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分析
小广场优秀案例分析报告

小广场优秀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城市规划发展趋势逐渐向着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方向转变。
小广场作为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理念。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并探讨几个优秀的小广场案例,以期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案例一:温馨乡村广场案例描述:该小广场位于乡村地区,办公楼,学校和居民区都毗邻其周围。
以其坚持绿色生态和文化传统为主题,建设成为一个融合休闲娱乐、集会交流和农产品展示的多功能空间。
广场布局独特,引入了丰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元素,同时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充满趣味和温馨感的环境。
案例分析:此广场的成功之处在于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多功能需求。
根据地理位置,广场容纳了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居民都可以方便使用的公共设施。
在设计中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既给人带来生态体验,又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种巧妙的设计理念,提升了人们对广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案例二:文化交流广场案例描述:该小广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周围环绕着艺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广场以文化交流和人际互动为主题,设计师采用了创意的空间布局和艺术装置,让广场成为一个自由表演、艺术展示和社交互动的场所。
广场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座椅和绿化空间,还建有小型舞台和露天画廊,吸引了各种文艺爱好者和游客的到来。
案例分析:此广场的创新之处在于融合了文化元素和社交互动空间的设计理念。
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舞台设施,广场成为了一个集合了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选择。
此外,广场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文化设施的延伸部分,为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增强了城市文化元素的集聚效应。
3. 案例三:创意办公广场案例描述:该小广场位于城市商业区,周边是各种办公楼和商场。
广场被设计成为一个集办公、休息和社交为一体的空间,以创意办公为主题。
广场的设计理念是激发员工的创新和灵感,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城市广场景观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景观调研报告一、概述本调研报告旨在研究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和规划,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以改进城市广场的功能和吸引力。
调研报告将对目前城市广场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善措施。
二、调研方法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 实地考察:对多个城市广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广场的布局、植被、照明、座椅等方面的设计以及人流情况等。
2. 网络调查:通过网络问卷和社交媒体调查了解公众对城市广场景观的满意度和提出的改进建议。
3. 专家访谈:访谈了城市规划专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广场管理者,了解他们对城市广场景观的看法和建议。
三、城市广场景观现状分析1. 广场布局不合理:部分城市广场的布局存在问题,如空间利用不合理、交通流动不畅等。
2. 缺乏绿化植被:部分城市广场绿化率较低,缺乏植被和绿色环境。
3. 照明不足或不合理:部分城市广场的照明设计不足,导致晚上安全性差或无夜间活动。
4. 座椅不足或不舒适:部分城市广场缺乏座椅供市民休息,或座椅设计不舒适。
5. 设施不完善:部分城市广场的公共设施不完善,如垃圾箱、公共厕所等不足。
四、改善措施和建议根据对城市广场调研的分析,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和建议:1. 优化广场布局:通过增加休闲空间、设置交通引导设施等,优化城市广场的布局,提高利用效率。
2. 加强绿化:增加城市广场的绿化覆盖率,引入各种植物和花卉,创造更加宜人的环境。
3. 改善照明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确保广场的夜间安全性和吸引力,使人们愿意在夜晚停留和参与活动。
4. 提供舒适的座椅:增加合适的座椅供市民休息,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提高使用舒适度。
