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宁海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备件国产化的实施

合集下载

烟气脱硝国内外研究现状

烟气脱硝国内外研究现状

1、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与进展SCR法是国际上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种烟气脱硝技术。

在欧洲已有120多台大型的CR装置的成功应用经验,NO x的脱除率达到80%~90%;日本大约有170套SCR装置,接近100000MW容量的电厂安装了这种设备;美国政府也将SCR技术作为主要的电厂控制NO x技术。

该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净化率高,可达85%以上;工艺设备紧凑,运行可靠,还原后的氮气放空,无二次污染。

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即烟气成分复杂,某些污染物可使催化剂中毒;高分散的粉尘微粒可覆盖催化剂的表面,使其活性下降,投资与运行费用(投资费用80美元/kW)较高。

我国SCR技术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

早在1995年台湾台中电厂5~8号4×550MW 机组就安装了SCR脱硝装置,大陆第一台脱硝装置是福建后石电厂的1~6号6×600MWSCR脱硝装置,自1999年起陆续投运。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发展加速。

自2004年11月,国华宁海电厂600M和国华台山电厂600MW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国际招标开始,我国脱硝市场迅速升温。

世界各脱硝公司纷纷云集我国抢占市场,同时,受近年来我国烟气脱硫市场竞争的影响,国内的脱硝市场一开始就呈现出激烈竞争的局面。

截至2005年底,我国内地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批准和待批准的火电脱硝机组容量为29000MW,大部分集中在江苏省沿江火电密集地区,或上海、天津、厦门、长沙、宁波、济南、广东等人口稠密和敏感区域。

目前我国在建的脱硝项目超过14个,脱硝机组容量达11400MW以上,其中12个项目采用SCR 技术,占在建脱硝项目总容量的70%左右。

20世纪70年代,SNCR技术首先在日本投入商业应用,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0套SNCR 装置,其中30个为电厂锅炉,容量约为7100MW,600MW以上电厂锅炉有5套,最大容量达640MW。

由于SNCR的NO x脱除效率较低(<30%),而氨的逃逸却较高(5~10ppm),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型电站锅炉单独使用SNCR技术的较少,绝大部分是将SNCR 技术和其他脱硝技术联合使用,如SNC 和低氮燃烧技术联合、SNCR/SCR混合技术等。

简述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进展

简述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进展
加。 以我 国目前 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还不允 许像发达国家那样投入大量 的人力和财力 ,并 且在对二氧化硫 的治理方面起步很晚 ,至今还 处于摸索 阶段 ,国内一些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 大部分是 国外的技术或者是试验性的 ,且设备 处理的烟气量很小 ,还不成熟 。
对 于烟气脱 硫技术 的研究 ,我 国起步 于 2 世纪 7 年代。从 2 世纪 8 O O O O年代后 期 ,开 展 了大规模的烟气脱硫研 究。2 O世纪 9 年代 O 中 , 国先后从 国J  ̄ 进了各种类型的烟气脱 我 ,k ll , 硫技术 ,在各大电厂建立了烟气脱硫的示范工 研制了部分专用设备,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 程 。为我 国今后烟气脱硫 的规模化发展 ,进行 与设备国产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 世纪初 ,我 国火 电 l 31部分脱硫 公司已拥有 自主知识产 权的 . 厂烟气脱硫工作 已从简单 的燃用低硫煤 、关闭 烟 气 脱硫 主 流工 艺技 术 小火 电、提高效率过渡到大规模地采用烟气脱 我国已拥有 了 3 O万千瓦级火 电机组 自主 硫 技术来控制 。经过 3 O多年 的摸索 和探索 , 知识产权 的烟气脱硫主流工艺技术 ,并经过了 如今火电厂烟气脱硫已到了一个爆发式 发展的 年以上 的工程实践检验。如苏源环保工程股

