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推拿治疗:指伸、指屈肌腱断裂

合集下载

伸、屈指肌腱断裂术后康复

伸、屈指肌腱断裂术后康复
--压力手套
--抬高患肢(高过心脏10-20CM,肘 比 肩高, 手比肘高)
--教导患者避免患肢受压和负重
--主动活动,(非制动关节开始,早期进行,包 括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小范围的等张收缩)
肿胀期
压力指套
28
早期康复的治疗目标与方法
三、镇痛
电疗:如经皮神经肌肉 电刺激(TENS) 温热疗法:超短波、红 外线和蜡疗
一、早期目标: 消除炎症 促外线 • 微波:
感染严重用无热量 感染轻者用微热量
27
早期康复的治疗目标与方法
二、早期目标:控制水肿
--伤口愈合后开始检测患手体积
--水肿的消除在术后几天或术后2 周最明显
--持续水肿或水肿恶化必须引起 注意长时间水肿的后果:
方法: --厚敷料加压弹性包扎
伸、屈指肌腱断裂 术后康复周期
康复治疗部
手部骨骼
• 共27块 • 指骨14块 • 掌骨5块 • 腕骨8块 • (舟、月、三角、豆 • 大、小、头、钩 )
2
手部关节
MP 近端指间 PIP 远端指间 DIP
手部肌肉
外侧群:指手部大鱼际处的四块肌 肉,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 肌、拇收肌;
内侧群:指手掌小鱼际处的3块肌 肉,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 对掌肌
中间肌群:蚓状肌、骨间肌(掌侧、 背侧)
外侧肌群
内侧肌群
中间肌群
屈指
指浅屈肌: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 指深屈肌: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 指间关节
小指短屈肌:第5掌指关节 蚓状肌:掌指关节 骨间肌(掌侧、背侧):掌指关节
伸指
指伸肌:掌指关节、远近端指 间关节 示指伸肌:第2掌指关节、远 近端指间关节 小指伸肌:第5掌指关节、远 近端指间关节

推拿学相关名词解释大全

推拿学相关名词解释大全

1、紧推慢移:紧推是指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可达120~160次/分;慢移是指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的速度要慢,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

2、按一揉三: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即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3、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的治疗部位,相对用力地做快速地动,并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4、按而留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要稍停片刻。

5、摩法:用指或掌在患者体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轻抚摩动。

6、抹法: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治疗部位做上下或左右直线或曲线的移动,称为抹法,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7、以痛为俞,不痛用力:在患处找到某一体位时最疼痛的一点,医者即以拇指罗纹面按住这点不放。

随后,转动患部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找到并保持在指面下的痛点由痛变为不痛的新体位,以轻柔、均匀的指力,在已转化为不痛的原痛点上,作平推或扣拨,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效果。

8、水底捞月:用拇指罗纹面沿着手掌边缘在患儿小指根和掌心内劳宫之间进行运法操作。

9、拨法:以拇指、手掌或肘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移动,称为拨法,又称“拨络法”“指拨法”“弹拨法”等。

10、拍法:用虚掌拍打受术者体表的方法,称拍法。

11、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手指罗纹面等部位着力,吸定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患旋动作,成为揉法。

12、推拿: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13、捣法:用中指指端或示指、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做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称为捣法。

14、按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15、捏法: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挤压受术部位的手法。

16、寸劲:短促之力。

17、膏摩:用中药配方制成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施行按摩手法,发挥按摩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以达治病目的的方法。

18、天柱骨:小儿特定穴,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手指伸肌腱断裂怎么办

手指伸肌腱断裂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手指伸肌腱断裂怎么办
导语:生活当中总是有些意外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手指伸肌腱断裂,就是其中的一种,伸肌腱断裂可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增强我们对该种疾病的认识
生活当中总是有些意外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手指伸肌腱断裂,就是其中的一种,伸肌腱断裂可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增强我们对该种疾病的认识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病情分析:
肌腱断裂后恢复性训练的原则是每天有进步,要有意义的训练。

指导意见:
术后1周:手术后的水肿期。

.手术后的3天以内,损伤和手术创伤产生的粘弹性力明显增加活动的阻力,此期炎性反应重,不宜锻炼。

3天后可以进行:主动屈指和被动的伸指(就是不让刚刚缝合的指伸肌腱用力)练习(注意:要在石膏的保护下,按医生的指导练习)。

术后2-3周:按早期训练方法,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主动行患指的轻微伸指练习(一定要在石膏保护下)。

术后4-6周:去除石膏后,逐渐强化主动屈伸练习,行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一起作背伸活动,以增加屈指肌脸的主动滑动度。

同时可作展指及夹指动作训练。

可以训练患者拿杯,握笔,写字等。

但是一定要避免作强力握拳,提物运动。

术后7-12周:主要进行患指灵活性的练习和渐进性力全练习,让患者进行主动活动练习,患指抗阻力主动屈指运动训练及各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对指,对掌,握健身球等运动。

以上就是对于该种病情的状况和了解,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对您有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介绍指伸肌腱是人体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手指的伸展。

