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知识窗

合集下载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1、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是1957年正式确立起来的。

它有一个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三人团”(由厂长、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三人组成)和工人大会阶段(1929—1948年);二是建国前后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阶段(1948—1956年);三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建立阶段(1956—1966年);四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年以来)。

2、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3、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①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②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③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④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⑤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4、职工代表的资格和条件有哪些?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包括合同制工人、长期临时工、学徒工)均可被选为职工代表。

职工代表应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法律政策水平,能够广泛联系职工群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下岗职工与在岗职工享有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内退职工视同退休职工,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可选出适当比例的代表列席职工代表大会。

5、职工代表的人数比例是如何规定的?职工代表人数,一般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20%,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总数应不少于30人,并为单数;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的职工。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一、职代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二、职工代表大会程序(一)召开预备会议。

由企业工会主席召开,全体职工代表参加,选出大会主席团后,即由大会主席团主持会议。

1、选举大会主席团。

2、由工会主席汇报本届(次)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情况,提出大会议题和议程的建议。

3、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作的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

4、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和议程。

5、决定大会其他有关事项。

(二)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会议1、大会执行主席核实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

(到会职工代表超过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开会。

开幕词应简要讲清这次大会的目的、意义、中心议题和主要任务)。

此后,宣布大会议程。

2、企业领导人做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企业发展规划、基本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有关改善职工福利的情况等。

如工作报告事先发给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可针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做出说明)。

3、由企业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题议案的报告。

反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查或审议的方案,均应由行政有关负责人向大会报告,说明制定的依据、目的和具体实施办法,也可针对职工的意见作出说明。

4、由工会主席及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负责人就上次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落实情况、职工代表提案处理情况、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等向大会作出报告。

5、企业工会主席就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处理的重大事件,向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

6、以职工代表团(组)为单位,就以上报告、议案分组进行讨论。

同时对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和须经大会选举的候选人进行酝酿。

大会主席团成员分别参加本代表团(组)的讨论。

7、各代表团(组)应指定专人认真记录职工代表的讨论发言,整理归档后,将讨论意见向主席团汇报。

8、大会发言。

应安排时间让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可由各代表团(组)推选代表,在大会上陈述本团(组)讨论审议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让职工代表自由发言。

职工代表培训学习材料

职工代表培训学习材料

职工代表培训学习材料一、概念。

(一)职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区别。

(二)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

(三)职工代表大会性质的含义。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八项职权:(五)职代会九项审议报告制度。

(六)现阶段我国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七)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

一、工作程序:(一)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应注意的事项。

.(二)职工代表的补选和撤换。

(三)提案征集的要求。

具体内容:一、概念:(一)职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区别。

职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性质不同的两个会。

会员代表大会是会员代表在工会组织中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

它的职权是:审议和批准基层工会委员会和经营审查的工作报告;讨论并决定基层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对基层工会领导人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选举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或补选、增选工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的成员;选举出席上级工会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于职代会与会员代表大会在成员上大部分重合,为提高开会效率,在一些企业采取的是不同的做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一体型。

即职代会与工会完全重合,混为一体;(2)分立型。

两个会议,两套机构,职责分明;(3)结合型。

一个会议,两项内容,一个代表,两个身份,职代会主席团基本上就是工会委员会。

由于分立型容易造成人员过多,机构交叉;一体型混淆两个不同性质的会议,出现一些矛盾,如职代会的决议厂长要执行,而工会的决议厂长可不执行,从目前的趋势看,结合型比较看好,能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但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①会员代表和职工代表可以同时选举产生。

会员代表可以兼任职工代表,但非会员职工代表不能兼任会员代表;②会员代表大会与职代会的代表团(组)可以共同组成;③职能相近的会员代表大会与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专门小组,可以合设并承担两个委员会的工作;④会员代表大会与职代会的主席团可以“一身二任”,也可以根据两段会议议程的需要,分别组成;⑤会员代表大会与职代会的届期可以一致,也可以分设届期。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知识窗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知识窗

职工代表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知识窗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是两个性质、职能不同的大会。

两个代表大会可以分别召开,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召开,合并召开的基本作法是:两会代表合一;两会会期合一;两会内容合一;两会操作合一。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1、听取审议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重组改制等重大决策以及实行局务公开、履行集体合同情况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

审查同意或否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企业规章制度。

3、审议决定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项。

4、民主评议监督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5、依法行使选举权。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操作程序(一)学习宣传阶段:学习宣传职代会的性质、意义、任务、职权,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

(二)筹备工作阶段:成立筹备工作小组;选举职工代表;确定职代会议题;征集、处理提案;准备会议材料;召开职代会预备会议。

(三)会议召开阶段:1、大会执行主席核定出席大会的人数,到会代表应超过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开会,致开幕词。

