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卫视他让刘垸村的粉笔出口到全球应城粉笔大王刘大锋
湖北应城文峰粉笔公司公司创办人刘大锋粉笔村的故事

成立于一九九五年,始建于湖北省应城市黄滩刘垸开发区,本厂是专业生产“文峰”牌,“文华”牌,高档无尘教学粉笔,工艺粉笔,医药粉笔,制衣划粉,异形粉笔,玩具粉笔,精制粉笔粉末,粉笔模具等。
有20多年的专业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流程,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名牌及产,供,销,为一体的正规生产厂家。
生产的“文华”牌,“文峰“牌高档无尘粉笔,现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很多名校师生的好评。
产品对外销往美国,欧洲,澳洲,非洲,韩国,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中
东地区。
产品质量已通过出口欧美,日韩的质量检测标准,有《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证明书》,可直接对外开展贸易业务。
保证顺利通关。
本厂位于素有“石膏之都“之称的全国美丽城市——应城市。
距经济特区——武汉市仅
90公里。
内陆物流发达,货通全国各地,海运交通便利!
本厂总经理刘大锋率全体同仁向
国内外客商郑重承诺本厂总经理刘大锋率全体同仁向国内外客商郑重承诺本厂:
本厂以“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
笑迎中外商贾,诚待四海宾朋!
您的光临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质量是您可靠的保证。
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创双赢。
大学生创业湖北电台经济频道经济人物访谈节目相约粉笔大王刘大锋

湖北电台经济频道《经济人物访谈》节目-相约粉笔大王刘大锋
记得去年8月份的时候,接受了湖北经济广播主持人晓冉的访问,节目期间,我讲叙了一路网上创业走来的点点滴滴的过程,回想起来,现在还有些感触,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有的时候,自己也想不到,我今天为什么在网上创业,一做就是快5年的时间,我想是一份信念吧,一份不放弃,坚持加勤奋的努力吧。
、
时隔不久,今年过完春节,我又一次被邀请参加湖北经济广播节目,这次的节目,让我认识到了两位非常好的主持人,文勇老师和晓冉,也给了我在创业道路上的很多鼓励和支持,我想一个坚持信念的人,一定能够更懂得感恩吧。
这两次参加节目,文勇老师有天给我打电话说,节目反响强烈,也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支持和鼓励,也有来信了解的,又一次邀约我参加一档节目,我除了感谢,我挺感动的,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帮助更多和我一样想创业的年轻人,特别是像我们,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资源,没有很多创业的资金,而且还是在一个农村,我们靠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善于抓住机会的眼光和一份不放弃的信仰吧,要去拼,要去闯,还要敢花时间在一份事业上,我想,我们都是在路上创
业的80后的年轻人,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去利用资源,其实网络真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既可以创业,还可以赚钱,为什么不去尝试呢,有网络总比没有强吧。
又要和文勇老师相约经济广播了,希望能够带给观众朋友们,还有那些想创业的年轻朋友们,我们,还有我们一起在创业的康庄大道上,一起共勉,一起开拓创新,闯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地。
小小黄滩粉笔出海记中华粉笔村和应城刘垸高温粉笔村创新工厂故事

小小黄滩粉笔出海记中华粉笔村和应城刘垸粉笔村的故事一支小小的粉笔,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应城市杰出青年代表。
他就是应城的粉笔大王刘大锋,他不仅仅让刘垸村的粉笔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甚至让一个村的粉笔都销售出去,他带动刘垸村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道路。
应城的粉笔创新中摸索,在创新中改变。
目前,阿里网商刘大锋已经成了媒体明星。
