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实验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届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十七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多解和临界问题含答案

2024届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十七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多解和临界问题含答案

2024届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十七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多解和临界问题学习目标会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多解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提高思维分析综合能力。

考点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多解问题造成多解问题的几种情况分析类型分析图例带电粒子电性不确定带电粒子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初速度相同时,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不同,形成多解如带正电,其轨迹为a;如带负电,其轨迹为b磁场方向不确定只知道磁感应强度大小,而未具体指出磁感应强度方向,由于磁感应强度方向不确定而形成多解粒子带正电,若B垂直纸面向里,其轨迹为a,若B垂直纸面向外,其轨迹为b临界状态不唯一带电粒子飞越有界磁场时,可能穿过磁场飞出,也可能转过180°从入射界面一侧反向飞出,于是形成多解运动具有周期性带电粒子在部分是电场、部分是磁场空间运动时,运动往往具有周期性,因而形成多解例1 (多选)(2022·湖北卷) 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内,分界线SP将宽度为L的矩形区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充满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另一部分充满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SP与磁场左右边界垂直。

离子源从S处射入速度大小不同的正离子,离子入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SP 成30°角。

已知离子比荷为k ,不计重力。

若离子从P 点射出,设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的夹角为θ,则离子的入射速度和对应θ角的可能组合为( )图1A.13kBL ,0° B.12kBL ,0° C.kBL ,60° D.2kBL ,60°答案 BC解析 若离子通过下部分磁场直接到达P 点,如图甲所示,甲根据几何关系,有R =L ,q v B =m v 2R ,可得v =qBLm =kBL ,根据对称性可知出射速度与SP 成30°角向上,故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的夹角为θ=60°。

当粒子上下均经历一次时,如图乙所示,乙因为上下磁感应强度均为B ,则根据对称性有R =12L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 ,可得v =qBL 2m =12kBL ,此时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相同,即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的夹角为θ=0°。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七电场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七电场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选项并列 科学推理
带电小球在电
带电小球在电

多选 中
分解法 选项互斥 科学推理
场中的运动
场中运动
场强、电势 4
的大小比较
多选 中 三个点电荷 作图法 选项并列 科学推理
场强与电 3
势分布
单选 中
环形带电体
微元法、
模型建构、
选项互斥
对称法
科学推理
3 电场强度
单选 中
带电圆环
微元法、
模型建构、
选项互斥
对称法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 A、B,相距 l,
电荷量分别为+4Q 和-Q。
2.场强三个表达式的比较
公式
适用条件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93 特点
定义式
E=
F q
某 点 的 场 强 为 确 定 值, 大 小 及 任何电场
方向与 F 及 q 无关
决定式
E=k
Q r2
真空中点电 某点的场强 E 由场源电荷 Q 和 荷的电场 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r 决定
6 4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 教师用书)
������������������������������������������������������������������������������������������������������������������������������������������������������������������������������������������������������������������������������������������������������������������������������������������������������������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实验课件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实验课件
功W。利用Ek= 12 Mv2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ΔEk。计算结果见下表。
W/×10-3 J
2.45
92
3.35
3.81
4.26
ΔEk/×10-3 J 2.31
2.73
3.12
3.61
4.0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ΔEk-W图像。
(4)实验结果表明,ΔEk总是略小于W。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
(2)m相对M越小,系统的加速度越小,重锤1下落的时间就越长,测量时间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故 选B。 (3)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轻拉重锤1后松手,若能匀速运动,就说明平衡了摩擦阻力。
(4)系统匀加速下落的过程中有:H= 1 at2
2
mg=(2M+m+m0)a ②
解①②得:

g= 2(2M m m0 )H 。 mt 2
高考物理 (江苏省专用)
专题十七 实验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考点一 力学实验
1.(2019江苏单科,10,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图1
(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
A.电磁打点计时器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
(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
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图2所示。图中纸带按1∶1.65的比例画出,纸带上A点的
速度vA=
m/s。
图2
(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k= 12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北京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七 物理实验 PDF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北京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七 物理实验 PDF版含答案

