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唯物辩证法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唯物辩证法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人生中,应用唯物辩证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正确看待自己和世界,还能够帮助我们成长、修炼自我,享受更加幸福、成功的生活。

首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生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等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消极沮丧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阻碍我们成长和前进。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总能在不断的努力中攀登高峰。

其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认知、价值观和生活习惯,这些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差异,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以沟通和理解为基础,共同为实现和谐相处而努力。

再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追求真理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统一。

真理是由实践得来的,实践是理论的源头和检验。

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看到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而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不断创新、提高和进步。

同时,唯物辩证法也要求我们要从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并提炼出理论,做到既不脱离实践,又不断丰富理论。

最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追求幸福要把握好度。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不是单纯追求,而是要适当地掌握、尺度得当。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对于内心的精神追求也不能忽视。

要做到既热爱生命,又对生活有理性的把握,以适度为原则地追求幸福。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十分深刻而有力。

只有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去审视人生,才可以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创造出美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

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

例如:“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所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道出了评价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的道理。

又如:“按锁配钥匙,锈锁先膏油。

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钥匙后配。

对很落后、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

”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

我们如果把唯物辩证法、群众的智慧和通俗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法道理,给人印象深刻。

比如:“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气,下了废棋不在意,其实废棋有时比臭棋损失还大,它耽误了许多时间和机遇。

回想一下,建国以来我们下了多少废棋!”又如:“自吹不好。

越吹越灰,越吹越飞。

八分成绩吹成十分,人们最多给你打六分;八分成绩只说六分,人们反而给你打八分乃至十分。

如果你不服,继续加大吹的力度,那么群众会只看你的缺点问题。

”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中国化的语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使哲学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1. 引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的全面认识和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点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2.1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主义通过对物质和自然界的研究,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2.2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体系最大的区别。

辩证法包括四个基本要点:对立统一、矛盾斗争、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运动的,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3.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要点3.1 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最基本概念之一。

对立统一指的是在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例如,事物的质量和数量、事物的形式和内容等。

3.2 矛盾斗争矛盾斗争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矛盾斗争指的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通过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等。

3.3 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质量互变指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质量向另一种质量转化的过程。

例如,物质在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向液态转变,受教育的人由无知向有知转变等。

3.4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否定之否定指的是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取代,但旧事物的一定要素在新事物中得到保留和继承。

因此,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发展规律。

4.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被广泛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而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提供了一种解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对世界的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

它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部分构成,唯物主义是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则是认识和思维方法的核心。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人的认识只能从物质世界中获取。

而辩证法则关注事物的矛盾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变化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

这一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对立与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2.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在数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性地转变为质的变化,如水的沸腾点、固体的熔化点等。

这种质量互变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3.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一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以前的事物经过一定的否定时刻,会发生新的转变和发展,从而实现更新和进步。

三、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指导实践的理论工具。

它的应用贯穿于各个领域,例如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等。

1.在经济领域,唯物辩证法指导着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对立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来推动的,只有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2.在政治领域,唯物辩证法指导着社会变革的过程。

通过对社会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在文化领域,唯物辩证法提倡对文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它强调文化现象与社会、历史、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可以从中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辩证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标准论文格式)

辩证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标准论文格式)
唯物辩证法在企业机构设置与决策和管理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为实现目标对资源的一种系统性安排,只有调整好企业的组织结构,理顺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关系,明晰权责,才能为下一步的流程设计、绩效考核激励体系打下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帮我们做到这些。
组织结构不仅仅是保证企业高效运作的根本,也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员工在事务性工作上被消耗掉的精力。但现有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着种种弊端。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是金字塔行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德国人韦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来的,其优点是组织机构及其纵向关系一目了然,但该组织结构对于企业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和四大矛盾束手无策。这五大问题是:部门主义、官僚主义、目标紊乱、推诿扯皮和机构臃肿;四大矛盾是:分工与协作、集权与分权、活力与控制力、稳定性与适应性。例如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我们能够看见企业设置了“行政部”、“销售部”、“财务部”、“生产部”等业务部门,但是看不到这些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看不到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些部门之间是怎样流动的。对于企业组织机构的任务,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任务之间的关系等还是看不到。由于存在着上述三大弊端,不能反映企业组织是怎样运转的,以及企业组织是通过怎样的运转来保证企业任务完成的,企业员工也就不可能全面认识企业。
从客观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保成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经济提供了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保护,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当今世界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

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生活

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生活

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活引言大学生活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而唯物辩证法作为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体系,同样对大学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法的观点,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内部矛盾,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达到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活的联系辩证思维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考试压力、人际关系等种种矛盾和困惑。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些矛盾。

