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莹治疗肾性水肿经验_陈磊鑫 - 副本
刘春莹主任医师应用玉屏风散治疗肾脏疾病经验

12 1 0・
现 代 中西 医 结合 杂 志 Mo enJ un l fItgae rdt n l hn s n s r dcn 0 1Ma ,2 ( ) d r o ra ne rtdT a io a C ieea dWet nMe iie2 1 r 0 9 o i e
苈 )吐( 用豆豉 、 子 、 、 可 栀 萝 子 、 山 、 蒂 、 金 、 汁 、 常 瓜 郁 齑 藜 芦 、 参 、 小豆 、 汤 、 茶 ) 下 ( 用 大黄 、 硝 、 礞石 、 苦 赤 盐 苦 、 可 芒 青 大 戟 、 遂 、 随 子 、 花 ) 法 ; 虚 补 之 , 补 母 ( 用 桂 甘 续 芫 三 土 有 可 心 、 苓 ) 补气 ( 用 人 参 、 芪 、 麻 、 根 、 草 、 橘 皮 、 茯 、 可 黄 升 葛 甘 陈
藿 香 、 蕤 、 砂 仁 、 香 、 豆 )、 血 ( 用 白 术 、 术 、 葳 缩 木 扁 补 可 苍 白芍
药、 饴、 枣、 胶 大 干姜 、 瓜 、 梅 、 蜜 ) 法 ; 湿 除 之 , 燥 木 乌 蜂 三 本 有 中宫 ( 选 白 术 、 术 、 皮 、 夏 、 茱 萸 、 星 、 豆 蔻 、 可 苍 俩 半 吴 南 草 白
许 多 独 特 经 验 。 李 时 珍 曾 高 度 评 价 张 元 素 , 大 扬 医 理 , 素 “ 灵 之下 , 一人 而 已 ” 。元 素 许 多 新 的 创 新 和 论 点 , 推 动 祖 国 医 对 学 的 进 步 起 到 了 积极 作 用 。
[ 稿 日期 】 2 1 0 收 0 0— 8—1 5
缓之 , 草 ; 甘补之 , 参 ; 甘 以 人 以苦 泻 之 , 连 ” 黄 。② 气 味 厚 薄 , 升 降 浮沉 各 不 相 同 : 《 学 起 源 ・ 药 备 旨》 张 元 素 写 在 医 用 中 到 : 药 有 气 味 厚 薄 , 降 浮 沉 补 泻 主 治 之 法 , 各 不 同 。 并 “ 升 各 ” 在“ 湿化 成 中央 ” 出 : 戊 土 其 本 气 平 , 兼 气 温 凉 寒 热 , 提 “ 其 在 人 以 胃应 之 ; 土 其 本 味 淡 , 兼 味 辛 咸 苦 , 人 以 脾 应 己 其 在 之 。 其 下 列举 多味 药 物 供 后 人 参 考 。 ③ 脾 胃 用 药 分 门别 类 : ”
肾性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性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导语:肾性水肿是一种主要为眼睑部,脚裸等处出现水肿的一个症状,这样的症状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会非常的明显,下肢浮肿的现象也很厉害,如果浮肿到肾性水肿是一种主要为眼睑部,脚裸等处出现水肿的一个症状,这样的症状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会非常的明显,下肢浮肿的现象也很厉害,如果浮肿到四肢的话,那么说明何以的肾病开始加重了,有时候通过按压的方式还会有凹陷的症状,如果肾性水肿严重的话,有可能还会恶化成为尿毒症,那么这个肾性水肿该如何来治疗呢?(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
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
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
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
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
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名医经验』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举隅

『名医经验』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举隅刘春莹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致力于临床治疗、科研、教学3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效果显著,尤其运用玉屏风散治疗肾病综合征(NS)有独到见解。
现将刘春莹主任医师应用玉屏风散治疗NS的理论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l反复外感是NS加重或复发的重要因素激素敏感型NS病情缓解后多因外感而导致病情的复发,其他类型的NS多因外感导致蛋白尿。
病情加重或复发。
刘老师从中医角度认为,NS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