从央视、人民日报、中国质量报、湖北卫视、湖北经济广播电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鄂商杂志、知音、应城电视台等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
1、CCTV2《全球资讯榜》一根粉笔,买到联合国2、CCTV4《中国新闻》小小粉笔的,出口海外3、人民日报:湖北小伙的“粉笔王国”4、湖北卫视新闻联播:独家报道小粉笔出口国际市场5、中国质量报报道:应城粉笔“写”入联合国6、湖北电台广播:刘大锋的粉笔王国“中华粉笔第一村”7、鄂商杂志人物:8月份期刊:网民刘大锋:“卖粉笔的小青年”8、《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8月份期刊:执着的小粉笔小子9、9、长江商报(B14版面)《现在卖粉笔也要会玩互联网》10、10、楚天金报报道:刘大锋:网上卖粉笔闯出新天地11、楚天都市报:应城小伙将粉笔卖到联合国一年生产10亿支12、新闻记者樊涛点评:小粉笔何以做成大产业?13、武汉晨报:刘大锋:靠一根网线将粉笔行销全球14、长江商报:用电子商务让粉笔走进沃尔玛互联网粉笔“第一人”刘大锋畅谈网络创业15、CCTV2《第一时间报道》一跟小粉笔从农村走进联合国16.青年时报:一支粉笔玩转“江湖”17.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湖北小伙的“粉笔王国”18.湖北楚天广播电台的访问。
19,参加CCTV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青年创业,中国强》20.知音杂志:小小粉笔养活一个村21.牵手央视CCTV6电影频道22. .做客湖北经济广播暨全国创业评选23.经济日报:小小粉笔网上卖闯出国际大市场24.青年时报报道:一支粉笔玩转“江湖”25.asidpact亚洲联盟投资亲临中华粉笔第一村26.武汉晚报:一台电脑白手起家“草根粉笔”也能变大鳄27.孝感日报:刘垸村:“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28.应城市政府网地方头条报导:应城“刘垸粉笔”入居2009年网商百强29.鄂商杂志人物:8月份期刊:网民刘大锋:“卖粉笔的小青年”30.楚天金报报道:刘大锋:网上卖粉笔闯出新天地31,[电子商务专访] 刘大锋:把粉笔卖到沃尔玛32、《深圳青年》杂志专访粉笔青年刘大锋海外朋友客商,和刘大锋粉笔大王亲切在刘垸粉笔工业园友好合作4月份一直在谈的药笔定单,在5月份终于客户把合同传真过来了,其实对wu-LDD来说,我们去年一直有联系,去年就是在6月份中询,也是询完单后,合同也写好了,传真给她,最后因为国外客户定金未到的原因,一直没有签下来,所以去年我们和WU-LDD的定单也一直没有结果,这个定单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农村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

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刘大锋特地为刘垸粉笔赋诗一首:七律·黄滩景春台湖尾尾溜春鱼,碧畈条条润夏渠。
赤岸林幽鸣曲径,黄滩酱馥叩皇居。
棉花有誉三村种,粉笔无尘半宇书。
物阜人明歌景秀,情东富水伴民舒。
让刘垸村的粉笔走到全球甚至全世界就是这样的一拨年轻人,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刘垸村,希望能够帮父辈把粉笔卖到全国甚至全球世界上去,希望把祖祖辈辈传统的产业,发扬光大,让家乡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粉笔面临着夕阳产业,但是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刘大锋却要让粉笔成为朝阳产业,他正在自信的在家乡的产业道路上改变着家乡的发展,带领家乡刘垸村人一起走上幸福的大道上。
中华粉笔第一村的由来和发展历史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被评为“乡土拔尖人才”的刘大锋在刘垸村粉笔产业发展的两个节点起了关键作用——引进先进模具和彩色粉笔制作工艺。
最初,刘垸村制作粉笔的模具是由两块木板拼起来的,只有几十孔。
后来,刘大锋到当时国内粉笔生产的技术前沿南京学习,带回当时更为先进的360孔模具。
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手工作坊生产粉笔,每年做200至300吨石膏粉笔,就近销售到天门、汉川、孝感。
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农户学着做起了粉笔。
但直到1989年,刘垸村只有刘大锋能制作彩色粉笔其他农户的粉笔都是单一的白色。
1989年,刘大锋接到来自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两笔3万箱粉笔的外贸订单。
当时都是作坊式的家庭加工厂,刘大锋自己生产能力不足,他便趁机向村民公开了彩色粉笔的制作配方和工艺,与100多户村民共同完成了外贸订单。