154 ㊀
点,画出
5 年高考 3 年模拟㊀ B 版( 教师用书)
x - t 图线㊂ t
������������������������������������������������������������������������������������������������������������������������������������������������������������������������������������������������������������������������������������������������������������������������������������������������������������������������������������
(4) 测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d. 通过测量和计算, 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
x3 t3
e. 分别计算出 x 1 ㊁ x 2 ㊁ x 3 ㊁ ㊁ ㊁ x6 t6 ㊂
㊁ x 6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x1 t1

x2 t2

f. 以
x x 为纵坐标㊁ t 为横坐标, 标出 与对应时间 t 的坐标 t t
专题十七㊀ 物理实验
153 ㊀
专题十七 ㊀ 物理实验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69
考点一㊀ 力学实验
㊀ ㊀ 一 ㊁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㊀ ㊀ 二 ㊁基本力学实验 1. 研究性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 名称 实验 装置 数据处理方法 (1) 利 用 连 续 相 等 时 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 恒量进行有关计算或 通过纸带数 据分析运动 判断 (2) 利 用 平 均 速 度 法 求瞬时速度 (3) 利用 Δx = aT 2 ( 或 逐差法) 求 a (4) 利用 v - t 图像求 a 取点分析法

(课标I)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七电化学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课标I)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七电化学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电解质 类型
特点
电解产物 实例
阴极 阳极
电极反应特点
电解 电解 电解 质溶 质溶 对象 液的 液的
变化 复原
含氧酸 H2 SO4
可溶性
阴 极: 4H+ + 4e-
NaOH
电解 强碱 水型
H2
活泼金
O2
������������2H2 ↑ 阳极:4OH- - 4e-
属含氧 KNO3
电解 生成 质和 新电 加 CuO
水 解质
注意 电解水型的电解质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时才符合上述 规律。
4.电解原理的应用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 从 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
C.每生成 1 mol O2 ,有 44 g CO2 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3CO2 +18H+ -18e- ������������ C3 H8 O+5H2 O
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延长轮船的使用寿命,通常在与海水接触
的船壳(船底及船侧) 上镶嵌一些金属块 M。 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上述保护船壳免受腐蚀的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M 可能是锌、铜等金属
C.船壳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D.在上述保护船壳的过程中,负极反应为 M-ne- ������������ Mn+
专题十七 电化学 8 1
原电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考点一
高频考点
1.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1)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 燃料电池的电极
一般为惰性电极) ; 电解质溶液———两极插入溶液中; 形成闭合回路;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 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020年(江苏)高考数学(理)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十七 立体几何

