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水资源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合集下载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报告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报告

尊敬的北京水行政局:我们通过对北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创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学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针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各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及灰色预测等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建立了五个风险等级,确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信息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从我们的预测中可可以看出在2010,2011及2012年北京均存在很高水资源短缺风险。

在我们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得出了北京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上游来水衰减趋势十分明显;(2)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3)水污染加重了水危机;(4)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发展加大了生活用水需求等。

因此,导致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等。

影响北京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因素;人口数、入境水量、水资源总量。

地下水位埋深。

(2)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污水排放总量、污水处理率、COD排放总量、生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

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41.33亿.立方米(包括入境水量),其中地表水15.0亿.立方米,地下水26.33亿立方米。

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量少,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

为了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水资源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必须想方设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开源节流,挖掘水资源潜力,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以弥补供水缺口,实现北京市水资源的基本供需平衡。

现行技术路线存在多种方式方法:节约用水;雨洪利用;地表水开源;水源保护及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地下热水和天然矿泉水资源;水资源联合调度(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再生水回用。

以上方法中,只有后两种及水资源联合调度与再生水回用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或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如下有效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一、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1.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

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度

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度

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度摘要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已经初具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简介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建设,很多开发建设项目因土地开垦和房屋建设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保护好土地、保障生态环境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水土保持工作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多种措施对土地、水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从而保障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昌平区作为北京市辖区之一,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研和分析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本文对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推进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

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开展历程自本世纪初以来,昌平区加快了开发建设项目的步伐,各类住宅区、商业区、产业区、公共事业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工作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

昌平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方案制定,并加强了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同时,昌平区建立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投入资金,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工作进展情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昌平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初具成效。

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昌平区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有以下具体成果:•工作范围扩大,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多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工作量逐年增加,水土保持修复面积逐年扩大;•工作品质不断提升,治理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工作经验不断和创新,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昌平区南口镇北京昌平区河流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徐忠辉)

昌平区南口镇北京昌平区河流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徐忠辉)

昌平区南口镇北京昌平区河流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徐忠辉)1昌平区主要河流现状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

区内河流主要有: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永定河水系的老峪沟、潮白河水系的黑山寨沟。

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其支流主要有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蔺沟河。

温榆河干流是境内的主干排洪河道,其主流源于八达岭主峰下关沟,东南流经居庸关、南口,出关沟与源于西山的塘泥沟、白羊城沟、高崖口沟及桃峪口沟等5条大沟的河水汇合后称北沙河。

北沙河东流至沙河镇,与东沙河、南沙河相交汇流后称温榆河,主河道在昌平区内长19.4km,境内流域面积为1237km2。

1.1地表水水质现状2004年昌平区境内水质较好的有京密引水渠、德胜口沟、碓石口沟和十三陵水库,水质为Ⅱ~Ⅲ类(十三陵水库汛期除外);桃峪口沟水质较差,全年水质为Ⅳ~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南沙河水质一般,全年水质为Ⅳ类;东沙河、北沙河和温榆河水质较差,水质汛期、非汛期均为Ⅴ~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十三陵水库营养化状态为中营养,桃峪口水库营养化状态为富营养。

1.2入河排污口调查2003年在原市水利局的统一部署下,对全区河流湖库入河污水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入河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进行了监测。

全区共调查入河污水口163个,其中污水量较大常年排放的污水口81个(包括4个断面),入河污水量占全区入河污水总量的90%以上。

调查结果见表1。

通过2003年对入河废污水量监测调查,全区年污水入河总量6181万t,污染物CODcr入河量5665t,氨氮入河量559t,总氮入河量1532t,总磷入河量158t。

2河流污染问题的原因造成昌平区河流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污水不达标排放,造成河道的严重污染。

目前,昌平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有昌平区污水处理中心和小汤山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范围是经过市政污水管道收集后汇集的生产和生活污水,而对于没有划入到市政污水管线连接范围内的污水,只能是就地排放,最后汇入到附近的河流,造成河道的严重污染。

昌平区再生水现状分析与建议

昌平区再生水现状分析与建议

昌平区再生水现状分析与建议一、背景在遭遇1999年以来连续枯水年情况下,昌平区水资源总量为27027万m3,相比1956-2000年多年平均削减了22%,较2001-2013年平均水资源量有所提升,2020年全区人均水资源量降为117m3,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远低于国际人均500m3的极度缺水下限,昌平区属于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

昌平区2016年供水总量为19740万m3,其中,地表水96万m3,地下水14525万m3,再生水3737万m3,中心城供水2526万m3。

地下水为昌平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占80%,再生水量次之,占总供水量的19%。