2、局长作工作报告。

3、由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题议案工作报告。

4、由工会主席及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负责人就上次职代会决议落实情况、职工代表提案处理情况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大会报告。

5、以职工代表组为单位,就以上报告、议案分组进行讨论,认真做好记录,归纳整理,将讨论意见向主席团汇报。

6、大会发言。

7、选举、表决。

根据大会主席团提名,表决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小组的人员;对有关的各项方案和大会的决议、决定草案进行表决。

正式代表行使表决权时,应采取举手或投票表决的方法,超过全体代表半数以上的表决赞成方为有效,选举和表决结果应记录并归档。

8、致闭幕词。

对贯彻大会精神提出要求,宣布大会结束。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议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职工代表大会基本知识普及

职工代表大会基本知识普及

职代会基本知识普及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即将召开,为更好地让广大员工了解职代会相关知识,本网特发布职代会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

它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职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积极性,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如何?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①职工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全体职工。

由全体职工选出的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大会,他们代表全体职工行使权力,表达全体职工的意志,体现大多数职工利益。

企业领导人员如被选为职工代表,既是职工代表的身份,又是企业行政的代表。

②职工代表大会是行使权力的机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行使权力的机构,可以对企业的一些重大事项同各有关方面进行协商、咨询,但又不是一个咨询性的机构。

不是决策的执行机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出决定并要求行政予以执行的机构,是体现职工群众意志的机构。

③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权力是民主管理的权力。

在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力就是“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

因此,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力有确定的范围,这种权力,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一致的。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是什么?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这个性质决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①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就是讨论审查和通过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讨论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②监督行政领导,就是检查督促企业和各级行政领导的工作。

主要监督行政是否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两会”如安排有选举和审议通过事宜,预备会议应讨论通过选举、表决办法,确定计票、监票人员。
职代会一般议程如下: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一般议程:
•大会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
1、听取并审议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
•听取行政负责人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报告,
以及有关人员对提交职代会审
2、听取并审议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两会合一”规范要求


项目
职工代表大会
会员代表大会
代表
采取“两会合一”召开的单位必须是全员入会单位,代表条件中须注明工会会员。“两会”代表相同、代表人数相同,代 表是职工代表、也是工会会员代表
届次
届次相同
会标
***公司 届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届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或
***公司 届 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代表的数量和产生方法由企业工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旁听代表有意见和建议应通
查委员会;
5、评议工会主席、副主席;
过本选区的职工代表有序表达。
•就职代会审议的重要问题做出决议。
6、评议职工之家;
职代会决议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获得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冋意
方为有效。职工代表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形成会议
7、通过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财务 工作报告的决议、经费审查委员会工
纪要,在会后向职工公示。
职代会决议和纪要必须形成书面文件。
•选举参加集体协商的职工方代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通过职代会专门委员
会(小组)人员组成。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pptx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pptx

正式会议议程 分段举行
职代会一般议程如下: .大会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 .听取行政负责人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报告,以及有关人员对提交职代会 审议的有关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说明。
.听取工会关于开展日常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讨论行政、工会工作报告和有关制度、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职代会 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职工代表咨询、职工代表发言等议程;可以组织职工旁听。旁
合并召开,主要任务是: .听取“两会”筹备情况的报告,通过大会议程。 .报告代表(含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出席情况,通过代表资格确认和调整情况的报告。 .通过主持人。主持人由工会提名,职代会可以是工会主席,也可以是行政负责人;工代会主持人须是工会主席 或工会委员会委员。 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中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超过主席团组成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两会”如安排有选举和审议通过事宜,预备会议应讨论通过选举、表决办法,确定计票、监票人员。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一般议程: 1、听取并审议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 2、听取并审议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
告; 3、听取并审议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
报告; 4、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
闭幕式 合并举行
学海无 涯
听代表的数量和产生方法由企业工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旁听代表有意见和建议应 通过本选区的职工代表有序表达。
.就职代会审议的重要问题做出决议。 职代会决议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获得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 方为有效。职工代表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形成会议 纪要,在会后向职工公示。
查委员会; 5、评议工会主席、副主席; 6、评议职工之家; 7、通过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财务
学海无 涯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

职代会基本知识问答1、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是1957年正式确立起来的。

它有一个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三人团”(由厂长、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三人组成)和工人大会阶段(1929—1948年);二是建国前后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阶段(1948—1956年);三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建立阶段(1956—1966年);四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年以来)。

2、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3、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①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②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③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④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⑤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4、职工代表的资格和条件有哪些?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包括合同制工人、长期临时工、学徒工)均可被选为职工代表。

职工代表应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法律政策水平,能够广泛联系职工群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下岗职工与在岗职工享有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内退职工视同退休职工,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可选出适当比例的代表列席职工代表大会。

