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甲烷化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_重稀土氧化物添加剂的结构效应和电子效应
铝铈助剂对镍基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镜等技 术对合成 催化 剂进 行 了表征 . 结果表 明, 助 剂对形 成微 球 状催 化 剂有较 大的促 进作 用, 铝 铝
铈 助 剂对镍基催 化剂 的还 原有 明显的促进 作 用, 助剂 大幅提 高 了催化 剂的抗 积碳能 力. 铈 复合催化 荆的催化 活性 明显 高于单 一催化 剂. 关键 词 甲烷 化 , 镍基 催化 剂, R TP S M X D, R, E 中图分类号 T 2 Q4 6
焙烧 5h 得 到不 同型号 的催 化剂 . 负载二 氧化 硅 , 镍 的催化剂 标记 为 N; 负载 二 氧化 硅 的添 加 铝助 剂 镍 的催 化剂 标记 为 NA; 负 载二 氧 化硅 的添加 铝铈 镍
助剂 的催 化剂标 记为 NAC .
1 3 催 化 剂 的 表 征 .
37 8MJ m。成 为高热值 煤 制气 .2 同煤 炭 转化 1 / , r不
方式 的 热 能 有 效 利 用 率 为 : 制 油 ( 6 ~ 煤 2 .9
2 . ) 煤 制 甲 醇 ( 8 4 ~ 5 . ) 煤 发 电 86 < 2 . O4 <
( 0 ~4 ) 4 5 <煤 制合成天 然气 ( 3 ) 5 <煤 制合成 气 ( 2 5 ) [煤 制 甲烷 热效率较 高 , 8 . .3 ] 因此 具有一 定 的市 场 需 求.固 定 床 所 用 的 甲烷 化 催 化 剂 常 以 Al s 。 作为 主要载 体 , N O和 Al 可 能会相 0 ]但 i 03
试 剂硝酸 镍 、 酸铝 和 硝 酸铈 均 为 分析 纯 , O 硝 C
和 H。气 体 均 为 北 京 海 谱 公 司 所 产 ( 度 ≥ 纯
燃烧法制备Ni基甲烷化催化剂:Mg、Mn和La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化 性 能 的影 响 , 并采 用 N 2 低 温 吸附 、 H 2 _ T P R、 X R D、 T E M和C 0 一 T P D对样 品进行 了表 征 。
R h 、 P t 、 F e和 C o 等 金属元 素对 合成气 甲烷化具 有 良
好 的催 化 活性[ 3 1 。此 后 , 甲烷化受 到广 泛 的关 注 。R u 基催化 剂 具有 最好 的活性 ,但 是 由于 其价 格 昂贵 , 不利 于大规模 的商业 化使 用[ 4 1 。N i 基催 化剂对 甲烷
催化 剂 中助剂 的质量 分数为 6 %, N i 元素 的质量
分 数为 3 0 o /  ̄。催化剂均 采用溶液燃烧 法制备 ) 2 ・ 6 H 2 0和 A I ( N O 3 ) 3 . 9 H 2 O加 人 2 0 0 m L 乙 二醇 中 , 制 备 4份 , 在 其 中 3份 中分 别 加 入 一定 量 的 Mg ( N O 3 ) 2 ・ 6 H 2 0、 L a ( N O  ̄ ) ・ 6 H 0 和 Mn ( NO ) ・ 6 H : 0, 使得 助剂 元素 在催 化剂 中 的质量 分数 为 6 %。
度为 3 0 0 %时 , 含L a的催 化 剂 上 C O转 化 率 达 到 9 9 %; 并 且 该 催 化剂 在 高 温 反 应 中也 具 有 良好 的稳 定 性 。 关键词 : 甲烷 化 ; 镍 基催 化 剂 ; 溶液燃烧法 ; Mg ; Mn ; L a
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

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一、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的基本概念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三个元素系列中的15个元素,包括镧系和钪系元素。
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分布极度不均匀,因此被称为“稀土”。
稀土元素具有较特殊的化学性质,包括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大的化学活性等特点。
因此,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和助剂材料中,成为现代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是利用稀土元素作为催化剂或助剂来加速化学反应或改变反应路径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增加产物选择性、减少反应温度或压力等,在化学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
二、稀土催化原理稀土元素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主要是与底物、反应中间体和产物形成稳定或活化的配合物,从而改变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稀土催化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加成、氢化、羰基化、亲核取代等多种类型,其催化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配位效应:稀土元素在催化反应中与底物分子或反应中间体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这种配位效应可通过稀土元素的配位效应对反应底物的选择性作用,也可通过稀土元素催化剂对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改善反应速率。
