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因素

第三章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因素要点:1.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是治病的物质基础;2.中药的来源不同,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均可能不同,故其药效也可能不同3.影响中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与贮藏;4.中药品质评价的标准: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或生物效应强度为依据。

一、品种(生物的内部因素)对中药品质的影响1、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例1:白头翁有4科20多种,其中只有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含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皂甙类成分,其余的均不含有。

例2:贯众有6科35种。

例3:络石藤、昆布、金钱草等。

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全草广金钱草(药典品)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b.)Merr.的茎叶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收载的昆布来源为海带科植物海带和翅藻科植物昆布或裙带菜的干燥叶状体。

这两种昆布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药用。

2、同物异名:同一来源的药材,使用不同名称的现象。

大血藤——红藤、鸡血藤3、造成品种混乱主要原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各地用药习惯不同;由于当地资源缺乏而以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或功效相似的药物作为代用品使用。

5.中药品种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不相同,生理活性和医疗作用不同。

6.造成不同种间化学成分差异的原因:由于生物本身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即物种不同,控制生物体内生理生化过程的基因(DNA)是不同的;因此,次生代谢产物(常常是有效成分)的合成、转化和积累亦可能不同,最终造成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

例1: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乌拉尔甘草皂甙乙)存在于: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和粗毛甘草;而云南甘草、刺果甘草和圆果甘草中均未检出上述成分而不可供药用。

例2:麻黄属植物我国有13种3变种,其中有的种几不含生物碱,如膜果麻黄Ephedraprzewalskii和鳞子麻黄 E.lepidosperma。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04
中药品质变质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针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 性状、成分含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 和可靠性。
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中药材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以确 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目 录
• 引言 • 中药品质变质的定义和类型 •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分析 • 中药品质变质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 结论和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中药在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2
中药药材和饮片的品种繁多,且易受各种因素 的影响
3
中药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健康
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论
01
中药在采收、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品质会成分、植物生长环境、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储
存条件和运输环节等都会影响中药品质。
中药材中水分、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挥发性成分容易发生变
03
质,导致中药材变色、发霉、虫蛀和溶解等不良现象。
合理包装和储存中药材
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
针对中药材的特性和用途,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袋、真空包装、防潮包 装等,以保护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建立科学的储存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储存管理制度,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以确保中药材 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规范运输和使用中药材的行为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湿度
湿度过大容易导致中药材受潮,增加微生物繁殖的风险,还会使中药材发生霉变 和虫蛀。因此,储存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45%-75%。
光照和氧气
光照
光照能够引起中药材中某些成分的光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 低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中药材应存放在避光处,避免直 接阳光照射。
氧气
氧气是中药材氧化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过度接触氧气会导 致中药材成分氧化变质。因此,中药材储存时应尽量减少与 氧气的接触,采用密封包装或充氮包装。
包装材料的密封性
药品包装的密封性对于防止外部环境对药品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的进 入,从而延长药品的保质期。
储存容器的材质和使用方法
储存容器的材质
储存容器的材质也会影响到药品的保存 效果。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不同材质的 容器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药品的性 质和保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 范之处,如炮制方法不正确、炮制时 间不足、辅料使用不当等,导致药材 质量下降,影响药效。
原因
炮制技术不规范、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追求经济利益等。
02
储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
温度
高温会加速中药成分的氧化反应,促进微生物繁殖,导致中药材变质。适宜的温 度通常在20-30℃之间,但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不同的最佳储存温度。
3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测中药材或中药制 剂中的微生物或毒素等有害物质,判断品质是否 变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储存时间
长期储存易导致质量下降
01
02
03
药材成分
长期储存会导致中药材中 的成分逐渐分解、氧化, 从而影响药效和品质。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第三山章 影东响中中药医品药质变大质学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一、中药的含水量 (一)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 1、水分与虫害的关系 2、水分与霉变的关系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4、中药软化的关系-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5、水分与风化的关系-矿物类 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中药水分测定方法 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 烘干法:是中国药典采取的测试方法,特点是准确、误差小;
原理是把含有一定水分的药材放入烘干箱内进行烘干,使其水 分散发,从而测出药药材的含水量。
结晶水,当失去这部分水分时,其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如,棱柱状和长方形结晶状的皮硝风化后为白色粉
末状的玄明粉。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主要指含有挥发性和含有苦味质的药材,这些成分 具有水溶性,当空气中温湿度发生变化时,这些成分就 会散失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在中药的加工干燥、炮制以及贮藏过程 中,其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质的改变,以致影响药效。中药的贮藏 和加工的目的,就在于控制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使它符合医疗的要求。因此只有了 解药材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且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才可达到防止中药变质的 目的。
物污染、人为污染等。 4、贮存的时间:一般贮存时间愈久,愈易变质。但也有例外:半夏、
陈皮等少数,“用药以陈久者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中药品质的变质是指中药在保存或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性质的改变,导致药材的功效和质量下降。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在环境因素是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外在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中药的品质。

