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
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

《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的目录包括10个章节,每个章节下又包含了若干个 小节。这些章节涵盖了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 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生物技术应用等。
这一章介绍了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并阐述了基因组 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同时,还对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 了展望。
第六章: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的基本概念、研 究内容和最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在药用植物研 究中的应用实例。还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的未来发展趋势 进行了展望。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与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最 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通过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手段来生产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 实例。还对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与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内容摘要
《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适用于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和医药领域的 专业人士,以及相关学科的学生和教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 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案例,为实际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精彩摘录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也日益深入。这本书为 我们揭示了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的奥秘,并带我们探索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发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也构建了完整的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体系。作者 凭借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理解,对药用植物遗传资源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 结。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用的研究 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

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育种学部分补充材料1
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用根和须入药,现在也有用人参叶作药的。
人参能补元益气,养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用人参入药也好,泡酒、炖汤也好,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但是,由于产地和栽培方法等不同,人参的药用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产地: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其中,吉林产的人参质量最好,称为道地药材“吉人参”。
另外,山东、河北、湖北、山西等省也有种植。
◆分类:人参分为野山参和园参两大种。
野山参即在自然状态下野生的人参,生长年限较长,由几十年到上百年不等,现在的产量已经非常少,是人参中的珍品。
野山参主产于我国东北三省长白山区的大小兴安岭,分布于我国北纬39~48度线、东经117.5~134度线附近。
园参是人工栽培的品种,由种到收需要五、六年以上时间,产量较大,但药用价值不如野生人参。
园参主产于吉林、辽宁等省,华北、西北、山东、四川等地有少量栽培。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人参又可分为生晒参、糖参、红参、白参、参须等品种,生晒参是将人参洗净晒干而成的,蒸后晒干的人参称为红参,浸过浓糖汁的叫做白参。
适应性以及品质、产量上的很大差异。
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
药用植物育种学

药用植物育种学品种: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选择培育而创造出的某种植物的群体,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以及在生物学上、形态学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而且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育种目标:就是在培育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时,人们对新品种的各项要求。
有性繁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化出性器官,由性器官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相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称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植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自花授粉植物(或自交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凡以不同植物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异花授粉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这类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异花授粉,是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
无性繁殖: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离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质资源:在开展育种工作时,离不开某些植物,如栽培植物的一些品种,野生植物的不同种、类型,还有一些杂交或诱变的植物材料,我们把这些植物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也称为种质资源。
本地品种资源:指在本地区已种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农家品种及各种类型。
外地品种资源:将引自外地区、外国的品种及类型称为外地品种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在已有的各种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的方法如有性杂交、嫁接、物理化学诱变等创造的新类型、新物种。
选择: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以自然的或人工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类型,并使其向着选定的方面稳定的遗传下去。
混合选择法:根据植株的表现型,从混杂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一批性状相似的优良个体,混合留种,进行比较鉴定。
引种:是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改良其它品种。
01第一章-育种目标

第25页,共57页。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3.常异花授粉植物
这类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常有异花授粉,异交率4%~50%。
植物学特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如人参、细辛、莨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异交率会发生变化,如甜菜,♀、♂ 同花,但为异花授粉植物具自交不亲和性,在良好条件下是100%异交,而在不良 条件下就有25-50%的自交;而红花既是自花授粉,又是异花授粉植物。
(2)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最后可能次要目标达到了,而主要目标未能达到; (3)虽已突出主攻方向,却因过分忽视次要目标,或未对之明确最低要求,以致主 要目标虽已达到,却因其它性状上出现严重缺点而新品种难以成立。
