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的分子结构1. 对Boron的五种常见同素异形体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答:Boron的五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α-Rhombohedral、β-Rhombohedral、β-Tetragonal、γ-Orthorhombic和δ-Tetragonal。

2. 银属于哪一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是多少?答:银属于IB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47。

第二章:价键理论3. 请解释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答: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中的电子对共享而形成的。

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包括:a. 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能够保持原子之间的引力。

b. 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电负度差异。

c.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原子间的电负差异。

d. 共价键的性质可通过价键角度和长度表示。

第三章:离子键和金属键4. 铁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答:铁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5. 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什么?答: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CO3^2-。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化学6. 请说明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

答: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包括价电子数、配体的电荷和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

7. 请介绍一下Fe(H2O)6Cl3的晶体结构。

答:Fe(H2O)6Cl3的晶体结构是八面体结构。

第五章:反应动力学8. 简述活化能及其在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

答:活化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在反应动力学中,活化能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活化能越高,则反应速率越慢。

第六章:电化学9.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什么?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电流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溶液所需要的电压。

10. 请问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作为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从而导致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以上是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的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反应 2SO 2(g)+O 2(g)NO(g)2SO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dc (SO 2 ) dc( O 2 )B.dtdtdc(SO 2) dc( S O 3) dt2dtC.dc( S O 3 ) c(O 2 D.d) 2dtdtd c(SO) dc(O )322dt dt解:选 D 。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AABBYYZZvdc A v Ad t dc B v Bd t dc Y v Yd t dc Z v Zdt2.由实验测定, 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 v =kc(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 此时反应速率为 ( )。

A. 2vB. 4vC. 2.8vD. 2.5v1/2(Cl 2),H 2 和 Cl 2 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率应该增大2 2 倍,即相当于 2.8Υa 。

解:选 C 。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υ=kc(H 2)c-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 E a.正=70 kJ m ·ol逆=20 kJ m ·ol-1B. -50 kJ m ·ol -1C. 90 kJ m ·ol -1D. -45 kJ m ·ol -1A. 50 kJ m ·ol解:选 A 。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 Q = E a,正- E a,逆。

-1,加入 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 42 kJ ·m ol -1,加入 4.在 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 E m ·ol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及答案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及答案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溶液中,反应物A在t1时的浓度为c1,t2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c1-c2)/(t1-t2)计算反应速率,当△t→0时,则为平均速率。

()2. 反应2A+2B→C,其速率方程式r = kc(A)[c(B)]2,则反应级数为3。

()3. 化学反应3A(aq)+B(aq)→2C(aq),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1.0 mol∙L--1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4. 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5. 反应aA(aq)+bB(aq)→gG(aq)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 = k[c(A)]a[c(B)]b,则此反应一定是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6. 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

若k的单位是mol1-n∙L n-1∙s-1,则反应级数为n。

()7. 对不同化学反应来说,活化能越大者,活化分子分数越多。

()8. 通常升高同样温度,E a较大的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

()9. 一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如果活化能越大,则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10.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元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r =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级数为_______。

2. 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________反应;反应速率系数k的单位与元反应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有关。

3. 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_____.4. 某反应A→B+C,当A的浓度为0.20 mol·L-1时,反应速率是0.0050 mol∙L-1∙s-1,若是零级反应,反应速率系数为____________,若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系数为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总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及反应速度的实验测定 2:了解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温度的影响4:了解速率方程的实验测定和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 5:初步了解活化能的概念及其于反应速度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反应速率的定义1:掌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两个概念。

2:学会用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1平均速率:2121c c r tt -=-- ○2瞬时速率:某一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反应速率与反应浓度的关系○1掌握反应级数的概念,学会建立简单的速率方程。

○2掌握速率常数k 的概念及意义,可以由速率常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

第三节:反应机理○1了解什么是基元反应。

○2学会从微观角度角度建立速率方程探讨反应机理。

第四节: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1熟练掌握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学会计算零级、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了解二级、三级反应的半衰期。

第五节:反应速率理论的简介了解解释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碰撞理论和解释阿仑尼乌斯方程的过渡态理论。

第六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三种表达方式及计算○1aE RTk Ae-=○2ln ln Eak A RT =-+○3ln lg 2.303a E k A RT=-+,○2熟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学会计算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关系212112lg ()2.303a E k T T k R TT -=。

