小面积少。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面积大、规模化的趋势。

(一)流转现状1、县乡党政高度重视土地流转。

全县上下把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个人或其他组织的行为。

由于人口流动、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和受让方、流转方式和流转利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研,形成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的全面了解。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趋势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调查显示,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中,以农户为主要主体,占比超过80%,其他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承包企业等。

另外,调查还发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主要包括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

承包经营是主要的方式,占比超过70%,其次是租赁经营和股权合作,分别占比20%和10%。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以农民合作社和企业为主,少数为个人。

其中,农民合作社占比最高,达到60%,其次是企业和个人分别占比30%和10%。

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趋势从调研结果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规模化的特点。

一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多样化,如股权合作、联合经营等新兴方式的应用逐渐增多。

另一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化趋势明显,目前已出现大规模流转的现象,一些大型农场或农业企业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1. 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则,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缺乏透明度,流转价格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造成价格不合理,流转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
近期,根据县委维稳办《关于对农村承包土地私自流转引发不稳定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乡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辖7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2137户,农业人口7202人。

**年末,全乡实有耕地面积8235亩,占总面积的2.4%,其中:承包田面积1767亩,承包地面积6468亩。

各村耕地面积情况:富厚村1002亩,富和村1421亩,富强村986亩,富康村1664亩,双江村1058亩,五星村669亩,赵院村1435亩。

根据调查统计,全乡有16户村民将承包土地流转给他人,涉及57人,土地面积67.39亩。

流转原因主要是举家搬迁、缺乏劳动力、投亲靠友等多种因素。

二、土地流转的特点
我乡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特点:(1)大部分是农民相互间自发流转。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不申请、不登记、不报告,一般是形成事实了,村、组才知情,缺少契约和约束。

(2)部分农户全家离开当地从事二、三产业,或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生活,将自己的房屋出售,一并把土地转让给耕地少人口多的农户耕种。

(3)流转形式单一。

全乡土地流转基本上为转包、转让,没有能代表土地流转向高效设施农业或现代农业方向
发展的。

(4)土地转包、转让价格不一,土地年租金一般以农产品实物折算,一次性转让的土地转让费也因地理位置、土地质量等级等各不相同。

三、存在的问题
**乡私自流转土地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前,有少数已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通过变更土地承包证将流转程序合法化。

而没有变更承包证的,基本也已约定成俗,多年来很少产生争议。

全乡因为流转行为不规范,出现矛盾纠纷的有2件,一件是赵院村五组叶映茂与叶映沛关于土地及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纠纷,一件是富康村五组李从珍与李翠莲涉法涉诉土地纠纷。

这两件较为典型的案例,具体情况是:
1、**年4月,叶映沛之女叶淑芳以“农村边界纠纷多,政府部门不作为”为主要内容信访至县委书记信箱,我乡进行调查处理发现,反映的赵院村五组土地争议问题,实际是叶淑芳的父亲叶映沛与其大伯叶映茂买卖房屋并流转承包土地后发生的遗留问题。

1996年,现赵院村五组组长叶映茂决定到前域乡随长女生活,私下以口头协议形式将住房以7500元的价款卖与其亲弟弟叶映沛,全家8个人的承包土地以转包形式转给叶映沛和相邻6组村民李西健,其中李西健为6个人的承包土地,叶映沛为2个人的承包土地,并于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变更了户主。

**年,叶映茂重回到赵院村五组生活,与叶映沛协商老人的赡养和调整土地、发展经济林木等问题,由此引发诸多矛盾纠纷,
叶映茂要求叶映沛退还承包土地,要回自留地、开垦的荒地等,双方从此争执不断。

**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督促赵院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安排时间调解,但叶映沛家人认为叶映茂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同时认为赵院村干部存在偏袒(因现任村副主任李西健转包叶映茂土地),拒绝调解。

最近一次是**年4月8日,赵院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多人参加,对叶映沛与叶映茂的土地纠纷进行调解,但因双方拿不出任何有效证据,又各执己见,态度生硬,无法达成共识,调解未果。

赵院村按人民调解的程序为其出据介绍,但当事人一直未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交介绍和申请。

今后,即使双方再申请调解,也因该案涉及矛盾纠纷类型复杂,历时年久,证据严重不足,调解难度极大。

2、富康村五组李从珍涉法涉诉土地纠纷案在全乡乃至全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的确很棘手,搞不好就会造成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2002年李从珍购买富康村5组李翠莲的住房,于2月17日从原**乡富厚村6组举家4人迁到富康村5组落户,在购房协议成立时李翠莲将自己名下承包土地大部分转由李从珍耕种经营收益,后因公益性事业集资投劳,李翠莲与李从珍产生分歧,**年6月李翠莲将李从珍诉至人民法院,经审理李从珍败诉。

李从珍不服经上诉,重审,再上诉,省高院再审,李从珍仍然败诉,一直不服法院判决。

李从珍以自己无生产资料(土地)为由,现在已经数十次到县、市、省、北京上访,给地方各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