(2)氧化还原性质:稀土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质,可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为电子传递体参与反应过程。
稀土元素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扮演氧化剂、还原剂或催化剂的角色,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3)酸碱性质: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酸碱性质,可以在酸碱催化反应中作为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
稀土元素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可以对反应底物的活化和中间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稀土催化原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稀土元素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为稀土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三、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的应用领域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在化学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甲烷干重整镍催化剂研究进展

甲烷干重整镍催化剂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温室效应认识的加深,全球变暖问题已上升至国际层面。
作为最强温室气体的CO2和CH4的相结合的CO2重整CH4(即甲烷干重整,DRM)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
综合考虑催化剂的经济性以及其催化性能,Ni基催化剂更适合于DRM工业化应用。
本文主要简述了DRM反应背景以及DRM催化剂组成和制备方法。
一、引言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程度加剧。
寻找和研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的能源代替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作为合成气高效转化制备可替代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源头,甲烷重整制合成气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报道[1]。
目前甲烷重整制合成气主要有甲烷干重整(DRM)、水蒸气重甲烷(SRM)和甲烷部分氧化(POM)3种途径。
其中。
DRM过程除了将温室气体CH4和CO2转化为可用于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气,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CDR过程生成的合成气的H2/CO较低(≤1.0),适合于有机含氧和羰基等化合物的合成以及作为费-托(FT)合成原料气,经FT反应可以制备可替代液体燃料[2]。
更为重要的是,DRM技术可直接应用于CH4与烟道气中CO2的重整反应,不需要对烟道气中CO2进行预分离,从而降低了反应成本[3]。
因此,加速DRM反应的工业化进程对于实现CO2减排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DRM反应的工业化应用,设计开发低成本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催化剂至关重要。
虽然Pt、Rh等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碳性能,但因为贵金属基催化剂成本太高,限制了其作为工业催化剂的应用。
而Ni基催化剂由于其高活性和低成本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但是,DRM反应中Ni基催化剂的易烧结和积碳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工业化应用的进程。
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制备催化剂,有效提高Ni基催化剂的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其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甲烷化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甲烷化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因此甲烷的催化化学转化研究对于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反应机理。
1. 甲烷化催化剂的分类甲烷化催化剂主要包括氧化铝基、硅铝酸盐基、镍基、钼基等四种催化剂。
(1)氧化铝基催化剂:氧化铝基催化剂主要包括负载型和非负载型两类。
