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患者排便指导与护理论文
便秘病人的中医护理论文

便秘病人的中医护理更多精品源自 3 e d u 教育网便秘在传统医学当中称为“大便难”、“脾约”等,其证型可分为“虚秘”“实秘”两种。
目前,国内外对缓解便秘的研究多数为内服中西药泻剂、直肠栓剂、灌肠剂、润肠剂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赖性,使患者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严重便秘的诱因。
以下为我们近年来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此类病人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方法。
行为治疗制定有规律的排便锻炼,增加参与排便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排出阻滞型和结肠通过正常型便秘有一定的效果。
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应选择在早餐后容易引起胃一结肠反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借此时的排便反射,已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此方法惟一的影响效果的因素是病人能否坚持,与年龄、性别、体质其他因素无关,只要病人坚持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针灸、电磁疗法主要取穴为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
热解便秘可配合合谷、曲池穴热解伤阴便秘者可配合三阴交、太溪穴肝火便秘配合气海、阳陵泉。
实秘针用泻法,虚秘针用补发,寒秘针用灸法。
用电磁疗法对每个穴位治疗分钟左右。
运动调节对于精神紧张、恐惧的病人每天至少进行一分钟松弛训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以做操,散步,跑,做深呼吸或气功,扭展腰肢等。
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可缓解因便秘产生的紧张、恐惧、焦虑等症状。
推拿按摩首先温暖腹部再用点穴压手、脚疗穴位。
强刺激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支沟等穴位。
每个穴位一分钟。
情志护理对便秘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变患者排便时忧虑、恐惧的心理因素影响,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愉悦的心情,可减轻因精神紧张、惧焦虑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助于便秘的改善和恢复。
同时保证良好的睡眠,生活起居有规律也对改善便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有效地心理预防,能有效的解决便秘问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达到减少痛苦尽早康复的目的。
根据所了解的因素,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护理,病人一般在天内能够顺利排出大便。
课题研究论文:便秘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临床医学论文便秘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方法:对59例在神经内科科室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经过处理后,59例便秘患者的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有效率高达100%。
结论:在发生便秘后做出必要的护理措策是减少患者痛苦的保障,可以有效缓解其对患者的伤害。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xx年,因为多种疾病而引发的便秘疾病多不胜数,而在便秘治疗中出现问题而引发的症状加剧和继发疾病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护理中没有对其高度重视以及护理措施不科学,导致便秘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所致[1]。
当发生便秘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护理,会给患者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因此,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对于便秘护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并在便秘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通过对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科室疾病治疗中出现便秘的59例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并将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将分析与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在神经内科科室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11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在56-82岁之间,平均年龄66.3岁。
118例患者排便次数基本为一周三、四次,便秘持续的时间基本在2-16个月。
国际慢性便秘罗马Ⅱ排便困难程度积分3~6分。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配的方式在不影响两组间年龄、性别和病情程度差异的基础上,两组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一致。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研究组同时在护理工作中加入以下的人性化护理措施:1.2.1 膳食护理。
在饮食中为患者提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凭借其自身特点具备较高的粪便生成能力,通过提高粪便的容量来刺激结肠和增加胃肠蠕动的能力 [2];每日要督促患者多饮用温水,以确保患者肠道内水分的充盈,有利于粪便的排出;对于维生素B族食物要参照营养学充分给予患者,以保证患者肠道有益生理液体的分泌,促进排便;对于产气类食物的给予要适量并充分,以保证肠道的正常蠕动;给予患者必要的脂肪酸物质,以保证其对肠道的润滑作用。
便秘病人的护理措施

便秘病人的护理措施便秘是指排便困难、粪便干燥或排出量减少的情况。
对于便秘病人的护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和实施。
1.了解患者病史及原因:便秘的原因有多种,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药物影响、情绪压力等。
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排便情况,并了解可能的原因,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营养饮食指导:饮食对便秘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可以提供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和饮水量,避免过多摄入导致便秘的食物(如奶制品、肉类、咖啡等)。
同时,鼓励患者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并适量增加运动。
4.心理支持:便秘病人往往会感到疼痛、焦虑、尴尬等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主动倾听患者的症状和疾病体验,减轻其心理负担。
5.规律排便训练:制定规律的排便时间,如每天定点进行排便。
鼓励患者保持安宁、放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患者在排便时可以采用蹲位或使用便座升降机等辅助设备。
6.使用辅助工具: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辅助工具,如便盆、便椅等。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这些辅助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7.药物干预: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便秘。
护士在患者给药时应监测其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妥善记录和报告。
8.教育和预防: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预防措施,提醒患者避免便秘的危险因素,并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结起来,护理便秘病人的措施包括了解病史和原因、进行营养饮食指导、帮助促进排便、提供心理支持、进行规律排便训练、使用辅助工具、药物干预、教育和预防等。
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持续关注和评估治疗效果。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护理论文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摘要】长期的严重功能性便秘可从多个方面损害老年人的健康。
