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乡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3篇

乡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3篇

乡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3篇乡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第1篇行政村位于乡北4公里处,辖、积善村2个自然村。

全村共有291户,822人,其中五保户6人,低保户104人,特困家庭5户。

全村劳力483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85人。

村xxxx3人,村党小组5个,共有党员53人。

全村有耕地2507亩、林地2450亩、草地2571亩。

水浇地966亩,机井13眼,全部为管灌,以蔬菜、甜菜种植为主。

20__(请自填)年人均收入2200元,是20__(请自填)年省级重点贫困村。

一、村土地流转现状目前,该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为转包和出租,均为外出务工农户与村留守种植农户之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20__(请自填)年底,全村土地经营权流转18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5%,流转土地农户183户,占全村总农户数的63%:其中较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3起,流转土地农户32户,占流转土地农户17.5%,流转土地面积320亩,占流转耕地17%;其余为农户之间零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

二、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及运行情况20__(请自填)年初,村支部书记组织村里种植大户、回乡创业能手等人,在三家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

合作联社通过积极争取县土地综合治理资金支持,建60平米育苗大棚10个,铺设膜下滴管。

目前共接收入社农户35户,入社农户基本为村留守种植农户,共流转土地1247亩。

采取自愿入股的形式,每亩交纳股金500元,合作联社统筹建设育苗棚,购买化肥、农药等。

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中连片种植,统一管理、销售,收益分红,风险共担,调动了部分有想法,想致富的农民积极性,给全村种植户做了表率,能够有效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

合作社形式的土地的流转,对土地进行平整和水、电、路、沟的综合整治,以及高效农业设施的引入,对土地的投入不断加大。

同时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促进该村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迈进。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正文第一篇:创业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创业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规范进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乡各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我乡共有耕地122870亩,其中,农民家庭承包的耕地93506亩。

截止20XX年5月,我乡共有2349户农民流转出耕地面积41600亩。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目前,我乡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是。

1、流转形式单一,只有有转包流转形式。

2、经营范围单一。

土地流转经营范围以种植粮食为主。

3、经营主体单一,只有农户。

4、流转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涌现了大量的农业种植大户,增强了我乡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使全乡的土地的规模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同时,土地的流转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及时地补充了全县工业及三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0XX年我乡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无偿为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指导、业务咨询、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以进一步完善全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努力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

三、制定了土地流转帮扶办法。

1、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流转双方提供统一合同范本,组织供需双方谈判,指导签订流转合同等工作,为供需双方搭建流转桥梁;2、承担土地流转业务指导,为流转双方提供服务和法1律、法规及政策咨询,对发生的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处理或向上级部门申请仲裁等协调服务;3、对发生土地流转以后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优先享受各项设施农业扶持政策;4、对流转转出土地的农民,优先享受镇、村两级再就业培训,并优先安排就业,对创办二、三产经济实体的,协调信贷资金扶持;四、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通过私下口头协议,将土地流转给邻居或亲属,没有签订合同,导致承包费兑现难而引发纠纷,难以解决。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近期,根据县委维稳办《关于对农村承包土地私自流转引发不稳定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乡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乡辖7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2137户,农业人口7202人。

**年末,全乡实有耕地面积8235亩,占总面积的2.4%,其中:承包田面积1767亩,承包地面积6468亩。

各村耕地面积情况:富厚村1002亩,富和村1421亩,富强村986亩,富康村1664亩,双江村1058亩,五星村669亩,赵院村1435亩。

根据调查统计,全乡有16户村民将承包土地流转给他人,涉及57人,土地面积67.39亩。

流转原因主要是举家搬迁、缺乏劳动力、投亲靠友等多种因素。

二、土地流转的特点我乡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特点:(1)大部分是农民相互间自发流转。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不申请、不登记、不报告,一般是形成事实了,村、组才知情,缺少契约和约束。

(2)部分农户全家离开当地从事二、三产业,或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生活,将自己的房屋出售,一并把土地转让给耕地少人口多的农户耕种。

(3)流转形式单一。

全乡土地流转基本上为转包、转让,没有能代表土地流转向高效设施农业或现代农业方向发展的。

(4)土地转包、转让价格不一,土地年租金一般以农产品实物折算,一次性转让的土地转让费也因地理位置、土地质量等级等各不相同。

三、存在的问题**乡私自流转土地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前,有少数已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通过变更土地承包证将流转程序合法化。