阶段 。 份有 限公司研 发 的具 有 自主知识 产权 的石灰 2我 国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 石一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成功应用 于太仓 进 程 港环保发 电有 限公司二期 ( ̄0M )烟气脱 230 w 2 0 年 ,在充分调查研 究的基 础上 ,针 硫 工程;北京 国电龙源环保 工程有限公司在引 00 对我 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国产化 面 进德 国技 术 的基础 上进行消 化 、吸收和 再创 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 新 ,亦拥有 了 自主知识产权 的石灰石一石膏湿 定和印发 了 《 火电厂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 法烟气脱硫技术 ,并成功应用于江阴苏龙发电 国产化规 划要点》 ,提出了我国燃煤电厂 烟气 有限公司三期 f 30 烟气脱硫工程 。在 2 3M  ̄ 脱硫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的指导思想 、目标 、主 大唐 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 ,国电清 要内容及实施国产化的措施 ,明确 了烟气脱硫 新环保技术有 限公 司自主创新的石灰石一石膏 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的主要原则。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已在陡河发电厂投入运行。 32烟气脱硫工程 总承包能力 已基本满足 - 在国债资金 的支持下 ,国家有关部门先后 将京能热 电一 台 2 万千 瓦机组 石灰石一 石膏 国内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的需要 O 湿法烟气脱硫技改项 目和山东黄 台发电厂一台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专项调查 ,截 3 O万千 瓦机 组石灰石一石膏湿法 烟气脱硫技 至 20 年底 ,具备 一定技术 、资金 、人员实 05 改项 目 为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 国产化的示范 力 ,且拥 有 1 万千瓦及 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 作 O 工程。京能热 电烟气脱硫工程 2 0 年 6月开 程总 承包 业绩 的公司近 5 家 中 ,合 同容 01 0 工建设 ,2 0 年底 投入试运行 。 目前 ,该脱 量超过 2 0 02 0 万千 瓦装机的公司有 l 家 ,超过 7 硫装置运 行正常 ,各项性 能指标符 合设计要 10 00万千 瓦装机 的公司有 7家。北京国电龙 求 ,并接近 国际先进水平 ,已移交生产正式运 源环保 工程有 限公 司总承 包合同容 量达到 了 行。这是我 国第一个 由国内脱硫公司通过引进 2 7 4 1万 千瓦 ,相 当于 承包 了 8 O多台 3 0万千 技术 , 自主设计 、设备成套 、安装 和调试 的 瓦机组的烟气脱硫工程 。 2 O万千 瓦机组 湿法烟气脱硫 工程 ,打破 了国 3 脱硫 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 - 3 外厂商包揽 国内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 3 万 千瓦及 以上新建火 电机组的烟气脱 O 局面 ,设 备国产 化率达到 7 %,具 有里程 碑 硫 工程 千 瓦造 价 已 由最初 的 10 5 00多元 降到 的意义 。黄台发 电厂烟气脱硫 工程 2 0 0 3年底 “ 五” 时期 末 的 50元 左右 ,目前 已降至 九 0 前投入试运行 ,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8 %以上 。 2 0元 左 右 。 0 0 到 20 0 6年初 ,脱 硫 设 备 国产 化率 已达 3 初步建立了产业化发展 的管理体系 . 4 9 %以上 。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 O 目前 ,已经初 步形成 了政府宏观指导 和协 的关键 设备 ,如浆液循环 泵 、真 空皮带 脱水 调 ,企业 自主经营 ,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服务 的 机 、增压风机 、气气换热器 、烟气挡板等 ,国 管理体系。 内已具备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如石家庄泵业 参 考 文 献 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脱硫浆液循环泵已应用于 【 1 1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 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 9 6个脱硫 工程 ;成都 电力机 械厂生产 的脱硫 用司 ,中 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环保 与资源 节约 增压风机已应用于 10个脱硫工程 ;上海锅炉 部 . 电厂 烟 气 脱 硫 产 业化 发 展 规 划 研 究报 告 0 火 厂生产的气气换热器已应用于 6 O个脱硫工程。 f 1. 京 : 中国 电 力企 业 联 合会 ,20 . R 北 04 从设备采购费用看 , 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工 『1李 学军 ,李军 生. 2 国产脱硫 系统落户 陡电 0 50 — 7 8 艺 技术 设备 、材料 国产 化率 达到 9%左右 , f . 环 境报 ,2 0 - 4 0 () . 0 中国 部分烟 气脱硫工 程国产化率 超过 了 9 %。其 [ 赵敏 . 国洁净煤发电技 术发展及展望 . 5 3 】 我 他工艺技术 的设备国产化率大于 90。 00 / 中 国 电力 ,2 o ,3 () 2 1 . O o 3 1 :1 — 5 3我国电厂脱硫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f 张晔. 4 4 1 电子束烟 气脱硫技 术特 点及适应条件 近几年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燃煤电 分析 f . J 电力环境保护 ,20 ,1 () 4 — 1 00 6 4 : 7 厂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 国产化示范工程 ,开发 50.