高温和高湿度会加速药材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分解或者变质。

光照会引起光热反应或氧化反应,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降解。

氧气则容易引起氧化反应,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失活。

其次,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也是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贮存和运输中的长时间露天暴晒、高温、高湿度和较长的运输时间都可能导致中药品质的变质。

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中药材的纤维素成分容易吸湿,因此湿度控制非常重要。

同时,对于一些易腐败的中药材来说,适当的冷藏或冷冻是确保品质的关键。

第三,药材自身的属性也会影响中药品质的变质。

一些中药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内含或易氧化,容易受到光、热、湿、酸、碱等因素的影响而变质。

例如,一些硫化物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氧化而产生硫酸和亚硫酸,从而引起药材的分解和变质。

此外,一些生药材中含有微生物菌落,这些微生物会产生酶类,引起药材的发酵和变质。

第四,中药炮制和加工的方式也会影响中药品质的变质。

炮制和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加工工艺的合理性都会对中药品质产生影响。

炮制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失活,影响中药的品质。

同时,如果加工不当,也会导致中药材的变质,例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规范和卫生要求的设备。

最后,中药品质变质的原因还包括了保存条件和使用方式。

中药材的保存容器不合适、密封不严和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都会使中药变质。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过多的水、酸、碱等溶剂,或者过多的加热,都会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损失。

综上所述,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有外在环境因素、贮存和运输处理方式、药材自身的属性、中药炮制和加工方式以及保存条件和使用方式等。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三)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1、水分的平衡:由于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若药材体表
面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是静止而 是动态平衡),则不吸湿又不散失,这是药材的含水量为平 衡水。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水分的安全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它变
异的临界含水量。 任何一种药材都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温度30℃时,北方大枣的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⑶空气 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化起着关 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 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根据微生物对氧气需求不同,可以把微生 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多数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甲苯法:是利用甲苯具有不溶于水而能溶解药材内的有机成
分,包括挥发油的特点,来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进行水分测
定。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红外线干燥法:利用与烘干法相似的原理,将定量天平的秤 盘置于红外线灯泡的直接辐射下,试样在红外线辐射波的热 能作用下游离水分迅速蒸发,使其重量发生变化,天平指针 因而偏移,从而直接测出试样含水量的百分数。 电阻法:中药材内部含有的水分具有导电性,导电性与所含 有的水分的多少有关,根据这一特点来测定药材的含水量。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谢,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一定水分,而且能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当含水量达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逐渐的分解变质,失去药用价值。 如,大青盐,柿霜等。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4、水分与中药软化的关系 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大量吸收空气

中药的贮藏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中药的贮藏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

中药的贮藏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中药炮制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虫蛀、发霉、泛油、变色变味等变异现象,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日光、空气、温度、湿度、霉菌、虫害等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炮制品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中药炮制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虫蛀、发霉、泛油、变色变味等变异现象,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日光、空气、温度、湿度、霉菌、虫害等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炮制品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与本身的性质、质量以及外界自然因素作用强弱有关系。

影响炮制品质量变异的自然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空气炮制品在贮藏过程中,总要与空气接触。

空气乃是氮、氧、氢和其他气体(氖、臭氧等)的混合物。

空气中并混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灰尘等。

其中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

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微少,因为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物中有机物质,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

因氧气的作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是颇为复杂的,在自然条件下是某些药物中的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等成分氧化、酸败、分解,使药物表面呈现浸油状的变质现象,俗称“泛油”;使花类药物易变色,气味散失;也能氧化矿物药,使灵磁石变为呆磁石。