自2005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十年间平均下降近30米,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增长量大于全市(2015年末全区平均地下水埋深相比1990年末增加了16.36米),多年的地下水持续超采导致了回龙观、南口、沙河等地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尤其是沙河、八仙庄一带,沉降量达90mm。

自2010年后,地下水供水量有所减少,主要原因为农业用水量的减少和再生水供水量的提升,加之地下水回补、压减地下水开采等措施,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02m。

因此如何控制昌平区用水总量,有效利用再生水资源,置换优质地下水资源,合理分配全区水资源成为昌平区当务之急。

二、现状1.再生水厂规划及建设情况目前,昌平区已建集中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11座,分别为昌平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沙河再生水厂(一、二期)、南口污水处理厂、南口工业区再生水厂、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马池口再生水厂、阳坊再生水厂、百善再生水厂、小汤山再生水厂、流村再生水厂和TBD再生水厂,到2021年末,全区污水处理规模将达到50.23万m3/d,再生水生产能力将达到46.83万m3/d(其中回天地区的部分污水,规划由清河再生水厂和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处理,未列入统计内)。

到2035年,规划建设13座再生水厂,总规划规模73.6万m3/d,均日污水量约为47.95万m3/d。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一、北京市水资源(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

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2.北京的水资源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

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

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

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47.6亿立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3.北京的地下水源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

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

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4.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

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密云水库是一座特大型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库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相应水面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昌平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形势分析

昌平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形势分析

昌平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形势分析一、北京市供水总体形势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逐年增加,北京的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如按我市现有1755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内其它大中型城市的水平,属严重缺水型城市。

加之将近12年的连续干旱,北京的水资源状态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处于重度缺水状态,水资源的表面平衡被打破,且一度越过警戒线。

为应对连续干旱,北京不得不采取动用水库库存水、超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

为保障供水,北京已建立了四大应急水源地,其中,怀柔、平谷、昌平为地下水源地,北京平均每年利用应急水源地供水为1亿-2亿立方米。

这些地下应急水源深藏于地下千米岩溶,经过砂石岩砾层和粘土层的过滤,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因水资源短缺,岩溶水源在2003年便纳入北京供水序列。

开采深层地下水会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这些地下水历经千百万年形成,其补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被视为“子孙水”“救命水”,一般作为战备水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但事实上,北京已提前支取,超量支取,“在用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二、昌平区供水形势概况地下水在昌平区生活饮用、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 随着昌平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水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重, 地表水来水量减少, 超量开采地下水,无序开发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同时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 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危及昌平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从全区看, 有限的地表水已得到充分利用, 地下水也达到充分开发。

地下水是昌平全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自1980年以来, 因连年干早少雨, 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地下水资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2.23•【字号】昌政发〔2017〕10号•【施行日期】2017.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的通知昌政发〔2017〕10号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现将《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17年2月23日昌平区不达标水体污染防治方案北京市昌平区环境保护局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编制背景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作范围和时限 2四、工作目标 2第二章区域概况 3一、地理位置和河流水系 3二、自然概况 3(一)地形地貌 3(二)气候特征 3(三)水文与水资源 4(四)植被覆盖与土壤特征 5第三章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 6一、水文水资源现状调查 6(一)水文特征 6(二)水资源利用状况 6(三)供用水情况 6二、污染源排放现状调查 7(一)生活污染源排放情况 8(二)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 9(三)面污染源排放情况 9(四)流域污染源排放汇总 10三、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11(一)流域水质总体情况 11(二)温榆河流域主要河段水环境质量状况 12第四章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和识别 13一、水资源匮乏,水体纳污能力差 13二、资源环境压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 13三、城镇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建设需要加强 13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滞后 13五、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有待突破 14六、工业大院污染隐患大 14第五章温榆河流域主要任务和措施 15一、加强生活污水处理 15(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升级改造 15(二)加大污水管网和再生水管网建设 15(三)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6二、推进北运河(昌平段)流域水环境治理 16(一)黑臭水体治理 16(二)水环境补偿考核河道治理工程 16(三)湿地建设工程 17(四)清洁小流域治理 17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17(一)严格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 17(二)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退出工业大院 18(三)加强企业污染防治力度 19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19(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20(二)农业种植污染治理 20五、控制城市径流污染 20六、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水环境管理 20(一)强化水污染防治监管措施 20(二)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创新监管体系 21 (三)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1七、温榆河流域重点工程 21第六章京密引水渠和十三陵水库水质稳定达标方案 24 一、京密引水渠水质稳定达标方案 24(一)水质现状 24(二)存在问题 24(三)京密引水渠一级保护区保护措施建议 24二、十三陵水库水质稳定达标方案 25(一)水质现状 26(二)存在问题 26(三)十三陵水库保护措施建议 26第七章保障措施 27一、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区域补偿机制 27二、分解落实责任、加强责任考核 27三、认真执行“河长制” 28四、强化主体责任 28五、引导全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 29第一章总则一、编制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精神,市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15〕66号),明确提出各区政府对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水体制定整治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并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