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多为TiO2等高表面积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一般为Ni或Pt 等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这种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其催化活性受反应条件的制约较大。
(2)硅铝酸盐基催化剂:硅铝酸盐基催化剂具有活性中心分布广泛、反应速率快、抗中毒性好等优点,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催化剂。
(3)镍基催化剂:镍是甲烷化反应中最常用的催化剂,具有活性中心浓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
但镍基催化剂容易受到反应物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寿命也相对较短。
(4)钼基催化剂:钼基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覆盖率较低、反应温度低等优点,但由于其催化活性对反应前期的反应制约较大,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2. 反应机理甲烷化反应的反应系统包括三个阶段:甲烷解离为活性物种、活性物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与CO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
甲烷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会分解成甲基和氢原子,其中甲基是反应的活性物种。
(1)氧化铝基催化剂机理:活性物种CH3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甲基键后,与CO2分子发生反应形成HC(O)OCH3。
(2)硅铝酸盐基催化剂机理:硅铝酸盐基催化剂具有多种酸心,可进行多重反应。
CH4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形成甲基或催化剂表面上的CH键,进一步氧化生成的甲基根离子可与CO2反应生成甲酸盐根离子。
(3)镍基催化剂机理:镍的五配位构型容易形成镍甲烷络合物,甲烷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首先经过甲烷解离生成反应活性物质甲基根离子和氢离子,进一步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CO2发生反应生产甲酸。
宽温型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

% — 4 — 4
% 8 2 7 8 8 2 7 8
m2 ·g-1 1 6 7 1 6 7 1 5 9 1 6 0 .21 8 1 8②
1 实验部分
1 . 1 催化剂制备 采用实验室挤条成 型 装 置 制 备 活 性 A l O 2 3载 体。催化剂制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 所用试剂均为 分析纯。浸渍前, 载体 γ- A l O 0 0℃活化 2h , 2 3于 5 1 2 0℃烘干, 5 0 0℃ 焙烧 在助剂硝酸盐溶液中浸渍, 3h 。重复以上步骤, 负载活性金属组分 N i O 。 1 . 2 催化剂表征 H T P R程序升温还原测试在自制 T P R装置 2- 进行, 体积分数 5 %H r 作为还原气, T C D作为 2 -A 检测器。准确称量 5 0m g 催化剂装入样品管, 还原
田大勇, 杨 霞, 秦绍东, 孙守理, 孙 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北京 1 0 2 2 0 9 ) 摘 要 : 利用挤条成型及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基甲烷化催化剂。通过 H T P R等表征方 2- 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研究了 M g O对镍基催化剂中 N i O与载体 A l O 2 3 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催化剂 活性评价表明, 助剂 M g O在甲烷化反应中对 C H 4 选择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考察了催化剂的高 温稳定性, 并对镍基催化剂的低温失活现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甲烷化; 镍基催化剂; 煤制天然气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1 1 4 3 . 2 0 1 3 . 0 1 . 0 0 6 中图分类号: O 6 4 3 . 3 6 ; T Q 4 2 6 . 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1 1 4 3 ( 2 0 1 3 ) 0 1 0 0 2 6 0 0 4
甲烷干重整镍催化剂研究进展

甲烷干重整镍催化剂研究进展甲烷干重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可将甲烷转化为一系列有用的化学品,如合成气、烯烃和芳烃等。
