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这是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活动过程:(―)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四)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丰富词汇:指纹。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1、图片:指纹;2、泡沫印尼、放大镜、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的小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
二、展开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告诉幼儿(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小结: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丰富词汇:指纹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1)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尼将指纹印在纸上(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3、讨论指纹的形状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旋涡状等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小结: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手指不蘸印尼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幼儿讨论:会不会留下指纹呢?)小结: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在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5、引导幼儿说出指纹的用途教师小结: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是了不得的事情。
科学还不只在才智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预备了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盼望可以关心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爱好。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惊心理,培育幼儿初步的自我爱护意和力量。
3.关心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添节奏感。
【活动预备】1.提前观看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依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商量,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纳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唱练习。
让幼儿在美丽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异的自然现象产生深厚的爱好,感受夏天的秀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和力量。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知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解并描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长: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能对溶解现象有奇怪心,并情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
2、情愿主动探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1.沟通材料,回忆阅历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殊感爱好入题,询问小伴侣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伴侣相互沟通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丰富阅历(1)请小伴侣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伴侣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阅历,主动探究(1)在探究活动正式开头前,老师对材料作简洁介绍。
师:今日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预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究过程中,老师要留意的问题a.观看孩子们使用材料的状况;b.准时依据孩子们的探究状况赐予指导和关心;c.在留意平安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舞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d.发觉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准时让其他幼儿共享这些信息。
4.沟通共享,体验欢乐(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共享自己的欢乐和阅历。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嬉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熟悉标记“↑”、“↓”,能依据沉浮标记简洁分类。
2.观看水果在水中的沉出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阅历。
3.进一步促进幼儿观看力量的进展,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多查找不同的科学现象。
[活动预备]1.各类时令水果若干(苹果、梨、猕猴桃、提子等)分放在两只箩筐内。
2.“↑”与“↓”的标记各一,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一,盛水容器若干。
[活动过程]1.师:“小伴侣,今日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
老师预备了很多水果来款待这两位小客人。
你们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老师介绍活动中要用的水果,幼儿指认水果。
2.师:“今日要来的两位小客人特别惊奇,哥哥叫浮起来,专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们看他吃多了浮在水面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翘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推荐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果核的秘密。
2、在交流中能注意倾听,听懂别人的意思。
3、认识几种常见的核,知道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核。
活动难点: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1、各种果实的图片。
2、各种果实及果核苹果核,桔子核,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柿子核等若干。
3、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一、出示果核,引发兴趣1、提问启发、幼儿自由议论。
(1)这是什么东西呢?教师倾听幼儿的议论呀,是垃圾,不对,是核,是籽,这是苹果核,我在家看到过的……(2)引出名称果核:它们长得怎样?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回答问题。
2、提问:果核有用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回答问题。
