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安全使用指

合集下载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症。

在临床应用中,有时会遇到因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病情,需要进行青霉素抢救治疗。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抢救流程,帮助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对此类情况。

1. 确定适应症。

青霉素抢救治疗适用于严重感染症,如败血症、重症肺炎等,且患者对青霉素敏感的情况。

在进行抢救治疗前,需要确保患者的病原体对青霉素具有敏感性,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确定。

2. 确定给药剂量。

在确定患者适合使用青霉素抢救治疗后,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给药剂量。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的剂量为成人每日3-4次,每次2-4克,儿童根据体重来确定剂量。

3. 给药途径。

青霉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途径给药。

在抢救治疗中,通常选择静脉注射给药,以便药物能够快速达到有效浓度,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杀灭。

4. 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进行青霉素抢救治疗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监测体温、白细胞计数、病原体培养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5.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青霉素单药治疗可能不足以控制感染病情,需要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药物,以增强疗效。

在选择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因素。

6. 调整治疗方案。

青霉素抢救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进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包括调整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注意并发症预防。

在进行青霉素抢救治疗时,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包括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药物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青霉素抢救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对于严重感染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抢救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青霉素安全使用指PPT课件

青霉素安全使用指PPT课件

04 青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作用
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青霉素与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 头孢菌素类等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 抗菌效果。
拮抗作用
青霉素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 生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抗作用,降 低抗菌效果。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
青霉素与抗凝药物如 华法林合用时,可能 增加出血风险。
1940年代,青霉素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提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青霉素得以大规模生产并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青霉素的历史地位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拯救了无数生命。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对人体细胞无毒性
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 程,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青霉素对人体细胞无害,因此可以安 全地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02 青霉素的安全使用原则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 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 淋病、败血症等。
禁忌症
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哮喘、 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及肾功能严重 损害者应慎用。
用药剂量与时间安排
用药剂量
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 、体重等因素,合理确定青霉素的用 药剂量。
青霉素与甲氨蝶呤等 抗肿瘤药物合用时, 可能增加毒性反应。
青霉素与口服避孕药 合用时,可能降低避 孕药的效果。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建议
在使用青霉素前,详细告知医生自身 的身体情况、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在使用青霉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其 他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若需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 药师的建议。
时间安排
青霉素的用药时间一般根据病情而定 ,分为短期和长期用药。短期用药通 常为数天至一周,长期用药则需根据 病情调整。

简述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简述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但是在使用青霉素时,我们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就是关于青霉素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遵医嘱使用1.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首先交流医生或药师,了解该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2.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用药时间或者停药。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交流。

二、禁忌症1.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禁用青霉素或青霉素类药物。

2.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五岁以下儿童禁用青霉素。

三、不良反应1.青霉素常见不良反应有药物疹、过敏性休克、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唇肿胀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近就医。

2.长期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导致肠道菌裙紊乱,易引起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可导致假膜性肠炎等并发症。

四、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时,可增加肾损害的风险。

2.青霉素与抗凝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五、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1.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2.长期使用青霉素时,应监测肝功能、肾功能以及造血功能,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的简述,我们了解到了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遵医嘱使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只有在严格遵循这些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青霉素,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患者和医生都能够重视这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使用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青霉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对细菌感染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使用青霉素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一些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使用说明,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有青霉素V、青霉素G等。

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青霉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或注射给药。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通常情况下,每日2-4次,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并严格按时服药。

3. 注意事项:不得擅自停药,药物治疗期间避免饮酒。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注射、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方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2-3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或注射。

3. 注意事项:禁止长期或过量使用,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和剂量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1-2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给药。

注意给药时间间隔要均匀。

3. 注意事项: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听力损伤等不适反应,如出现耳鸣、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广谱抗菌,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青霉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青霉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青霉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抗生素,是许多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之一。

然而,青霉素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和产品的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制定具体的青霉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以指导员工的操作,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 个人安全防护要求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工作服•防护眼镜•隔离手套•防护口罩2.2 洗手和消毒在接触青霉素之前、之中和之后,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正确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3 避免感染任何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或感染都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将感染传播给其他员工。

3. 实验室操作规程3.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青霉素生产实验室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包括但不限于:•检查实验室设备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获取所需试剂和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清洁和消毒实验室工作台和仪器设备3.2 样品处理和混合在进行青霉素样品处理和混合的操作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程:•严禁将样品接触到无防护措施的表面或设备•确保使用清洁的、标定的和正确的容器进行样品混合•定期检查混合设备的密封性和工作状态3.3 反应槽操作反应槽是青霉素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必须按照以下规程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确保反应槽的完整性和清洁状态•将反应物添加到反应槽中时,必须遵循准确的配方和滴加速度•在反应过程中,密切监测反应槽的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并记录相关数据•在反应完成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和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3.4 产品包装和储存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品包装和储存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相关操作规程:•在产品包装之前,对包装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在包装操作时,使用标定的容器,并记录相关信息•所有包装好的产品必须储存于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定期检查产品包装和储存条件,并记录相关数据4. 废物处理规程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青霉素的安全用药值得重视

