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学生评价研究

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学生评价研究

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学生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内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评价研究还比较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评价的调查研究,探讨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认知、态度和实际效果,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评价情况,分析学生对该学习模式的认可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学生评价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评价的因素,可以进一步优化混合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但是对于学生评价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评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通过分析学生的评价可以发现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和需求,为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有助于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还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评价,挖掘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该教学模式提供思路和建议。

通过对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还可以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语言教学_袁平华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语言教学_袁平华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06年第2期(总第111期)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语言教学袁平华(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47)收稿时间:2005-12-20作者简介:袁平华(1966-),男,汉,江西丰城人,副教授,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思想,并且由此产生了具有该思想的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格,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0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智、情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本主义思想在语言教育的应用表现为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既可以学习语言,又可以发展自己的人格,实现自我,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6)02-0016-051.0引言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

它因与近代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 psycholo -gy)和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两个学派在观点上存有分歧,而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具有严谨思想体系的学术流派,而是一种学术观点相同或近似的学派联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Maslo w (1908-1970)和Rodgers(1902-1987)。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后,其基本理论、原则和观点很快对心理学界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的学习理论受到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改下学生评价体系论文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改下学生评价体系论文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改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探究【摘要】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与此相应的评价模式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沿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产生了很多弊端。

因此,许多大学近几年在教学改革中构建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反复循环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这种新型的评价模式显著的提升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本文中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分析了传统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的不足以及新型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生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简介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如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阶段、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分等。

终结性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表之一,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教学的目标。

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成绩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表达。

终结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点:①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给学生评分数或分等级。

②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目的不是为了区别,而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水平状态,促使他们以自主的态度进行自我审视。

③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今后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的弊端1.过分强调分数,忽视学习过程在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分数被过分强调,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学习的功能被忽视。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矛盾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矛盾
1 意 义学 习 .
习还是摆脱不 了应试教育 的指挥棒 。
关于如何使学 生自 学 习, 由 罗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出了 1 种方法 : 0 构建真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种 是类似于心理 学上 的无意义 实 问题情境 ; 供学 习资源 ; 用和约 ; 提 使 利用社区 ;同伴教 学; 音节的学习,他称之为 “ 在颈部 以上 的 (rm h n c u ) 分组学 习 ;探究训练 ;交朋友小组 ;自我评 价。这些方法 致力 fo t e ek p ”
意义感 是学习的前提,英语 学习者应该认识英语学 习的认
人本主义学 习观源于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的人本主义教 教育把学生的身心劈开。
育思想 。存 在主义认为 :对于人来说 ,存 在先于本质,不存在
2 0 )在 客观的规范或规定, 在此意义上人是 自由的。“ 选择”是重要 的, 知意义和心理意义 。我国 普 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0 3 不是指 根据一 个标准来选 择事 物,而是 “ 择”那标准 ,选择 前言的 “ 选 课程性 质” 中清楚地称述了英语 的意义 : 语言是人类 “
良的,人有 自我实现 的需要和 巨大 的心理 潜能,只要有适当的 进 一步认识语言的本质与文化 内涵 ,增强学 习英语 的社 会责任
环境 和教育,人们就 会完 善 自己、发挥创造 潜能。其代表人物 感 和历史使命感。只有树 立正确的英语 学习观,全身心投 入意 马斯洛基于对人类基 本需要的理解 而提 出了 “ 动机理论”或 “ 需 义学习,才能走 上外语学 习的健康轨道 。
中国电力教育季
2 0年 1 月上 总第 14 08 1 2期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矛盾
马 妮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从世界范围看,课程开发机制有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和( )机制三种类型.A)社会调节B)教师自主C)学校自主答案:C解析:2.[单选题]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杜威B)艾斯纳C)斯腾豪斯D)施瓦布答案:C解析:3.[单选题]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属于()A)课程计划B)课程实施C)课程采用D)课程评价答案:B解析:4.[单选题]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7-316A)测验或测量B)判断C)心理建构D)描述答案:B解析:无5.[单选题](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表现性目标B)教学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6.[单选题]主要适用于大学和中学教学的凯勒式教学制,属于( )。

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问题教学D)课程教学答案:B解析:7.[单选题]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答案:C解析:8.[单选题]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2-91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答案:B解析:无9.[单选题]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A)广域课程B)轮形课程C)融合课程D)经验课程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多样化,包括量的评价和( )。

A)质的评价B)全面评价C)教师评价D)学生评价11.[单选题](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D)课时目标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在价值观上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7-322A)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B)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C)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D)课程与教学的建构取向评价答案:A解析:无13.[单选题]西方要素主义主张学校教学任务是传授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要素,提倡构建古典和核心知识体系,这一教育流派的主张体现的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及详解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及详解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及详解[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

