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时-简单机械
第19课时 简单机械

第26课时 运动和力1.[2014·岳阳]如图26-1所示,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
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 .地面B .书C .桌面D .桌面静止的橡皮【解析】 笔和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2.[2014·玉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 ,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D ) A .1hB .5minC .50sD .10s3.[2014·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解析】 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所处状态无关,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4.[2014·绍兴]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图26-1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如图26-2所示。
下列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C)图26-2【解析】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由于惯性都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5. [2015·长沙]2015年5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揭幕战在长沙开赛,如图26-3所示为长沙某校代表队主罚任意球的场景,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飞去,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图26-3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动能不变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了6.[2014·宁波]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26-4所示的实验。
(学生版作业本B本)励耘新中考科学

第2课时细胞1第4课时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和无机盐代谢3 第6课时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5第8课时生命活动的调节7第10课时遗传与进化9第12课时物态变化11第14课时波(一)13第16课时运动和力(一)15第18课时压强17第20课时简单机械19第22课时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21第24课时欧姆定律电路计算(二)23第26课时电和磁25第28课时电功电功率(二)27第30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29第32课时物质的分类31第34课时空气(二)33第36课时常见的化合物(一)35第38课时金属37第40课时化学反应的应用39第42课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1第2课时细胞1.(2015·泰州)切西瓜时会有很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A.细胞质B.液泡C.细胞核D.叶绿体第2题图2.(2015·泰州)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见的某个视野,为把图中所观察的染色体移向视野中央,该同学想把装片往右上方移动,如果这样移动,视野中染色体移动的方向是()A.右下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左上方3.(2014·苏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图所示各项中,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是()4.(2015·珠海)2015年6月1日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5.(2013·鄂州)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6.(2014·东营)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成熟★7.(2013·济宁)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8.(2014·广东)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8题图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9.(2015·聊城)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10.(2013·咸宁)30多年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多次观察到:受精卵去掉细胞核后还能进行正常的分裂,但到原肠期(进入原肠期后,细胞开始分化)就停止了发育。
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总复习

离地面越高,重力越小
施力 物体
_地__球___
受力物体
地球上物体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正__比____
计算
计算公式:_G_=__m__g__
g=_9_.8__N_/_k_g_。它的含义:质量为__1_千__克___的物体受到的 重力为__9_.8_____牛顿
·人教版
第18时 │考点聚焦
·人教版
第19课时 │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
第3课时 杠杆和其 他简单机械
·人教版
第19时 │考点聚焦
考点1 杠杆 1.杠杆基本知识
固定点
转动的点
O
转动
阻碍 F2
F9时 │考点聚焦
【点拨】 力臂画法: (1)找支点O; (2)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3)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力臂(大括号或背向箭头)。
态
通过实验进一 步推理
实验—假想— 推理—牛顿第
一定律
·人教版
第17时 │考点聚焦
控制变量法 速度
距离
粗糙程度
·人教版
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___越__远___,这说 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__越__慢____
。进行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 远做_匀__速__直__线_________运动
牛顿第一 定律
___一__切___物体__在__不__受__力__,总保持 静__止__或__匀__速__直___线__运__动_____
·人教版
(1)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 推理得出来的,并不是实验定律; (2)“一切”是说定律对于所有的物体普遍适用; (3)“没有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 意思: 一是理想状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二是指物体所受各力的总效果为零; (4)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5)对牛顿第一定律中“或”字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 为: 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9课 简单机械 (浙教版)

解析: 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时,所克服的阻力 不是重力,而是地面的摩擦力。此时有几股绳子与动滑轮
相连接,则动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F=f/n。由图 可知,n=3,所以摩擦力f=3F=30牛。 答案: 30牛
对点训练 3.(2010桂林)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 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 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 的是( )
A.杠杆仍平衡 C.杠杆右边向下倾
B.杠杆左边向下倾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左边乘积<右边乘积,所以右端下倾。
(3)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D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因为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所以,两边乘积相等。
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其支点在动滑轮
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
的 直径 和 半径 。
(3)滑轮组 ①滑轮组的构成:滑轮组是由 动滑轮 和 定滑轮 组合而成的。 ②滑轮组的优点:使用滑轮组可以 ,同时也可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 ③使用滑轮组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计摩擦,使用滑轮组 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 力就是总重的 几分之一 。 以
F1(牛) 2.0 6.0 3.0
l1(米) 0.2 0.1 0.3
F1l1 F2(牛) (牛·米) 0.4 0.6 0.9 4.0 3.0 6.0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机械》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并掌握简单机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能运用简单机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3.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单机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杠杆的平衡、轮轴的转动、斜面的倾斜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9课《杠杆》

活动二:用生活中的材料组织实验验证杠杆原理。
师:杠杆是否省力?
活动准备:材料:木棍、小木块、大字典;
老师提示:请小组合作探究,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师:请同学们积极动手
新课标
教学设想:
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的内容《杠杆》。主要研究:杠杆 的作用。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 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寻找知识的过 程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因为知识结论之于科学方法,永远犹如金 子之于点金指。
生: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足以说明科学家在获得这一最大 发现后的喜悦心情。
四、拓展动脑脑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是个杠杆了。
请同学们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
五、板书设计:
19杠杆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 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不费力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生1:边操作边汇报:略。
师: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
生:略。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略
师:真了不起,你们发现了使用杠杆有时省力气,有时费力气 •…过渡:科 学是讲究证据的,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科学研 究。
活动三:用杠杆尺更好地研究
1、师简介杠杆尺的组成,让生说出支点。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考点+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考点第一二单元1.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自行发光的物体,他们属于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太阳人造光源:电灯、燃烧的蜡烛3.月球不是光源,不能自行发光。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4.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树叶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5.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6.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
倾斜45度。
7.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8.彩虹是由阳光照射形成的;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9.空气中的小水滴也会像三棱镜一样分解阳光。
10.太阳是地球上最巨大的光源。
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与热。
IL人们不仅利用光来照明,还利用光来传递信息。
12.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光污染1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14.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15.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吧.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18.斜面的作用A,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B.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而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第19讲 杠杆 滑轮