青霉素的安全用药值得重视
入 生理 盐水 2 0 液体 内 , 日静滴 1次 , 5 ml 每 受术 者既
往 无 过 敏 史 , 滴 前 给 予 青 霉 素 皮 试 ( . ml 5 静 01 含 0
总之 , 在青 霉素 用药 过程 中, 必要严 密观 察病 务 人 用药 后 的反应 , 具有 高度 的责任 心 , 真对 待每 应 认
霉 素 G 达到 高 峰 , 到有 效杀 菌 作 用 。合理 给药方 起 法 是 将 全 日剂 量 平 均 分 成 3份 ~ 4份 , 份 加 入 每
的生 命 健康 带 来 了 隐患 , 目前 已出现 口服 青 霉 素致
死 的事件 。我 国《 典 》 青 霉素服 用前 做皮试 也早 药 对
1 0 液 体 , 隔 4 ~6 0 ml 生 h h滴 1次 , 次 在 半 小 时滴 每
反应 监 控 中心 的 统计 表 明 , 数人 可 于 皮试 时发 生 少
者 可 因过敏 性休克 而死 亡 。 因此 青霉 素 的安全 用药
值 得重视 。 1 合 理 使 用
过 敏性 休 克 , 2 的病 人 死 于 皮 试 时 , 为 青霉 有 5 因
素是 由青霉 菌产 生 的 。 霉 菌分布很 广 , 日常生 活 青 在 中也 经常 可 以接 触 到 ( 吃或 吸入 ) 误 青霉 菌孢 子或其 他霉 菌孢 子 , 皮 肤 丝状 菌 , 产 生青 霉 素 物质 , 如 可 使 机体处 于致 敏状 态 , 尽管 是初 次作青 霉素 皮试 , 际 实 上 已不是 初 次接 触 , 在 做 青霉 素 皮 试者 也 可发 生 故 过敏。 近年来 青霉 素 的生产 和 应用十 分广泛 , 们不 人
时 最 好 选 用 0 9 氯 化 钠 ( H4 7 7 5 注 射 液 溶 . p .~ .)

青霉素类药 共识与指南 规范与标准

青霉素类药 共识与指南 规范与标准

青霉素类药共识与指南规范与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of "PenicillinClass Drugs: Consensus, Guideline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青霉素类药物:共识、指南、规范与标准。

青霉素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青霉素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青霉素肌肉注射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药物,正确的注射方法能够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2. 青霉素肌肉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青霉素肌肉注射之前,需要做如下准备工作:•仔细核对患者的病历,了解其过敏史和相关禁忌症。

•洗手并戴上手套。

•准备好所需的青霉素药物、消毒剂、注射器、棉球等。

3. 注射准备1.决定注射部位。

常用的青霉素肌肉注射部位是臀部外上象限或股外侧大肌。

2.要求患者保持身体部位干燥和清洁,以防止感染。

3.将所需的药物吸入注射器中,并确保药液无悬浮物或颜色变化。

4. 注射操作步骤4.1 消毒部位1.选择注射部位,并用含酒精的棉球擦拭该部位。

2.以从内向外的顺序清洁注射部位,保持双手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污染。

4.2 注射器准备1.取出已装有药物的注射器。

2.确保注射器无空气泡,轻轻敲击注射器,使空气泡上浮并排出。

4.3 青霉素注射1.用非注射手握住注射区域,拉紧皮肤。

2.表皮上方1.5-2.5cm处,插入注射器成30°-45°的角度,深度通常为2-4cm。

注意避开大血管和骨骼。

3.慢慢注射青霉素,以使药液均匀分布。

4.缓慢抽出注射器,将棉球轻轻按压在注射部位。

5. 注射后处理1.小心地拔出注射针,避免碰到针头。

2.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

3.用无菌胶布固定棉球,避免感染和局部出血。

6. 注意事项•在注射之前,必须审查患者的病历,并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

•在注射部位周围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的迹象,如红肿、疼痛等。

•注射后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7.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包括注射前的准备工作、注射操作步骤和注射后的处理。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减少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试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①用药史、 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 者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 变态反应疾病史者慎用。②病情、治疗情 况、用药情况。如曾使用青霉素,停药3天 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 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做。③心理状态、 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识程度、 合作态度。
急救措施