A.实验教育学——狄尔泰——分析与批判B.马克思主义(江南博哥)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C.文化教育学——布雷岑卡——理解与唤醒D.批判教育学——弗莱雷——批判解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为梅伊曼;狄尔泰为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B项,“实验与观察”应为实验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C项,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单选题]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下列四项与上述各句中“教”字含义相同的是()。

A.反求诸己B.养子使作善C.以身垂范D.上施下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形声字。

商代甲骨文作从攴,爻声。

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施教形,表义,声旁爻像器物交织形,表音。

《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

”题干中,各句的“教”都为其本义,即“教育,指导”。

ACD三项,“反求诸己”意为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以身垂范”意为以自己的实际行为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上施下效”意为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学。

三者都体现了“教”字的本义。

B项,育,本义为生养。

《说文解字》载:“育,养子使作善也。

”意为培养后代让其多做好事。

[单选题]3.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

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CD三项,都没有涉及“社会发展”问题,更没有体现“制约作用”。

A项,“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客观现象,涉及“社会发展”问题,同时,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加剧,正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表现。

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期待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

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期待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1 月 中旬 刊
外语 ・ 外 文
高校 大学英语课 堂学生期待对教师 自身发展的影响
师 莹
f 西北农 林科技 大 学 陕 西
成阳 7 1 2 1 0 0 、
新 教 学理 念 , 紧跟 应 用语 言 学理 论 的 发展 : 较 强 的科 研 能 力. 同 时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等也是 学生期待的范畴 3 . 3心 理 素 质 的期 待 关 于 对教 师心 理 素 质 的期 待 .大部 分 学 生认 为 平 易近 人 、 善 于与 学生 交 流 、 融 洽 地 处理 师 生 关 系的教 师 最 受 欢 迎 , 其次 .


2 . 1 期 待 效 应 的哲 学 、 社 会 学 基础 从理论上说 . 期 待 效 应提 出的 思想 渊源 和 哲 学基 础 是 西 方 人 道 主 义传 统和 现 代 存 在 主 义 思潮 . 其 基 本 观 点 是 认 为人 性 是 善 的、 积极 的 、 可信赖 的, 其 潜 能 是 巨 大的 . I 人 的本 质 是 自主 的、 能动的, 其行 为受 自己意 志 、 价 值观 的驱 动 和 维 持 人 的 潜 能 和 价 值观 与社 会 环 境 的 关 系是 内 因和 外 因的 关 系 . 潜 能是 主 导 因素 、 是 价 值 的基 础 . 环境 则是 促 进 或 限 制 潜 能发 展 的 条 件 , 如 图所 示 . 期 待 效 应 是 一 个 循 环 往 复 的锁 链 结构 . 这一过 其 作 用 归根 到 底在 于允 许人 或 帮 助人 实现 自己的潜 能 程 可分 为四 个环 节 :

进入大学有什么困惑和问题英语作文

进入大学有什么困惑和问题英语作文

进入大学有什么困惑和问题英语作文(中英文实用版)**English Essay: Confusions and Issues Faced When Entering University**Embarking on the journey of university life is both exciting and challenging.As freshmen step into this new phase, they often encounter various confusions and problems that can impact their adaptation.Some common issues include academic pressure, social adjustments, and self-discovery.Firstly, the academic leap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is significant.The curriculum becomes more specialized and rigorous, demanding a higher level of self-discipline and independence in learning.Many students struggle to manage their time effectively, leading to stress and anxiety.Moreover, the open-ended nature of assignments and projects can be overwhelming, causing confusion about where to start and how to excel.Secondly, social adjustments pose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University life is a diverse ecosystem whe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converge.Finding a social niche and build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can be difficult.Freshmen often grapple with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homesickness, which can affect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Lastly, self-discovery is a journey that many young adults embark on during their university years.With numerous choices and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students might find it confusing to decide their career paths or life goals.The pressure to figure out one"s identity and purpose can be daunting, leading to existential crises.In conclusion, while university life offers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it also comes with its fair share of confusions and problems.Navigating through academic challenges, social adjustments, and self-discovery is a crucial part of growing and thriving in this new environment.**中文作文:进入大学时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踏入大学的生活既是令人兴奋的,也是充满挑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主义与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 郭 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发展性教学评价强调以人为本,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趋势所在。作为一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选择、个人责任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对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有着重要启示。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存在主义在教育评价领域的现实化,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存在主义;发展性教学评价;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调整了教学目标、改革了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体现出灵活性、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在我国大学英语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对于如何遵循外语教育规律,构建一套符合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发展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关于强调个人自由、个人选择、个人责任的哲学思想[1],存在主义体现了教育界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则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德国产生,40年代在法国流传和活跃起来,50年代起在世界广泛传播。存在主义以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强调个人自由、个人选择、个人责任。它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存在本身,其他一切,如理性、知识、道德价值都是由此派生的。由存在主义哲学中引申出来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高度关注人、注重人的存在,重视现实人生[2],强调人的自我造就、自我生成,对当今教育有诸多借鉴意义。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对于教育本质,存在主义认为着眼点应该是人。存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存在为逻辑起点,强调学生对自我的自由、选择、责任感。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是典型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以个人的自我发展、完成为目的;教育的任务在于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获得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的价值在于服务个人,强调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个人危机的克服。它认为教育的目标不是教学生认识某事物或会做某些事情,而是要培养人的品格。它强调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最基本品质,如诚实、同情心、责任心、人的尊严、礼貌等。它不仅重视自我责任感,以及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个人对人类、对世界的责任感。 (二)课程观与教学观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应根据学习者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围绕诸多离散的学科集合来组织课程。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人的创造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存在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精神。在课程上,存在主义教育极力反对那种由固定教师任教的统一的课程,主张让学生主动参加的活动课程;强调在课程选择中“兴趣是唯一的标准”,尊重学生的兴趣就是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发展天性;提出让学生自然和谐地发展,教育应把学生善良的天性引发出来,给学生充分自由地学习课程。 存在主义哲学本体论坚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为主体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理解中存在。在教学观上,存在主义反对传统教学观,反对教师以传递知识技能为目的;强调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互为主体的关系,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情感教育作用。存在主义认为,教师和学生都能有目的、能动地从事各项活动,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内容才是客体。学生可以和教师拥有一样的民主权利,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对话交往关系。此外,存在主义者强调启发式教育、个别化教育和创造性教育,主张从学习者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和选择知识;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都不应整齐划一,也不应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提出成绩要求,以利于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学评价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合了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的新教育理念[3],其不同于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过程、重评价对象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其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4]。它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针对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的,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同时又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它由形成性教学评价发展而来,但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工作的改进,而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5]由此可见,存在主义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取向不谋而合,存在主义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想维度,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存在主义在教育评价领域的现实化。