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镍基催化剂是一类常用的甲烷干重整催化剂,因其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甲烷干重整镍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镍基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镍基催化剂由于其优良的催化活性和成本优势,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镍基催化剂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小的镍颗粒易于形成活性中间体,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因此合理设计镍基催化剂的结构是提高其催化性能的关键。
二、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镍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在调控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方面各有优势。
沉淀法制备的镍基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利于提高催化活性;而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较为均匀的镍颗粒,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三、镍基催化剂的改性为了提高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的改性尝试。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负载法、担载法、活化法等。
负载法通过将镍颗粒负载在惰性载体上,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担载法通过在镍颗粒表面担载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抗秽染能力;活化法通过在镍基催化剂表面进行还原、硫化等活化处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和稳定性。
四、镍基催化剂的表征方法镍基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表征对于深入了解其催化机理和改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
XRD可以用于表征镍基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TEM可用于表征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情况;XPS可以用于表征催化剂表面组分和化学状态。
这些表征方法可以全面了解镍基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在催化剂设计和改性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在煤制天然气的工艺中,合成气甲烷化工艺和甲烷化催化剂是其核心。
本课题针对传统甲烷化催化剂存在低温活性差,高温易烧结、易积碳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如下研究:(1)采用共浸渍法制备含有不同V含量的Ni-V2O3/Al2O3催化剂。
系统地考察氧化钒物种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形貌、表面特性、Ni物种的分散性和还原性以及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不含V物种的催化剂相比,Ni-V2O3/Al2O3催化剂在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上均有显著提升。
研究发现在焙烧过程中催化剂上形成了Ni3V2O8,这有利于减小Ni晶粒尺寸,提高Ni的分散性和H2化学吸附量,进而使催化剂显示出更高的活性。
V203的氧化-还原循环过程能够增加催化剂中的氧空位含量,促进副产物CO2解离产生表面活性氧中间体,从而抑制Ni颗粒表面积碳的形成,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
此外,Ni-V2O3/Al2O3催化剂也显示出较高的C02甲烷化催化活性。
(2)基于上面的研究结果,采用“一锅”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含有不同V含量的Ni-V-Al三元有序介孔催化剂。
与浸渍法制备的有序介孔氧化铝和非有序介孔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一锅”法制备的有序介孔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适量V物种的加入到有序介孔Ni-Al催化剂中能够进一步提升CO甲烷化催化活性。
110h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有序介孔Ni-V-Al催化剂具有同时抗烧结、抗积碳的性能,这主要是因为催化剂较小的Ni晶粒尺寸(约3.0 nm)、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以及合适的孔道尺寸(约10.0 nm)的协同作用结果。
(3)采用Cr203作为助剂,利用“一锅”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Ni-Cr-Al三元有序介孔复合氧化物用于CO甲烷化反应。