第七节:催化剂与催化反应简介简单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

Ⅱ 习题一 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B.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C.反应级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D.从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推测该反应的反应级数2.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不能改变反应的△G , △H, △S, △UB 不能改变反应的△G ,但能改变△H ,△S, △UC 不能改变反应的△G ,△H ,但能改变△S, △UD 不能改变反应的△G ,△H, △U ,但能改变△S3.对任意化学反应,其含义是( )A.表明它是二级反应B.表明它是双分子反应C.表明反应物与产物间的计量关系D.表明它是基元反应4.二级反应速度常数的量纲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s -1B. mol ∙dm -3 C . mol ∙dm -3 ∙ s -1 D . mol -1∙dm 3∙ s -15.某化学反应进行1h ,反应完成50%,进行2h ,反应完成100%,则此反应是(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6.升高同等温度,反应速度增大幅度大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活化能小的反应B.双分子反应C. 多分子反应 D .活化能大的反应7.对于反应2D+E→2F,若反应机理为:(快)(快)(慢)则反应的速度方程为()A.v=kC D2C EB.v=kC D C EC.v=kC D3/2C E D .v=kC D1/2C E8.某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为9.5×10-2min-1,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3.65 minB.7.29 minC.0.27 minD.0.55 min9.反应W产物的速度常数为8L2mol-2s-1,若浓度消耗一半时的速度为8L2mol-2s-1,则起始浓度为()A.8mol/LB.4mol/LC.16mol/L D .2mol/L10.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分子碰撞几率增加 B.反应物压力增大C .活化分子数增加D .活化能降低11.有反应X+Y=Z。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12.通过近似计算说明,12号、16号、25号元素的原子中,4s和3d哪一能级的能量高?
13.根据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指出下表中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有无错误,并说明理由。
元素
K
L
M
N
O
P
19
22
30
33
60
2
2
2
2
2
8
10
8
8
8
9
8
18
20
18
2
2
3
18
12
2

14.说明在同周期和同族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原因。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1)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S形的;
(2)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4)主量子数n为3时,有3s,3p,3d三条轨道。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或2p,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习题答案1-5

习题答案1-5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1-5章)第一章习题: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BCl 3酸性强。

因为CH 3推电子,使B 的缺电子性质减弱,而Cl 吸电子,主要与CH 3相反。

2.题目本身有问题。

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氏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AlCl 3作催化剂是利用其Lewis 酸性(配位不饱和),而吸水后配位饱和,失去Lewis 酸性和催化能力。

,4. p.29, 1.4 (其中的UO 2F 6该为UOF 4)(1)H 2O 22C(2)S 2O 32-3v C(3)N 2O(N -N -O 方式)v C ∞(4)Hg 2Cl 2h D ∞ (5)H 2C=C=CH 2 2d D (6)UOF 4C 4v (7)BF 4-d T(8)SClF 54v C(9)反-Pt(NH 3)2Cl 22h D(10)PtCl 3(C 2H 4)-2v C第二章习题:2.1 解:顺磁性和反磁性可参看p.38的2.3图, 四面体为高自旋, 平面四方形为低自旋.Ni 2+ d 8组态 Pt 2+ d 8组态 第四周期(分裂能小) 第六周期(分裂能大)P Ni ClPClClPtCl P Ptrans cis 四面体构型 平面四方形构型(两种构型) 只有一种结构 (P 代表PPh 3) 2.2 解(1)MA 2B 4 (2)MA 3B 3M A ABB M A BA BM A BAB M A AA Btrans cis fac(面式) mer(经式) D 4h C 2v C 3v C 2v μ=0 μ≠0 μ≠0 μ≠0μfac >μmer2.3 Co(en)2Cl 2+D 2hC 2 光活异构体 C 2Co(en)2(NH 3)Cl 2+33Htrans cis Co(en)(NH 3)2Cl 2+3Cl 333NH NH 33trans(1) trans(2)cis 注意: 光活异构体的数量, 多! 2.4 Co(en)33+ Ru(bipy)32+ 手性分子D 3 D 3 PtCl(dien)+ dien HNCH 2CH 2CH 2NH 2NH 2CH 2基本上为平面分子, 无手性2.5 (1) 分别用BaCl2溶液滴入,有白色沉液出现的为[Co(NH3)5Br]SO4,或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Co(NH3)5SO4]Br。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全版(汪小兰第四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全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4)第十一章取代酸 (72)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9)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7)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90)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101)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6)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5)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 e.H O NO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S 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无机化学_朱文祥_第三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_朱文祥_第三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配位化学【补充习题及答案】1.指出下列配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哪些是低自旋的,并说明理由。

(1)[FeF6]3-(2)[Mn(CN)6]4-(3)[Cr(CN)6]3-(4)[Co(NO2)6]3-答案:高自旋配合物为[FeF6]3-,因为F-为弱场配体。