2020年(江苏)高考数学(理)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十七 立体几何

专题十七立体几何一、填空题考向一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1.(2017·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二模)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2,侧棱长是,则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2.(2018·南通、泰州一模)如图,铜质六角螺帽毛坯是由一个正六棱柱挖去一个圆柱所构成的,已知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高都为4 cm,圆柱的底面积为9 cm2.若将该螺帽熔化后铸成一个高为6 cm 的正三棱柱零件,则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cm.(不计损耗)(第2题)(第3题)3.(2018·苏州期初)如图,正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一边AB的长为2 cm,侧面积为8 cm2,则它的体积为cm3.4.(2017·江苏大联考)已知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2,若M,N分别是PA,BC的中点,则三棱锥P-BMN 的体积为.(第5题)5.(2018·苏州一模)鲁班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它的外观是如图所示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六根等长的正四棱柱体分成三组,经90°榫卯起来.若正四棱柱的高为5,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1,现将该鲁班锁放进一个球形容器内,则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至少为.(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π)6.(2018·无锡一模)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BC,AB=3,BC=4,AA1=5,若三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考向二立体几何中的命题真假的判定问题7.(2017·丹阳高级中学期初)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m⊥α,则n∥α;②若n⊂α,m⊂β,α与β相交且不垂直,则n与m不垂直;③若α⊥β,α∩β=m,n⊂α,n⊥m,则n⊥β;④若m∥n,n⊥α,α∥β,则m⊥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序号)8.(2016·南京三模)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l⊥α,m⊂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m∥α⇒l⊥β;④l⊥β⇒m∥α.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序号)9.(2016·镇江期末)已知b,c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b⊂α,c∥α,则b∥c;②若b⊂α,b∥c,则c∥α;③若c∥α,α⊥β,则c⊥β;④若c∥α,c⊥β,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序号)10.(2017·南京、盐城、连云港二模)已知α,β是两个互不重合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若α∥β,m⊂α,则m∥β;②若m∥α,n⊂α,则m∥n;③若α⊥β,α∩β=n,m⊥n,则m⊥β;④若n⊥α,n⊥β,m⊥α,则m⊥β.11.(2017·广州模拟)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若m∥α,α∩β=n,则m∥n;②若m⊥α,n⊥m,则n∥α;③若m⊥α,n⊥β,α⊥β,则m⊥n;④若α⊥β,α∩β=n,m⊥n,则m⊥β.(第12题)12.(2017·咸阳模拟)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中,O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M,N分别为侧棱PA,PB的中点,有下列结论:①PC∥平面OMN;②平面OMN⊥平面PAB;③OM⊥PA;④平面PCD∥平面OM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考向三立体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第13题)13.(2016·无锡期末)如图,在圆锥VO中,O为底面圆的圆心,点A,B在圆O上,且OA⊥OB.若OA=VO=1,则点O到平面VAB的距离为.14.