5. 完善公共设施:增加垃圾箱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五、结论通过对城市广场景观的调研,我们认为优化广场布局、加强绿化、改善照明设计、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完善公共设施等改善措施能够提高城市广场的吸引力和功能。
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城市广场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休闲和交流空间,增加城市的人文魅力。
广场空间分析

东华广场空间分析一.广场简介东华广场坐落在东华理工大学中心广场处,是东华理工大学校园内最出色的活动空间。
广场北面校园学工楼,南临第一教学楼,西面衔接信工楼,东为塑胶篮球场,东西各为校园支路,北为校园主干道。
广场宽44米,长88米,地面是用相当数量的方格状岩石铺设而成,中心铺设有世界地图,与东华理工大学的地质类教学遥相呼应,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东西北三边都被浅水包围,水中有鱼,有荷花,增强了广场的趣味性。
东西周边是用各种植物围合的幽深空间,与东华广场的广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华广场是校园师生日常活动和休憩的重要场所,增加了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乐趣。
二.广场的空间分析1.广场空间的水环境水体在广场空间中是人们观赏的重点,他的静止、流动都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东华广场三面被水环绕,水深虽不足1米,但水中的荷花和水中流动的鱼使水体空间的范围扩大了数倍。
静止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伴随着鱼儿的游动,荷花的摆动构成了一副别开生面的画面。
同时,静止的水面物体产生倒影,可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特别是夜间照明的倒影,在效果上使空间倍加开阔。
2.广场空间的绿化整个东华广场都被各种各样的绿化紧密包围着,东面是由一片浅层绿地和各种常绿树木构成的绿化空间,北面是靠近路边的高大树木绿化带,西为一片幽深的小树林,南面是靠近一教的高大乔木,这些树木也是春季一些鸟类栖息活动的场所,为广场增条了些许乐趣。
这些绿化使东华广场空间更加具有尺度感和空间感。
这些形状不一颜色迥异的绿色植物也构成了广场空间的景观元素,对这些植物进行修剪,利用纯几何形成或自然形成作为点景景观元素,体现了阴柔之美,又保持的整体的秩序。
周围的植物高低不同,形状各异,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景观,使广场的空间层次更为丰富。
3.广场的地面铺装的图案处理东华广场地面采用统一标准方格形岩石图案,重复使用,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但偌大的广场在天气干燥炎热的季节,地面温度相当的高,由于绿色植物和水体都布置在周围,中间是茫茫一片岩石,所以在白天温度略高于周围温度。
广场设计缺陷分析报告

广场设计缺陷分析报告分析报告:1. 观察与分析在对广场进行观察和分析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设计缺陷。
2. 缺乏舒适的休憩区域广场中缺少舒适的休憩区域,如长椅、带遮阳伞的桌椅等。
这导致人们在长时间逗留时无处可坐,缺乏休息和舒适感。
这种设计缺陷限制了广场的功能,使其不够吸引人。
3. 缺乏绿化和景观设计广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不足,造成环境单调乏味。
绿植的缺失使得广场缺乏生机和美感,维度感降低。
缺乏景观设计的广场缺乏趣味,对人们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4. 声音污染问题由于广场周围的道路交通密集,噪音污染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设计缺陷。
大量的车辆和行人的噪音对于广场的环境舒适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也限制了广场作为一个宜居空间的潜力。
5. 缺乏遮阳措施广场在没有足够的遮阳设施的情况下,缺乏遮蔽阳光的能力。
这可以导致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广场的舒适度降低,对人们的使用需求产生影响。
缺乏遮阳措施也限制了广场的多功能性。
6.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广场的设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如缺乏太阳能灯光、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导致广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轻。
7. 缺乏艺术和文化元素广场的设计缺乏艺术和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其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艺术和文化元素能够增添广场的氛围和故事性,提升人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8. 不合理的布局设计广场的布局设计缺乏合理性,如缺乏指引性的道路标识和标线、缺乏优化的人流线路等。
这会导致广场的通行效率降低,流线不畅,在高峰期或活动时容易造成拥堵。
9. 安全隐患广场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如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照明设计等。
这会影响到人们在广场内的安全感,降低了广场的可用性和吸引力。
10. 缺乏互动性设施广场缺乏互动性设施,如户外游乐设施、雕塑、水景等。
这限制了广场的娱乐性和吸引力,无法吸引人们参与其中。