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就造成的伤害,从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以及便秘的原因和护理都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原因,护理干预【abstract】long-term serious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can damage the elderly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health. the cause for the old body shall estimate, the damage caused by damage,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the reason and nursing all constipated a deep analysis.【keywords】functional constipation, reason, nursing intervention首先分析功能性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损害:①过度用力排便可致原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发生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原有高血压者发生脑血管意外;②合并前列腺肥大的严重便秘者,可因粪便滞留压迫而加重排尿困难和尿潴留;③严重便秘可使老年人已薄弱的腹壁发生各类疝的可能性增加或加重疝的病情;④便秘老年人排便时间较长,由蹲位站起时,可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而跌倒;⑤长期严重便秘的老年人可因肠腔内毒素过多吸收而发生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甚至损害其记忆力和思维能力;⑥长期便秘的老年人还易发生结肠癌。
造成老年人便秘的原因;1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退。
2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铋。
3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维生素摄入减少,产生便铋。
4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铋。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中医护理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篇一探讨中医护理中便秘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便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选择训练组42例从入院起除按常规护理外,还加入了中医护理,对照组42例按传统常规护理进行,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及恢复情况。
结果运用中医护理训练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
结论便秘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后,能够减轻或解除患者因便秘带来的困扰、提了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便秘;中医;护理便秘是指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大便干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等临床表现[1]。
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外感寒邪、不良的生活习惯、情志失调、年老体弱、阴阳气血不足等导致大肠传导失调。
1临床资料选择本病病例为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中的便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训练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35~78岁。
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8~68岁。
两组病例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在对如何缓解便秘的诸多研究中多数人认为可内服中药汤剂、内服西药缓泻剂、外用润肠剂、灌肠剂等均可治疗。
但是这些方法很容易形成依赖、只能够暂时缓解达不到长期解决目的。
现将我科中医护理本病的方法总结如下:2.1情志护理七情是导致便秘的因素之一,便秘患者由于病久痛苦,情志多为忧伤,因此向此类患者讲解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心胆火旺等情况容易使大便干结的道理,指导患者调节情志的方法,使之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减轻患者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对改善便秘症状非常重要。
针对长期需要卧床的患者,我们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再结合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能较好的解决便秘情况。
老年人便秘中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便秘中的应用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
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
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
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
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1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不同职业患便秘情况也不同,于普林等[1]调查了北京等6个城市的老年人便秘流行情况,发现从事家务、行政管理、科教文卫等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6%、13.4%、12.7%,工人和商企业人员患病较低,仅为10.1%。
李增金和刘世信等[21在北京、天津的调查研究显示军人、警察、无业者发病率较高。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易发生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过度忧郁都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易怒、喜愁无常、焦虑、抑郁的老年人患便秘的多。
睡眠差、早醒、失眠多梦的老年人患便秘的也较多。
健康状况及运动情况:运动量少的老年人易发生便秘,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于生活完全能自理者。
生活习惯影响:有的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易引起便秘。
这也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
经常抑制便意不能及时排便者便秘的发生率高于不抑制便意及时排便者。
不定时排便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高于定时排便者。
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者,缺乏食物纤维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药物的影响:便秘的老年人也可由长期滥用泻剂而引起加重便秘的情况。
年龄增长的因素:老年人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而便秘。
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指导与护理

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指导与护理【关键词】慢性便秘;排便指导;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76-0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发生便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及久病卧床的患者,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且常加重病情,所以正确的排便指导及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发生便秘的原因1.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脂肪的消费,谷类食物吃的越来越少,且以精面、精米为主。
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
1.2老年人的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及提肛肌等收缩力下降,缺乏排便动力。
再因年老体弱或长期卧床致活动减少引起肠蠕动减慢[1],进食量减少,食物中缺少水分及粗纤维致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的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而引起便秘。
1.3不良的饮食行为如饮酒、喜食辛辣食物、饮水过少、偏食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与便秘的发生有关。
对于食品的选择不当也可引发便秘。