第4页,共57页。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确定的正确与否,应据生产需要切实制定育种目标,不能凭空想而 定。总的来说,药用植物育种可从高产、稳产、优质等方面考虑,尤其是优质这 一条更为重要,即牵涉到活性成分问题,但随着药材种类的增多和生产的发展,侧 重面和具体要求又是经常变化的。下面就各以论述。
第21页,共57页。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由于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及良繁是密切有关的,所以我们在开展育种 工作前,首先应研究一下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随不同植物而 异,所用繁殖材料也千差万别,如种子、果实、营养体的一部分等,这些 都是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但尽管如此其繁殖方式可大致分为 二大类,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第12页,共57页。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育种目标
(四) 熟期适当(早熟) 早熟品种可以扩大栽培区域,增加复种指数,缩短植物生长周期,提高经济
药用植物育种学

药用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品系:遗传性比较稳定一致,且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它经比较鉴定优良者繁育推广即为品种。
无性系:由一个个的枝、芽、鳞茎等营养器官经无性繁殖而形成的所有植株。
区域试验:把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的新品种分类送到其他地区,参加那些地区的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这新品种的适宜推广的区域范围。
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种、甚至属间细胞人工融合为杂种细胞,并使其再生成植株的技术。
核心种质:是指保存的种质资源的一个子集,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种群,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野生抚育:是根据动植物药材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或相似的环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药材生产方式。
标志性状:或称指示性状,是指双亲和杂种一代在苗期表现出明显差异的植物学性状,其特点是苗期就表现出明显差异,容易目测识别,遗传稳定。
自交不亲和:自花花粉落到柱头上往往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不受精的现象。
单倍体:狭义:细胞体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广义:具有该植物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
芽变:分生组织的体细胞突变,变异的芽萌发长成的枝条及由此形成的个体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远缘杂交:指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它包括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之间的杂交。
有时把地理上分布较远、不同生态类型或系统间有较长时间隔离的亚种之间的杂交也包括在远缘杂交的范围内。
生产试验:是在较大面积的大田生产条件下,对优异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生产性能做进一步鉴定。
栽培试验:是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就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为大田生产制定栽培方案提供依据,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遗传增益: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之间的离差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所得百分率叫做遗传增益。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药用植物育种学》复习题集一、名词解释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而创造出来某种植物的群体,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以及在生物学上、形态学上的相对一致性。
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而且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定性。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育种目标:植物通过遗传改良之后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目标性状:药用植物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高产、优质、熟期适当和抗性强。
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净光合产物的总量经济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组成产量的因素,称产量构成因素。
自花授粉植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自花授粉植物(自交植物)。
异花授粉植物:凡以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异花授粉,是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
无性繁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离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育种的原始材料,广义地讲,植物中可用于育种栽培或其它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植物类型及品种,都可称作种质资源。
当地种质资源:在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经过长期培育选择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由国内其它地区或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药用植物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研究。
野生资源减少
02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
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缺乏引进新品种
03
由于种种原因,新品种引进的步伐缓慢,限制了药用植物育种
工作的开展。
研发资金不足
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对药用植物育种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实 际需求。
企业投入积极性不高
药用植物育种的展望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等,提高育种的精准度和效 率。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 科的交叉融合,从多角度综合研究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规律和生态适应能力。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与医药学、药学等学科的 结合,研究开发新型药用植物品种和药物,为人类健康 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
01
02
03
收集种质资源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 分类、编目和保存。
保护珍稀资源
加强对珍稀、濒危药用植 物种质资源的保护,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其灭绝。
共享资源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共 享平台,推动种质资源的 研究和利用。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药用植物育 种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 与其中。
1 2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加强对珍贵种质资源 的保护和利用,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
推广先进的育种技术
加大对药用植物育种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先进 的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3
制定系统性的育种计划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杂交杂交育种:不同类型或基因型品种杂交,将不同亲本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后代进行多代选择,培育和比较鉴定,获得纯合基因型新品种或不育系的育种途径。