低自旋配合物为[Mn(CN)6]4-、[Cr(CN)6]3-、[Co(NO2)6]3-,因为CN-、NO2-为强场配体。

2.ML6的CFSE随d电子数变化有何特征?答案:在O h弱场中,CFSE有两个极大值,三个极小值。

极大值位于d3组态(如V2+、Cr3+)和d8组态(如Ni2+),其CFSE均为–12 Dq;最小值位于d0组态(如Ca2+)、d5组态(如Mn2+、Fe3+)和d10组态(如Zn2+),其CFSE均为0。

在O h强场中,CFSE随d电子数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位于d6组态(如Co3+),最小值位于d0和d10组态。

3.以下过渡金属配离子中,哪些容易产生John-Teller效应?(1)[Ti(H2O)6]3+(2)[Mn(H2O)6]2+(3)[CuCl4(H2O)2]2-(4)[MnF6]3-答案:(3)[CuCl4(H2O)2]2-和(4)[MnF6]3-。

4.下列配合物中,哪些是取代活性的?哪些是取代惰性的?(1)[V(H2O)6]2+(2)[V(H2O)6]3+(3)[Cr(H2O)6]3+(4)[Cr(NH3)]63+(5)[FeF6]3-(6)[Fe(CN)6]3-(7)[Co(H2O)6]2+答案:(1)、(3)、(4)、(6)为惰性配合物,(2)、(5)、(7)为活性配合物5.trans-[Co(en)2Cl2]+的水解速率随en(H2NCH2CH2NH2)中的H被—CH3取代而增大。

试推测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可能机理是什么?答案:可能是S N1机理。

6.解释下列现象:(1)配合物[Cu(en)2]2+比[Cu(NH3)4]2+稳定,但[Ag(en)]+却不如[Ag(NH3)2]+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1、完成下列换算:
(1)把下列H+浓度换算成PH:
C(H+)/ mol .L-1: *10-5 *10-12 *10-8 *10-4
(2)把下列pH换算成H+浓度:
2、试计算:
(1)pH=与pH=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
(2) pH=的HCl溶液与pH=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和c(H+)。

3、写出下列弱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与K aθ的表达式:
(1) 亚硫酸(2)草酸(H2C2O4)
(3)氢硫酸(4)氢氰酸(HCN)
(5)亚硝酸(HNO2)
4、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 mol .L-1溶液是pH为,试求:
(1)该酸是K aθ
(2) 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

、白醋是质量分数为的醋酸(CH3COOH)溶液,假定白醋的密度ρ为1.007g•ml-1,它的pH为多少?
6、设 mol .L-1氢氰酸(HCN)溶液的解离度为%,试求此时溶液的pH和HCN的标准解离常数K aθ。

7、已知质量分数为%的氨水密度ρ为0.988 g•ml-1,试求:
(1)该氨水的pH;
(2)若将其稀释一倍,pH又为多少?
8、(1)在1.00L mol .L-1HAc溶液中通入 mol HCl气体(且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试求HAc的解离度,并与未通入HCl前做比较。

(2)在 mol .L-1NH3•H2O溶液中,加入 mol NaOH(设加入后,溶液体积无变化),试求NH3•H2O的解离度,并与未加NaOH前做比较。

9、描述下列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并解释之:
(1)将NaNO2溶液加入到HNO2溶液中;
(2)将NaNO3溶液加入到HNO3溶液中;
(3)将NH4NO3溶液加到氨水中;
10、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设加入固体后,下列溶液体积无变化):
(1)在100ml mol .L-1 HAc中加入 KOH;
(2) (NH4)2SO4溶于浓度为 mol .L-1的氨水。

11、静脉血液中由于溶解了CO2而建立下列平衡:
H2CO3 ⇋H+ + HCO-
上述反应是维持血液pH稳定的反应之一,加入血液的pH=7,那么缓冲对c(HCO-)/c(H2CO3)之比应为多少?
12、现有一由NH3和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试计算:
(1)若c(NH3))/c(NH4+)=,该缓冲溶液的pH等于多少?
(2)当该缓冲溶液的pH=时,c(NH3))/c(NH4+)等于多少?
13、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在300ml mol .L-1HAc溶液中需加入
多少克固体NaAc•3H2O(忽略加入固体所引起的体积变化)?
14、现有125ml mol .L-1NaAc溶液,欲配制250ml pH=的缓冲溶液,需加入 mol .L-1HAc多少毫升?
15、取 mol .L-1某一元弱酸溶液与 mol .L-1 KOH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0ml,测得此溶液pH为,求此一元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