(5)图丁中,弹簧测力计处在A点位置时,此杠杆 属于___费__力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请举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_钓__鱼__竿__(__或__镊__子__等__)_______。
注意:①动力、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故动力、阻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杠 杆上; ②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并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趋势(方向)一定 相反。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3.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公式是 __F_1_l_1=_F__2 _l2__。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4.分类: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13.(双选)(2020·滨州改编)如图所示,重800 N的物体在100 N水平 拉力F的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 s,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知识点拨】杠杆相关作图主要包括两类题型:一是作出动力或者阻力的 力臂,二是画出最小动力。找最小动力的步骤为:①找支点O:确定杠杆 绕着旋转的固定点;②找最远点A:确定在杠杆上离着支点最远的点,该 点即为最小动力的作用点;③连接OA:线段OA的长度即为动力最长力臂; ④作垂线:过A点作OA的垂线,并判断最小动力的方向;⑤标符号:标上 力F,力臂L,垂足符号。
拉力与物体重力G关系(忽略绳重和摩擦) 拉力用力方向
F1= _G______ 可以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升高高度h的关系 s = __h_____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时简单机械一、杠杆考点1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a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_、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作用效果一定相反。
考点2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b1.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作力臂的步骤a.找出支点O的位置;b.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c.从支点分别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________和________。
考点3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b1.杠杆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状态,称为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____________。
考点4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c杠杆类型力臂关系平衡时力的关系优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1>l2________ 省力,费距离撬棒、瓶盖起子等费力杠杆l1<l2F1>F2________,省距离镊子、火钳等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等考点5指认人体中的杠杆a1.人的头颅——等臂杠杆抬头时,可以在颈部找到杠杆,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后的肌肉收缩提供动力,头颅的重量是阻力。
这个杠杆几乎是个________杠杆。
2.人的手臂——费力杠杆肘关节是支点,肱二头肌肉所用的力是________力,手拿的重物的重力是________力,显然我们的前臂是一种________力杠杆。
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少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3.走路时的脚——省力杠杆脚掌前部是支点,人体的重力就是________力,腿肚肌肉产生的拉力就是________力。
这种杠杆可以克服较大的体重。
1.(2016·绍兴)下列杠杆能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2.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3.(2016·丽水)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挂在杠杆A 点如图甲,为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应在B点沿着________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
二、滑轮考点6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a1.定滑轮: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动滑轮:工作时轴发生移动的滑轮。
考点7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a实质力的关系(F,G)距离的关系(s,h)作用定滑轮等臂杠杆F=G s=h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F=12Gs=____ 省力滑轮组F=____s=nh 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考点8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a1.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2.特点:既能改变用力的________,也能________。
考点9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b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拉物体,拉物体所用的力F就是物重的n分之一,即F=________,n表示拉物体绳子数。
4.(2016·金华)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________(填字母“A”或“B”)。
5.(2015·台州)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________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
(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________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6.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
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________。
(填序号)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③随意拉动重物。
高频点1认识杠杆★例1(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2016·北京)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
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
线段_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
(填“OA”、“AB”或“OB”)高频点2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例2 (2016·漳州)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 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且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
OA =0.2m ,OB =0.5m ,在A 端挂一个重3N 的物体甲,另一重2.5N 的小滑块乙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 的速度从O 点匀速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甲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滑块在木板上水平滑动的时间为________s 。
2.(2015·广州)AC 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 、C 两点施加力F 1、F 2,F 2的方向沿OO ′线,棒在如图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则( )A .F 1<F 2B .F 1=s 2s 1·F 2C .F 1力臂小于s 1D .F 2方向沿OO ′线向下高频点3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例3 (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 ,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 )3.(2015·玉林)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大C.动力F保持不变D.动力F逐渐减小高频点4动、定滑轮的特点★例4(2016·成都)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
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
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
它由4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
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50N,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________N。
(各种摩擦力忽略不计)(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1m,则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________m。
(3)通过增加滑轮,可以使此装置更省力,请你提出正确的绕线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此题为杠杆动态变化和做功的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力臂与力大小的理解,及在不同情况下做功大小的比较。
★例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________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所做的功________F2所做的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________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提醒】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杠杆最小力的问题,要注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使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是最长的。
★例6(2016·云南)如图所示,高0.8m、重1100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力;若要使木柱的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________N的力。
★例7(2016·扬州)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
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作用在A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F2作用在肩关节B点,在B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
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
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在丙图中画出F2力臂L2。
(2)当α角增大时,L2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F1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要________(填“大”或“小”)。
(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上分析可得,________(填“甲”或“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1.(2016·宁夏)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第1题图A.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2.(2015·漳州)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G B.F1>F2>F3>GC.F1=F2=F3=G D.F1>F2=F3=G第2题图第3题图3.(2016·滨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