久病致脾肾双亏,统顾失司,精微外泄,愈泄愈虚,而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的“精气夺则虚”。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肾藏先天之精。
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则脾肾健旺充盛,身体方能健康。
肺为华盖,主行水,为水上之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的促进;肾气所蒸化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及膀胱,故肺肾功能失调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出现水肿。
脾肾虚则导致水谷精微化生及纳气功能失调,导致其他脏器俱虚。
肺气虚,宣降失司。
卫外不固,而易感外邪。
外邪侵犯机体,致使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
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又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风雨寒热。
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同时又指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NS患者体质本虚,若复感外邪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
刘老师从西医的角度认为:反复的外感再次诱发体内免疫反应而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NS患者反复外感的西医原因:(1)尿中丢失大量蛋白的同时也丢失免疫球蛋白,所以免疫力降低;(2)NS患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抵抗力下降。
2玉屏风散固表御邪有坚实的研究基础玉屏风散一方出自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其药物组成为:黄芪、白术、防风。
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要

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要
任艳芸;陈景平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06(26)6
【摘要】介绍了刘春莹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脏病(CKD)的独到见解。
认为 CKD 的病因病机为虚热与实热共存,湿浊与瘀血相互影响,脾肾双亏与慢性虚损交织共见。
治疗过程宜分期辨治,结合具体的体质状态,紧紧抓住热、浊、瘀、虚四种病机的主次和演变。
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慢性肾衰,结合必要的西医治疗,收效良好。
【总页数】3页(P28-30)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治疗经验;中医药治疗
【作者】任艳芸;陈景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汉中市中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4
【相关文献】
1.刘春莹主任医师引用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 [J], 张龙飞;刘春莹
2.刘春莹主任医师运用益气健脾、温肾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Ⅴ期经验总结 [J], 严紫怡;刘春莹
3.刘春莹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水肿经验撷要 [J], 宋利强;刘春莹
4.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摭拾 [J], 朱安琪;刘春莹
5.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经验 [J], 张少田;王贺勇;刘春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刘媛媛张爽殷志刚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究于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本研究课题收集38例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为客观对象,予以患者中医治疗。