从此,少数人的生意变成了全村的产业。
刘垸村“一村一品”的粉笔产业雏形逐渐显现。
刘大锋指着自己的一幢楼房,笑眯眯地说:“我家也没种地,就靠做粉笔,20年前就建起了这房子。
”如今,刘大锋在应城城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全村385户,有340户从事粉笔生产,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
2005年,全村粉笔行业产值1.8亿元。
《致富经》观后感

《致富经》观后感《CCTV7致富经》“粉笔大王刘大锋”启示2009年4月30号下午,在阿里全球直播访谈节目里我见到了他,短发,平头,娃娃脸,看起来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面对雪莺提问,他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也许是第一次面对媒体镜头,刚开始他显得很紧张,在主持人雪莺亲切笑容感染下,几分钟后他放松了很多,面对全球观众,娓娓道出了他走入电子商务的传奇历程.家境贫穷,发奋考入大学刘大锋,1983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城的一个小粉笔村--刘垸村,父母都是农民,靠做粉笔来维持家计,还要供刘大锋三兄妹读书,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清苦。
在刘大锋童年的记忆里,每当天刚微亮,父母就已起床干活,晚上要做到很晚才回来。
刘大锋也很争气,2002年高考结束后,捧回了一张大学入取通知书,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一名大学生,一家人高兴的拥抱在一起。
“苦尽甘来哪”,母亲用她那布满了老茧的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嘴里呢喃着,那一夜,刘大锋彻夜未眠,母亲闪着泪光说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大锋,一家人的日子以后全靠你了,进了大学,你要用心读书,你可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啊!刘大锋大学入学的那一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来了,做了一桌子的好吃的,刘大锋没吃完的,全塞进了刘大锋的书包,母亲低头弯腰的瞬间,刘大锋发现母亲又多了很多白发,那一刻,他心里酸酸的,坚强的他强行忍住自己的泪水,心里暗自发狠: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让母亲过得好日子。
四年大学生涯短暂而快乐,转眼间就要走向社会,幸运的他被深圳一家500 强的公司相中,做了一份行政工作。
薪水待遇方面都很不错,他备感珍惜,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
放弃优越工作,痛下决心回家创业一年后的春节,刘大锋回家探亲,发现村里变化并不大,刘垸村是个粉笔村,全村人都是靠做粉笔维持家业(刘大锋自已家里也做粉笔),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
到家后刘大锋在村子里走访了下,到各家粉笔户看了看,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都说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对市场的行情不了解,销路一直没有打开,看到村民流露出忧愁和焦虑的眼光,刘大锋心里被揪了一般的痛。
粉笔大王刘大锋在白手起家,廿年艰辛谁与知

粉笔大王刘大锋在白手起家,廿年艰辛谁与知概述:在没有借助网络开展营销之前,刘大锋在的日子过得也滋润,只是跑业务特别辛苦,千里迢迢风餐露宿四处被赶是家常便饭。
所以,有阿里巴巴让刘大锋带领刘垸村一起走上致富道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没有借助网络开展营销之前,刘大锋在的日子过得也滋润,只是跑业务特别辛苦,千里迢迢风餐露宿四处被赶是家常便饭。
所以,当阿里巴巴市场专员向他介绍阿里巴巴发布引擎和网络营销的好处时,他“以怀疑的心态被拉进了网络”,开始一轮新的尝试和革新。
这“一试”不得了,用阿里巴巴把产品信息发布至成千个B2B商贸平台后,居然“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和订货电话”,通过阿里巴巴和企业网站,凡是有需要的客户,都很容易找到文华粉笔厂。
甚至有一次,一家韩国语学校专程打电话来,要订一箱粉笔,问他在北京有没有销售;还有一次,西藏客户打电话来,指定说要“文华牌”粉笔文峰牌粉笔。
这让刘大锋在真正感受到了网络无处不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借助网络和阿里巴巴,生意有了多大变化?刘大锋在用“轻松”两个字来形容现在的生意。