结果表明,Cr物种分散在有序介孔氧化铝骨架里,而Ni颗粒则分散在孔道中,并且当Cr203和NiO物种的总量不超过22 wt%时,制得的Ni-Cr-Al材料均能保持有序介孔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第1期分子催化V o l.13,N o.1 1999年2月JOU R NA L O F M O L ECU L AR CAT A LY SIS(CHIN A)Feb.1999 研究论文21~26镍基甲烷化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Ⅱ重稀土氧化物添加剂的结构效应和电子效应1)牛雪平 姚亦淳 郝茂荣 王晓晶 石 玉 新 民(内蒙古大学化学系 呼和浩特 010021)摘 要 应用BET、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竞争加氢反应和XP S等方法,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考察了Y2O3、Sm2O3、Eu2O3、Gd2O3、T b4O7、Dy2O3、Er2O3、T m2O3、Y b2O3作为添加剂,对镍在C-Al2O3表面的分散度、甲烷化活性、CO在镍上的吸附态及表面镍原子的电子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添加剂不仅明显地提高了金属镍的分散度和甲烷化活性,还直接地影响表面镍原子的电子状态.对不同稀土氧化物,这些效应各异.作者认为,利用稀土氧化物添加剂调节表面镍原子的电子状态,可能成为改进甲烷化催化剂活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关键词 CO 甲烷化 镍催化剂 稀土氧化物助催化剂 电子效应 结构效应分类号 O643.31我们[1]曾报道了La、Ce、Pr、Nd氧化物添加剂的电子效应对镍基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该文是前文[1]工作的继续.通过系统研究催化剂表面CO吸附态的红外光谱位移、苯和甲苯的竞争加氢反应相对吸附系数的变化和XPS能谱的改变,发现添加Y、Sm、Eu、Gd、T b、Dy、Er、Tm、Yb的氧化物,明显提高了表面镍原子的d带电子密度,改善了Ni/ C-Al2O3体系中表面镍原子的缺电子状态,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的甲烷化活性.本工作与前文的工作进行了对比与总结,系统报导了全部镧系元素氧化物添加剂体系的电子效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规律.制备了M gO、ZnO、M oO3、T iO2为添加剂的催化剂,并与添加稀土的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对比.认为利用稀土氧化物,特别是变价稀土氧化物的还原、氧化性能调变催化剂的电子状态,可能成为改进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1实验部分1.1试剂和催化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和光谱纯.催化剂制备采用文献[1]所用方法.所用气体Ar、He、N2、H2、CO均为高纯气体(99.99%),用前均经105催化剂、401脱氧剂和5A分子筛脱水净化.1.2测试方法和设备1.2.1催化剂组分含量测定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仪器为JY-38(法国科蒙普公司).1998-04-10收到初稿,1998-08-31收到修改稿.牛雪平:男,51岁,副教授.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9273111).1.2.2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 BET容量法,N2为吸附质,脉冲色谱法测定吸附量.1.2.3催化剂活性表面和分散度测定化学吸附法,H2为吸附质,脉冲色谱法测吸附量.1.2.4催化剂CO吸附态测定 采用红外光谱法,步骤为:将催化剂研至0.025mm以下,压成直径13mm、重20m g的薄片,放入特制的石英红外池,接通真空系统,通H2(流速为50mL/min),以15℃/min升温至450℃还原10h,在200℃下抽空至10-8Pa以下,冷却至室温放入0.065Pa的CO吸附平衡后(约30min),抽空除去气相及物理吸附的CO,记录红外光谱.所用仪器为M attso n Alpha-Centaur i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2.5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微型反应器流动色谱法,步骤为:催化剂在50mL/min的H2气流中以15℃/min升温至450℃,还原4h.将75mL/m in的H2和25mL/min的CO混合后在常压下通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CO转化率.1.2.6催化剂表面镍电子状态的测定 竞争加氢法和XPS法,操作步骤为:筛分0.25~0.18m m催化剂,按前述步骤和条件还原4h时,切换氩气,将样品管烧封送样.在PHI-5300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上测定XPS谱.