(6)若发生呼吸心跳聚停,立即进行复苏 抢救。如施行体外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 工呼吸灯急救措施。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 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备注



1、首次用药可隔日用药或者换批号者,均 须做过敏试验 2、生后28日之内的婴儿不需做过敏试验 3、试敏液需现配现用
不良反应
5、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 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 引起的全身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病 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 组织修补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 官功能所致。

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青 霉素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 依据。
敏感;

除对脆弱拟杆菌作用差,对大多数厌氧菌有高度活性,
对大多数G-杆菌无效
对各种ß内酰胺酶均不稳定 不耐酸
2、耐酸青霉素: 主要品种:青霉素V-钾、苯氧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抗菌作用稍弱 耐酸,口服吸收良好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轻症感染
3、耐酶青霉素类 主要品种有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 氯西林、氟氯西林 对葡萄球菌所产的ß -内酰胺酶稳定 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对其他G+菌 的作用弱于青霉素 对G-菌无抗菌活性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心 内膜炎、肺炎、肝脓肿、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亦 可用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请没死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 试验。


3.皮试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 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 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 6.如对皮试结果又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 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试敏方法及判断



1、试敏方法 取配制好的试敏液0.1ml(含青霉素钠50u), 在上肢前壁下1/3掌侧面做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 察反应结果。 2、皮试试验结果的判断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 >1cm,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 过敏性休克。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二、青霉素的分类
青霉素按照其抗菌作用分为
1、窄谱青霉素 2、耐酸青霉素 3、耐酶青霉素类 4、无抗假单胞活性广谱青霉素类 5、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6、抗G-菌的青霉素
1、窄谱青霉素:
主要品种: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对G+菌、G-球菌敏感

各种致病螺旋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
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 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 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 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 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的病人。 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 青霉素后个别病人可出现焦虑、发热、呼 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 昏迷等。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
6、抗G-菌的青霉素
常用品种:美西林、替莫西林 抗菌谱窄,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作用,对 大肠杆菌活性较氨苄西林强10倍或更多;对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G+球菌完全耐药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青霉素类唯有替莫西林的半衰期为4-6h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尿路、呼吸道 及软组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 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 青霉素皮试试验液的配置(以青霉素钠80 万U为例)
青霉素钠 加0.9%氯化钠溶液 每ml药液青霉素钠含量 要点与说明 (ml) (U/ml) 80万U 3.8ml 20万 · 用5ml注射器,6~7号针头 0.1ml上液 0.9 2万 · 以下用1ml注射器,6~7号针 头 0.1ml上液 0.9 2000 ·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摇 匀 0.1ml上液 0.9 200 · 配 制完毕换接4.5号针头,妥 善放置
急救措施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 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 药。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 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 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急救措施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 或将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 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 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5)静 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 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 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一、青霉素安全使用指引
孙燕燕
青霉素的副作用

青霉素是各类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 因为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 和结构,而人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对人 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也 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青霉素的副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青霉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 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

不良反应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 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发生于皮内试 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或静 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 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主要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 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 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 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灰白,出冷汗,发绀, 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 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表失 禁等。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 吐、腹痛与腹泻等。
不良反应

3.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 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 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 黑色。
不良反应

4.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如静 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可发生高钾血症 或钾中毒反应。大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 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 造成高钠血症。每日给予病人1亿单位青霉 素钠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 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 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 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 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 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 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 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过敏性 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
5、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常用品种:哌拉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等 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多数G-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 性 对大多数G-杆菌抗菌活性与氨苄相当 对铜绿假单胞菌以哌拉西林、阿洛西林作用最强 对G+菌也有良好作用,但较青霉素弱,不及氨苄 对脆弱拟杆菌不敏感,对其他厌氧菌及放线菌敏感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血流感染、呼吸道、 尿路、胆道、腹腔、盆腔、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急救措施

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 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 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 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 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 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 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 ml,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是抢 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 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 加心排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4、无抗假单胞活性广谱青霉素类
常用品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增强了抗G-杆菌活性 对不产酶的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部分 G-杆菌具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对肠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优于青霉素,对其他G+菌的作用弱 于青霉素 对厌氧菌和放线菌与青霉素相似 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 主要适用于肠球菌和敏感G-杆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和尿路 感染等 阿莫西林的抗菌谱与氨苄相似,但对肺炎双球菌、 肠球菌、沙 门菌属、幽门螺杆菌比氨苄强 副作用 主要是皮疹,发生率高达10-20%,通常发生于用药后 5-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