辩证思维即以矛盾为核心,以辩证法为基本思维方式的思考方法。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学习和娱乐的矛盾,面临着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的矛盾,面临着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的矛盾等等。

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和解决这些矛盾,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唯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创造新的知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相辅相成。

只有通过实践,大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实践不仅是对知识的验证和应用,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检验。

运用辩证思维认识事物大学生面临着众多的课程和学科,他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事物。

唯物辩证法提供了一种辩证思维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

辩证思维强调的是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的观点,它要求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化,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各个方面。

在大学生活中,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现象和表象。

唯物辩证法在学习生活中的体现

唯物辩证法在学习生活中的体现

唯物辩证法在学习生活中的体现原以为马克思主义是大而深邃且遥不可及的伟大思想,但通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有了新的看法,而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际上伟大的思想就孕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我们的行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现在就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谈一下我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而其中的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后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充实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科学的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和与本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认为世界万物是永恒运动和普遍联系,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和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

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是辩证法。

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与时俱进。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与方法论在解析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 辩证法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世界的根本,它是解释事物的基础。

物质具有运动和发展的属性,包括数量的变化、质的转化和事物的产生消亡等过程。

物质的运动和发展是由于矛盾的斗争和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2. 辩证法的矛盾性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内部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且矛盾不仅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形成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辩证法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的主观认识是相对的,但它通过实践与客观世界相联系,反过来又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矛盾分析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方法之一是矛盾分析法。

在认识和研究事物时,要分析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核心思想是在矛盾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2. 实践观察的方法实践观察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与客观世界接触,感知事物的特征、运动和发展变化。

通过实践观察可以检验和修正主观认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3. 综合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之一,它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并深入分析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关系。

综合分析强调整体观点,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内外部联系。

三、唯物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不仅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1. 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性原理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内部的矛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矛盾,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望人类思想史的浩瀚星空,上面闪烁着千百颗光彩照人的智慧之星,从探究世界本原的古希拉的先哲们,到构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杂的一个辨证法体系的黑格尔;从重人事,定礼乐、倡仁道的中国儒学始祖的孔夫子,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孙中山,他们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但是,在群星灿烂的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的认识如此深刻和透彻,更没有一种理论能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富有成效地改造了人类生存的“小小寰球”。

当今世界和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最伟大的革命,而这场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做为精神武器和思想旗帜。

可以说,要了解世界最近一百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要认识现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和纷繁复杂的现象,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也不行;同样,要展望我们食品药品发展的前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更不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必要”的哲学。

它不仅提供了给我们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我们作为历史创造和工作实际的行动指南,尽管当今的世态和社会包括一些工作思维是多变的,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的必变是肯定无疑的,但我们要看到大部分的改变将是在马克思理论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

就从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来看,从成立至今我们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许多的贡献,成绩是肯定的。

但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就不能更好地前进和发展创新。

如何回答解决处理好这些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加以解决和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中的活灵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解决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统一点。

因此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政治理论学习的一门课程,充分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打牢我们的理论根基,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抓好我们的工作重点,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下面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认识,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共同探讨和交流:一是对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二是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法;三是如何把辨证法应用于实际工作。

一、对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作为客观辨证法的反映,是由一系列的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构成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范畴有: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形式过程、道路趋势,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说辨证法是一般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一)辨证法是世界观的灵魂: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灵魂,也是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因为它充分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它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联系和运动,这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两大概念性的基石。

因此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方法论个性就是在于他的面向未来和面向规律。

在辨证法的很多范畴中,如一般与特殊、未来与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由与必然等等,都已经超越了“一分为二”。

但事实上,事物的结构和发展都是递进和连续的,中间存在的因果逻辑、时间序列以及其他众多矛盾性的表现,决定了事物应该“一分为多”的事实。

马克思主义辨证法是始终在发展和运动中前进的哲学体系,也是始终重视和注意对于最前沿的、最新颖的、最新发生的、最新诞生的和有活力的所有事物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观点中,所有过去的、落后的、不再切实际的、开始衰退和堕落死亡的事物,都可以通过一种哲学性的能力来发现其本质,这是一种可以面对所有领域的普遍性的思维能力,因此辨证法是哲学体系的灵魂。

(二)辨证法是对话工作的一种艺术:辨证是对话的一种艺术,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说好一句话做好一件事更是需要艺术,为什么人们会常说,一句同样的话或一件同样的事,分别俩个不同的人说或做,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辨证法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艺术。