竞争加氢反应法如文献[2,3].2结果与讨论2.1稀土添加剂氧化物的结构效应稀土氧化物添加剂的结构效应主要是使镍的分散度增大、粒度变细,从而使得催化活性提高[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1对分散度的影响 从表1中看出,添加稀土氧化物以及M gO、TiO2的催化剂,均 表1各催化剂中镍的分散度及转化率和转化温度T able1D isper sivity o f N i and co nv ersion of CO at255℃Catalysts Dis pers ivityof Ni(%)Average particlesize(nm)Convers ion ofC O(%)50%conversiontemperature of CO(℃)Ni/C-Al2O38.310412284 Ni-Y2O3/C-Al2O311.37653254Ni-Sm2O3/C-Al2O312.47053255Ni-Eu2O3/C-Al2O310.08673255Ni-Gd2O3/C-Al2O311.77470252Ni-T b4O7/C-Al2O311.27750255Ni-Dy2O3/C-Al2O311.87480248Ni-Er2O3/C-Al2O310.48345257Ni-T m2O3/C-Al2O310.18657253Ni-Yb2O3/C-Al2O310.48445255Ni-M gO/C-Al2O310.68219282Ni-Zn O/C-Al2O3 5.01755344Ni-M oO3/C-Al2O3 5.316214277Ni-T iO2/C-Al2O39.78919275提高了镍组分的分散度,使镍表面浓度增加,粒度变细[4,5].其中加Sm2O3者最好,其它差别不大.添加Mg O者介于稀土系列之间,加T iO2者与之相近,而加ZnO和M oO3者使镍分散度降低.2.1.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由表1和图1可见,添加稀土氧化物的催化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其催化活性,且均高于添加其它氧化物的催化剂.添加Dy2O3者活性最高,相应22分子催化第13卷 的转化温度最低.添加ZnO 者催化活性降低,而转化温度却提高了50~60℃.2.1.3其它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添加稀土氧化物后催化剂的分散度大体相近.但加Dy 2O 3的,其活性最高,而添加Er 2O 3、Yb 2O 3、T b 4O 7的催化剂在255℃时的活性只有它的一半;分散度最大的(加Sm 2O 3)和分散度最小的(加Eu 2O 3),其活性居中;此外,添加M gO 、TiO 2的催化剂,分散度虽与添加稀土氧化物的相等或相近,但活性却相差较大.这再次表明[1],分散度不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唯一因素,还存在与稀土元素性质密切相关的其它因素的影响.图1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活性F ig .1T he activ ity of v arious cat aly sts at different t emper atures1)N i /C -Al 2O 3,2)N i -Y 2O 3/C -A l 2O 3,3)Ni -Sm 2O 3/C -A l 2O 3,4)Ni -Eu 2O 3/C-Al 2O 3,5)N i-G d 2O 3/C -A l 2O 3,6)N i-T b 4O 7/C -A l 2O 3,7)N i-D y 2O 3/C -A l 2O 3,8)N i-Er 2O 3/C -A l 2O 3,9)N i-T m 2O 3/C -A l 2O 3,10)N i-Yb 2O 3/C -A l 2O 3,11)N i-M gO /C -A l 2O 3,12)Ni-ZnO /C -A l 2O 3,13)N i-M oO 3/C -A l 2O 3,14)N i-T iO 2/C -A l 2O 32.2稀土氧化物添加剂的电子效应2.2.1竞争加氢和红外光谱 用竞争加氢反应表征金属催化剂的电子状态,其结果比IR 、XPS 更为灵敏、直观[3],表2和图2表明,所有添加稀土氧化物的样品K T /B 值均减小,图2部分样品的CO 红外谱F ig.2IR-spectr a of CO ba nd in some catalysts表2催化剂的K T /B 值和C CO 值变化T able 2V ariatio n of the KT/Bv alues and M CO o f different catalysts*Catalys t K T/B M CO (cm-1)Ni/C -Al 2O 3(1)11.882064Ni -Y 2O 3/C-Al 2O 3(2)8.362055Ni-Sm 2O 3/C -Al 2O 3(3)8.252059Ni-Eu 2O 3/C -Al 2O 3(4)8.282055Ni -Gd 2O 3/C -Al 2O 3(5)8.92Ni-T b 4O 7/C -Al 2O 3(6)9.562054Ni-Dy 2O 3/C -Al 2O 3(7)8.002041Ni -Er 2O 3/C-Al 2O 3(8)9.10Ni-T m 2O 3/C -Al 2O 3(9)8.402056Ni-Yb 2O 3/C -Al 2O 3(10)8.56*The number of catalys ts is th e same as in Fig.1.其中最小者为加Dy 2O 3的样品(8.0),最大者为添加Tb 4O 7的样品(9.5),其余样品相差不大,整个体系的顺序为(只以添加剂表示):Dy 2O 3<Sm 2O 3~M oO 3<Y 2O 3<Eu 2O 3<Yb 2O 323第1期牛雪平等:镍基甲烷化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Ⅱ.<Tm2O3<Gd2O3<Er2O3~M gO<Tb4O7<Ni<T iO2<ZnO.由此可见,所有稀土氧化物添加剂均能起到缓解表面镍晶粒d带缺电子状态,但不同稀土之间有一些差别.M gO和M oO3也有类似的作用,而ZnO和T iO2则表现为相反的作用.CO为探针的红外光谱:图2示出部分催化剂的红外谱图.从中可以看出,含稀土氧化物的样品的CO红外谱都发生了红移[6~8],其顺序为:Dy2O3>Tb4O7>Y2O3>Eu2O3>Tm2O3>Sm2O3>Ni.其中红移最大为含Dy2O3者(23cm-1),最小为含Sm2O3者(5cm-1),其余均在8~10cm-1之间.