而没有变更承包证的,基本也已约定成俗,多年来很少产生争议。

全乡因为流转行为不规范,出现矛盾纠纷的有2件,一件是赵院村五组叶映茂与叶映沛关于土地及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纠纷,一件是富康村五组李从珍与李翠莲涉法涉诉土地纠纷。

这两件较为典型的案例,具体情况是:1、**年4月,叶映沛之女叶淑芳以“农村边界纠纷多,政府部门不作为”为主要内容信访至县委书记信箱,我乡进行调查处理发现,反映的赵院村五组土地争议问题,实际是叶淑芳的父亲叶映沛与其大伯叶映茂买卖房屋并流转承包土地后发生的遗留问题。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

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范文(通用3篇)村土地产权流转及产权市场状况调研篇1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洗礼,目前农村经济已进入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实践阶段。

分析这个阶段的新实践,农村经济已逐步出现这样一个明显特点:土地活则经济活,土地流转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兴奋点。

如何紧紧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农村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全面盘活、开发利用好土地这一与发展经济联系至关密切、潜能极为巨大的生产要素,对加快发展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带着这一课题,我对黄庄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

黄庄村位于县城北部二公里,人口1350人,耕地1200亩,人均耕地0.88亩,除村边少量的经济地,大部分土地在王店坡,距离村庄有3公里,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不便。

一、黄庄村土地流转工作现状1、流转的面积逐步扩大。

从1995年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

1995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不到30亩,今年已达270亩,增长了9倍。

特别是近两年来,初步出现了由小块流转向成片规模流转的新变化。

全村一次性流转崐面积达20亩以上的就有3宗。

2、流转的形式不断丰富。

土地流转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委托代管:即外出务工的农户委托亲戚、朋友、邻居耕种,税费负担与收益分配由代管人与委托人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商定。

二是反租倒包:即将承包户的土地租过来,然后又转租给其他农户。

三是转让:有些农户因全家外迁或者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等原因,使得没有富余的劳动力耕作土地,经农户间相互协商同意,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农户。

四是互换:由于实行土地划分的关系,农户地块分散,不便统一经营和管理,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采取相互兑换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流转土地,是我县较普遍的流转形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部分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顾虑,担心土地一旦流转出去,自己想收回时能不能收回;国家的惠农补贴资金,还能不能发到自己手中;另外,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失去了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导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影响了土地的健康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速度。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范文(一)一、全县土地流转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我县现有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旱土15万亩。

20**年全县耕地流转面积11.27万亩,涉及农户6.5万户,占耕地总面积的 19.77%。

耕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转形式多样化。

目前,全县耕地流转主要以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为主。

其中转包3.3万亩,占29.3%;出租6.8万亩,占60.3%;互换0.8万亩,占7.1%;入股0.23万亩,占2%;转让及其它形式0.34 亩,占3%。

股份合作、招标承包、一次性出让等新的流转形式正在探索之中。

水市镇水市村唐义成承包本村320余亩耕地,用于发展烤烟和粮食生产。

清水桥镇平三村欧阳迪文自有耕地13亩,长期转包耕地368亩,短期转包耕地200亩,种植粮食580亩。

太平镇坪石头村欧阳植竹长期转包耕地5000亩,短期转包耕地1000亩,种植粮食1800亩。

2、流转范围不断拓宽。

流转的土地由水田扩展到了林地、旱地、渔塘等,土地流转对象由原来的本村内进行,扩展到外村、外县、甚至外省,经营主体从单户转向合作社,经营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粮食与优质高效农业并重。

20xx年全县850户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45895亩,其中:流转面积6100亩,托管面积19876亩,代耕代种面积57469亩;全县10个种粮合作社经营耕地面积 5605亩,其中:流转面积3500亩,托管面积1300亩,代耕代种面积751亩。

3、流转效果初步显现。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全县流转的土地中,80%用于发展烤烟、粮食、蔬菜、生猪、工业原料林、中药村、油茶、水果等优势产业,做到了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土地流转,清水桥镇、水市镇、保安乡、太平镇等乡镇新增烤烟种植面积千亩以上,进一步巩固了烤烟的主导地位。

关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是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目标。

为了了解当前土地流转的情况,本文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分析土地流转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和相关政府部门为主要对象。

二、调研结果分析1.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土地流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流转土地面积和流转方数均有所增加。

在流转土地面积方面,中小规模流转占绝大多数,大规模流转相对较少。

在流转方数方面,农户、合作组织和企业都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参与方。

2.土地流转的问题与挑战调研发现,土地流转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民对土地流转理解不足,缺乏流转意识,存在抵触情绪。