结果 38例患者经长约2个月的治疗,治疗无效患者1例,治疗显效患者22例,转归患者15例,有效率97.37%。
治疗后患者BUN、24h尿蛋白、Scr、TC、TG、HDL-C、LDL-C等指标均异于治疗前,组間差异显著(P【关键词】中医;慢性肾脏病性水肿【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慢性肾脏病性水肿为肾脏疾病常见的病理进程,该时期患者临床症状显著,肾功能持续性损伤,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常规西医针对慢性肾脏性水肿尚无系统化治疗,西药的治疗依赖肝肾代谢,于机体肾脏功能无益,临床应用价值受限[1]。
随着我国我国传统医学不断发展,于慢性疾病疾病及疑难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于慢性肾脏性水肿治疗中开展中医干预,临床应用反馈优异。
本研究为了明确中医于慢性肾脏性水肿治疗中的疗效,特开展平行比对,执行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课题收集38例客观对象,均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29岁~67岁,中位年龄(42.35±1.74)岁,病程2年~11年,中位病程(5.08±0.42)年。
纳入标准:(1)本研究收集的38例客观对象,均满足临床对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诊断依据;(2)患者自愿进行客观比对,并接受随访;(3)相关研究指标上报院伦理会,经审核后实施。
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比对的患者;(2)对使用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1.2 方法患者确诊后均采用一般治疗干预,予以患者低盐、低油脂、优质蛋白的食物,对机体水电解质进行纠正,控制患者血压指标,将空腹血糖控制于7.0 mmol/L之下,餐后血糖控制于10.0 mmol/L之下,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进一步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慢肾康颗粒经口服治疗,主要药物成分包括苍术、黄精、益母草、大黄、丹参、白术、白花蛇舌草、牡丹皮、连翘等,每包15 g,每日服用1包,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bd498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602600.X(22)申请日 2018.12.26(71)申请人 李玮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化路1号聊城市中医院(72)发明人 李玮 王殿玲 (51)Int.Cl.A61K 36/9066(2006.01)A61K 36/899(2006.01)A61P 7/10(2006.01)A61P 13/12(2006.01)A61P 3/10(2006.01)A61P 3/06(2006.01)A61P 9/12(2006.01)A61K 33/12(2006.01)(54)发明名称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
两协胀满加郁金15克、青皮10克;腹涨者加陈皮10克。
本发明中药制剂纯中药制取,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9364221 A 2019.02.22C N 109364221A1.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 、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
2.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 、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郁金15克、青皮10克。
慢性肾炎水肿案 治以补肾利水 疏风解毒

慢性肾炎水肿案治以补肾利水疏风解毒*导读:吴某,女,32岁,2012年3月14日诊。
主因双下肢水肿6年余,加重伴咽痛、咳嗽3天来诊。
现症:……吴某,女,32岁,2012年3月14日诊。
主因双下肢水肿6年余,加重伴咽痛、咳嗽3天来诊。
现症:形体肥胖,咽红充血,左侧扁桃体Ⅰ肿大,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小便量少,小便时泡沫多,大便干。
舌暗红,舌体廋,苔薄白,脉浮,重取尺脉沉细。
