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并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研究

·558··研究报告·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年9月第19卷第9期chinCritcareMed,september2007,V01.19,No.9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研究曾祥毅王小平何顺平李秋连巫剑峰【关键词】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肺疾病。
阻塞性,慢性;肺性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PD)时由于气道阻力显著增加,以及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存在“’,患者常可并发严重Ⅱ型呼吸衰竭。
由于严重的cO:潴留而并发肺性脑病,传统的方法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兴奋剂或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前者疗效不理想,后者则治疗护理复杂、要求高、并发症多,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条件下,应用受到限制。
我们在普通病房应用澳大利亚RESMED公司生产的VPAPⅡ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68例,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规范》晓3,肺功能3级;其中男51例,女17例;年龄52~81岁,平均(63.7±6.2)岁:根据病史、体征、x线胸片、血常规及动脉血气分析,符合AEc0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3。
排除标准:拒绝接受无创通气;无自主呼吸;并发气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包括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大出血);面部损伤等。
1.2分组与治疗方法:入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匹配良好(表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o.05),有可比性。
人院后查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X线胸片、心电图及肺功能。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如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及呼吸作者单位:512000广东韶关,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医院呼吸科作者简介:曾祥毅(1972一),男(汉族),广东省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呼吸危重病(Email:zxygdsg@sina.com.cn)。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作用

r e d u c e d t h e r i s k f o r b l e e d i n g [ J ] . A m J Ob s t e t G y n e c o l ,
2 O 1 1, 2 0 5 ( 6 ) : 5 7 9 .
・
缝合与 否 的止 血效 果 比较 [ J ] . 现 代 实用 医学 , 2 0 1 4 , 2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显优于对照组 ,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见表 1 。
表1
两 组 患 者 及 治 疗 后 的 临 床 症 状 比较 ( 7- + - )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 0 1 4 年 5 月至 2 0 1 6 年 5月 收 治 的
1 1 0例 C O P D急 性 加 重 期 患 者 , 随机分 成观察 组与 对照 组 , 每 组5 5例 。其 中 , 对 照组 患 者男 3 7例 , 女 1 8例 , 年龄 4 5 ~7 8 岁, 平均( 6 1 . 5 2 士5 . 5 4 ) 岁, C OP D病 程 为 1 ~1 2年 , 平 均( 6 . 5 3
摘
3 1 1 1 2 2 )
要: 目的 分析 无创 正 压 通 气 用 于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 c OP D) 急 性 加 重 期 呼 吸 衰 竭 的 临 床 效 果 。方 法 选 取 该 院
收治的 C O P D 急 性 加 重期 患者 1 1 0例 , 平 均 均 分 为 两组 , 对 照 组 患 者 使 用 常 规 治疗 方 法 , 观 察 组 则 在 常 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实 施 无 创 正压通气( NP P V) 治疗, 观 察 两 组 患 者 的 临床 治疗 效 果 。结 果 治 疗后 , 观 察 组 患者 的 P a C 0 2 、 P a O 、 心 率 与 呼 吸 频 率 的 情 况 均 优 于对照组 , 组 间 比较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两 组 患 者 的 治 疗 有 效 率 比较 , 观 察组患者 的治疗有效 率明显更 高,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I P <O . 0 5 ) 。结论 高治疗有效率 , 值得推广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衰竭患者 3 2例与 3 2例常规治疗的 A C P E O 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的疗效 比较 , 观察其治疗 前后心率 ( HR) 呼 吸频 率 、 ( R) 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R 、
p H。结 论
NP V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 A C P IP E O D合并呼吸衰竭 患者的 HR、 R、a 2 P C 2 R SO 、a O 、
适 当 的通 气 支 持 可 及早 控 制 病 变 程度 并 可防 止呼 吸 衰竭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 关键词 】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呼吸衰竭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病 ( O D) 者 由于 气 道 气 流 受 限 , 吸 C P 患 呼 肌负 荷 长 期 过 重 , 往 存 在 呼 吸 肌 功 能 受 损 ’ 。感 染 、 术 往 手 等应 激 情 况 下 病 情 及 急性 加 重 , 易 发 生 呼 吸 衰竭 。笔 者 将 极
v sv o i v r s u e v n i t n i c t e p r t r al r .J As a i e p s ie p e s r e tl i n a u e r s iao f i e — t ao y u
S C Ph sca n i 2 0 5 O y ii n I d a, 0 6, 4:3 1—3 5. 6 6
3 讨 论
CP O D患者 由于肺泡弹性 减退 , 气道气流受 限, 充气过 肺 度, 使呼 吸肌处于机 械不利位 置 , 膈肌 平坦使 初长 度 明显 缩
注 : P> . 5 . 0 0