其次,土地流转主体之间缺乏信任,流转合同履约问题较多。

再次,土地流转市场不够规范,交易环节中存在不合理的中介费用。

此外,土地流转后的农田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政策建议基于调研结果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理解和认同,鼓励农民参与流转。

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主体的培训,提高流转合同的履约能力。

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

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监管,规范流转合同和中介机构行为,降低中介费用。

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公开和透明,提高交易效率。

3.加强农田管理。

对流转后的农田进行统一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田的土壤质量、水文保持等环境条件,提高农田产出。

4.鼓励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支持土地流转主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结论:土地流转在推动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和建立规范市场,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发展,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篇一)为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土地流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4月中旬,根据政协腾冲市委员会**年工作计划,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到界头、固东、曲石、腾越、清水等5个乡镇,以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

截止**年3月,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8.7万亩,占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66.7万亩的13%。

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创意农业。

从土地流转的期限看:10年以下的29985.1亩,占34.5%;10年以上的57014.9亩,占65.5%。

从土地流转的形式看:转包8574亩,出租60568亩,互换6606亩,转让3952亩,股份合作6691亩,其他形式609亩。

从土地流转方向看:流入企业41209亩,占47.3 %;流入合作社2487.5亩,占2.9 %;流入大户22416亩,占25.8 %;流入家庭农场10261亩,占11.8%;农户间流转10626.5亩,占12.2 %。

从土地流转规模看:流转面积在100亩以下的经营户1677户21150亩;100亩以上的87户65850亩。

其中:100—499亩66户,500—999亩8户,1000—9999亩10户,10000亩以上3户38475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流转示范典型。

主要模式有:“公平模式”:曲石镇公平社区以党总支为引领,将一家一户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农户以土地入社,合作社再以水田每年每亩500市斤、旱地每年每亩436市斤的稻谷将11300亩土地流转给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以发展银杏采叶林、南方红豆杉采叶林种植,同时发展林下生态鸡、生态肉牛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打造现代高标准农林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3篇(可供参考)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3篇(可供参考)

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3篇(篇一)按照市委安排,市政协组成了以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才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就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期间,调研组先后到县(市)区实地考察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了多次专题研究会,外出到安徽省潜山县、河南省商丘市等地学习考察,现形成此报告。

一、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经验我市共辖1175 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820 万亩, 家庭承包耕地面积681 万亩。

xx 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355 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53%,比上年同期增加95 万亩,流转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在全市流转的355 万亩土地中,有组织地进行土地流转186 万亩,其中,流转给农民合作社1 11.6 万亩,家庭农场35 万亩,整村流转31个。

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主体。

农民合作社流转面积占有组织流转面积的60%,家庭农场占有组织流转面积的19%,其中,经营20 0 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全市达到了281 家。

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主要体现在: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了土地加速流转。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高度重视,年初专题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吴野松、市长孙轶亲自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中心工作来抓。

市农委就土地流转工作专门下发了两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突出了工作重点,在每个县(市、区)分别选择一个乡(镇)进行土地确权试点。

调兵山市土地流转工作抓得早,xx 年就召开了全市土地流转工作会议,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 3 个专业合作社给予了每社5 万元的奖励。

铁岭县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土地流转对接会议,召集各村干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进行了土地流转供需对接。

xx 县、调兵山市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合作社解决了资金和晾晒场地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6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要分流农业从业人员和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值,从而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

同时,要实现上述目标,一个必要而具体的路径就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如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规范、有序的流转,是从中央到地方及其相关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

最近,我县由县人大牵头,组织农委、经管、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各乡镇的土地流转情况作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一)、农村土地流转呈现逐年增速,面积扩大的趋势
我县共有373个行政村,现有耕地22万亩,林地85万亩。

全县总人口万,其中农户数万户,农村人口万人;
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2016年、2016年、2016年我县耕地流转的面积分别是:万亩,万亩,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22万亩的%,%和26%,从以上数据可以说明: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流转的速度逐年加快。

(二)、代耕代种和租赁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从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2016年、2016年、2016年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来看:代耕代种型和租赁型分别占到了%,%,%。

而转包型、转让型、入股型和其它的方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占的比例很少。

(三)、支持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一批种养大户正在形成
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和扶助政策,支持发展种植大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比如说:去年在县乡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三井乡七贤山村郑时兵,购买了起垄机等农机具,给予了万元的农机具补助;在其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与新田县农业银行进行协调,帮助其申请了3万元的贷款;对种植区,进行了机耕道、水利设施建设,方便了农机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并派专门的生产技术员全程跟踪服务,为种好烟烤好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烤烟收购环节,
烟草公司人员贴心服务,上门验烟收烟,减少了种植大户的劳作;县乡政府还给其发放了奖状与奖金,形成利益导向机制。

