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PPT课件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
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撤退,节省时间。
二、新课讲解
课堂讨论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早已了然于胸。 ②熟悉气象。 ③对曹操和鲁肃的个性把握准确透彻。 ④布置周密、准确。
二、新课讲解
zhài
寨
“寨”字的下面不是 “木”,也不是“小”。
前几天,我们 参观雷公山公园及 原始自然村寨,风 景如画!
二、新课讲解
摘苹果
支援 擂鼓
探听 调度
水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愿
幔子
二、新课讲解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并造句 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自有妙用 造句:她剪了几朵窗花,说自有妙用。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 神机妙算 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造句: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箭。
二、新课讲解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 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 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 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从“果然”一词,你体会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看出鲁肃忠厚老实、诚实可信!
二、新课讲解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 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二、新课讲解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思考:周瑜很高兴,为什么?假如你是周 瑜,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讲解
诸葛亮答应任务,这样应对: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 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 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 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 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撤退,节省时间。
二、新课讲解
课堂讨论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早已了然于胸。 ②熟悉气象。 ③对曹操和鲁肃的个性把握准确透彻。 ④布置周密、准确。
二、新课讲解
zhài
寨
“寨”字的下面不是 “木”,也不是“小”。
前几天,我们 参观雷公山公园及 原始自然村寨,风 景如画!
二、新课讲解
摘苹果
支援 擂鼓
探听 调度
水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愿
幔子
二、新课讲解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并造句 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自有妙用 造句:她剪了几朵窗花,说自有妙用。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 神机妙算 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造句: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箭。
二、新课讲解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 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 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 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从“果然”一词,你体会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看出鲁肃忠厚老实、诚实可信!
二、新课讲解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 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二、新课讲解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思考:周瑜很高兴,为什么?假如你是周 瑜,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讲解
诸葛亮答应任务,这样应对: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 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 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 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 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PPT优秀课件

• 我们一起来默读起因部分(第1-2自然段), 并思考:
• 1、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 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 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 器最好? ”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 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 推却。”
比不上他!”
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 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 上批注。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 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 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 到船里。
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 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 来,朝北岸开去。
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 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 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 受箭。
➢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 朝东,然后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 西呢? 为了使船身受到更多的箭。
➢ 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会有什么后果?
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 都看不清。
联系上下文可知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 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知天文,所 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 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 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 机会。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5.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共31张PPT)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如期交箭 周瑜自叹不如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收集《三国演义》里的小 故事,如“空城计”“三气周 瑜”“火烧赤壁”等等。在小 组内分享收集的故事。
谢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整体感知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叙述这个故事。
新课课导导入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 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 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 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 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 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 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 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 功的条件之一。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 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 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 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 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如期交箭 周瑜自叹不如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收集《三国演义》里的小 故事,如“空城计”“三气周 瑜”“火烧赤壁”等等。在小 组内分享收集的故事。
谢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整体感知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叙述这个故事。
新课课导导入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 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 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 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 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 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 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 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 功的条件之一。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 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 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 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 肃请到船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33张PPT)

想破曹公, 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是你的病根子。” 周瑜接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他真像神仙一样,竟然看 出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 紧急了,请立刻告知我们吧!”诸葛亮根据天文气象知识, 想告知周瑜刮东南风的具体日子,但是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 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有意说自己有呼风唤 雨的本事,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亲自登坛、 作法、借东风。周瑜有了上次草船借箭的事,这次自然信了, “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赶忙到南屏山筑七 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方一刮,就向西 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或感受。
yú jì
dū
瑜忌
督
màn zhài
幔
寨
léi nà
nǔ
chéng
擂呐
弩
丞
jì
忌
音序:J 部首:心 组词:妒忌 顾忌
书写注意:“忌”上面 不是“已”,也不是 “巳”,而是“己”。 书写时,第三笔的竖弯 钩一定要与第二笔的横 相连,不要出头。
二十多里,再追来不及了。
ɑ.诸葛亮知道鲁肃: 忠诚老实
。
b.诸葛亮知道曹操: 生性多疑
。
读文中诸葛亮和曹操的话,看看你发现 了什么?
诸葛亮,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 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情把握很透, 预感准确。)
妒忌 紧急 布置
托付 军令传 调度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草船借箭》优质课精致课件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 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 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 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 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 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 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 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 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 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 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 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 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 “只需要三天”。后来,有 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 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 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 支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 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 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 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 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 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小组推荐上台展示
小组讨论: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 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 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三天造十万 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去做?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 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 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 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 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 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 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 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 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 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 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 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 “只需要三天”。后来,有 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 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 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 支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 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 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 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 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 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小组推荐上台展示
小组讨论: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 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 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三天造十万 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去做?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 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 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 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草船借箭》【新课标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5 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品味人物特点
揣摩周瑜的想法 读下面的句子,围绕句子后的问题思考: 诸葛亮和周瑜当时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 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 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 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7
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
1
2在凌晨时,趁着大雾漫天,带领二十8 条扎满草把子
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
把子上很快插满了5箭。
9
10
3
6
4
7
1
2
8
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
经过后自叹不如。 9 5
10
3
6
4
为什么诸葛亮要草船借箭? 起因
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草船借箭的?
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诸葛 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 知彼;周密谋划;具有非凡的才干。
我对周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周瑜 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 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 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我对曹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疑 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 己中计。
• 1-简洁美观幻灯片样式 2-恰当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 • 3-注重版式和排版规范 4-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05
演讲技巧与配合
1-自信流畅演讲风格 2-掌握好时间节奏和进度安排 3-与观众互动,提高参与度 4-准备好备用方案和应对措施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优秀PPT课件