尿常规示:蛋白3+,潜血3+。
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诊断为水肿。
证属:肾虚水泛,风热上扰。
治以:补肾利水,疏风解毒。
处方: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5克,土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枸杞子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板蓝根15克,女贞子15克,瓜蒌15克,甘草3克。
中药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3月21日):已无咳嗽及咽痛,仍双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小便时泡沫多。
去射干及牛子,加浮萍15克。
取14剂。
三诊(4月4日):双下肢水肿稍减轻,小便量可,小便时泡沫减轻。
查尿常规示:蛋白2+,潜血3+。
调整处方: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土茯苓20克,防风10克,金樱子30克,芡实30克,板蓝根15克,瓜蒌15克,浮萍15克,薏苡仁30克,枸杞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仙灵脾15克,五味子5克,甘草3克。
予30剂。
四诊(5月5日):双下肢轻微指凹性水肿,小便量可,小便时泡沫明显减轻。
查尿常规示:蛋白1+,潜血2+。
四诊处方加三七粉3克(冲服),并予云南白药1克,每日2次,用中药煎剂冲服。
取30剂。
五诊(6月5日):双下肢轻微指凹性水肿,小便量可,小便时泡沫明显减轻。
查尿常规示:蛋白1+,潜血1+。
继服五诊处方,取30剂,停用云南白药。
六诊(7月6日):双下肢无明显指凹性水肿,小便量可,小便时泡沫明显减轻。
肾性水肿中医治疗临床疗效论文

浅谈肾性水肿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方在肾性水肿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肾性水肿形成的中医病机,参照其西医病理改变,结合其治疗特点,将肾性水肿分为肾炎性、肾病性、肾衰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性)水肿三类。
以五苓散为基本配方,分别加用玉屏风散、猪苓汤加减;以大黄、蒲公英、龙骨、牡蛎各30g保留灌肠,或以黄芪、白术等合鲤鱼250g共煎。
结果饮汤食鱼,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治疗应结合患者病情,因人制宜,辨证组方,临床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肾性水肿中医药疗法病机[中图分类号] r256.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50-01水肿是指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的状态,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中医古籍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1]。
在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如鉴别外感内伤、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然后才立法、组方、选药。
作者根据肾性水肿形成的中西医病理差异,将其分为肾炎性、肾病性、肾衰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性)水肿三类,并结合临床对其治疗进行初步分析[2]。
1 守中医病机、参西医病性、分水肿类型肾炎性水肿: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时,机体出现免疫性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无异常,可见尿少;加之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水钠潴留形成水肿。
中医认为由风、湿、毒等外邪侵袭引起,亦可由饮食失节、劳倦内伤而诱发,致使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或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无权,水液停聚,泛溢肌肤为肿。
该型水肿初期多伴外邪入侵,以肺、脾功能失常,肾气化障碍为主,重在标实;后期可有脾、肾功能虚亏,故治则应祛邪利水。