当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时,手指的伸展功能受到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将深入探讨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原因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外力冲击:如手部受到重物的撞击或被压扁,导致指伸肌腱止点受到过度伸展或撕裂。

2. 运动伤害:某些体育运动或重复性工作中,手部的运动造成指伸肌腱止点受到损伤,逐渐导致断裂。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指伸肌腱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降低,容易受到损伤。

症状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症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在手指伸展或握紧时,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感,疼痛可向手腕或前臂延伸。

2. 功能障碍:断裂后的指伸肌腱无法有效地控制手指的伸展,导致手指无法完全伸展或无力握紧物体。

3. 肿胀和瘀斑:断裂后,患部可能出现肿胀和瘀斑,伴有触痛感。

诊断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以下几种方法: 1. 身体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运动测试等方式来检查手指的活动度和疼痛反应,以判断指伸肌腱是否断裂。

2. X射线: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骨骼情况,排除关节骨折或其它骨损伤的可能性。

3. MRI检查: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指伸肌腱的断裂程度和位置。

治疗方法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断裂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断裂,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局部冰敷、使用支撑性绷带或石膏固定等,以促进指伸肌腱的愈合。

2. 手术治疗:对于断裂程度较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手术可以通过缝合断裂的指伸肌腱止点,或者进行腱移植等方法来恢复其功能。

3. 康复训练:手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手指运动和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恢复手指的功能和力量。

预防措施为预防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剧烈的手部外力冲击,如注意保护手部、佩戴手套等。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的分类和动作要领,包括六种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和有力,以达到深入的效果。

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五种手法:推法、抹法、摩法、擦法和搓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要注意着力部位紧贴于体表,推动时用力要平稳着实,速度宜缓慢,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法又分为拇指推、多指推、掌推和肘推。

抹法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

要注意用力均匀、连续不断,缓和、灵活,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摩法是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

要注意肩、臂、腕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自然伸直,作环形的抚摩动作。

指摩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摩法又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擦法是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

要注意直线往返,连续不断,压力均匀,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距离宜长。

擦法又分为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和掌擦法。

搓法是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要注意用力对称,快搓慢移,灵活连贯,不宜用力过大。

挤压类手法包括七种手法:按、点、拨、捏、拿、捻和踩跷等手法。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

要注意垂直按压,由轻到重,不宜用暴力,不宜突然放松,应慢慢减力。

点法是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

点法同按法,由按法演化而来,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

拨法是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拨动。

要注意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作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应带动肌腱、肌纤维一起滑动,力量仍然是由轻到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捏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推拿学基础—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推拿学基础—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
63
望诊
1、站立姿势 正常站立姿势是 两足向前或呈 “八”字形,步 行角度不超过15°
内、外“八”字 脚
.
64
2、负重点 足跟 第一跖骨头 第五跖骨头
.
65
足 弓
.
66
3、步态 4、检查足弓、足
长与足宽
平足、高弓足
.
67
5、畸形 内翻足 外翻足 马蹄足 仰趾足 高弓足 扁平足
病人仰卧,检查者 先从其髂前上棘向 下作一垂直线,再 将其髂前上棘和大 转子顶点连成一直 线,最后从大转子 顶点画一水平线垂 直于第一条线,即 构成一三角形,为 布瑞安(Bryant)三 角。
38
髋臼角的测量
自髋臼外缘至髋臼中心 作连线,此线与两侧髋 臼中心连线(r)相交成之 锐角为髋臼角。 正常度 数为20 ~25°。半脱位时 常大到25 ~30°,全脱位 在30°以上。
.
21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下肢部
.
22
髋关节
望诊 触诊 运动功能检查 特殊检查
.
23
.
24
望诊
臀横纹对称检查:
腹股沟对称检查:
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
一侧饱满肿胀,多提示髋关节肿胀。 一侧出现凹陷空虚,多提示股骨头脱位 或有严重的破坏
.
25
触诊
仰卧位: 髂前上棘
髂嵴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2厘米
.
4
肘三 角检

体征和临床意义:正常时,伸直位时, 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呈一直线,
在屈肘90°时,三者构成一等腰三角形, 称为肘三角,肘关节后脱位时,肘三角 即失去正常关系。
前臂屈肌紧张试验
检查方法:让患者握住检查者的手指(示指 至小指),强力伸腕握拳,检查者手指与患 者握力作对抗,如出现内上髁部疼痛即为 阳性,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肌腱断裂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肌腱断裂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肌腱断裂肌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由于外伤、过度运动或其他原因导致。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对于肌腱断裂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肌腱断裂属于“筋伤”范畴。

筋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维持关节活动和身体运动的重要组织。

当肌腱断裂时,会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筋骨失养。

因此,中医治疗肌腱断裂的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续筋接骨。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骨伤科学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首先是手法复位。

对于肌腱断裂的患者,如果断裂情况不太严重,且没有明显的移位,中医骨伤医生会通过手法进行复位。

手法复位时,医生会根据肌腱的走向和损伤情况,运用巧力将断裂的肌腱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以利于后续的治疗和恢复。