不但摆脱了“挨家挨户”的上门推广方式,不会再被四次、五次赶出门,而且,厂里接到的咨询电话,目的性很强,一般都是有需求而打来的,所以成交率高。
由于生意好,产能不足,工厂的规模在2007年扩大了几倍,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以前,我们销售是以业务员为主,网络为辅,现在,我们以网络为主,业务员为辅,刚好倒了过来,业绩却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刘大锋在笑着说,“现在谈业务也轻松多了,出差都是一边工作一边游玩。
谈及未来,刘大锋在收起笑容,望着鳞次栉比的厂房说道:“回首悬崖身跃过,莫忘艰难心胆寒。
别人称我为粉笔大王,我哪里敢接受这个称谓。
中国的市场很大,国外的市场也很大,我们走不到极点,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走在行业的前列。
所以我们把厂取名为…文华‟,取…集智慧决战千里,持恒心始于足下‟之意,就是要告诉自己,道路是不平坦的,但我们对前途是信心百倍!”。
应城刘垸粉笔创新高温粉笔大王刘大锋中国最大粉笔创新工厂

刘大锋小粉笔何以做成了大产业当别人选择到外地打工的时候,而刘大锋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农村创业,因为他要把刘垸村的粉笔销售到各地,让刘垸村的乡亲们都能够过上粉笔致富的生活。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这就是刘大锋区别于别人的创新思维,他要把刘垸村的粉笔做到国外,而今天他却把刘垸村的粉笔卖都联合国等200多个国家,让一个地区都富裕起来了,他到底有什么创业故事呢。
6月27日,阿里巴巴2009年中国网商30强出炉,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湖北应城小伙刘大锋跻身其中。
今年27岁、现任应城刘垸村粉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刘大锋,近年凭借一根网线,居然将乡村生产的粉笔卖到了联合国、奥运会并行销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村里建起了年产值两千万元的工厂,带动村里实现了1.8亿元的年产值。
小小的一支粉笔,养活一个村,改变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带动一群人走上粉笔致富道路。
刘大锋,1983年出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
2006年3月,他应聘到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行政管理,2006年11月,刘大锋正式开始网上销售,他每天在网上工作20小时,并给客户解释产品、寄样品;同时要制作网页、拍摄产品照片,并活跃在各大论坛,与网友交流生意经、工艺技术,积累人脉。
刘大锋始终认准“坚持+勤奋”的理念,推广宣传粉笔。
一个半月之后,他得到了第一笔订单,价值10多万元。
目前,依据不同国家客户的要求,刘大锋所生产的粉笔多达300多个品种,120多个花色和12个大类。
他在阿里巴巴上有5个“诚信通”账户、1个“中国供应商”账户,同时他还在百度、谷歌等网站进行推广。
为了及时回复询盘,刘大锋又请了三个人专门从事电子商务。
每年在网络上的投入有十几万元。
他何以能把小粉笔做成一个大产业?从武汉媒体本月1日的报道和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其成功主要源于这样一些因素:善挖资源创大业。
刘大锋眼光独到,毕业后未留恋于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未沉醉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岗位,而是看准了刘垸村丰富的石膏资源和悠久的粉笔生产历史及外销潜能,敢于进军这个被很多人认为已趋没落的“夕阳产业”。
财富周刊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采访应城粉笔大王刘大锋夕阳产业绘蓝图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粉笔大王”刘大锋:夕阳产业里绘蓝图“可以说,我一生下来就与粉笔结缘。
在家乡这片热土上,粉笔、石膏生产工艺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父辈们也正是靠着这个产业来维持生计的。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笔生产基地,我们的产品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都有订单。
”“粉笔大王”刘大锋:夕阳产业里绘蓝图文/本刊记者会闯湖北省应城市资源富集,素有“膏都盐海”之称。