幔寨
帷幔 山寨
léi
nà
nǔ chéng
擂呐弩丞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2021/10/16
我会写
妒忌曹督委鲁 遮寨擂呐插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2021/10/16
词语认读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军令状 紧急 惩罚 迟延 探听 自有妙用 布置 调度 水寨 呐喊 神机妙算
2021/10/16
词语解释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 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 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2021/10/16
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 诸葛亮:有计谋,有胆识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 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 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2021/10/16
课文解读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妒忌诸葛亮
开门见山,点明原因。 为故事的展开拉开了 序幕。
2021/10/16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 什么兵器最好?
设明 下知 圈故 套问
2021/10/16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 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 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 拒绝,推辞。 【迟延】 拖延,耽搁。 【委托】 请人或者机构等代办。 【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 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帷幔 山寨
léi
nà
nǔ chéng
擂呐弩丞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2021/10/16
我会写
妒忌曹督委鲁 遮寨擂呐插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2021/10/16
词语认读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军令状 紧急 惩罚 迟延 探听 自有妙用 布置 调度 水寨 呐喊 神机妙算
2021/10/16
词语解释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 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 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2021/10/16
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 诸葛亮:有计谋,有胆识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 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 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2021/10/16
课文解读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妒忌诸葛亮
开门见山,点明原因。 为故事的展开拉开了 序幕。
2021/10/16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 什么兵器最好?
设明 下知 圈故 套问
2021/10/16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 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 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 拒绝,推辞。 【迟延】 拖延,耽搁。 【委托】 请人或者机构等代办。 【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 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草船借箭PPT第5课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教学课件

课文导读
《草船借箭》人物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蜀 汉政治家、军事家。 周 瑜:字公谨,东 吴名将,总督东吴兵 马。鲁 肃:东吴名 将,周瑜死后,他总 督东吴兵马。
表面起因:周瑜借 战事紧急,请诸葛 亮在十天之内造好 十万支箭。实际起 因周瑜因妒忌诸葛 亮的才干想加害于 他。
课文导读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诸葛亮 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为了增大受箭面积。“这时候大雾漫天, 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 箭?为了使敌人不明真相。
十天造得好吗?” “既然就要 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先生估计几天可以造好?” “只要三天。”“军情紧急, 可不能开玩笑。怎么敢跟都督 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04
知识拓展
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刘备于是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 帮助作战,这一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 体会:诸葛亮料事如神,算准了曹 的位置,并且进行了奇妙的安排。 操多疑不敢出兵;识鲁肃忠诚老实,
不会将安排告知周瑜。
课文赏析
二人在对话时,各自是怎样想的?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 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用 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 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 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 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都督托付,当然照办。不知 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课文赏析
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 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 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 状?一方面诸葛亮顾全 大局,为了维护蜀、吴 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 大军
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 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 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 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 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 的“军令状”,表现出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课文解读
➢ 这个故事主要围绕哪些人物展开?其中的 主要人物是? 主围要绕四个人物展开:周瑜、诸葛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5草船借箭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后来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 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 满后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 去做?
这说明诸葛亮是 个怎样的人?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 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大军, 所以不和 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 “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 主动承担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这说 明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有胆有识的人。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如
。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周瑜(yú)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妒忌(jì)。
这这句话交代了“草船借 箭”的起因,同时也说明 了周瑜与诸葛亮产生矛盾 的原因。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从中可以看出周瑜的什么心理?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 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 名,暗里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 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 中可以看出他的险恶用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故 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 所以不让鲁肃在周瑜面前提借船 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故而 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领悟诸葛亮 “笑”的含义。) 诸葛亮的笑很有深意。他是在笑曹操,因为他了
解曹操的生性多疑,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他是 在笑鲁肃,笑他忠厚老实,不知底细,是宽厚友善的 笑;同时他也是在笑周瑜,笑周瑜计策落空,拿他无 可奈何,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出了英雄本色。 从诸葛亮的笑中,可以看出他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 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1.他对周瑜的险恶用 心早已了然于胸,将计就计,最后挫败周瑜。2.他对“借” 箭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1)他算好了天气,知道 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2)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 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3)他也算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课堂插播 通过不同的“语言”分 析古典名著人物特点
古典名著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精彩生动的 故事情节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广为流传,成 为经典。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一边阅读故事 情节,一边分析和体会名著中不同人物的特点 。
。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这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 的人?
既是为了虚张声势, 制造进攻的假象,引曹军 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 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鲁肃、曹操。 主要人物是周瑜和诸葛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5课 草船借箭 部编版36
➢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