二、看懂图意,了解果核。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交流对图的理解老师辅助提问:树上的苹果和地上的苹果一样吗?小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3、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教师提问,苹果发生了什么变化?小鸡呢?三、剥开果子,探索果核。
1、原来果核都是有用的,那我们找找这些果子是否都有果核?幼儿自由探索有的用剥,有的咬,有的切找果核,并自由的议论。
2、交流找到的果核,看看是谁的宝宝?3、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四、自主商议,继续探索。
根据幼儿兴趣去找找果核的妈妈,看看找对了吗?游戏活动:果核找家这些果核的家在哪里?去找找它们的家。
幼儿手拿果核,自由配对。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种果核。
附故事: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风轻轻一吹,苹果随风轻轻地摇摆。
突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小鸡的身边,小鸡问:“你怎么啦?”苹果说:“我长大了,熟透了,所以才掉了下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在幼⼉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思维能⼒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性、探索性,使幼⼉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成长之路。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管⼦ 活动⽬标: 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的外形特征以及⽤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活的关系。
2、能⽤较完整地语⾔回答问题。
3、培养幼⼉对事物的好奇⼼,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的⼼得。
5、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并了解他们的⽤途。
黄⾖、沙⼦、⼩弹⼦若⼲。
管⼦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参观场景,引起幼⼉的兴趣。
“这是什么地⽅?” “这⾥住着谁呀?” “它们很想和⼩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观察各种各样的管⼦的外形特征。
“每⼈找⼀个管⼦,说⼀说你⼿上的管⼦是什么样⼦的?什么颜⾊?什么形状?” ⼩结:“管⼦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不⼀样,有⽩⾊、蓝⾊、灰⾊等;有的管⼦粗,有的细;有的管⼦上⾯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 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沙⼦、⼩弹⼦) “我们⽤它们和管⼦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结:“黄⾖、沙⼦、⼩弹⼦都可以从管⼦中间通过,说明管⼦中间是空的。
” 四、拓展经验,了解管⼦的⽤途。
“你还在哪⾥见到过这些管⼦?” “它们是⼲什么⽤的呢?” ⼩结:“管⼦的⽤处可多了,洗⾐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道管⼦呢……它们可以⽤来通⽔等等,给我们的⽣活带来了许多⽅便。
”幼⼉园⼩班科学活动教案⼆:⼈⼯降⾬ 活动⽬标: 1.利⽤不同的材料制造⼈⼯⾬。
2.创造下⾬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通过游戏的方法,记忆手指的名称。
3.产生认识自己手指的兴趣,知道手有很大的用处,要保护手。
活动准备:准备一个ppt活动过程:一、出示手掌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睁大我们的小眼睛仔细看看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二、观察认识手。
师:哦,原来这是用我们的小手画出来的呀!原来我们的小手也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呢!那宝贝们你们的小手在那里呀?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我们有几只手呀?{我们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手上有手指、手心、手背,指甲,指关节}观察一下我们每个宝贝的手是不是一样的呢?(手的粗细和长短)三、认识手指的名称(教师边演示边介绍手指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今天呀,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小手宝宝,宝贝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我们是生活在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兄弟,但是我们的名字是不一样的。
我最矮最粗,但我最能干,所以他们叫我大拇指。
我旁边的这个高一点的叫做食指。
中间这个最高的叫中指。
最瘦最小的这个是我们的小弟弟,叫小拇指。
宝贝们,我们还漏掉了哪个手指呀?哦,剩下这个不最粗,不最细,不最高的手指不好取名字,所以呀,后来我们就叫他无名指。
宝贝们记住我们这五个小兄弟的名字了吗?)宝贝们,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和老师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教师伸出手指,让幼儿说出名称)现在啊,老师要跟我们宝宝玩一个手指点点名的游戏,老师点到哪个手指的名字我们宝宝就把那只手指举起来给我看,好吗?(看谁举得又快又对)四、小手的用处师:刚刚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小手,小手宝宝悄悄的告诉我说,它可是你们的好帮手呢?那小手宝宝能帮你们做什么呀?我要请我们宝贝来说说(小朋友的小手这么能干吗,能拿东西吃,能收拾玩具,会画画,会写字,会穿衣服……)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多的好处呀。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运水(二)

1.幼儿讨论:
师:水舀和海绵谁用来运送水更方便快捷呢?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及理由。
2.幼儿操作:
师:试一试,用哪个工具来运水装的又多,运的又快呢?
幼儿尝试用水舀和海绵去装水和吸水,再倒入或挤入水槽中。
3.运水游戏:
(1)第一次运水比赛
根据情况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运水比赛。
活动目标
1.愿意探究水舀和海绵的运水方法。
2.知道用水舀来运送水更方便。
3.学会用水舀和海绵运水。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使用水舀和海绵。
2.教师可提前设计好取水的方式,为每桌幼儿准备好抹布。
3.材料准备:水槽、海绵、水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回顾上次活动,梳理经验。
师:在上次活动中,我们都用了哪些工具来运送水?哪个可以运水呢?
师:怎么才知道它们谁运得的水又多又快呢?我们也和皮皮蛙他们一样进行一场运水比赛吧。比赛开始,每组小朋友用自己的工具运水,老师说停,我们看看用什么工具运水最多、最快。
(2)第二次运水比赛
教师将水槽中的水留下浅浅一层,请幼儿比赛哪个工具先将水全部运完。
师:比赛开始,每组小朋友用自己的工具运水,老师说停,看看哪种工具把水槽里的水运的最干净。
4.幼儿分享交流:
师:水舀和海绵谁用来运水最方便、最快?为什么?
师:为什么第二次水舀不能运水了呢?海绵是怎样运水的?
小结:水舀的四周有边,中间有较深的凹槽,可以盛水,不易洒出
所以运水比较方便、快捷。而海绵的身上有很多的小孔,可以吸水,所以水少的时候用海绵可以把水吸的很干净。
三.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水舀和海绵都可以运水,但是用水槽可以很快的运水,水少的时候用海绵可以很快的吸干净水。生活中有很多的工具都可以用来运水,我们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工具可以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
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