肾病性水肿:现代医学认为该水肿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液自血浆渗入组织间; 2)有效血容量减少,机体出现相应调节,如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等,加强远端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验 案 举 隅 杨某,男,22岁。 主 诉:2008 年 12 月 在 西 安 某
医院诊断为原发性 肾 病 综 合 征 (系 膜 增 生 性 肾 小 球 肾炎),给予抗炎、保肾、改善微循环 及 泼 尼 松 治 疗 2 周 后 蛋 白 转 阴 ,后 出 院 继 续 治 疗 ,服 8 周 后 开 始 撤 减 泼尼松,每2周减5mg,当减至 35mg时即出现蛋白 尿,反复治疗1年余,效 果 不 佳,于 2009 年 10 月 22 日 找 刘 老 师 就 诊。 症 见:颜 面 及 双 下 肢 水 肿,满 月 脸 ,腰 酸 腿 软 ,五 心 烦 热 ,多 汗 ,纳 呆 乏 力 ,舌 质 红 暗 、 苔黄腻,脉沉细滑。 尿 常 规:蛋 白 (+ + + +);肝 功 能:白蛋白22.3/L,总 胆 固 醇 (CHO)16.9mmol/L, 甘油 三 酯 (TG)2.55mmol/L;血 压 120/70mmHg; 病属中医水肿,证 属 气 阴 两 虚,水 湿 内 停,其 气 阴 两 虚,水湿挟瘀热留 滞,水 道 不 利,精 微 失 于 固 摄 而 下 泄。治 以 益 气 养 阴,利 水 渗 湿,佐 以 固 摄 精 微,标 本 兼 治 ,方 用 参 芪 地 黄 汤 合 水 陆 二 仙 丹 化 裁 。 处 方 :黄 芪30g,党 参 20g,防 风 10g,(炒)白 术 10g,生 地 黄 15g,山 茱 萸 10g,山 药 15g,茯 苓 15g,牡 丹 皮 10g,金 樱子 20g,芡 实 30g,丹 参 15g,川 芎 12g,益 母 草 20g,鱼腥草20g,白 茅 根 30g,大 腹 皮 10g,砂 仁 8g。 14剂,每 日 煎 服 1 剂,强 的 松 60mg,每 10 天 减 5mg,服上 药 2 周 后,颜 面 及 双 下 肢 水 肿 较 前 减 轻, 汗 少 ,纳 食 可 ,查 尿 蛋 白 (+ + + ),上 方 去 大 腹 皮 、党 参,加石韦15g,益 母 草 增 至 30g,鱼 腥 草 增 至 30g, 续 服 2 周 ,水 肿 基 本 消 失 ,仅 足 踝 有 轻 微 浮 肿 ,无 汗 , 纳食可,乏 力 显 消,夜 休 差,五 心 烦 热,复 查 尿 常 规: 蛋 白 (+ ),肝 功 能:白 蛋 白 28.5g/L,CHO 11.5mmol/L,续上方减 茯 苓、牡 丹 皮、益 母 草,加 知 母 12g、黄 柏 15g、远 志 10g、酸 枣 仁 15g,服 2 周 水 肿 消失,夜 眠 可,五 心 烦 热 明 显 减 轻,舌 质 红、苔 黄 少, 脉沉数,续上方去远志、酸枣仁,加 女 贞 子 15g,墨 旱 莲15g,服2周后,舌苔白,脉沉稍 滑,续 用 上 方 去 知 母、黄柏,续 服 5 周,满 月 脸 逐 渐 缓 解,泼 尼 松 已 减 完,复查 尿 常 规、血 常 规、肝 功 能、血 脂 均 正 常,临 床 症 状 已 消 失 ,给 予 玉 屏 风 散 合 水 陆 二 仙 丹 加 丹 参 、川 芎、鱼腥 草、白 茅 根、山 药、砂 仁,再 服 3 个 月 以 巩 固 疗 效 ,至 今 未 复 发 。
· 1428 ·
陈磊鑫 刘春莹治疗肾性水肿经验
2011 年 第 16 期
蒲 公 英 15g,车 前 子 15g,益 母 草 20g,白 茅 根 20g,砂 仁 6g,白 术 10g。 3 中 西 医 结 合 ,相 得 益 彰
肾 性 水 肿 的 发 生 多 由 大 量 蛋 白 尿 、低 蛋 白 血 症 、 球管失衡及水钠潴 留 引 起,现 代 医 学 已 广 泛 将 利 尿 剂、糖皮质激素、细 胞 毒 药 物 等 应 用 在 肾 性 水 肿,而 利尿剂、糖皮质激素 及 细 胞 毒 药 物 存 在 很 大 的 副 作 用 ,在 治 疗 疾 病 的 的 同 时 对 人 体 也 造 成 一 定 的 损 伤 , 如应用激素治疗肾 病 综 合 征,首 始 治 疗 阶 段 大 剂 量 应用激素[2],长 期 应 用 势 必 导 致 阳 亢,阳 亢 则 耗 阴, 故 临 床 常 因 燥 热 伤 阴 而 出 现 兴 奋 、躁 动 、失 眠 、盗 汗 、 面 色 潮 红 、多 毛 、无 心 烦 热 、口 燥 咽 干 、舌 红 少 津 脉 细 数 。 辨 证 属 中 医 阴 虚 火 旺 ,可 配 合 滋 阴 降 火 中 药 ,方 用二至丸合知柏地 黄 丸 加 减;减 量 治 疗 阶 段 由 于 激 素 撤 减 ,患 者 常 由 阴 虚 向 气 虚 转 化 ,日 久 呈 现 出 气 阴 两 虚 ,临 床 上 常 出 现 疲 乏 无 力 、食 欲 缺 乏 、腰 酸 腿 软 、 头晕耳鸣,严重者 可 见 少 气 懒 言、语 音 低 微、神 态 倦 怠、舌 淡 白、脉 沉 弱。 辨 证 属 脾 肾 亏 虚,方 用 四 君 子 合参芪地黄汤加减;激 素 维 持 治 疗 阶 段 由 于 激 素 量 小副作用已大大减 少,此 阶 段 多 属 于 肾 病 综 合 征 的 缓解期,为 防 止 复 发,宜 加 强 补 肾 健 脾 扶 持 人 体 正 气 ,提 高 患 者 免 疫 力 ,可 用 玉 屏 风 散 和 六 味 地 黄 丸 加 减。因在肾病综合征的不同治疗时期多存在水肿消 退,血容量 不 足,导 致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补 偿 而 出 现 淤 血,辨证属血瘀、气 滞 且 多 存 在 热 毒,因 此 在 肾 病 综 合征的不同治疗 时 期,可 加 入 活 血 化 瘀、清 热 解 毒、 理 气 燥 湿 之 品 ,如 红 花 、丹 参 、当 归 、川 芎 、益 母 草 、赤 芍、红景 天、地 龙、金 银 花、蒲 公 英、板 蓝 根、石 韦、黄 柏 、苍 术 、黄 芪 、香 附 、郁 金 等 。