中药治疗在肌腱断裂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一般会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中期,会侧重于接骨续筋,常用的中药有自然铜、骨碎补、续断等,帮助肌腱的愈合和生长。

后期则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如熟地、杜仲、牛膝等,以增强肌腱的力量和稳定性。

除了口服中药,中药外用也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使用中药熏洗、敷贴等方式。

熏洗时,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效的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受伤部位进行熏蒸和浸泡,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敷贴则是将中药膏剂或药贴直接敷在受伤部位,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药效。

针灸治疗也是中医骨伤科治疗肌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比如,选取受伤部位附近的穴位以及一些远道取穴,如合谷、足三里等,以促进肌腱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此外,中医还强调患者的自我调养。

在肌腱断裂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肌腱再次损伤。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蔬菜、水果等,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肌腱的愈合。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手指末节处。

这种损伤可能会导致手指不能正常弯曲或伸展,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本文将介绍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主要症状包括:1. 手指不能完全伸展:当手指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完全伸展的情况。

这是因为手指的伸肌腱已经断裂或受损。

2. 手指弯曲困难:由于断裂或受损的伸肌腱不能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手指弯曲困难。

3. 疼痛和肿胀:在受到损伤后,手指周围可能会出现疼痛和肿胀。

这些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

二、原因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意外撞击:当手部遭受意外撞击时,可能会导致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2. 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手部可能会导致伸肌腱受损或断裂。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需要频繁使用手指的人群中,例如乐器演奏者、打字员和运动员等。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也会逐渐老化。

这可能会导致伸肌腱的弹性减弱,从而容易受到损伤。

三、诊断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应该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 身体检查:医生会对手部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2. X光检查:X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骨折或其他骨头损伤。

3. MRI检查: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伸肌腱是否受损或断裂。

四、治疗方法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 保守治疗:对于轻微的伸肌腱损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例如使用冰敷、止痛药和手指固定器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手指的运动功能。

物理治疗师通常会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锻炼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弯曲和伸展功能。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伸肌腱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或重建受损或断裂的伸肌腱。

总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手部肌腱的断裂大多由撕裂伤、切割伤、戳伤等引起。

指伸肌腱从前臂起始,止于远节指骨的背侧,位于皮下,只在腕背韧带下有一段包在腱鞘内。

指深屈肌腱从前臂起,经腕管、手掌、指屈肌腱鞘止于手指远节的掌侧。

指屈肌腱断裂后,若失去早期修复的机会,近端回缩较多。

指屈肌腱分区:根据屈肌腱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可将其分为5个区。

①前臂区(Ⅰ区):从肌腱起始部至腕管近侧端,即前臂下1/3处。

此区屈肌腱较多,有腱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保护,粘连机会较少。

如条件合适,可在此区做一期缝合,效果较好。

注意避免吻合口在同一平面,以减少粘连。

必要时只缝合指深屈肌腱。

②腕管区(Ⅱ区):腕管内有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空间较小。

处理:切开腕横韧带,只缝合指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

吻合口不可在同一平面,正中神经损伤时必须同时吻合正中神经。

③手掌区(Ⅲ区):腕横韧带远侧至肌腱进入腱鞘前的区域。

④腱鞘区(Ⅳ区):又称为“无人区”,从腱鞘开始至中节指浅屈肌的附着处。

此段深浅屈肌腱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伤后易发生粘连,处理效果较差。

⑤指深屈肌腱抵止区(Ⅴ区):从中节指骨近中份至指深屈肌腱抵止点。

该区只有指深屈肌腱,断裂后应争取早期修复,直接缝合断端。

【诊断】
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时,指骨间关节处于伸直位,做伸腕试验时,手指不能屈。

固定近侧指骨间关节时,如不能主动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则为指深屈肌腱断裂。

检查指浅屈肌腱时,要排除伸肌腱的影响。

用手握住一指的两个邻指于完全伸直位,如被检查的指浅屈肌腱未断裂,则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骨间关节,否则不能。

固定拇指掌指关节,如不能屈曲拇指骨间关节,则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指伸肌腱止点断裂,表现为锤状指畸形,部分患者伴有撕脱骨折。

伸肌腱中央束断裂,日久不及时修复中央束,形成典型的“钮孔”畸形。

【辨证论治】
(一)手术治疗
新鲜的手指肌腱断裂,应力争一期手术修复。

晚期由于肌腱断端间的粘连及肌腱的回缩,给手术增加困难。

(二)固定治疗
固定肌腱于松弛位:屈肌腱须屈腕、屈指位固定;伸肌腱须伸指固定。

固定时间为4~6周。

(三)药物治疗
1.内服药损伤早期及术后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内服五味消毒饮或桃红四物汤。

2.外用药后期可配合中药熏洗,如苏木合剂等。

(四)功能锻炼
一般肌腱断裂后,需要制动4~6周,以后可去除制动,开始练习活动,1周后加大活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