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舢 。。 。 刊 。 月
力争 2 0 年 达 到 : 02 1 .垒 市 工 业 用 水 重 复 利 用 率
达 到 8 % 8
遵 照国务 院确 定 的 “ 救好城 市供
水 、节 水 和 水污 染 防治 工 作 ,必 须 坚 持 开 源 与 节 流 并重 节 流 优 先 、 治污 为 本 、科学 开 源 、综 台 利用 的

环 利用 率 达 到 9 % } 8
3 工业 万 元产 值 取 水 量 达 到 .
3 0立 方 米 下 ; 4.城 市 污 水 日处 理 回用 能 力 达 到 5 万 立方 米 , 0 中水 日处理 回用 能 力 达 到 3 1 立 方米 / 日; .万 5 城 市 公 共 绿地 及 园林 实 现 、 节 水灌 溉 70 平方 米 0万
2 .工 业 间 接 冷 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达到 9 % , 5 非工 业 间接冷 却 水 循

维普资讯
: 眉—一 生 丘 研究探讨】 J a【
( 二)根据可 用水 量压缩 用水 计划
1 按 照优 先序 原 则 , . 即 城 市 生 活 用水 ( 三产 用 水 ) 重 点 工 业 含 、 生 产 用水 ,生 态 用 水 、一般 工 业 生 污 水 资源 化 是缓 解城 市 水 资源
了实现城市用水总量控制,我们制
定 了以下对策 :
( )加 大 调 整 用 水 结 构 工 作 一 力度 ,降低 工 业用 水 量 。 对 工 业 采取 定额 用 水 ,逐 步 减 低 用 水 标 准 和 对 高 耗 水 、高 污染 、 产 品过 剩 的 用水 大户 限 期 完成技 术 改造 ,限 制其 生 产 .对 达 不 到要 求 的坚 决 关 、停 、并 、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科技信息 zo 年 第 2 期 o8 毒
c lA S I C N E "O O Y I O M TO e.08 HN CE E A DTa ̄ L G FB A I Be20 N N N
制 不 完 善
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孙小平 中国地 质大学 10 8 05 0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北郊 ,地处平原与 山地交接地带 ,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 区之一 。 多年以来 , 水资源 的问题早已向我 们发出了警告 , 昌平 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 城市新区 ,为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求得生 存和发展 ,必然选择并将继续探索可持续 发展之路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务基础设施的滞后治理水污染昌平区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任务艰巨实行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构筑水资源保目前全区污水设施及管网建设滞后水资源的现状障体系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全区仅有座集中污水昌平区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处理厂和座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日污水分布不均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制约经济一完善和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资源供需形势严峻
预 测 ,到 2 1 年 ,地 表 水可 供 水 量 在供 水 00 保证率为 5%、7%和9 %情况下, 0 5 5 分别为 0 5 亿 m 0 3 t .2 、 .0Lm 0 2 f 和 .1Lm 。同时 , 二 、 昌平 区实现 水 资 源 可持 续 利 由于 过 度 采 用 地下 水 ,使 得 地 下 水 位持 续 降低 , 9 0 18 年地下水位埋深 66 m, 90 用的建 议 .9 19 ~ 经 济社 会的 可持 续 发 展 , 离不 开 水 资 20 00年埋 深 达 l .7 73 m。 昌平 地 区 49 ~1 .6 源的支撑和保障 。要有效地解决 昌平 水 地下水年均可用资源量仅为 18 .4亿 m 。 必须 内挖 潜 、 调 水 , 外 建 2 . 水务基础设施的滞后 ,治理水污染 资源 紧 缺 的现 状 , 立 节水 防 污 型社 会 , 强化 水 资 源统 一 管理 , 任 务艰 巨 目前全 区污水设 施及管网建设滞后 , 实 行量 水而 行 的 发 展 战 略 ,构筑 水 资 源 保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 全区仅有 2 座集中污水 障体系 ,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处 理 厂 和 15 分 散 污水 处 理 设 施 ,日污 水 展 。 2座 ( ) 一 完善和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处理 能 力仅 1 . 万 t 每 年 约 有 50 万 t 69 。 00 污 水未 经 处 理 直 接排 入 河 道 ,全 区几 乎 所 有 政 策 建 立有 利干 优 化水 资源 配 置的 水价 格 。 河 道 均 被 污 染 。 污 染物 的排 入 远 远 超 出 河 道的 自净能力, 造成河道严重污染。 根据国 确定水价格体系 ,应体现水资 源国有的原 则 、体 现 鼓 励 节 水 的 原 则 和通 过 市 场 优 化 家 《 表 水 环 境 质量 标 准 * ( B 地 G 1 配 置 的原 则 。 为实 现 水 的供 需 平衡 , 提倡 节 33 ) 8 8 ,经对部分河 道监 测取样化 验 ,除 约 用 水 ,应 实行 向用 水 户 收取 水 资 源 费 的 北沙河为 Ⅳ类重污染水 质外 ,东沙河 、南 对 户 表 以量 计 沙河 、 沟 河 、 榆 河 、 下 口、 石 口沟 政 策 , 所有 用 户 实 行 “ ・ 一 , 蔺 温 上 锥 的管理办法 , 以便保护和控制水资源的 均为 V类 严 重 污 染水 质 。污 染 的 地 表 水 人 费” 渗地 下 ,使 浅 层地 下水 几乎 全 受 到 不 同 程 开 发并 保证 水 资 源 的 永续 利 用 。要 尽 快 研 拉开水价 。 水价格体系 度的污染 ,已不能作为饮用水 。据 2 0 年 究实施 阶梯式水价 , 04 中要确定质和量差价 、 用水行业差价 、 鼓励 抽查 6f 1 中层观测井水质 , ]  ̄ 化验结果 Ⅲ类水 节水的累进差价等。 质 3 , 5%;Ⅳ类水 质2 眼 占 0 眼,占3 .%; 33