对话和工作中的冲突和矛盾是在辨证法萌芽时期就存在和形成,它既是思想的外壳,也是思想的灵感;辨证法的斗争性和尖锐、严肃、冷静、理智,都决定了他可以成为有力量的思想兵器,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对决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们在对一些哲学书籍研读时,可以发现,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于现实的斗争的联系以及在战斗中获得辨证法的智慧,都是他们成就其辨证法造诣的核心基础。

越是快速的变化、激烈的冲突、尖锐的对立,越是辨证法施展的乐园,以此而言,在我们食品药品监管中,比如我们的信息互通,联合执法和区域合作等等,都是我们实践和学习辨证法的一种艺术应用效果。

(三)辨证法是认识行为的一种结合:辨证法是一种庞大的认识和行为的基础,他具有鲜明的博大、复杂、立体、实际的特征,辨证法的真正体现,只有实践才是辨证法的最佳课堂。

其实在我们无数的执法行为和案件办理、完成工作任务中,辨证法的表现和应用都在发挥着作用,多端的辨证法的规律作用方式是客观事实,他决定和提醒我们,寻求辨证法唯一之道,在于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结合。

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关注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体现出来的是人们对物质追求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揭示时代的矛盾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实践、新发展。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我们要如何联系实际学好辨证法。

(一)要结合理论学:没有理论,一张白纸,是不可能联系实际的,学好辨证法前提,就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理解原著中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掌握由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有机联系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二)要联系实际学:学习辨证法的目的在于运用,掌握了解理论,必须用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面很多,当前我们学习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以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我们半年工作结合起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联系自已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改造自已的世界观。

从哲学哲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想一想,哪些事情办对了,对在哪里,哪些事情办错了,错在哪里。

克服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头脑中扎根,变为自已的思想、品格和作风。

这是一个长期学习和改造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和运用,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理论观点真正的动用到我们工作中。

三、如何把辨证法应用于实际工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把辨证法应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一)用辨证法观点来了解我们的人和事:了解情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的根本。

按照哲学原理,了解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了解得全,了解得准,做到周到而必要。

要做到这样,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深入调查研究,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了解。

如当前我们已进入了半年,按照责任目标要求,我们的工作是否过半,还有哪些工作没有落实,哪些工作还需要改进和完善,下半年我们重点工作要抓些什么,怎么抓。

这需要我们深入认真的去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顾此失彼,丢三拉四。

再如我们对某个人评价时,往往会说这个同志其它还可以,就是写作方面差一些,那么我们是否对他所学的是什么专业进行了了解,一个文秘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相比,在写作上文秘肯定要占优势,相反在计算机的应用和处理上肯定处于劣势。

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和做任何一件事情需要了解,要辨证的去看,所以了解情况需要辨证法,怎样去了解情况也需要辨证法,辨证法是贯穿于我们了解情况的始终。

(二)用辨证法观点来分析解决工作矛盾。

事物就是矛盾,问题就是矛盾,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矛盾无处不在。

如我们在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解决,而且还必需要解决好。

我们经常听到我们的执法同志在说,现在执法难,我们的企业很不听招呼。

其实从辨证法的角度去分析和看,这是一种正常的存在,因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关系。

回过头来我们又听一听企业是怎么说的,他们说药监局的部分执法人员,下到企业来检查也不说明来意,也不亮证,一来就到处翻,这说明我们在执法中工作方法上还是存在着问题,也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和解决。

我们讲任何事情都可以应用哲学原理,就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矛盾的,任何矛盾都有各个方面,分析和综合是统一的。

我们只有通过认真的分析矛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主要和次要方面来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化解矛盾,所以,许多问题只要情况了解得准确,矛盾分析得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

(三)用辨证法观点来研究工作对策。

研究措施对策就是要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些哲学观点本身就是方法。

如实事求是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群众路线是哲学的基本观点,被称为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同时又是党的根本的工作方法。

有些常用的方法尽管本身不等于观点,但稍加琢磨就可以看出是哲学观点的延伸或运用。

比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唯物论、存在第一观点的运用;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方法是实践论观点的运用;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观点的运用;抓典型、学先进的方法是认识论由个别到一般观点的运用等等。

所以研究措施对策哲学最大的意义是为我们工作确定原则、指引方向、启迪思路。

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以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帮助我们从认识论、方法论的根本上理清工作思路。

研究工作对策必须研究解决不同矛盾的不同方法,而对立统一规律能够开阔我们的思路,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方法;研究对策必须深入实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而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正确的意见;确定正确的工作决策,使我们懂得实践产生办法、实践检验办法,实践是研究对策、不断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