16、下列各组溶液都以等体积混合,指出哪些可以作为缓冲溶液?为什么?并计算缓冲溶液的pH。

(1) mol .L-1HCl与 mol .L-1NaAc溶液;
(2) mol .L-1HCl与 mol .L-1NaNO2溶液;
(1) mol .L-1HCl与 mol .L-1NaOH溶液;
(1) mol .L-1HNO2与 mol .L-1NaOH溶液。

17、分别计算下列各混合溶液的pH(设无体积变化):
(1)溶液与 mol .L-1NaOH溶液混合;
(2) mol .L-1NH4Cl溶液与 mol .L-1NaOH溶液混合;
(1)溶液与 mol .L-1NaOH溶液混合;
18、下列各溶液的浓度均为,试按pH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不要求计算):
NH4Ac,NaHSO4,Ba(OH) 2,HCl,NH4Cl,NaOH,HAc,NaAc,H2SO4
19、完成下列水解反应方程式:
(1)Al2S3 + H2O → (2) NaHCO3 + Al2(SO4)3H2O
(3) SnCl2 + H2O → (4) AlCl3 + H2O →
(5) SbCl3 + H2O →
20、计算下列盐溶液的pH:
(1) (2)
21、溶液的c(H+)=*10-8 ,试计算:
(1)NaNO2的水解常数(2)HNO2的解离常数
22、写出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θ的表达式(假设完全解离): PbCl2,Ag2S, AgBr, Ba3(PO4) 2
23、已知下列物质的溶解度,试计算其溶度积常数。

(1)CaCO3; s(CaCO3)=*10-3 g•L-1
(2) Ag2CrO4; s(Ag2CrO4)=*10-2 g•L-1。

24、已知下列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试计算其饱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1)CaF2; Kspθ(CaF2)= *10-9;
(2) PbSO4: Kspθ(PbSO4)= *10-8。

25、Ca(OH) 2是一种较便宜的碱,但因溶解度较小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试计算饱和Ca(OH)2溶液的pH.
26、通过计算说明将下列各组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时,哪些可以生成沉淀?哪些不能?各混合溶液中Ag+和Cl-的浓度分别是多少?
(1)*10-6 AgNO3和*10-5 NaCl;
(2)*10-4 AgNO3和*10-4 NaCl;
(3)* AgNO3和*10-3 NaCl;;
(4)•L-1 AgNO3和 mg•L-1 NaCl(各溶于 H2O中)。

27、从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步骤如下:
MgCl2 + Ca(OH) 2→ Mg(OH)2 +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HCl(g) <500℃ MgCl2 + 6H2O(g)
MgCl2电解 Mg + Cl2
假设海水中Mg2+的浓度为*10-2,利用Mg(OH)2的溶度积计算,当加入Ca(OH)2至溶液是pH为多少时,Mg2+的浓度可降低到原来的%。

28、现用两种不同方法洗涤BaSO4沉淀:
(1)用0.10L蒸馏水;
(2)用0.10L 。

假设两种洗涤方法都被BaSO4所饱和,计算在不同洗涤液的洗涤中损失的BaSO4各为多少克?
29、由下面给定条件计算K spθ:
(1)Mg(OH)2饱和溶液的pH=;
(2)Ni(OH)2在p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5。

30、在100mL 中,加入浓度为氨水100mL,计算在氨水中含有多少克NH4Cl时才不致生成Mn(OH)2沉淀(设溶液混合时无体积效应)?
31、某溶液中含有+和+,在滴加Na2SO4溶液时(忽略体积变化),哪种离子首先沉淀出来?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沉淀的离子是否沉淀完全?两种离子有无可能用沉淀法分离?
32、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在提纯CuSO4时,
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使Fe2+氧化为Fe3+,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假设溶液中c(Cu2+)= ,c(Fe2+)= .试通过计算解释:(1)为什么必须将Fe2+氧化为Fe3+后再加入碱。

(2)在Ph=时能否达到将Fe3+除尽而CuSO4不损失的目的.
33、当CaSO4溶于水后,建立如下平衡:
(1)CaSO4 (s)⇋ CaSO4 (aq); K spθ= 6*10-3
(2) CaSO4 (aq) Ca2+(aq) + SO42-(aq); K spθ= 5*10-3
试:(1)求CaSO4 (aq)和Ca2+(aq) SO42-(aq)的平衡浓度;
(2) 求固体CaSO4溶于1L水中的物质的量;
(3) 将(1)的答案从CaSO4的K spθ =*10-6直接计算得到的溶解
度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