三、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 存在主义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与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选择,这样学生才能寻到立世之根本[6]。存在主义教育观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及多元智能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从存在主义教育观中亦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根据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应尝试向以下四个方面趋近。 (一)评价方法避免单一性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特定时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应试”这种终结性评价体系无法实现《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个性化、自主式”等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势在必行。[7]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呈多元而非单一,他们的智力发展本身存在不平衡。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理应推出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如活动评价法和档案袋评价法能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把握多元智力在其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全人观”。活动法因受空间和偶然性的限制,难免有失科学性,如能从时间维度对学生的活动做长期而持续的观察,辅之访谈、问卷、量表、日志等,无疑会使评估更加有效和具体。学生档案记录是指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作品集,[8]档案袋评价法能跟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记录,目的是通过提供多个评估维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智力领域,获得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 (二)评价目标指向多元性 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由于学生智力的多元性与个体的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性评价目标应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 第一,注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强调用所学语言和思维模式成功表达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教学要求》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出了明确具体的细化,这为各级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和生源条件进行教学自评和他评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第二,注重逻辑推理与高级思维能力的评价。存在主义教育以个人的自我发展、完成为目的,教育任务是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生“智性”的缺失成为外语教学界堪忧的话题。英语教师们需要在不断挖掘课文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评价学生的比较、分析、推理、概括、评判等思维活动来发展学生逻辑推理和高级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断培养思维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变讲解者为启发者、合作者和评价者,学习者学外语要培养悟性,要悟出学习规律,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条件,悟出学习的路子。[9] 第三,注重自我监控策略的评价。元认知是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元认知策略对于语言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和反思学习行为等。元认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贯穿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其本质就是自我评价。在《课程要求》倡导的“自主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发展学生们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意识无疑至关重要。教师们应尽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摆正位置、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在自我评估、监控中适时合理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7]。 (三)评价结果注重发展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认为,智力是个体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根据个体已有水平在一生中获得成功的能力,而且,智力具有可修正性。成功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过分强调分析性智力中的词汇、理解、言语关系或推理等技能的传授,重视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可持续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在此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与理念指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思想,从中学生亦可获得自由、选择、责任的权利。 第一,评价结果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Black & William提出了一种“成功文化”,相信所有学生都能进步。[10]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性评价应给拥有不同智力特征的学生群体找到并提供成功的支撑点,给具有不同优势智力领域的学生提供可靠依据,展示优势、寻求不足、全面协调发展自己,最终实现自我。 第二,评价结果要关注个体差异,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强调用标准化的四、六级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标准统一的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严重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因人而异[11],大学英语教学应开发一种更加开放且富有弹性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因材施教、因材施

“评”,使学生个体语言发展潜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此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也要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发展与学习兴趣[12],以期使学生自由地成长与发展。 (四)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 近年来,评价主体问题逐渐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3]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成员或其各层次的代表,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教育评价应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理应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负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发展。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应致力于建立自评、参与、互动的主体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