总结来说,广场设计中的缺陷主要包括缺乏舒适的休憩区域、缺乏绿化和景观设计、声音污染问题、缺乏遮阳措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缺乏艺术和文化元素、不合理的布局设计、安全隐患和缺乏互动性设施等。
城市广场点位分析报告

城市广场点位分析报告根据对城市广场点位的分析,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市中心广场:市中心广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通常是商业、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靠近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区,是人们聚集、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市中心广场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通常较高,因此,选择在市中心广场开设商店或餐厅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商业策略。
二、购物中心广场:购物中心广场是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这类广场通常由大型商业公司开发和管理,拥有多个商店、零售店、餐厅和娱乐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娱乐体验。
购物中心广场通常位于城市的主要商业区或交通枢纽附近,具有较高的人流量和购买力。
三、社区广场:社区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住宅区或社区中心,为居民提供放松身心、社交互动和举办社区活动的空间。
社区广场通常配有公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和休闲区,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选择。
四、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举办文化活动和庆典的场所。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或历史文化街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展览、表演、音乐会和庆典等活动的场地。
文化广场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或雕塑,以及周围的文化遗产和景点,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
五、交通枢纽广场:交通枢纽广场是城市交通流动的中心。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火车站、机场、地铁站或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附近。
交通枢纽广场通常具有较高的人流量和交通便利性,是交通工具的换乘点和旅客的中转站。
在这些广场建设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可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环境。
六、公共广场:公共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旨在促进社交互动、户外活动和休闲。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公园、街头或市中心的空地上,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公共广场通常配有绿化植被、座椅、喷泉和艺术装置,以提供舒适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广场点位分析报告提供了对不同类型广场的描述和特点。
选址合适的广场将为商业、社交、文化和交通等活动提供便利和机会。
广场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广场现状分析报告模板1. 引言广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通过对某市市中心广场的现状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广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改善和优化广场的未来规划提供参考。
2. 广场的地理位置和规模该市市中心广场位于市中心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其地理位置优越,与商业区、住宅区和交通枢纽相邻,是市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节点。
3. 广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广场的环境整洁,绿化覆盖率较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憩场所。
基础设施方面,广场配备有休闲座椅、公共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
4. 广场的功能和活动该市的市中心广场在功能上较全面,既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空间。
广场内经常开展展览、音乐演奏和表演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观赏。
5. 广场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广场在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人流管理问题,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广场人流量过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次,广场内商业设施的租金过高,导致商家流动性较大,影响广场商业的稳定运营。