(2016·南通、扬州、淮安、宿迁、泰州二调)在体积为的四面体ABCD中,若AB⊥平面BCD,AB=1,BC=2,BD=3,则CD长度的所有值为.二、解答题15.(2017·常州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都相等,且∠ABB1=60°,D为AC的中点.(1)求证:B1C∥平面A1BD;(2)求证:AB⊥B1C.(第15题)16.(2017·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二模)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C1C是菱形,AC1∩A1C=O,E是棱AB上一点,且OE∥平面BCC1B1.(1)求证:E是AB中点;(2)若AC1⊥A1B,求证:AC1⊥BC.(第16题)17.(2017·扬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E,F分别是棱PC和PD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B;(2)若AP=AD,且平面PAD⊥平面ABCD,求证:AF⊥平面PCD.(第17题)18.(2018·苏州一模)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E,F,G,H分别是A1D1,B1C1,D1D,C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BHG;(2)求证:平面ABHG⊥平面CFED.(第18题)19.(2018·苏州期初)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平面PBC⊥平面ABC.(1)若AB⊥BC,CP⊥PB,求证:CP⊥PA;(2)若过点A作直线l⊥平面ABC,求证:l∥平面PBC.(第19题)20.(2018·常州一模)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C⊥平面ABCD,PB=PD,点Q 是棱PC上异于P,C的一点.(1)求证:BD⊥AC;(2)过点Q和AD的平面截四棱锥得到截面ADQF(点F在棱PB上),求证:QF∥BC.(第20题)专题十七立体几何(第1题)1.【解析】如图,在正四棱锥P-ABCD中,PA=,AB=2,故AO=AB=,所以PO==1,所以V=Sh=×22×1=.2. 2【解析】由题知,铜质六角螺帽毛坯的体积V=6××42×sin60°-9×4=60(cm3).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cm,则×a2×sin60°×6=60,解得a=2,所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 cm.3. 4【解析】设正四棱锥P-ABCD的高为H,斜高为h,由题意得×2×4h=8,解得h=2,所以H==1,所以该四棱锥的体积V=S·H=×(2)2×1=4(cm3).4.【解析】如图,连接AN,作MD⊥PN,垂足为D.因为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2,M,N分别是PA,BC 的中点,所以AN⊥BC,PN⊥BC,由此可得MN⊥AP,且AN=PN=.因为AN∩PN=N,AN⊂平面PAN,PN⊂平面PAN,所以BC⊥平面PAN.因为MD⊂平面PNA,所以MD⊥BC.因为MD⊥PN,BC∩PN=N,BC⊂平面PBN,PN⊂平面PBN,所以MD⊥平面PBN.又由题知MN==,因为PN·MD=PM·MN,所以MD===,所以三棱锥P-BMN 的体积==×S△PBN×MD=××1××=.(第4题)5. 30π【解析】由题图知,该鲁班锁外接球的直径与长、宽、高分别为2,1,5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直径相同.设该球形容器的半径为R,则2R≥,即R≥,所以S=4πR2≥4π×=30π.6. 50π【解析】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因为AB⊥BC,所以可以将该直三棱柱补形成长、宽、高分别为3,4,5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该直三棱柱的直径,且2R==5,所以S=4πR2=50π.7.③④【解析】因为m⊥α,m⊥n,所以n∥α或n⊂α,故①错误;对于②,当m平行α与β的交线,n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时,m⊥n,故②错误;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③正确;因为n⊥α,α∥β,所以n⊥β,又m∥n,所以m⊥β,故④正确.8.①④【解析】对于①,因为l⊥α且α∥β,所以l⊥β,又m⊂β,所以l⊥m,故①正确;对于②,由l⊥α,α⊥β,可知l∥β或l⊂β,则l与m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②不正确;对于③,由m∥α且m⊂β,可知α与β平行或相交,若α与β相交,则l与β不垂直,故③不正确;对于④,由l⊥α且l⊥β,可知α∥β,又m⊂β,所以m∥α,故④正确.9.④【解析】对于①,b与c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对于②,可能c⊂α;对于③,c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只有④是正确的.10.