1.4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易发生便秘例如,有些人不能定时排便,常常在有便意时忍着并继续工作从而推迟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便意抑制或消失而诱发便秘,而且易形成痔疮,而痔疮又会加重老年人便秘。
1.5部分恶性肿瘤如直肠癌、结肠癌等可影响排便功能脑出血、脑血栓所致的偏瘫、下肢骨折、截瘫等也可导致便秘发生。
1.6长期使用某些药物[2]如钙剂、铁剂、氢氧化铝、吗啡类药物等皆可造成肠道水分缺失,直肠黏膜充血,应激性下降而造成便秘1.7精神因素与便秘也有密切关系,通过一项调查发现,精神紧张、心里压力过大、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危险性30%-40%。
2预防与护理2.1排便训练时间凡意识清楚不合并有脏器衰竭的患者均为训练的适应症,食物残渣在小肠内停留4-5小时左右,大肠内15-20小时,若超过1.5-2天不排便即可认为有便秘的可能。
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

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关键词慢性便秘社会支持饮食护理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每周少于3次)[1]。
便秘常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原有疾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对慢性便秘患者给予及时、合理的护理十分重要。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力[2]。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因素的重要方面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3],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加慢性便秘患者的适应性行为,降低应激事件的负面影响,还能促进其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轻身心症状。
便秘可能作为一种躯体化症状随着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发展持续存在,便秘反之导致或加重心理障碍的发生[4]。
严重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教育指导方式,指导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制订各种有效的计划,及时反馈个体信息。
以乐观的态度、宽拓和谐的家庭氛围感染患者,让患者认识并找到不良想法和行为,从而改善自身异常心理和行为,充分调动患者的潜能,树立信心并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5]。
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护理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饮食与排便及疾病康复的关系,根据病情指定合理的饮食,使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
增加脂肪、高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有利于防止便秘。
主食应粗细搭配:提倡米面和杂粮混食,利用蛋白质互补的作用提高主食中蛋白质的生理效应。
增加脂肪食物: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防止便秘。
摄入充足的水分: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在2000~3000ml,但老年人每日的饮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肾负担。
每日晨起空腹饮温开水300~400ml,能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睡前饮一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水均有助于大便通畅。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应摄入香蕉、苹果、蜂蜜、蔬菜或笋类、麦片等多纤维膳食,达到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的目的,可防止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这对预防便秘和肠道肿瘤的发生都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指导与护理
【关键词】慢性便秘;排便指导;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8-02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发生便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及久病卧床的患者,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且常加重病情,所以正确的排便指导及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发生便秘的原因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脂肪的消费,谷类食物吃的越来越少,且以精面、精米为主。
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的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
1.2 老年人的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及提肛肌等收缩力下降,缺乏排便动力。
再因年老体弱或长期卧床致活动减少引起肠蠕动减慢[1],进食量减少,食物中缺少水分及粗纤维致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的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而引起便秘。
1.3 不良的饮食行为如饮酒、喜食辛辣食物、饮水过少、偏食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与便秘的发生有关。
对于食品的选择不当也可引发便秘。
1.4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易发生便秘。
例如,有些人不能定时排便,常常在有便意时忍着并继续工作从而推迟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便意抑制或消失而诱发便秘,而且
易形成痔疮,而痔疮又会加重老年人便秘。
1.5 部分恶性肿瘤如直肠癌、结肠癌等可影响排便功能。
脑出血、脑血栓所致的偏瘫、下肢骨折、截瘫等也可导致便秘发生。
1.6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2]:如钙剂、铁剂、氢氧化铝、吗啡类药物等皆可造成肠道水分缺失,直肠粘膜充血,应激性下降而造成便秘
1.7 精神因素与便秘也有密切关系,通过一项调查发现,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危险性30%-40%。
2 预防与护理
2.1 排便训练时间凡意识清楚不合并有脏器衰竭的患者均为训练的适应症,食物残渣在小肠内停留4-5小时左右,大肠内15-20小时,若超过1.5-2天不排便即可认为有便秘的可能。
根据正常人的排便规律,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晚饭前半小时,以养成定时排便的规律。
2.2 适量的运动和医疗体操主要是增强腹肌及骨盆肌的力量。
卧位时患者双下肢尽量抬高做屈伸运动,尽量向腹肌靠近,然后伸展开,如此反复。
侧展时先抬一下膝,向外、向上拉开、再归位,训练应每日屈伸侧展各20次[3]。
这样做不仅可牵拉锻炼腹肌,还可以增加腹压,使肠蠕动加强。
2.3 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向下移动。
腹式呼吸还可以增加气体交换功能使膈肌下降、腹压
增加、心率加快、血流加速,从而使肠壁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排便。
2.4 腹部热敷加按摩暖水袋热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肌张力下降、腹肌松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下行阻力下降,同时在乙状结肠部由近心端向远端做环形方向性按摩,这样可以直接增加腹压,还可以间接推动粪块的移动,使其下移。
2.5 饮食指导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吸收肠腔水分从而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增强动力促进排便。
日常可于每日早晨引用适量的淡盐水及蜂蜜等,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粪便排出。
2.6 正确使用药物适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对便秘患者医护人员应指导其正确使用甘油栓、开塞露或使用液体石蜡。
以减少患者便秘所引起的腹部及肛门部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wg,longstreth gf,drossman da,et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gut,1999,45(suppl 2):43-47.
[2] 周晓红,叶丽敏,吴远聪.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12-813. [3] 冯秀珠,黄春燕,苏海丹.脐周按摩治疗老年人便秘效果观察和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