今年,郑时兵与烟草公司签订烟叶购销合同后,连片租种了稻田210亩,春季种烟,二季插晚稻。

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时间短,效益不够理想
代耕代种型和租赁型的流转时间一般都在两年以内,有的甚至只有半年。

这说明了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流转的时间短,导致流转的效益不好。

(五)、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引发的矛盾较多。

农村土地要流转,确认农村土地的权属是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少数乡镇的一些村组在1994年二轮承包时,未按“承包期限30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承包田土,而是实行2年一调,3—5年一调的土政策。

这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及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带来了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一是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

即使有书面合同,有的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内容不完整。

有的条款甚至与现行法规相冲突,不具有法律效力。

如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了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等;有的曲线炒作地皮,实行耕地“农转
3 / 8
非”。

知市坪乡定家村一村民租他人的田土用来栽培葡萄,当时双方口头约定租期为五年。

该农民用租来的田土栽培葡萄,通过精心培育,葡萄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谁知出租田土的村民一口咬定说只是出租一年,该农民说给他增加承包费他也不肯做。

由于当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没有人出来作证,最后该农民只好含着眼泪把即将挂果的葡萄毁掉,造成严重损失。

二、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尚未换发完毕,依法流转的前提不充分。

2016年9月,我县在茂家乡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随后在全县铺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万本,占全县应发证总数的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的法律依据,也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尚未完成,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二)、一些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不强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户小富即安,守着自已家中
的土地,只要有饭吃就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

还有一些农户,从事其它的行业,自己有一定的收入,即使其所承包的土地抛荒也不愿意流转给他人耕种。

这种状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

(三)、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的机构尚未成立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规范管理的工作,内容繁多,任务繁重。

但我县目前尚未成立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专业机构。

这不但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有序地运行,而且不利于农村大局的稳定,也不利于农民的增收。

(四)、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不系统,执行不到位,影响了流转的效果。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正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出台的一些政策也不够系统和完善。

而一些部门在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优惠政策过程中走形变样,影响了效果。

(五)、“农转非”在一定程度存在,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度。

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制问题,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情况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十分严重。

主要是相关部门对农村土地的监管不力,给“农转非”有法律上的空子可钻。

5 / 8
(六)、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不理想
根据我们对某一行政村的分田人口、田土面积和丘块数进行了调查,该村157户,共有田土面积315亩,1575丘块。

由于丘块多,面积少,不便于机械化操作,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同时少数地方的社会治安不很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给造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引进的引进与培植带来了难度。

三、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出台措施,尽早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位。

针对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证工作进展不理想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的范畴,务必抓紧时间,在今年上半年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位,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依据。

(二)、为了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协调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建议尽快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为了确保农村承包土地坚持“自愿、依法、规范、有序”流转,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当中的纠纷矛盾,维护土地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成立以县乡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为依托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流转提供有关法律政
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矛盾调处等服务。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建议予以修改完善。

在调查当中了解到:一些种田大户急需资金上帮助和扶持。

但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不允许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担保,制约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建议修改以上法律的有关条款,对达到一定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允许其以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为抵押进行信贷融资。

(四)、制止粮田建房和耕地抛荒,努力让耕地面积不突破底线。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要基本实现我国粮食的自我供应,制止粮田建房和和耕地抛荒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管理法》有关条款的规
7 / 8
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部门是经管部门。

因此,农用地依法转为建设用地时,既要到经管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又要到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进行审批。

而目前的现状是:有的村民粮田建房,国土部门和乡镇政府做了一定的工作,收取了一定数额的款项后仍建了。

这样导致粮田建房现象屡禁不止。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漫延,有必要对2016年、2016年、2016年、2016年以前粮田建房的情况进行摸底,弄清楚这些情况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化解目前存在的矛盾。

在调查当中还了解到,极少数农户小农思想严重。

自己承包的责任田,自己不耕种,同时还拒绝进行土地流转,让粮田抛荒,坐享上级的粮补直补等优惠政策。

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通过制定法律、出台政策予以制止和治理。

建议:拒绝土地流转并连续二年以上抛荒的,发包方有权收回抛荒的土地。

同时,抛荒的土地不得享受上级的优惠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