短, 导致收缩力减 弱 , 耗能 却增加 , 而 同时辅助 呼 吸机参 与, 极大地增加呼 吸运 动耗 氧 , 得膈 肌能量 供求 失衡 , 使 导致 慢 性 呼吸肌疲劳 。同时 由于阻力 的增 加 , 导致呼 气气 流受 限,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结果: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基本各个时间段血气分析有明显变化,pH、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临床指标改变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treating by the mask type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based on the routine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blood gas in each time of receivi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 change, the pH, PaO2 were increased, the PaCO2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P3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
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3]。
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会出现气道炎性充血、水肿、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导致气道阻塞的进一步加重,并由此引发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a uee a eb t no OP o ie t e pr tr al r a o rc h a x h n e sg ic nl,d ce s h nu c t x c r ai fC D c mbn d wi r s iaoy fi ec n c re tte g se c a g inf a t o h u i y e ra ete it — b t n tb n ota h ar t, h c swoty o l ia p l ain ai u eit rc e ae w ih i o r fci c a pi t . h n l c o
tl r pw s 8 3 93)te i rne a s ttays n cn P<0 5. hr w r n i icn d f ecs f r o a 2 . %( 2 h f ec s t ii l gi at og u 1 / , df e w asc l i f f i . )T e ee o g fat i r e o 0 e s ni f n e s eefc e e ntet ogo p f i f t b t e ru s P>00 ) C n ls n T et a n f o —n aiep siepesr e tai n d es w h w .5. o cu i h e t t n ivs oiv rsuevni t ni o r me o n v t lo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指标变化情况及两组使用抗生素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CO2、PaO2、pH指标改善明显,且使用抗生素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常规治疗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更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缩短使用抗生素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到后期病情加重时极易发展成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的慢性疾病[1]。
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是该疾病急性加重期时更危险。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避开患者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直接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给予正压支持达到辅助患者呼吸的人工通气方法[2]。
它具有无创性、疗效显著等特点,由于明显改变了机械有创通气,提高患者舒适度,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方法。
本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
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7.3±4.1)岁;病程5~23年,平均病程(13.5±2.8)年。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入院的COPD 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次/d,2 h/次,连续5 d。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临床预后。
结果两组治疗5 d 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5)。
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O2、PaCO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为9.09%(3/33),对照组为28.13%(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能明显纠正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Sixty fiv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3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3 times a day,2 hours one time, for 5 days. The blood gas analysis, respiration, heart rate and clinical outcom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5 days, the PaO2, PaCO2, respiration, heart rate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spiration and heart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While PaO2, PaCO2 got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The intubation tub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09% (3/33), which of control group was 28.13%(9/3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correct the gas exchan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intubation tube into trachea rat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ffect; Observatio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往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以往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来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虽然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其创伤大,需要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大,且并发症多(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适于临床大规模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8-04-26T12:57:23.8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作者:孙道义[导读]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云南昆明 650412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31例为A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另31例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