与竞争加氢的结果比较,除含Sm2O3者与含Tb4O7者次序颠倒外(可能是因为前者的分散度最大、晶粒度最小的原因[10,11]),其余与竞争加氢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了与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关联,结合以前的工作[1],图3示出了全部镧系元素氧化图3K T/B(N i)/K T/B(RE)、催化活性与稀土元素原子序的关系F ig.3K T/B(N i)/K T/B(RE)andcatalytic activity v ersusthe ato mic number s of RE elements 物作助剂的催化剂的K T/P(Ni)/K T/P(Ln)值和在255℃时的CO的转化率对4f电子结构的关联,两者随f 电子结构变化规律相似.比值K T/P(Ni)/K T/P(Ln)变化表示加入Ln2O3后K T/P值降低的程度,即电子效应的大小.由图显见,K T/P(Ni)/K T/P(Ln)值大,即电子效应大,活性亦高.电子效应的差别反映了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的差异.关联图上呈现的3个最低点分别在元素Ce、T b、Er,而3个最高点分别在元素Pr、Dy、Tm,均对应于变价元素Ce[Ce2+(4f2)、Ce3+ (4f1)、Ce4+(4f0)],Pr[Pr3+(4f2)、Pr4+(4f1)],T b [T b3+(4f8)、Tb4+(4f7)],Dy[Dy3+(4f9)、Dy4+ (4f8)],Tm[T m2+(4f13)、Tm3+(4f12)],Yb[Yb2+(4f14)、Yb3+(4f13)].众所周知,4f电子组态4f0、4f7、4f14是颇为稳定的,因此四价氧化物Pr6O11或Pr O2(4f1)、Dy O2(4f8)和三价的Tm2O3相对较容易被还原(特别是和Ce4+、Tb4+、Eu3+相比),被部分还原后的氧化物在适宜的环境下还能起还原剂的作用[12],提供电子. 2.2.2XPS ¹还原前后镍的形态:图4为还原前后镍Ni2P3/2的XPS谱,未还原镍均以Ni2O3存在,还原后的样品中的镍以N iO、Ni和Ni2O33种价态存在,在无添加剂的样品中还有部分NiAl2O4存在.添加稀土氧化物的样品,NiAl2O4峰消失,而且Ni2P3/2电子结合能均产生负的化学位移.这说明稀土氧化物的加入,抑制了NiAl2O4的生成[13];$E b<0表明表面镍原子确有d带电子富集,与竞争加氢的结果一致(见表3).º还原前后Ni-Dy2O3/C-Al2O3催化剂中稀土氧化物d电子的变化:图5示出催化活性最好的含Dy2O3样 表3Ni2P3/2电子结合能及其变化T able3E b and$E b of N i2P3/2Catalyst E b(eV)$E b(eV)K T/B M C O(cm-1) Ni852.3Ni/C-Al2O3852.511.882064 Ni-Sm2O3/C-Al2O3852.0-0.58.252059Ni-T b4O7/C-Al2O3852.3-0.29.562054品4d电子的XPS谱,虽无标准图谱对照进行确切分析,但从峰形上看,还原前后的变化是明显的.其中153、155.5和157eV的峰变小,而且$E b=-0.5eV;而154、158eV的24分子催化第13卷 峰变大.可以推断还原后发生了变价或被部分还原,含Sm 2O 3样品中3d 5/2还原前后$E b =-0.25eV 可作为这一推断的旁证.图4催化剂的X PS 谱Fig 4XP S spectra of the catalysts图5还原前后N i-D y 2O 3/C -A l 2O 3D y 4d XP S 图Fig .5X PS spectr a o f 4d of Dy in N i -D y 2O 3/C -A l 2O 3befo re and after r eduction3结 论3.1添加重稀土氧化物,可使Ni/C -Al 2O 3体系中镍在C -Al 2O 3表面的分散度增大,从而提高甲烷化催化活性.3.2添加稀土氧化物,可对Ni/C -Al 2O 3体系中表面镍原子的电子状态产生影响,减缓了表面金属镍原子的缺电子状态,是改善镍的甲烷化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3.3添加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电子效应与稀土元素f 电子结构呈规律性关联关系,揭示了稀土元素内部结构与表观性能之间密切相关.利用变价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的还原、氧化性能调变催化剂的电子状态,可为改进甲烷化催化剂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新 民,郝茂荣,姚亦纯等.镍基甲烷化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I.分子催化,1990,4(4):3212T r an M ahn T ri.M etal-Suppor t and M etal-A dditive Effects in Catalysis.Elsevier,A mst erdam,1982,1413杨锡尧.竞争加氢法研究金属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状态.石油化工,1986,15(9):5814张玉芬.谢有畅.张 阳等.氧化物在载体上的存在状态及其还原性能研究.中国科学(B 辑),1986,8:8055谢有畅,钱民协,唐有祺等.