药物经炮制加工制成饮片,改变了原药材的形状,不同规格的饮片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原药材大,更容易发生泛油、虫蛀、霉变等变异现象。

因此,饮片一般不宜久贮,贮存时应包装存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二、温度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外界气温的改变,对药物变质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药物的成分在常温(15~20℃)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则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均可加速。

若温度升高,将加速物质分子的运动,促使药材的水分蒸发,以致降低含水量和重量;同时加速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促使化学成分迅速变质。

如含油脂多的饮片就会因受热而使油脂分解引起泛油;含挥发油多的,受热后促使挥发油挥散,使芳香气味散失;外表油润的炮制品,因受热和空气的影响而引起外表失润,动物胶类药和部分树脂类药物,因受热而易发软,粘连成块。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产地、采收、贮藏和加
工等环节。

首先,品种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含
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有效成分,因此其药效也会有所差异。

选择适宜的品
种对于制药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中药材的产地也对其质量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
水源等环境因素会影响中药材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吸收和代谢活动,进而影
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组成。

采收时间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有所波动。

因此,选择适当的采
收时间,可以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从而提高其药效。

此外,采收和贮藏的过程也会对中药材的质量产生影响。

采收时,应
注意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以减少损伤和污染。

在贮藏过程中,应控制
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和微生物的污染。

最后,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

加工过程中,可以
通过破碎、烘干、清洗等步骤,促使中药材有效成分的释放和稳定。

适当
的加工方法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产地、采收、贮藏和加工等环节。

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产地,并
控制采收时间、采收和贮藏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同时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二)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 吸湿量: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 吸湿量: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药材吸收空 气中水分的数量叫 吸湿量。 吸湿量。 吸湿率:吸湿量和本身重量的百分比, 吸湿率。 吸湿率:吸湿量和本身重量的百分比,叫 吸湿率。 • • • •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烘干前重量-烘干后重量 烘干前重量 烘干后重量 吸湿率= ——————————————×100% 吸湿率 × 烘干前重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主要指含有挥发性和含有苦味质的药材,这些成分 具有水溶性,当空气中温湿度发生变化时,这些成分就 会散失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二)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 吸湿性:药材有从空间吸收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 吸湿性:药材有从空间吸收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这种 性能叫吸湿性。 性能叫吸湿性。 • • • • 吸湿性主要受以下条件的影响: 吸湿性主要受以下条件的影响: 1、空间的温湿度; 2、空气的流动; 、空间的温湿度; 、空气的流动; 3、药材表面面积大小; 4、药材结构性质; 、药材表面面积大小; 、药材结构性质; 不同药材在相同的条件下或相同药材在不同的条件下, 不同药材在相同的条件下或相同药材在不同的条件下,吸湿 性是不同的。 性是不同的:利用与烘干法相似的原理,将定量 天平的秤盘置于红外线灯泡的直接辐射下,试样在 红外线辐射波的热能作用下游离水分迅速蒸发,使 其重量发生变化,天平指针因而偏移,从而直接测 出试样含水量的百分数。 电阻法: 电阻法:中药材内部含有的水分具有导电性,导电 性与所含有的水分的多少有关,根据这一特点来测 定药材的含水量。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虫蛀、霉烂、泛油、变色、 虫蛀、霉烂、泛油、变色、 变味、潮解、风化等。 变味、潮解、风化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的产地、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的贮藏 (二)影响中药贮藏过程中变质的因素
1、药材本身的因素:化学成分、性质; 药材本身的因素: 药材本身的因素 2、生产加工环节的因素:中药采集、产地加工、炮制、包装等因素; 生产加工环节的因素: 生产加工环节的因素 3、外界因素:温度、湿度、霉菌、蛀虫、光照、通风、贮存时间、生 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 物污染、人为污染等。 4、贮存的时间:一般贮存时间愈久,愈易变质。但也有例外:半夏、 贮存的时间: 贮存的时间 陈皮等少数,“用药以陈久者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中药水分测定方法 、 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 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 烘干法:是中国药典采取的测试方法,特点是准确、误差小; 烘干法:是中国药典采取的测试方法,特点是准确、误差小; 原理是把含有一定水分的药材放入烘干箱内进行烘干, 原理是把含有一定水分的药材放入烘干箱内进行烘干,使其水 分散发,从而测出药药材的含水量。 分散发,从而测出药药材的含水量。 甲苯法: 甲苯法:是利用甲苯具有不溶于水而能溶解药材内的有机成 包括挥发油的特点, 分,包括挥发油的特点,来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进行水分测 定。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水分与霉变的关系 水是一切微生物躯体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霉菌细胞所进行的新陈代 谢,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一定水分,而且能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当含水量达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逐渐的分解变质,失去药用价值。 如,大青盐,柿霜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三)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1、水分的平衡:由于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若药材体表 、水分的平衡:由于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 面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是静止而 面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 是动态平衡),则不吸湿又不散失, 是动态平衡),则不吸湿又不散失,这是药材的含水量为平 ),则不吸湿又不散失 衡水。 