①④【解析】①是面面平行的性质,故①正确;②m,n可能异面,故②错误;③当m⊄α时,m⊥β不成立,故③错误;④由m⊥α,n⊥α,得m∥n,又n⊥β,所以m⊥β,故④正确.(第11题)11.③【解析】对于①,如图,m∥α,α∩β=n,此时m,n异面,故①错误;对于②,若m⊥α,m⊥n,则n∥α或n⊂α,故②错误;对于③,若n⊥β,α⊥β,则n∥α或n⊂α,又m⊥α,所以m⊥n,故③正确;对于④,若α⊥β,α∩β=n,m⊥n,则m也可能与β相交、平行或在β内,故④错误.12.①③④【解析】如图,其中E,F分别为AD,BC的中点,G为OE的中点,平面OMN即平面MNFE.因为PC∥OM,所以PC∥平面OMN,同理PD∥ON,又OM∩ON=O,所以平面PCD∥平面OMN,故①④正确;由于四棱锥的棱长均相等,所以PA2+PC2=AB2+BC2=AC2,所以PC⊥PA,又PC∥OM,所以OM⊥PA,故③正确;因为OM=PC=PD=ME,所以MG⊥OE,又MN∥OE,所以GM⊥MN,假设平面OMN⊥平面PAB,则GM⊥平面PAB,则MG⊥PA,设四棱锥的棱长为4,则MA=2,AG=,MG=,三边长度不满足勾股定理,所以MG不垂直PA,与假设矛盾,故②不正确.(第12题)13.【解析】方法一:设点O到平面VAB的距离为h.由题意知=,所以××1×1×1=××h,解得h=.方法二:取AB的中点M,连接OM,VM.在Rt△VOM中,点O到VM的距离即为点O到平面VAB的距离.因为VO=1,OM=,VM=,所以点O到VM的距离d==,故点O到平面VAB的距离为.14.,【解析】因为四面体ABCD的体积V=××2×3×sin∠CBD×1=,所以sin∠CBD=,所以∠CBD=60°或120°.当∠CBD=60°时,CD2=22+32-2×2×3×cos 60°=7,所以CD=;当∠CBD=120°时,CD2=22+32-2×2×3×cos 120°=19,所以CD=.综上,CD长度的所有值为,.15.(1)连接AB1交A1B于点E,连接DE.因为D,E分别为AC,AB1的中点,所以DE∥B1C.因为DE⊂平面A1BD,B1C⊄平面A1BD,所以B1C∥平面A1BD.(2)取AB的中点O,连接OC,OB1.因为BA=BB1,且∠ABB1=60°,所以△ABB1为正三角形.而O为AB的中点,所以OB1⊥AB.在正三角形ABC中,O为AB的中点,所以OC⊥AB.因为OB1∩OC=O,且OB1⊂平面OB1C,OC⊂平面OB1C,所以AB⊥平面OB1C.又因为B1C⊂平面OB1C,所以AB⊥B1C.16.(1)如图,连接BC1,因为OE∥平面BCC1B1,OE⊂平面ABC1,平面BCC1B1∩平面ABC1=BC1,所以OE∥BC1.因为侧面AA1C1C是菱形,AC1∩A1C=O,所以O是AC1的中点.所以==1,即E是AB的中点.(2)因为侧面AA1C1C是菱形,所以AC1⊥A1C.因为AC1⊥A1B,A1C∩A1B=A1,A1C⊂平面A1BC,A1B⊂平面A1BC,所以AC1⊥平面A1BC.因为BC⊂平面A1BC,所以AC1⊥BC.(第16题)17.(1)因为点E,F分别是棱PC和PD的中点,所以EF∥CD.又在矩形ABCD中,AB∥CD,所以EF∥AB.又AB⊂平面PAB,EF⊄平面PAB,所以EF∥平面PAB.(2)在矩形ABCD中,AD⊥C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又AF⊂平面PAD,所以CD⊥AF.因为PA=AD且F是PD的中点,所以AF⊥PD.因为PD⊂平面PCD,CD⊂平面PCD,PD∩CD=D,所以AF⊥平面PCD.18.(1)因为E,F分别是A1D1,B1C1的中点,所以EF∥A1B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1∥AB,所以EF∥AB.又EF⊄平面ABHG,AB⊂平面ABHG,所以EF∥平面ABHG.(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CD⊥平面BB1C1C.又BH⊂平面BB1C1C,所以BH⊥CD.①如图,设BH∩CF=P,△BCH≌△CC1F,所以∠HBC=∠FCC1.因为∠HBC+∠PHC=90°,所以∠FCC1+∠PHC=90°,所以∠HPC=90°,即BH⊥CF.②由①②,又DC∩CF=C,CF,CD⊂平面CFED,所以BH⊥平面CFED.又因为BH⊂平面ABHG,所以平面ABHG⊥平面CFED.(第18题)(第19题)19.(1)因为平面PBC⊥平面ABC,平面PBC∩平面ABC=BC,AB⊂平面ABC,AB⊥BC,所以AB⊥平面PBC.因为CP⊂平面PBC,所以CP⊥AB.又因为CP⊥PB,且PB∩AB=B,AB,PB⊂平面PAB,所以CP⊥平面PAB,因为PA⊂平面PAB,所以CP⊥PA.(2)如图,在平面PBC内过点P作PD⊥BC,垂足为D.因为平面PBC⊥平面ABC,平面PBC∩平面ABC=BC,PD⊂平面PBC,所以PD⊥平面ABC.又l⊥平面ABC,所以l∥PD.又l⊄平面PBC,PD⊂平面PBC,所以l∥平面PBC.20.(1)因为PC⊥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BD⊥PC.如图,记AC,BD的交点为O,连接OP.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则O为BD的中点,又在△PBD中,PB=PD,所以BD⊥OP.又PC∩OP=P,PC,OP⊂平面PAC,所以BD⊥平面PAC.又AC⊂平面PAC,所以BD⊥AC.(2)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又AD⊄平面PBC,BC⊂平面PBC,所以AD∥平面PBC.又AD⊂平面ADQF,平面ADQF∩平面PBC=QF,所以AD∥QF.又AD∥BC,所以QF∥BC.(第20题)。