5、职工代表的人数比例是如何规定的?职工代表人数,一般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20%,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总数应不少于30人,并为单数;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的职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代表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知识窗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是两个性质、职能不同的大会。

两个代表大会可以分别召开,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召开,合并召开的基本作法是:两会代表合一;两会会期合一;两会内容合一;两会操作合一。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1、听取审议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重组改制等重大决策以及实行局务公开、履行集体合同情况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

审查同意或否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企业规章制度。

3、审议决定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项。

4、民主评议监督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5、依法行使选举权。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操作程序
(一)学习宣传阶段:学习宣传职代会的性质、意义、任务、职权,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

(二)筹备工作阶段:成立筹备工作小组;选举职工代表;确定职代会议题;征集、处理提案;准备会议材料;召开职代会预备会议。

(三)会议召开阶段:
1、大会执行主席核定出席大会的人数,到会代表应超过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开会,致开幕词。

2、局长作工作报告。

3、由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题议案工作报告。

4、由工会主席及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负责人就上次职代会决议落实情况、职工代表提案处理情况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大会报告。

5、以职工代表组为单位,就以上报告、议案分组进行讨论,认真做好记录,归纳整理,将讨论意见向主席团汇报。

6、大会发言。

7、选举、表决。

根据大会主席团提名,表决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小组的人员;对有关的各项方案和大会的决议、决定草案进行表决。

正式代表行使表决权时,应采取举手或投票表决的方法,超过全体代表半数以上的表决赞成方为有效,选举和表决结果应记录并归档。

8、致闭幕词。

对贯彻大会精神提出要求,宣布大会结束。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议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审议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选举工会基层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4、听取工会主席、副主席的述职报告,并进行民主评议。

5、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6、讨论决定工会工作其他重大问题。

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操作程序
(一)筹备阶段
1、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2、筹划和制定完善的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方案。

3、选好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

4、酝酿推举基层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候选人。

5、精心做好会议各项文件的起草工作。

6、细致地做好会务准备工作。

7、广泛进行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会议召开阶段
1、召开预备会议。

预备会议的作用和任务是要决定召开大会的有关事项,为正式召开代表大会做好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1)召开基层工会委员会会议确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的有关事项。

(2)召开小预备会,由各代表组组长主持,讨论大会预备会的内容。

(3)召开大会预备会。

清点、宣布到会人数;报告大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大会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

2、大会召开
(1)主持人清点宣布到会代表人数;
(2)致开幕词;
(3)上级、同级党政领导和其他方面代表致词;
(4)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分别作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经费审查工作报告;
(5)分组讨论审议;
(6)进行大会正式选举;
(7)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通过;
(8)致闭幕词。

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的办法
1、选好代表应遵循规定的程序
职工(会员)代表的候选人,由所在工会组织,按照基层工会确定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和代表条件,反复酝酿,并按所给名额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提出候选人名单,征求党支部意见后,上报局工会评审,由代表所在的工会负责人主持,经会员直接选举为正式代表。

2、选举代表的方法
选举时,代表候选人获得选举单位全体会员过半数选票时,始得当选为正式代表。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名额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候选人的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时,可以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重新投票确定;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少于应选代表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另行选举。

代表的资格,要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以了解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工会章程和有关条例的规定,是否符合代表条件。

然后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大会预备会议提出代表资格审查结果的报告。

代表的比例
会员在501――1000人的代表人数为会员的10%――20%
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缺席;
2、主人翁责任感强,关心企业,顾全大局,工作认真,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坚持原则;
3、能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职工群众办事,善于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4、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劳动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5、必须是本局工会会员。

会员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一、基本职责
1、带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努力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2、积极参加会员代表大会,认真听取基层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认真讨论和审议代表大会的各项议题,认真负责地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

3、严肃负责地履行民主选举的权利,认真做好各项民主选举工作。

4、积极参加对基层工会领导人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实事求是地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

5、经常保持与本单位会员群众的密切联系,注意听取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工会委员会反映,热心为会员说话办事,为做好各项工作主动献计献策。

6、积极宣传贯彻基层工会代表大会的决议精神,团结和带动会员群众完成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7、会员代表对原选举单位会员负责,接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会员和原选举单位对违法乱纪和严重失职的会员代表,有权提出罢免的要求。

代表的罢免必须经过原选举单位全体会员过半数通过,并报经基层工会委员会审批。

二、会员的权利
1、会员代表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有权对基层工会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对基层工会领导人提出批评、建议。

3、有权建议撤换或者罢免违法失职的工会工作人员。

4、有权对会员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

5、有一定数量的代表提议,可提前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平时可列席工会委员会的有关会议。

会员代表正当履行职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三、会员的义务
1、模范地贯彻执行会员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

2、密切联系广大会员群众,能积极征集、反映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3、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代表级的视察活动。

4、要勇于同违反工会章程、工会决议的行为作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