宁海电厂脱硫工艺设计

宁海电厂脱硫工艺设计

宁海电厂脱硫工艺设计一、工艺简介烟气中SO2的去除在吸收塔内进行。

锅炉来的热烟气经增压风机增压进入吸收塔后,烟气折流向上经过吸收塔托盘,使主喷淋区的烟气分布均匀,然后与喷淋下来的浆液充分接触,烟气被浆液冷却并达到饱和,烟气中的SO2、SO3、HCl、HF等酸性组份被吸收,再流经除雾器,除去所含的液滴。

经洗涤和净化的烟气流出吸收塔,进入烟囱。

石灰石粉从制粉车间用密封罐车运至石灰石粉仓,通过给粉机将石灰石粉送入混合箱与滤水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石灰石浆液,进入石灰石浆液箱。

两台石灰石浆液箱和八台浆液泵,分别向四台吸收塔提供石灰石浆液。

新鲜的石灰石浆液经石灰石浆液泵进入吸收塔,吸收塔浆液经浆液再循环泵送至吸收塔上部的喷淋系统进行再循环。

每台吸收塔配三台浆液循环泵。

运行的浆液循环泵数量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和对吸收浆液流量的要求来确定,在达到要求的吸收效率的前提下,可选择最经济的泵运行模式以节省能耗。

六台侧进式搅拌器的作用是使塔内浆液混合均匀,使固体颗粒保持悬浮状态,同时将氧化空气分散到浆液中。

氧化风机送出的氧化空气经喷水增湿冷却后通过矛状管送入吸收塔,把脱硫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1/2H2O)氧化为石膏(CaSO4·2H2O)。

每根矛状管的出口都非常靠近搅拌器,空气被送至高沸腾的浆液区,使空气和浆液得以充分混和,实现高氧化率。

吸收塔浆池中反应形成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进入石膏脱水系统。

石膏脱水采用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滤饼的含水量小于10 wt%。

石膏滤饼中的氯离子含量将通过石膏滤饼清洗而控制在100ppm或更低。

石膏滤饼通过皮带输送机送至石膏仓。

二、工艺原理1、吸收过程吸收液通过喷嘴雾化喷入吸收塔,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并覆盖吸收塔的整个断面。

这些液滴与塔内烟气逆流接触,发生传质与吸收反应,烟气中的SO2、SO3及HCl 、HF被吸收。

SO2吸收产物的氧化和中和反应在吸收塔底部的氧化区完成并最终形成石膏。

国华宁海电厂脱硫系统除雾器堵塞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国华宁海电厂脱硫系统除雾器堵塞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国华宁海电厂脱硫系统除雾器堵塞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自宁电A厂4台机组脱硫装置投运以来,在正常运行期间曾多次出现脱硫系统除雾器堵塞,烟气通道阻力大大增加,最严重的分别是2号和3号机组脱硫除雾器在2007年6月出现堵塞情况,根据当时的记录数据,机组负荷在520WM 时,除雾器前后差压已经达到621Pa,大大超过了规程规定的高高报警值450 Pa,继续运行极有肯能造成烟道结构坍塌,整个系统瘫痪,或者增压风机失速、锅炉跳闸,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标签:除雾器、冲洗水、FGD、石膏雨浆液浓度1.脱硫系统除雾器堵塞原因分析:除雾器差压高是一个早期缓慢爬升、后期快速加剧的过程,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1除雾器冲洗水压力的影响首先对于除雾器本身而言,如果冲洗不及时,容易造成除雾器本体叶片的结垢。