结果:B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水平及有效率与A组对比,P<0.05;且B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平均住院时间优于A组,P<0.05。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较为危重,且极易引发患者呼吸衰竭,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多采用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此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通气量,而且还能够有效纠正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等,最终改善患者生存的质量[1]。
本文主要就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进行研究和总结,并进行如下报告:1.资料、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31例为A组,本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53-77岁之间,年龄均值(62±1.23)岁。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另外31例患者作为B组,本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2-76岁之间,年龄均值(61±2.3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 料 与 方 法
血压检测 、 祛痰平喘 、 解痉 、 应 用 呼 吸兴 奋 剂 、 维 持
水、 电解 质 和酸碱 平衡 、 加 强 营养支 持 等 。 观察 组 : 在 对 照组 常 规 治 疗 的基 础 上 给 予无 创 正 压 通 气 治 疗 , 采用 S / T通 气模 式 , 呼吸 机 吸气压 从 8 c mH O开始 逐
标 均显 著 好 转 ; 无效 : 经 过治 疗 后 , 患 者 的临 床 症 状
老 年群 体 的 常见 呼 吸系统 疾 病 .该类 患 者 因长 期 缺 等检 查 , 符合 中华 医学会 制 定 的《 慢 性 阻塞 性肺 疾 病 压力增 高 , 诱 发肺 源性 心 脏 病 ( 简称 肺 心 病 ) [ 1 , 2 1 , 当
C O P D急 性 发 作 时 。 呼吸困难 、 心力衰竭加剧 。 直 接 威 胁 患 者 生命 , 因此 如 何及 时控 制 慢 性 阻 塞性 肺 病 展。 缓解 急性症 状是 目前 临床 研究 的热 门课题之 一[ 3 ]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并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王 晓 光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病 ( C O D P) 是 一 种 临床 高发 于 中
氧。 血 液 呈 高凝 状 态 , 甚 至形 成 微 血 栓 。 导 致 肺 动 脉
光 透视 、 血 生化 、 肝肾功能 、 心 电 图及 动 脉 血气 分 析 诊 治指 南 》 对A E C O P D并 肺源 性 心 脏病 诊 断标 准 。
前 与治 疗 7 2 h后 血 气 指标 ( P a C O 、 P a O : 、 S a O 。 、 p H) 及
7 d后 C R P、 B N P水平 的变 化 。 南》 进 行疗 效评 价 , 显效 : A E C O P D并肺 源 性心 脏 病
年, 心 功 能 Ⅱ级 2 9例 , Ⅲ级 2 1例 ; 观察 组 : 男3 1 例,
②P a O 2 < 6 0 m m H g , P a C O 2 > 5 0 m m H g ; ③I l 缶 床症状 为咳
嗽、 咳痰 、 紫绀 、 喘息 、 呼 吸 困难 等 。排 除标 准 : ① 非
C O P D所致 的肺 心病 者 ; ② 合 并 大气 道 阻 塞 、 肺 大 泡
急 性 加 重期 ( A E C O P D) 并 肺 源性 心 脏 病患 者 病情 进 等机 械通 气禁 忌 证 ; ③ 重 度 左心 功 能不 全 、 严 重 心 律
龄5 8 — 7 3岁 , 平均( 6 4 . 2 6 + 4 . 7 1 ) 岁, 体重 4 5 — 7 9 k g , 平 1 . 4观察 指标 两 组 治疗效 果 . 观察 并 比较 两组 治疗
均( 6 2 . 5 + 1 0 . 3 4 ) k g , 病程 2 一 l 0年 , 平均( 5 . 5 6 + 3 . 1 1 )
渐上调 至 1 5 c mH 2 0( 吸氧流量在 3 L / mi n左右 ) , 最大 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1一般 资 料
根 据纳 入 与 排 除标 准选 择 2 0 1 2年 1
以上 调至 2 0 e m l2 i O 。 呼气压 从 2 c mH z O开始逐 渐上 调 至4 — 6 e m l i O, 根据 血 气分 析及 时调 整 最高 吸气 压 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 0 1 5年 4月 第 l 7卷 第 4期 MM J C, A p r 2 0 1 5 , V o l 1 7 ,N o . 4
・
57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6 3 . 2 0 1 5 . 0 4 . 0 1 7
4 7  ̄ 8 3 k g , 平均( 6 3 . 0 5 + _ 1 0 . 1 5 ) k g , 病程 2 . 5 ~ 1 1年 , 平
女1 9例 , 年龄 5 7 ~ 7 5岁 , 平均 ( 6 4 . 8 9 + 5 . 0 5 ) 岁, 体 重 1 . 5疗效 评价 标 准 参 照《 慢 性 阻塞 性 肺疾 病诊 治 指 均( 5 . 7 5  ̄ 2 . 5 6 ) 年, 心 功能 Ⅱ级 3 1 例, Ⅲ级 1 9例 。两 患者 在 2 4 h内临 床症 状 、 血 气分 析指 标 、 肺 功能 均 显 组患者性别 、 年龄 、 体重 、 病 程 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差 异 著 好转 ; 有效 : 治疗 2 4 — 4 8 h临床 症 状 及 血 气 分 析 指 无 统计 学 意义 ( 尸 > 0 . 0 5 ) , 具 有可 比性 。
失常者 ; ④ 出血活动期或伴有出血倾 向者。
近 年来 , 无创 正压通气 ( N I P P V) 因 不 需 气 管 插 管 或 1 . 3治 疗 方 法 对 照 组 : 按照 A E C O P D并 肺 源 性 心 气 管 切 开 即可 达 到 有 效 肺 通 气 的 目的 而 得 到 广 泛 脏病 的常规 治疗 方 案进 行治 疗 。包 括 吸氧 、 抗感 染 、
月~ 2 0 1 3年 1 2月 A E C O P D 并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1 0 0例 为研 究 对 象 , 根 据 数 字 列 表 法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呼 气压 ; 呼 吸频 率设 定 为 1 2 ~ 2 0次/ ai r n , 每 天通 气 不
组 和治 疗 组 各 5 0例 , 对照组 : 男 3 2例 , 女 1 8例 , 年 少于 6 h , 病情严 重者可每天通气 1 2 h , 疗程 为 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