此外,部分市民反映,广场内的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休闲娱乐的体验。
6. 广场的未来发展和规划为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对广场的未来发展和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人流管理,增加广场出入口,合理布置人员维持秩序,确保广场安全稳定;- 降低商业设施租金,吸引更多商家长期经营,提高广场商业的持续性和品质;- 加强环境保护和噪音治理,增设隔音设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影响。
7. 结论该市市中心广场在地理位置、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商业需求。
然而,仍存在人流管理、商业租金和噪音污染等问题,需要未来规划的注意和改进。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场的改善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广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引言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广场的建设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角度对广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经济可行性分析1. 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广场作为集会和交流的场所,为商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广场周边商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2. 商业影响力:一个繁荣的广场不仅会吸引本地居民,还会吸引外地游客。
这将带来更多的商机,提升城市的商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 长期收益:尽管广场的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但其收益是长期的。
广场可以长期提供商业租赁、户外广告等收益来源,为城市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社会可行性分析1. 人们的需求: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聚会的重要场所。
建设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广场,满足居民的需求,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促进交流和社交:广场是人们相互交流、社交互动的场所。
鼓励居民在广场上参与活动,将促进社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形成。
3. 文化传承:广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
在广场上举办艺术表演、文化活动等,将有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环境可行性分析1. 绿化和景观:广场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绿化和景观提升。
合理规划和设计广场的绿化植被,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2. 生态保护:广场建设要兼顾生态保护,避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
选择合适的建设材料和施工方式,保护广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3. 城市可持续发展:广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布局和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与结论基于以上分析,广场建设是可行的,且对城市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广场建设仍需合理规划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设合适规模的广场,符合居民的需求。
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
2. 注重广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在绿化和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
广场分析

水 景
北
广场特点:
该项目具有良好的通达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创造全新的动感水景 并运用软质景观与街头设施相 融合协调自然.该项目全天24小时开 放 其设计本身充满欣赏和亲和力,吸引着来自八方的行人到此休 憩.该设计创造出 一块灵活 多用的表演 空间,使改造前在场地周 边举办 的活动得移动广场内,因此这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市民活动 , 这些基本的设计理念为场地注 人7种独特的空间特质,成为了诺 T汉 市一处充满个性的公共空问。 该项目设计中通过台阶来调整场地的高差,每段台阶的颜色各不 相同,由大块的花岗岩筑成.在地势上台阶低于广场平面其宽度呈 递减趋势延伸并且在台阶两侧设有成排坐椅 植栽容器和水景 。在台 阶环绕着的宽敞的广场 经常举办贸易活动和市政活动 该项目的水景呈现出梯口式的布局 ,包括水池 瀑布 水渠 喷灌水景 和雾状水景等 。这些水景变替搭配运行呈现出如舞台剧般的动感效 果.除灯柱外所有的灯光设计都被设计师静心地掩蔽起来 。在夜晚 营造出梯田式的灯光效果 ,灯拄还可以用做一些临时活动的支架。