结垢严重时,会形成除雾器的堵塞和结构坍塌,发生FGD系统整体瘫痪。

除雾效果差不但对后烟道的低温腐蚀,而且由于其排烟温度较低,烟气扩散能力较弱,将直接导致烟气携带的石膏浆液液滴在烟囱附近落地,即形成所谓的“石膏雨”现象,所以说冲洗水是否正常工作对除雾器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雾器冲洗水主要性能参数包括:1)冲洗水压力;2)冲洗水量;3)冲洗覆盖率。

由于我厂除雾器冲洗水阀门在设计时未考虑耐腐蚀,我厂四台机组的除雾器冲洗水阀门经常内漏,或者冲洗气动阀反复开关以后执行机构松动、变形造成阀门关闭不严,直接使得除雾器冲洗水的母管压力不足,导致其它除雾器冲洗喷嘴的冲洗效果也变差。

且在除雾器冲洗水阀门检修时,由于需做隔离措施,一般为几个小时除雾器冲洗水无法投入,此时会有一些石膏堆积在除雾器内部,如冲洗不及时,势必造成除雾器堵塞。

另一个造成除雾器冲洗水压力重要原因是运行人员调节不当,由于当初A 厂脱硫设计的偏差,在实际中脱硫系统工艺水管网压力远远不够满足运行条件,为了防止脱硫公用系统真空皮带脱水机密封水流量低跳闸,当吸收塔液位需要补水时,大家拒绝采用吸收塔工艺水补水阀,而是采用进水量较少的除雾器冲洗阀补水,且长时间的连续补水,就算在除雾器顺控冲洗过程中仍在补水,个别人员为了吸收塔及时补水,甚至中断除雾器顺控冲洗,长期使用此种运行方式,除雾器冲洗水压力严重不足,叶片的结垢堵塞在所难免。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设计总结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设计总结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设计总结西南电力设计院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二OO九年四月成都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设计总结批准:审核:编制: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设计总结目录1 概述2 主要设计特点3 工程设计特点4 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5 二十五项反措和强制性条文的落实情况6 重大设计变更及变更情况分析7 对比分析8 建议附表1、概述1.1 工程概述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的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

厂址位于象山港底部,在宁海县桥头胡区强蛟镇境内下月岙村。

厂址北临象山港,南靠团结塘,西接白象山,东南距强蛟镇约1.5km,南距宁海县城23公里,北距宁波市约60公里。

二期工程2×1000MW 机组厂区位于一期工程的扩建端,即一期厂区东南面的施工场地。

电厂一期工程装机4×600MW亚临界燃煤机组,规划容量为4×600MW+4×1000MW燃煤机组。

一期工程已全部投产。

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扩建端扩建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并同步建设脱硫和脱硝装置,留有扩建三期2×1000MW的条件。

二期工程厂区用地28.7hm2,主要为一期工程扩建端的施工场地(为已征地),无拆迁。

场地主要为回填区,原始地形标高在-1.86m~1.66m左右,一期已回填至3.2m~6.1m左右。

场地北部有一魏家屿山包,顶标高约24m。

施工生产区用地约22hm2。

其中,一部分利用厂区南面的一期施工场地5.5 hm2;一部分利用厂区扩建端的一期灰场11.0 hm2;另一部分利用码头附近空地约5.5 hm2。

施工生活区利用一期设施。

二期厂址横跨在滩涂区、陆域平原和魏家屿孤岛三种地貌单元上,地层变化较大,地基土力学性质差异大。

场地绝大部分地段第四系地层厚度20-40m,上部新近堆填土层未作系统处理,呈松散或稍密状,淤泥层虽进行过堆载预压排水处理,性质有所改善,但处理时间较短,强度低,不能满足重要建筑作天然地基的要求,建(构)筑物基础主要采用桩基。