杂交方式:单交;复交:①双交②三交⑶四交④聚合杂交⑸多父本杂交(6)回交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原则:1、明确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遗传规律2、选用具有明确育种目标形状的亲本3、选用优良性状多的品种资源4、选用当地推广品种5、建立配套品种群的资源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1、组合数的确定2、正反交父母本的选配①只做正交②正反交配组决定父母本3、亲本配组的要求①根据亲本优缺点互补原则选配亲本②根据地理和生态差别来选配亲本③根据遗传距离来选配亲本④杂交亲本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⑤应重视所选亲本的纯化和加工简要描述系谱法是如何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处理的系谱法:从杂交分离世代开始选择优良组合单株,对该单株进行控制自交,并采集自交的种子,下一年按株系种植。
以后各世代都是在优良株系内继续选择优良单株控制自交留种,再种成株系,直至选育出优良纯合稳定的株系后升级到品系比较试验。
1、杂交当代按杂交组合采收杂交种子,并对各个杂交组合种子分别标号,分别入库贮藏,待下一代分别播种2、杂种第一代(F1)将采收的杂交种子分别按杂交组合播种成株系,由于用于杂交的亲本通常为纯合亲本,F1各植株形状相对一致,同时隐性优良性状也不表现,因此,F1 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只是对有严重缺点的组合进行淘汰及对入选的组合进行混合采种、3、杂种第二代仆2)将F1收获的种子按组合顺序排列播种,获得F2的植株群体,并设对照区4、杂种第三代仆3)将F2选留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播种成小区,田间按顺序排列5、杂种第四代(F4)及其以后世代F3选留的每一单株种子分别播种一小区杂种优势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诸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杂交育种与杂交优势间的区别与联系①杂交优势是“先纯后杂”,需每年进行F1的制种供应②杂交育种是“先杂后纯”,从当代植株上获得种子回交育种对综合性状优良但有个别缺点的亲本与有目标性状的亲本通过杂交实现基因转入,再从后代中选择带有转入目标基因的植株与被改良的品种反复回交实现品种改良的一种育种方法回交育种的特点1、增强杂种后代的轮回亲本性状及个体比率2、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向着轮回亲本方向纯合3、目标金银的严格选用级强化选择优点:①回交可以对杂种群体性状发育进行较大程度的控制,使其向着育种目标发展,提高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预见性②回交的选择时针对需要转移的性状,只要这个性状能得到表现和鉴定,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进行回交③回交有利于打破目标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基因重组频率,从而可提高优良重组类型出现的机率④回交育成新品种仅是对原有品种个别缺点的改进,其在形态特点、丰产性能、适应范围以及所需要的栽培条件等性状上与原品种相似,育成的新品种往往只需较短时间与轮回亲本比较鉴定,达到育种要求即可推广利用缺点:①回交通常仅能改进轮回亲本的个别缺点,育成品种在其他形状上难以获得重大改进②被转移的性状在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和便于鉴定识别时,才易于获得较好的效果;③回交每世代都需进行杂交,工作量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药用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学的任务: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反之亦然。
3.药用植物育种学的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植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药用植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获得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常规途径从野生或者栽培品种中人工选择;通过有性或者无性杂交育种培育5.新的育种技术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工程(基因添加、基因剔除、代途径转向、DNA标记辅助选择)6.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状况及农业生物学特征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相对性状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能保持其重要特征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7.品种的特性:特异性(品种间)、一致性(个体间)、稳定性(特征特性)、地区性(生态环境)、时间性(使用日期)8.遗传改良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9.良种的作用: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及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育种1.有性繁殖: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即受精)产生后代。
2.自花授粉植物:又名自交植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
异交率为0~4% 。
3.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4.自花受精:同株或同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5.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6.异花授粉植物又名异交药用植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药用植物。
异交率大于50%。
7.异花授粉( cross-pollination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授粉。
8.异花受精:由异株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9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异株(dioecious),雌花和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如大麻、菠菜等;②雌雄同株异花(monoecious),雌花和雄花分别着生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如玉米、黄瓜;③雌雄同花但自交不亲和,如甘薯、白菜、向日葵等。
10. 风媒花的特征是:多为单性花,单被或无被,花粉量多,柱头面积大并有粘液等11. 虫媒花的特征是:多为两性花,雌蕊和雄蕊不同时成熟,有蜜腺、香气,花被颜色鲜艳,花粉量少,花粉粒表面多具突起,花的形态构造比较适宜昆虫传播。
12. 常异花授粉药用植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药用植物13.中间类型,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天然异交率为 4~50% ,如棉花、高粱等。
14.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同花;②雌雄异长、异熟;③雌蕊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花朵开放时间长,花瓣鲜艳,分泌密汁等。
15. 无性繁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繁殖后代的方式。
16. 营养繁殖:利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17. 营养繁殖的意义有:(1)有些中草药收种子非常困难或不结种子(2)另一些虽然结籽,但种子发芽困难或植株生长慢年限长或产量低(3)无性繁殖18. 营养繁殖的类别包括A.分株繁殖(1)鳞(球)茎繁殖(2)块茎(根)繁殖(3)根状茎繁殖(4)分根繁殖(5)珠芽繁殖B.压条繁殖(1)普通压条法(2)空中压条法C.扦插繁殖①根插法,②叶插法,③枝插法D.嫁接繁殖(1)枝接法 (2)芽接法19. 分株繁殖又叫分割繁殖,有分离和切割的含意。
分离是营养器官自然脱离母体而单独生长形成新的个体。
20.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是将植物的枝条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而形成新生个体的繁殖方法。
21. 扦插繁殖直接从母株割取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扦插,生根成活后就成为独立的新个体。
22. 嫁接繁殖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穗或接芽)接到另一株带有根系的植物(砧木)上,使它们愈合生长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新个体。
23. 影响插条生根的外因素①因一是决定于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品种。
二是插条的年龄。
三是插条的贮藏物质,四是母株年龄②外因主要有水分、湿度、氧气、光照、土壤24.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