当地的石膏储量达13亿吨,其中,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冠,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的82%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
在这个“石膏王国”里有个小村子特别有名,它就是“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垸村。
刘垸村的粉笔、石膏工艺从上世纪50年代就起步了,到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再次激活了这里的粉笔产业。
几乎一夜间,村里就“冒”出了70多个粉笔生产专业户,刘垸村粉笔的影响力迅速扩散,不但本村的粉笔加工户多了起来,附近村子的不少人也陆续加入到粉笔产业中来。
可是,为了集中精力投入生产,村里很少有人会自己去跑市场、找销路,所以,粉笔销售的利润大部分被与他们合作的品牌商、贸易商赚走了,村民们请客吃饭、送红包,最后只得到了有限的加工费。
这种状况一直就这样持续着,直到后来,还是村里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出于对家乡这个传统行业的无限热爱,克服种种阻力,彻底革新了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全村人才算真正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6月3日,本刊记者通过网络找到了这个叫刘大锋的年轻小伙子,并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
瞒着家人偷偷辞职刘大锋,1983年出生于刘垸村,兄妹三人。
父母也是靠做粉笔来维持家计的,由于孩子多,刘大锋小的时候他们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苦。
为了供应他们三兄妹上学,父母每天都是起早贪黑。
刘大锋脑子聪明,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2002年,他顺利地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一名大学生。
捧着入学通知书,吃过不少苦头的刘大锋在心里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卫视他让刘垸村的粉笔出口到全球应城粉笔大王刘大锋
新闻视频
刘垸粉笔工业园粉笔包装车间
在粉笔工业园刘大锋和记者聊网络创业
湖北应城刘垸村拥有丰富的石膏资源,曾创造了中华粉笔第一村的美誉,但由于制作工艺陈旧,销售方式落后,刘垸村的粉笔生意一度难以为继。
现在,一位从刘垸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创业,让粉笔这个“夕阳产业”再次大放异彩。
记者王俊:“大家看我手上粉笔盒上的英文缩写字母unicef,也就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缩写,那么这小小的一盒粉笔,是怎样从这个小村庄走进联合国的大门的呢?”
2006年,大学生刘大锋放弃了沿海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到家乡当起了刘垸村文华粉笔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当时村里的粉笔销售不尽人意,乡亲们都想看看这省城里回来的高才生能想出什么好法子?可是大家发现,这位销售经理并没有四处奔波寻找客户,而是整天呆在家里,埋头捣鼓起了电脑。
刘大锋的举动让大家大惑不解。
心急如焚的父母更苦劝刘大锋赶紧回大城市工作。
回乡创业大学生刘大锋:“如何有了第一笔订单10多万元。
”
“足不出户,订单天上来”,一台电脑引来的大订单,让刘垸村的乡亲们纷纷找上刘大锋,可刘大锋给出的产品订单让他们疑惑不解:“巨无霸”、“俄罗斯方块”、“美式甜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乡亲们按照要求制作了产品,没想到这些形态各异的产品很快就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一空,乡亲们头一次赚到了外汇,而此刻刘大锋又通过网络找到了新商机。
回乡创业大学生刘大锋:“碳酸钙粉笔,全世界只有我们和台湾的一家能做。
”
去年底,物美价廉的刘垸碳酸钙粉笔在阿里巴巴网站上一现身,就吸引了联合国的目光,给刘大锋的第一笔订单就是160万美元。
信息就是生产力,刘大锋通过网络寻找商机、让小小粉笔创造了大效益。
如今他已将粉笔行销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带动村里实现年产值1.8亿元。
湖北台王俊吴博军通讯员祁乔松吴月报道
新闻视频:/video/view/145036.html#comment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