宁海电厂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优化研究

宁海电厂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优化研究

宁海电厂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优化研究
宁海电厂600 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优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宁海电厂4×600 MW机组脱硫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烟气脱硫系统的优化方案,包括工艺的设备优化、系统的运行优化、系统的国产化等内容.期望通过此优化方案,可使FGD系统简化,投资、运行费用大大减低,并增强机组和FGD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性.作者:邱振波 Qiu Zhenbo 作者单位:神华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宁海项目部,北京,100025 期刊:电力科学与工程 Journal: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0, 26(7) 分类号:X701.3 关键词:烟气脱硫优化运行。

高度集中的辅控网在国华宁海电厂的实现

高度集中的辅控网在国华宁海电厂的实现
整 个 B P系 统 均 采 用 罗 克 韦 尔 自动 化 公 司 的 C nrlo i O ot L g o x
15 系列产品 ,P C控制系统采用双机热备模式 ,底 层网络通 76 L 过 C nrl t o t Ne 网通讯模块 的冗余功能实现 网络通信热备 ,下位 o 机之 问数据通讯 交换速度最快 为 5 p ,上位机与主站之 间采 Mb s 用以太 网通讯模块双 备用连接 ,通讯速度能达到 10 p 。热 0 Mb s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1 网络 构 成 ( 图 I 示 ) 如 所 211 制 层 ..控
每个操作站都 配有 冗余的 1M/0 M teNe 网卡 ,通过 O 10 Ehr t 交换 机分别与冗余的 Ehr t teNe通讯总线相连 ,因此每个 C T操 R
作站 都 是 冗 余 通讯 总 线 上 的 一 个 站 。B OP网操 作 员站 和 各 系 统
控 制层为 P C控制 网络, L 控制 网络 是一种高速确定性 的 网 络 ,用于对时间有苛刻要求的应用场 合的信息传输 ,它为对等 通讯提高 了实时的控制和报文传送服务 。它具 备一 个独有的预 定连接 ,允许用 户以预定速率 重复的发送 和接 收数据 ,这就 是 请求信息包间隔 ( P ) R I, 就是说通过设定可以重 复的以指定的 间 隔时 问从 1 / O模块 上接收数据( 必须使用 R NeWox S t r去激活所有
的 开 放性 。所 有设 备 的 代号 和测 点 编 号采 用 K 编 码 。编 程软 KS
系统资源 ,数据 的传送 可以畅 通无阻 ,并可 以方便地进行连接 和扩充 。全厂辅助车间 网络控制 系统配置如 图 l 所示 。 21 管理层为 SS系统 .I 3 I SSS pri r fr t n ytm) I(u e s yI omao s 系统通过 光纤接入辅控 vo n i S e 以太 网, 通过 OP 方式从辅控 网取数据: C是通过 F G tw y C OP S ae a 抓取 IS L实时数据 ,再由任意 O C客 户端软件通过 OP nQ P C抓 取 F Ga y S t 的数据 。 wa 这样通过 SS I 系统 实现 了全厂辅 助生产系

大体积施工措施

大体积施工措施

浙江国华宁海发电厂(4×600MW)烟气脱硫工程吸收塔及烟气脱硫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编制:审核:批准:北京博奇宁电项目部2004年11月10日大体积施工方案由于烟气脱硫土建工程中吸收塔基础、增压风机基础、事故浆液箱基础等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其结构厚、形体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

除了必须满足一般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还应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大体积砼除机械设备投入必须满足要求外,其关键技术在于控制砼裂缝的开展,涉及到设计、施工、环境等诸多方面,必须采用温度应力和温度差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砼质量,并着重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度、减小砼收缩、提高砼极限抗拉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采取措施。

并且,这些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省内电力系统对大体积砼裂缝控制,主要切入点放在严格控制砼内外温差、砼降温阶段(即砼收缩阶段)的降温速率,从而有效防止大体积砼贯通性裂缝产生。

对温度应力控制乃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予以实现,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大体积裂缝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现分述如后。

(1)优化配合比设计选用早期活性低的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早期强度发展过程中的水化热;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以减少水泥用量;掺缓凝型减水剂,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使砼缓凝、避免施工冷缝,提高砼工作性和流动性。