枝 以 宣 肺 散 寒 祛 风 ;咳 嗽 、痰 多 者 加 陈 皮 、葶 苈 子 、紫 苏 子 、枇 杷 叶 以 止 主 要 针 对 湿 毒 浸 淫 ,内 归 脾 肺 ,三 焦 气 化 不 利 ,水 湿 内 停 者 ,运 用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和 五 味 消 毒 饮 加 减 。 方 用 :麻 黄 10g,连 翘 12g,赤 小 豆 15g,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蒲公英15g,紫 花 地 丁 15g,紫 背 天 葵 15g,桑 白 皮 12g,生 姜 3 片,大 枣 3 枚 。 若 疮 毒 重 者 加 重 蒲 公 英 、紫 花 地 丁 用 量 ;湿 胜 而 疮 痍 糜 烂 严 重 者 加 苦 参 、土 茯 苓 以 利 湿 解 毒 ;皮 肤 瘙 痒者加白鲜皮、赤 芍、地 肤 子 以 清 热 凉 血 止 痒;小 便 短涩者加白茅根、石 韦、瞿 麦 以 清 热 利 湿;大 便 不 同 者可加大黄泄热解毒活血通便。
刘 老 师 认 为 ,肾 性 水 肿 重 要 因 素 是 大 量 蛋 白 尿 、 低蛋白血症,蛋白 属 于 人 体 精 微 物 质,脾 主 运 化,运 化 水 谷 精 微 ,为 后 天 之 本 ;肾 主 水 主 纳 气 主 藏 精 为 人 体阴阳之 根 本。 治 疗 肾 性 水 肿 在 于 调 理 肺 脾 肾 三 脏 ,其 关 键 在 脾 肾 ,先 天 得 后 天 濡 养 ,则 肾 主 水 、主 纳 气 、主 藏 精 、主 骨 生 髓 功 能 正 常 ,则 水 液 代 谢 有 序 、元 气 充 沛 、精 微 得 固 、骨 健 髓 足 ,后 天 不 足 先 天 必 亏 ,且 主运化功能失常,精 微 生 成 不 足,人 体 代 谢 消 耗,可 加重水肿,所以治 疗 肾 性 水 肿 急 则 治 标、缓 则 治 本, 治标不忘固本,固 本 不 忘 治 标,标 本 兼 治。 同 时 “气 行 则 血 行 ,气 滞 则 血 瘀 ,血 精 津 液 同 源 ”,水 肿 必 将 导 致气滞、血瘀,久瘀 多 湿 多 热,在 利 水 消 肿 的 同 时 要 理 气 活 血 ,清 热 燥 湿 。 总 之 ,治 疗 肾 性 水 肿 的 急 则 利 水 消 肿 ,益 气 活 血 ,补 脾 益 肾 ;缓 则 健 脾 补 肾 ,利 水 消 肿 ,清 热 燥 湿 ,益 气 活 血 。
肾性 水 肿 病 因 病 机 复 杂 多 变,在 治 疗 时 应 运 用 理法方药,辨证施 治,四 诊 合 参,发 挥 中 医 治 疗 肾 性 水肿的特长。
祛风利水 主 [1] 要 针 对 风 水 泛 滥,肺 宣 发 肃 降 失 常,水 溢 肌 肤 者,运 用 越 婢 加 术 汤 加 减。 方 用:麻 黄 10g,石 膏 30g,白 术 15g,防 风 10g,茯 苓 12g,泽 泻 15g,白茅根20g,大枣3枚。若偏于 风 热 者 加 黄 芩、 桔梗、射干清热解 毒 利 咽;偏 于 风 寒 者 加 紫 苏 叶、桂
中医杂志2011年8月第52卷第16期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Vol.52,No.16 ·1427·
刘春莹治疗肾性水肿经验
陈 磊 鑫1 指 导 :刘 春 莹2*
(1.陕 西 中 医 学 院 2009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陕 西 省 咸 阳 市 渭 阳 西 路 副 2 号 陕 西 中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内 分 泌 科 ,712000;2.陕 西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 通 讯 作 者 :34958500@qq.com,15991027303
[关 键 词 ] 水 肿 ;肾 性 水 肿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刘春莹主任医师从事肾 病 临 床 、科 研 、教 学 20 余 年 ,运 用 中 医 治 疗 难 冶 性 肾 性 水 肿 有 独 到 之 处 ,介 绍 如 下 。 1 明 辨 病 因 病 机 ,确 定 证 候 ,随 证 立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