衡水。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贮藏过程中, ⑶空气 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化起着关 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 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 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根据微生物对氧气需求不同,可以把微生 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根据微生物对氧气需求不同, 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多数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 多数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自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和性质、含水量、 中药自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和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
一、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数量,是养护工作的关键, ⑴中药的含水量 中药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数量,是养护工作的关键,必须 重视水分的研究和管理. 重视水分的研究和管理. 在中药的加工干燥、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在中药的加工干燥、炮制以及贮藏过程 中,其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质的改变,以致影响药效。中药的贮藏 其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质的改变,以致影响药效。 和加工的目的,就在于控制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使它符合医疗的要求。 和加工的目的,就在于控制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使它符合医疗的要求。因此只有了 解药材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且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才可达到防止中药变质的 解药材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且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 目的。 目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1、水分与虫害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药材的含水量越高,造成虫害越严重。相反,如果把水 分控制在一定标准下,就能抑制生虫或减少虫害的发生。 如,枸杞子,在气温25℃,含水量20%以上时发生虫害;在气温25℃, 含水量16%以内时不易发生虫害。 当归,在气温20℃,含水量25%以上时发生虫害;在气温25℃,含水量 15%以内时不易发生虫害。
《现代中药养护学 》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 异的因素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的贮藏 (一)常见的中药变质现象
1、虫蛀——蛀虫引起,轻度损害 、虫蛀 蛀虫引起, 蛀虫引起 尚可利用。 尚可利用。 2、霉变——霉菌在适宜的外界条 、霉变 霉菌在适宜的外界条 件下引起。霉变部分不可利用。 件下引起。霉变部分不可利用。 “虫蛀不蛀性,霉药不治病” 虫蛀不蛀性,霉药不治病”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4、水分与中药软化的关系 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大量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后,开始发软,引起药材质量的变化。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5、水分与风化的关系 某些药材,尤其是矿物类药材,成分中含有一定的 结晶水,当失去这部分水分时,其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如,棱柱状和长方形结晶状的皮硝风化后为白色粉 末状的玄明粉。
自 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引起中药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等。 引起中药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等。 温度对于中药的贮存影响最大。 ⑴温度 温度对于中药的贮存影响最大。中药对气温有一定 的适应范围。 的适应范围。 在常温( 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 在常温(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 ℃ 温度在30℃左右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 温度在 ℃左右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 温度若升高到34℃以上时,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会“ 温度若升高到 ℃以上时,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会“走 油”; 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鲜活中药所含水分就会结冰。 而温度在 ℃以下时,某些鲜活中药所含水分就会结冰。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湿度对中药贮藏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 ⑵湿度 湿度对中药贮藏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 等各种变化。中药的含水量和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 等各种变化。中药的含水量和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若空气相 对湿度在70%时,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但当相对 对湿度在 时 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湿度超过70%以上时,中药的含水量会随之增加。 以上时,中药的含水量会随之增加。 湿度超过 以上时
山东中医药大学
• 8.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量 • 9. 何为平衡水和安全水。
学无止境
传承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祖国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水分的安全 、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它变 异的临界含水量。 异的临界含水量。 任何一种药材都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温度 ℃ 任何一种药材都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温度30℃时,北方大枣的 安全含水量在12%-17%,党参的安全含水量为11%-16%,麦冬 ,党参的安全含水量为 安全含水量在 , 的安全水为11%-15%。 。 的安全水为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