学习体会:
性质:代表城市窗口的特色开放广场
解决问题:将已有800年的广场随着社会的发展 注入新的元素,使其再次在这个城市中具有重要 的历史地位。
创新手法:将广场的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 保留旧的一些元素,注入新的元素。利用地势高 差和水景形成视觉中心。 体会:这属于一个广场改造,我们应该注意其特 色和文脉性,注重人的参与。
这个相互贯通的空洞则象征是"绿色瀑布",它 是广场的空洞与既有的地下躯体相结合所产生的 形态。不仅可以采光,更重要的为了能够使得人 们在地下所仰望的景色之中增添绿色的风景。设 计上最重要的就是在追求绿色的存在感的同时, 使得瀑布自身透明、也就是形成光的瀑布。要解 决以上这两个相反的意图必须解决两个技术上的 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对于自动灌溉系统以及相关 工艺方法的推敲。不仅是"绿色瀑布"的前方,其 背面的效果也非常重要,所以在确保灌溉的同时 必须隐藏供水、通电等设备装置。最终采用的是 三重箱体以及具有连续性的外箱侧板构造,而不 锈钢板的表面处理则是为了达到绿色与光线的最 佳扩散反射效果。另外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植物种 类的挑选。广场位于高层大楼北侧下方,缺乏直 射日照、风量大,此外在构造上植物必须适应在 人工轻质土壤内的生长。我们选择了与场地相类 似的大楼环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草本类植物的实 验,并且在室内通过自制模拟装置对于灌溉的可 行性作了确认,这样的验证足足持续了两年。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建过程中,原有的大乔木 均得到了保障,并组织到新的景观 中,成了广场的重要点缀。
功能分区
整个广场分为入口广场、入口序列空间、公共活动区、漫步休息区、 表演休息区等部分,不同的功能分区所承载的人群活动不尽相同。并且 各年龄段所偏好的休息区也不同老年人多位于漫步休闲地带而年轻人偏 好公共活动区的这个相对动态的活动区。
鼓楼广场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广场。其主要职能是 供人散步休憩,在行为活动上为人们提供穿行和散步交谈。
THE END
谢谢
1912·活动功能
1912拥有酒吧、咖啡屋、餐厅和KTV等休闲时尚商业, 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人流的集中。
1912可以供人休闲、娱乐、观光、聚会、餐饮、散步 等活动,是一个从早到晚都可以人流不息的地方。
具有浓厚民国气息的1912,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每到节假期,来1912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老人
游客
上班族 儿童
20%
30%
40%
10%
1912属于商业街区, 集多种文化因素于一 身,适宜各类人群去 休闲娱乐。主要以游 客和上班族为主。
行为活动分析—交流休息
1912的人流是从早上到中午逐渐增加 的,越来越多的散步的旅游的人来 1912观赏。
时间点
人流量
9:00
20
10:00
48
11:00
调研1912
从早晨开始,开始上 班的人就会来到这里, 匆匆忙忙吃过早点便去
上班。也会有老人,游 客在此休息聊天,看看 人来人往,感受南京热 情的一天。
等到九点多,人群会 陆续增多,会看到牵着 孙儿的老人,遛着狗的 大妈,旅游拍照的游客, 踩点结婚的新人。 1912的上午是美好的 上午。
广场使用人群分布
功能分区
娱
乐
区
商
业
区
商
业 区
休餐
闲 区
饮 区
使用人群分布
弘扬广场的与山西路广场的
老年 中年 青年 儿童
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人群的年轻化。
弘扬集团在建设之初就将此地定位
为一个年轻的商业广场。为城市的 拥有丰富活力之地。可以看出广场
游乐 场
0%
18% 60% 22%
的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其主要目的
是由于周边地区的人口偏向于年轻
弘阳广场是桥北唯一一个集美食、游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中心, 是一个多业态、多业种、多功能的组合,商业气息比较浓厚。其在人 的行为活动上倾向于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娱乐,购物活动。
1912广场是一个在白天以游客为主体,以民国建筑风格吸引游 客的街心广场,夜晚则以上班族为主,让人们能够释放压力。其人的 行为活动倾向于休闲娱乐,观光旅游。
化,人们造出晚归娱乐极少,而弘 扬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
娱乐 厅
0%
12% 67% 21%
商场 5% 16% 68% 8%
行为活动分析--娱乐
时间点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人流量 50 57 72 89 45 40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人的行为活动 上趋向该广场的娱乐功能。由于 中午时段气温相对较高,人流量 较少。而在17点由于室内娱乐设 施和游乐场部分功能的关闭,人 流量陡降。
时间点 9:00 10:00 12:00 14:00 15:00 16:00
人流量 8 9 19 24 22 21
该广场主要功能为休闲娱乐, 而休憩功能成了次要地位虽然 设置了不少木质椅凳但多为, 游玩后暂时休息之用使用率不 高,休憩空间设置在广场北侧, 以避免南部车流量的影响。