添加剂L a 2O 3对甲烷化催化剂中镍的分散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中国科学(B 辑),1983,9:7886Hicks R F ,Y en Q J,Bell A T .Effect o f M et al-Suppor t inter actio ns on the Chemiso rption o f H 2and CO o n Pd /SiO 2and Pd /L a 2O 3.J Catal ,1984,89:4987Blyho lder G .CN DO M o del of Car bo n M ono xide Chemiso rbed o n Nickel .J Phy s Chem ,1974,79:7568Hicks R F ,Bell A T.Effect of M etal-Suppor t inter actio ns on the Hydro g enat ion o f CO ov er P d/SiO 225第1期牛雪平等:镍基甲烷化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Ⅱ.26分子催化第13卷 and P d/La2O3.J Catal,1984,90:2059M ar tin G A.Studies in Sur face Science and Cat aly sis.1982,11:31510A pest eguia C R,Br ema C E,G arett o T F et al.Sulfuriza tio n of P t/A l2O3-Cl Ca taly sts V I.J Catal, 1984,89:5211刘新华,林振锟,庞 礼等.脉冲热重差热法研究三种工业催化剂上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7(4):72112Fleisch T H,Hicks R F,Bell A T.A n XP S Study of M etal-Suppo rt I nt eractions on Pd/SiO2and P d/A l2O3.J Catal,1984,87,39813翟润生,辛 勤,李 力等.利用CO作为分子探针考察Ni-A l2O3间的相互作用.燃料化学学报, 1984,12(2):164Role of Promoters in Ni Catalyst for Methanation(Ⅱ)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Effects Causedby Heavy Rare Earth(Dy,Sm,Y,Eu,Yb,Tm,Gd,Er,Tb)Oxide AdditivesNIU Xueping YAO Yichun HAO Maor ong WAN G Xiaojing SHI Yu XIN M in (Dep ar tment of Chemistry I 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 ohhot 010021)AbstractHeav y rare earth(Dy,Sm,Y,Eu,Yb,Tm,Gd,Er,Tb)o xides(REO x)have been used as additives to Ni/C-Al2O3cataly sts fo r m ethanation.Their effects on the dispersion of Ni atom s,m ethanation activity,state of adsor bed CO on the sur faces,as w ell as the electronic state of Ni atom have been exam ined using IR,XPS and co mpetitive hydrog ena-tio n of toluene and benzene.The stretching frequency o f the adso rbed CO w as found to be decr eased,the binding energ y o f Ni2P3/2w as fo und to be low ered,and the relative adsorp-tio n coefficient of to luene and benzene(K T/B)w er e also found to be decreased as the result of the addition of various heav y earth ox ides,w hich possibly caused the incr ease of elec-tr on density of the surface Ni ato ms of the catalyst.T hus,heav y rare earth ox ides not on-ly increased the dispersivity of Ni o n the surface and m ethanation activity as anticipated,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ed the electronic state of Ni atom as w ell.This effect m ay be related to the decorating o f Ni par ticles o n the surface by ox ygen-deficient m oieties,e.g.REOx,w hich are for med during the hy dro gen treatment.Interac-tio n betw een Ni ato ms and REOx,w hich is in close prox imity to Ni cry stallites,may re-sult in the transfer of electrons fro m REO x to Ni atoms.It is beliv ed that application o f rare earth o xide pr omoters to nickel catlay sts may be an effectiv e route to improv e their m ethanation activity.Keywords CO M ethanation,Ni-catalyst,Rare earth ox ides,Prom oter,Electro nic ef-fect,Structur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