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物理 专题十七 实验

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物理   专题十七 实验

专题十七 实验挖命题【考情探究】5年考情考点内容解读考题示例关联考点解法预测热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015,11,10分电磁阻尼★★☆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014,11,10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2018,11,10分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016,11,10分★★☆力学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2017,10,8分纸带求速度基本仪器的使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014,10,2分伏安法测电阻★★☆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2014,10,8分伏安法测电阻★★☆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2015,10,8分2018,10,8分图像法安阻法★★☆电学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017,11,10分器材选择故障判断★★☆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选修3-3)★☆☆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选修3-4)2014,12B,2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3-4)★☆☆选考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选修3-5)★☆☆分析解读 1、本专题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等,选修3-3包括湿度计。

2、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高考物理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是考查的核心,高考实验基本都源于课本实验,但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形式向分析、理解实验以及理解物理实验原理等方面转变,因此理解课本实验原理、体会实验思想是实验复习的核心。

实验数据的处理几乎是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角度,要学会利用图像分析解决问题。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U

A.两输电线的电压为 220V
B. 2中的电流强度为 104
C.电路中输送的功率为2.2 x 108 W D.两输电线间的电阻为22/2
3. 下列对电磁感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穿过某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会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
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2)由作图可知,该元件为.
元件(填“线性”或“非线
性”)
6.0
°0jbQ40Q60Qk)li)0 //A
17.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中 4、S 是两个光电门。钢球自由下
落过程中会先后通过光电门 A、fi,钢球通过光电门 4 时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 通过光电门 S 时停止计时,得到钢球从 A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 /,再用刻度尺测出 A、S 间的高 度 h。保持钢球下落的位置及光电门 fi 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 4 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测出多组 A、f 的值。
D. 感应电流遵从愣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和能量守恒定律无关
- 4.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己知在第 1 秒内合外力对物体所
做的功为 W,则( )
0
A.从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0
1
B.从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2州
- C.从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⑷ - D.从第 1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3W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0 分)
_ _ ^ 1 13.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三个能级,其能量分别为&、 2和 3.(1、h 为原子跃迁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9
0.05 0.05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 0.05n
50
49
0.02 0.02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 0.02n
2.螺旋测微器 ①构造原理: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之一。 在实验
中常用它测量小球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和薄板的厚度等。 用 它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 0.01 mm,还可以估读到 0.001 mm( 即 毫米的千分位) ,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为千分尺。
07 备考建议 在本专题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练掌握 规定的必做实验,并通过规定实验的学 习,掌握实验 的 基 本 方 法、 技 能, 学 会 处 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会分析实验误 差等。 只有培养好实验的基本技能,并 能将解决实验问题的各种能力迁移到解 决创新型实验的问题中,在遇到新情境、 新问题时,才不会慌乱,在解决实验问题 时就能稳操胜券。
专题十七
实验
真题多维细目表
类别 涉分
考题
考点
力学实验
电学实验
题型 难度 设题情境 思想方法 试题结构 素养要求
2019 江苏,10 8 2019 江苏,11 10 2018 江苏,10 8 2018 江苏,11 10 2017 江苏,10 8 2017 江苏,11 10 2016 江苏,10 8 2016 江苏,11 10 2015 江苏,10 8 2015 江苏,11 10 2014 江苏,10 8 2014 江苏,11 10 2013 江苏,10 8 2013 江苏,11 10
考点一 力学实验
一、力学中的基本仪器 1.游标卡尺 ①构造和用途:如图 1 所示。
专题十七 实验 1 63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62 (1) 用 50 分度的游标卡尺( 测量值可精确到0.02 mm) 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2) 图乙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 金属薄 板厚 度时 中下落
解释
中 测电阻电路图 测量法 几问递进 解释、交流