南京1912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 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 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 “太平洋”四个街心广场组成。这片 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 古朴精巧,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 ”总统府“,成为以民国文化为建筑 特点的商业建筑群。
广场使用人群分布
从现状使用看,使用广场的年龄段主 要以老年人为主,儿童次之,青年人 大多在周末时间使用到广场,故经分 析:在人们工作时间,广场的使用主 体为老年人,而老人的随同者孩子成 为广场的第二主流使用人群。而周末 人数明显上升,更多的人来此散步休 闲。
老人 48%
中年 14%
青年 8%
儿童 30%
南京1912与总统府相邻,南京 总统府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宣誓就任 临时大总统所在地,因此与总统府毗 邻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 底蕴。
背景介绍
1912·地理位置
南京1912位于玄武 区长江后街,靠近太 平北路。 具有民国特色的建筑 群,1912,交通便 利,周围的建筑都有 很多的观赏浏览风格。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 1912的酒吧很多, 各式西餐也很多,适 宜多种人群,从早上 到晚上的丰富生活。
广场分区活动分析
本次调研分别在三个时段:早晨、中午、晚上,通过对广场不同分区 的人流量的记录,整理出下图
通过现状观察与统 计可以看出,广场
广场分 区
的西侧及中心区域 中心喷
使用率较低,人的 泉区
活动在一天的不同
时段主要集中在东 西侧休 侧的鹅卵石健身休 闲区
闲区及树阵休闲区。休闲小
在健身休闲区集中 地人数在一天的不
人流量 多 较多 少 很少 一般 多
据调查人群显示19点之后散 步休闲的人较多,活动方式 丰富且在此时间段人数增长 明显。
弘扬广场
背景介绍
为了繁荣江北新城的发展, 由弘扬集团斥资数十亿打造的弘 扬广场于2011年5月全面建成开业。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大桥北路48号, 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江北未来商业中心。
道区
同时段保持最高 健身休
闲区
树阵活 动区
人数 4 9 0 36 12
广场分 区
中心喷 泉区
西侧休 闲区
休闲小 道区
健身休 闲区
树阵活 动区
人数 3 12 2 26 7
广场分 区
中心喷 泉区
西侧休 闲区
休闲小 道区
健身休 闲区
树阵活 动区
人数 1 4 4 14 8
不同广场的对比分析
山西路广场是一个开放式、具有现代气息的市民广场。与湖南路 现代文明商业街连为一体,互为补充。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舒适、优 雅的场所和空间,是一个开放的休闲娱乐场所。与其他广场不同的是 在人的行为活动上他倾向于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休憩和娱乐。
行为活动分析--购物
时间点 9:00 11:00 12:00 14:00 16:00 19:00
人流量 32 20 17 34 60 89
该广场的主要功能之一便 是购物,服务对象多为年 轻人,可以从图表中看出 在19:00时段人流量达到 顶峰,多是因为年轻人下 班后,晚上出来购物。
行为活动分析--休憩
人在山西广场中的行为分析
动
静
散娱健交休 步乐身谈息
行为活动分析--休息交流
时间点 9:00 10:00 11:00 13:00 14:00 15:00
人流量 52 43 30 22 27 36
依据图标可以看出休息交谈的人群 数量较大,大多数人习惯休憩雨景 观朝向较好的地方。
随时间点的变化人群数量也随之产 生了变化。可以看出在中午时间人 流量明显减少其主要有气温升高其 广场的舒适度也随之降低,且午休 午餐时间已到。
广场调研分析
---人的行为活动
小组成员:陈秋苡09 曹泽宇05
目录
山西路休闲广场 弘扬广场 南京1912 鼓楼广场 对比分析
山西路休闲广场
背景介绍
山西路休闲广场的原址是少 年宫及封闭管理的西流湾公园,北 面有较大面积的水面。
为改善城市环境,市政府决 定拆除山西路交通环岛及人行天桥, 建设了地下过街人行通道。为了使 广场能向城市敞开,拆去了一幢7 层沿街住宅。
50
12:00
68
行为活动分析—娱乐
时间点
人流量
17:00
80
19:00
127
21:00
150
24:00
69
夜晚的1912也是不一样的热闹。 酒吧、KTV、餐厅大多都是夜晚狂 欢的。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喜欢在这 里尽情释放自己。
鼓楼广场
背景介绍
鼓楼广场的原址长期由 长途汽车站占用,这不仅对城 市交通极为不利,在长途汽车 站迁走后,建成绿色的城市休 闲广场,第二期又向东扩大了 用地。改变了南京仅有可望不 可及的广场,受到市民的欢迎。
行为活动分析--健身 娱乐
时间点
人流量
9:00
29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健身娱乐的人群 主要活动于上午时段,经过观察发 现活动人群主要集中于广场入口处。
并且随着时间变化活动人群开始转 移。
10:00
18
11:00
0
12:00
0
行为活动分析--散步
时间点 9:00 10:00 11:00 12:00 14:00 19:00
功能分析
休闲步 道区
树阵休闲区
休闲散步 区
中央休闲区
健身休闲区
使用人群分布Βιβλιοθήκη 广场 分区树阵 区
健身 区
休闲 小道 区
中心 休闲 区
休闲 步道 区
老人 5 20 0 50 55
中年 25 25 10 25 35
青年 40 40 80 5 10
儿童 30 15 10 20 20
可以看出老年人中年人儿童大多集 中活动在东侧的健身休闲区和树阵 活动区,而年轻人主要活动在中心 喷泉和休闲小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