昌平 区水 资 源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状 及 存 在
l 题 口 J
( )水 资 源 的 现状 一 昌平区地表水资源匮乏 ,地下水资源 分布不均 , 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 制约经济 发展 ,水资源供需形势严峻。 1 表 水 . 地 昌平 区地 表 水主 要 来 自于 十 三 陵 、 桃 峪 I、王家园、响潭等 1 座中、小型水库 , C l 0 以及平原地 区沙河、 曹碾等4 座大中型拦河 闸和郑各庄等9 座橡胶坝拦蓄 、 山区半山区 4 座 塘 坝 截 流提 供 ,年 可 蓄 水 1 2 m 3 .亿 。 由于近些年来干旱少雨,2 0 0 3年全 现有 的 蓄 水 工程 仅 提 供 0 3 Y . 亿 n 左右 的 地 表水 资源 。 2 下 水 . 地 昌平 区 由T 地表 水资 源 缺 乏 ,大 部 分 地 区使 用 地 下水 ,因而 多年 来 地 下 水 一直 处 于 超 采状 态 。 下 水 水 位持 续 下 降 , 止 地 截 2 0 年年 底 ,全 区平 原 区 地 下水 平 均 埋 深 03 1 .9 9 5m, 比上 年 下 降 0 5 ,比 18 年 同 .m 90 期 下 降 1m 。 2 3水 质 .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二次污染致使 水 质不 达标 。 着城 市 建 设速 度加 快 , 政 随 市 设 施 建 设滞 后 , 大部 分 河 道 雨污 合 流 , 但 不 污 染了地表水 ,浅层地下水也受 到污染 , 20 年 6 04 月对 农 村饮 用 水 进行 水 质 调 查 , 全 区 共有 17 行政 村 存 在 水 质 问题 。 区除 0个 全 北沙河为 Ⅳ类重污染水质外 ,其他主要河 道均为 V类严重污染水质。 04 20 年抽查6 眼 观 测 井 水 质 ,Ⅲ类 水 质 3 ,Ⅳ类 2 ,V 眼 眼 类1 。 眼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二 1 . 水资源紧缺 ,供需矛盾 日益突出 昌平 区水 资 源先 天不 足 ,加 上经 济 高 速 发展 , 需 矛 盾更 加 突 出 。 供 昌平 区可 利 用 水 资 源 总量 2 1 { 不 能 满 足所 需 水 量 .4 Lm , 2 3  ̄ m .7L 需求。 根据 昌平区水资源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