橡皮筋+物块
探究、作
问题、 解释、
几问递进
图法
交流
探究、图
问题、 解释、
中 实物图、图像
几问递进
像法
交流
问题、 解释、 中 小球自由落体 测量法 几问递进
交流
问题、证据、 中
解释、交流
常见考法
命题规律与趋势
01 考查内容
实验
质疑创新
小车在木
问题、证据、

观察、探究 几问递进
板上运动
解释
电磁继电器、
问题、证据、

实验法 几问递进
热敏电阻
解释
问题、证据、 中 控温箱、电阻箱 探究、归纳 几问递进
解释
细线系钢球
问题、证据、

探究、归纳 几问递进
摆动
解释
问题、证据、 中 伏安法、图像 测量法 几问递进
解释
小磁铁在铜管
问题、证据、
本专题主要考查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中的 学生必做实验。
02 题型难度 实验题 的 考 查 形 式 多 样, 以 中 等 难 度 题 为主。
03 考频赋分 考纲中 规 定 的 学 生 必 做 实 验 考 查 频 率 较 高,实验题共占 18 分。
04 命题特点 一般地,力学实验题和电学实验题各一题。 多数情况下,电学实验题稍偏难一点。
图1
②原理:利用游标尺每小格长度和主尺每小格长度的微小 差值,把微小长度积累起来进行测量。
③读数:如表所示
游标尺( mm)
精度 刻度 刻度总 每小格与 ( mm) 格数 长度 1 毫米的差
测量结果( 游标尺上第 n 个格与 主尺上的某刻线对齐时) ( mm)
10

0.1
0.1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图2
注意 a.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原理不同,使用和读数也不 尽相同,可加强对比记忆。
b.游标卡尺读数时要以游标尺的左边缘为基准读取主尺上 的示数;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的半毫米线是否 露出。
c.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向后估计一位,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 要准确到 0.01 mm,估计到 0.001 mm,即测量结果若以 mm 为单 位,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
测合金的电阻率 填空
填空
探究小灯泡功率 与电压的关系
填空
填空
7 题/7 卷
7 题/7 卷
考频
小车在木板
证据、解释、

测量、探究 几问递进
上运动
交流
测电阻电路图、 测量、
问题、解释、

几问递进
图像
图像法
交流
测量性
问题、证据、
中 电流表、变阻箱
几问递进
实验
科学态度
测量性
科学论证、
难 两个重锤运动
几问递进
05 核心素养 本专题考查内容主要体现“ 问题、证据、解 释、交流” 的核心素养。
06 命题趋势 2020 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然会考力 学实验题和电学实验题各一题,可能仍然 会以规 定 的 学 生 必 做 实 验 为 背 景 进 行 考 查。 由近几年的规律看,实验题的考查难 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卷均分 18 总计
占比 15%
验证动能定理
填空
测重力加速度 探究功与动能
变化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
用打点计时器 探究运动规律 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测重力加速度
测金属丝电阻率
测电池电动势 和内阻
填空 填空 填空
填空
制作温控装置 填空
探究金属电阻的阻 填空
值随温度变化规律
填空
测电池电动势 和内阻
填空
填空
������������������������������������������������������������������������������������������������������������������������������������������������������������������������������������������������������������������������������������������������������������������������������������������������������������������������
如图 2 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 它的测砧 A 和固定刻度 B 固定在框架 C 上,旋钮 D、微调旋钮 D′和可动刻度 E、测微螺 杆 F 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 B 上。 精密螺纹的螺距是 0.5 mm,即 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 0.5 mm。 因此,从可动 刻度旋转了多少个等份就知道长度变化了多少个 0.01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