掺CEA膨胀剂,以抵抗砼收缩产生的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2)构造技术处理在垫层上铺设三元乙丙柔毡一层,减小地基对基础底板的约束力;在底板上、下层主筋外布置φ6.5 @50mm双向抗裂钢筋(若设计无),以增强表面抗收缩裂缝的能力。

(3)砼应力和收缩应力分析根据有关资料,本工程大体积砼按二维温度应力公式计算,按一维应力公式验算(考虑水泥及外加剂、膨胀剂的放热、底板外约束系数),砼单方水泥用量参照国华宁海电厂4×600MW烟气脱硫工程C30大体积砼配合比,预估龄期30d时,经初步计算,总温度应力为σmax= 1.46Mpa,而C30砼30d龄期时的抗拉强度ft ≈1.8Mpa,K=σmax/f t=1.23>1.15(抗裂安全度).(4)砼浇筑工艺砼浇筑方向顺序交界面分界处不漏振,6~1:7)间,避免冷缝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飞灰 可燃物 通 常都 比较低 。3 0MW 等 级 以下 的烟 0
煤锅 炉 , 飞灰 可燃 物 的含 量 通 常 在 2 到 3 , 至 其 甚 低 于 I/ 6 9 。例如部 分 易结 渣 的易 燃 烟煤 , 由于 q 的取 值 比较小 ( 10k m。以下 ) 其 飞灰可 燃物 含量 在 在 0 W/ , 1/ 左右 。对 于 这 部 分 锅 炉 , 在 着 与包 括 S A 措 9 6 存 OF
对 于 3 0Mw 等 级 以下 的 贫煤 或 无 烟煤 锅 炉 , 0 其
飞灰 可燃 物 的含量 通 常在 5 左右 , 身 已 比较 高 , 本 显
然 这部 分锅 炉并 不 适 宜 过 度 采用 深 度 低 NO 分 级 燃
烧技 术 , 特别 是 S A措 施 。 0F
将 深度 低 NO 空气 分 级燃 烧 技 术 推 广 到 3 0 MW 等 0
国 华 宁 海 电 厂
烟 气 脱 硫 系 统 备 件 国 产 化 的 实 施
娄 广 森
国华 浙能 发 电有 限公 司 , 浙江 宁波
国华 宁海 电厂 4 0 ×6 0 MW 机 组 烟气 脱 硫 采 用 石
3 5 4 10 0
灰石 一 膏湿 法 脱 硫 工艺 , 炉一 塔 脱 硫 装 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 一 脱硫 效
级 以下 容量 锅炉 上 或 将 适 度低 N0 空气 分 级 燃 烧 技 术 推广 到 2 0Mw 等级 以下 容 量锅 炉 上时 , 须对 其 0 必 与改造 对象 的适 应 性 进 行试 验 , 以避 免 产 生锅 炉 飞 灰
对 于高挥 发分 烟煤 , 由于其燃 尽性 能优 异 , 锅 炉 其
率不 小 于 9 。脱 硫 系 统 的 脱 硫 泵 选 用 澳 大 利 亚 5
wAR MAN 产品 , 拌 器 选 用 美 国 S 搅 HAR L GHT— P、 I NI 产 品 , 膏 、 水 漩 流 站 选 用 南 非 MUL TE N 石 废 TO C 产 品等 。工 艺水 系统 、 膏 脱 水 系 统 、 液 排 放 系统 、 石 浆 压缩 空气 系 统 、 水 处 理 系统 等 均 为 4台 机 组 共 用 。 废 20 年 始 , 07 由于进 口备 件 昂贵 , 开始 调 试 国 产备 件 , 达 到 了期望 的效果 。
3 脱 硫 系统 各 浆 液泵 机 械 密 封
脱硫 系统 各浆 液 循 环 泵 机 械 密 封 无 冲 洗 水 , 使 其
用 寿命 只有 3 4 月 。由于机 械密 封频 繁 失效 , 仅 ~ 个 不