25.无融合生殖种类有: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26. 异交率测定方法:1.根据花器构造等2.单株隔离3.遗传试验27. 测定天然异交率方法步骤:①选择显性标志性状的父本以及相应隐性性状的母本;②父母本间行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③收获母本植株种子,播种,统计后代性状。
28. 药用植物的授粉方式主要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来划分的:自然异交率在 4% 以下的是典型的自花授粉药用植物;自然异交率在 50~100% 的是典型的异花授粉药用植物;常异花授粉药用植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为4~50%29. 自交的遗传效应使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合;后代性状分离;后代生活力衰退30. 自交衰退:杂合基因型药用植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衰退,称为自交衰退31. 自花授粉药用植物群体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致性②稳定性③耐自交32. 异交的遗传效应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增强后代的生活力33. 杂种优势:异交使后代的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等方面增强和产量提高,称之。
34. 异花授粉药用植物的遗传特点:异质性;分离不定;自交显著退化35. 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Pure Line Cultivar)从突变中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36. 理论亲本系数:即具有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 87% ,就是自交系品种。
37. 自交系品种包括:自花授粉药用植物的常规品种和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
38. 杂交种品种( hybrid cultivar )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 1 植株群体。
39. 群体品种异花授粉药用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药用植物的综合品种;自花授粉药用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40. 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形成的群体。
41. 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1)自交系品种: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主要育种方法: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主要选择方法:单株选择法(2)群体品种: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主要育种方法:选择育种主要选择方法:混合选择法(3)杂交种品种: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主要育种方法:一代杂交育种主要选择方法:单株选择法(4)无性系品种: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主要育种方法:利用变异主要选择方法:株系比较和选择第三章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1.生物产量中有机物质占干物质的90%~95%,因此作物有机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
2.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作物有价值器官部分的产量。
3.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4. 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1)高产品种生育前期早生快发,建立较大的营养体,为生物产量打好基础;(2)生育中期,营养器官与产品器官健壮而协调生长,以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形成具有足够数量的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3)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多,叶面积指数高,叶片不早衰,保证有充足的有机物质向产品器官运转。
5. 高产育种策略分为三个阶段,即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
6. 矮秆育种矮秆品种的增产作用是通过:降低个体的植株高度、增加密度;降低茎秆所占比重、提高收获指数;减少倒伏、提高稳产性。
7. 理想株型育种集中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优良性状,使其获得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能将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输送到籽粒中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籽粒产量。
8.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9. 光合能力:C4植物:玉米、高粱、甘蔗,光合强度高,光呼吸低,选择光合能力强的基因型C3植物: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等,光合强度较低,光呼吸高30%,筛选CO2补偿点低的高光效品种。
10. 稳产性:是指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11. 影响作物稳产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气候(旱、涝、风、高温、低温冷害与冻害)土壤(盐碱、低磷、低钾、缺铁、亚铁毒、铝毒)生物(病虫害)第四章种质资源1. 种质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财富。
种质资源是利用和改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质基础,更是实施各个育种途径的原材料。
2. 种质资源的类别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外地种质资源: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或材料野生植物资源: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3. 种质资源的工作容种质资源的搜集;种质资源的保存;种质资源的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种质资源的利用4. 种质资源的保存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种质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
种子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保存5. 种质资源的利用直接利用、间接利用、潜在利用第五章引种驯化和选择育种1. 引种驯化:有时简称为引种。
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2. 引种驯化的类型: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3. 引种驯化的意义引种驯化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引种驯化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引种驯化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4.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P=G+E P:引种效果 G: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 E: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5.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气候相似论:主导生态因子:生态历史分析法6. 主导生态因子温度: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有效积温和需冷量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水分:植物生长所必需,可对温度条件进行修正。
土壤:pH与含盐量生物:菌根、授粉树、传粉昆虫。
7. 引种驯化的原则适地适药;改药适地;改地适药8. 引种目标:主要考虑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9. 引种的可行性分析:植物的生活型;植物的分布区;气候相似性;主导因子;当地农业经济技术条件10.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能正常生长,通行的繁殖方法能正常繁殖11. 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品种的适应性;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人的主观能动性12. 选择育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