影 响 系统 的 正常 运 行 , 同时 增 加 了维 修 工作 量 和维 修
成本 。 ( 上转 第 8页 )
件均 采用耐 蚀耐 磨 合 金 制 造 , 以往 国 产 脱硫 系统 常 用 双 向不锈钢 14 3 、. 5 9 3 6 . 5 9 1 4 2 、 1 L等 材 质制 造 浆 液 循 环泵过 流部 件 , 然耐 腐蚀性 能 较好 , 因耐 磨蚀 性 能 虽 但
不足 , 从而磨 损严 重 , 使用 寿命 较短 。 自20 0 7年开 始 , 由于 系统腐 蚀 、 磨损 等 原 因 , 成 造 多个浆 液循 环泵 叶轮 损 坏 , 0 7年 3月 1 20 B浆 液 循 环 泵 首 次应用 国产 叶 轮 , 叶轮 材 料 采 用 A4 9高 铬 铸 铁 。 运行 1 8个月 后 , 有 轻度磨 损 及点蚀 ( 1 。 仅 图 )
行 1 6个 月 。 行 业 信 息
循环 液是 固液两 相 流 介 质 , 液 中的 固 体成 分 为石 灰 浆
石和 石膏 , 重量 浓 度 在 2 左 右 ; 气 成 分 为 循 环 吸 5 烟 收过程 形成 的硫 酸 、 酸 等酸性 混合 物 , 随着 循环 时 盐 并 间的 延长逐 步 富集 , 液 p 值 在 4 6之 间 。浆液 循 浆 H ~ 环泵 涡壳 为铸铁 内衬 橡 胶 , 浆 液 接 触 的金 属 过 流 部 与
图 1 运行 l 8个 月 后 的 国 产 叶 轮
1 浆 液循 环 泵 叶 轮
浆液循 环泵 是一 种大 型设 备 , 石灰 石 一 膏 湿法 是 石
分 离 的 目的 。当水流 在一 定 的压 力下 从漩 流 站进 口 以
切 向方 向进 入漩 流子 后 , 会产 生 强烈 的旋 转运 动 , 由于
2 石 膏漩 流 站 及 废 水 漩 流 站 备 件
漩 流站是 根据 离心 沉降 和密 度差 的 原理 达到 固液
作 者 简 介 : 娄广森( 9 7 ) 毕业 于东北 电力学 院热动专业 , 17 一, 除灰脱硫化学 专业点 检长, 工程 师。
E—mal i: Iu u n s n 1 6 c r o g a g e@ 2 .o n
石 膏与 水 的密度 不 同 , 离心 力 、 在 向心 浮力 和 流体 曳 力
脱硫 的核心 设 备 之 一 , 进 口备 件 价 格 昂贵 。吸收 塔 其
的 作用 下使 清水 上升 由溢 流 口排 出 , 密度 大 、 固量 高 含 的 流体 由底 部 排 砂 口排 出 。在 一定 范 围 和条 件 下 , 漩
决 于其锅 炉 的单 位 容 积 , 炉 膛 容 积 热 负 荷 q 即 的 取
值。
( 主要是 炉膛 单位 容积 ) 以及 燃煤 特性 有一 定 的适应 范 围 。从 应用 情况 看 , 度 空 气 分级 燃 烧 技 术 比较适 应 深 6 0Mw 等级 以上 的大 容 量 机组 锅炉 , 0 而适 度 空 气 分 级 燃烧 技 术 比较 适应 3 0MW 等级 以上 的机组 锅 炉 ; 0
流 站进浆 压 力越 大 , 固液 分离 越彻 底 , 同时 对漩 流 子 磨 损 也越 大 , 因此漩 流 子是漩 流 站 的主要 易损 部件 。 根 据 国华 宁海 电厂 1年 多运 行 经 验 , 流 子 的 使 漩 用 寿命 约为 3个 月 。故 自 2 0 0 7年 上半 年 开始 , 膏 漩 石 流站 以及 废水 漩 流站 的漩 流子 部 分选 用进 口的 P 原 U 材料 加工 漩 流子 各 部 件 , 目前 国产 漩 流 子 的 备 件 已 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