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的研究和改进 神华宁海电厂
热电厂锅炉一次风量测量问题及改造

2016年度由北京清新环境有限公司对1~4号脱硫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改造时对烟气流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改造,经过3年多的运行,设备运行状态完好。
另外我厂3、4号锅炉一次风测量装置已经于2020年也完成了技术改造,目前运行正常,且达到预期目标。
该技术已经在多家其他单位进行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1 几种常用的测量装置对比分析1.1 一次风量测量装置工作原理目前一次风测量装置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热式质量流量计,二是差压式流量计。
热式质量流量计是利用传热原理,即流动中的流体与热源之间热量交换关系来测量流量的仪表,用于测量气体较多。
差压式流量计是依据伯努利方程、流体连续性方程,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压差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是成正比。
1.2 几种测量装置的对比分析1.2.1 机翼式流量计测量装置其结构形式比较像飞机的翅膀一般使用于1m 以上大型管道的测量。
优缺点:测量数值精确,但是因为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容易积灰堵塞,因此粉尘量小的情况比较合适使用。
1.2.2 多点矩阵式流量计测量装置通过多个点均匀测量然后汇总一个平均值给最后测量适合1m以上的大管道。
它通过测量风速和风向来计算风量,优点是可以准确测量风量,而且它的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的要求;缺点是它的成本较高,而且安装和维护也比较复杂[1]。
1.2.3 热式流量计测量装置该类型装置自从引进国内以来,被许多电厂广泛使用,经过多年的应用发现其优缺点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故障率偏小、维护维修偏少、压损偏小、测量稳定;但其受脉动流限制,电厂长期运行的介质含粉问题造成的流量计探头磨损偏大,且响应速度偏慢,困扰不易解决。
应用于磨煤机一次风量控制,其若调门开度变化较大,则造成测量值将出现偏差;有的厂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管道内加装扰流板、减少紊乱流,但却增大了管道压损。
为消除这一问题大都采用多点布置方案,但是由于热式流量计造价较高,每台成本增加,多点布置所需要成本就相当大,其不适宜电厂改造应用。
提高中速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中速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10-27T03:40:31.322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6期作者:燕鸣[导读] 随着近年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准确测量锅炉各部分风量,并使之可靠、稳定地投入自动,对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燕鸣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30摘要:随着近年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准确测量锅炉各部分风量,并使之可靠、稳定地投入自动,对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火电厂较为重要的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量,普遍较难测量准确。
本文以某350MW电厂在磨煤机入口风量优化实践中的应用为例,旨在为我国火电厂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和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磨煤机风量;整流装置;吹扫装置前言随着火电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准确测量锅炉各部分风量,并使之可靠、稳定地投入自动,对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火电厂,尤其是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量,普遍较难测量准确。
风煤比的变化对炉膛燃烧的安全、经济性及磨煤机本身安全有较大影响。
磨煤机入口风量过大,会加剧对燃烧器附近水冷壁的冲刷,严重时导致锅炉爆管;风量过小,最常见现象是堵煤;而测量不准,会造成自动投入困难。
在冷热风调节过程中,若磨煤机入口风量不随调节挡板按比例变化,将使运行人员难以掌握,甚至因入口风量低导致磨煤机跳闸。
且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不准易造成锅炉燃料主控无法投入自动,影响机组协调系统的正常投运。
因此对磨煤机入口风量进行正确测量,获得准确的风量数据,已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本文以某350MW电厂为例,通过反复试验和改造,最终较好地解决了磨煤机风量测量不准、难以投入自动控制的问题。
一、应用场景介绍某2×350MW新建超临界机组,锅炉为东锅生产的型号为DG1100/25.4-II3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露天岛式布置。
国华准电降低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的优化调整分析

国华准电降低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的优化调整分析作者:李化伟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5期摘要:我公司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这一严峻现实,风机节能成为电厂的一个大项。
我公司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这一严峻现实,风机节能成为电厂的一个大项。
国华准电进行了降低磨煤机一次风压的试验,首先在一号机组开始,通过减小一次风机的入口导叶开度来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然后进行减少各台磨煤机入口的一次风量,逐台磨煤机进行,包括测试磨煤机出口粉管的一次风速,监视磨煤机出、入口差压等措施防止磨煤机堵煤,最终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地降低了火焰中心,从而可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
并推广至其它三台机组。
关键词:国华准电一次风压优化调整中图分类号: TK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1 设备及系统概况内蒙古国华准格尔电厂配有4×330MW机组,锅炉是由北京巴威公司设计并制造的B-1018/18.34/543/543-M型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汽包、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煤粉炉。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MPS中速磨煤机,每台炉配备5台磨煤机,正常满负荷运行时4台磨煤机运行,一台备用。
燃烧方式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配有20只双调风DRB-XCL型旋流煤粉燃烧器,每台磨煤机对应4只燃烧器,B、D磨对应前墙,A、E磨对应后墙,C磨煤机对应的4只燃烧器布置在最上层,前后墙各2只。
磨煤机型号为ZGM113系列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
需研磨的原煤从磨煤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
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
磨煤机一次风量测量系统改造

经 过 对运 行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发 现 导 致 上 述 问题
的 1 950 t/h超 临界参 数 变压 直流 锅 炉 。该 锅炉 采 用 的主要 原 因有 3点 。
单 炉膛 、一 次再热 、平 衡通 风 、前后 墙对 冲燃 烧 (前 墙
(1)一次 风量 测量 装 置 工 作 不 正常 。制粉 系统
风 )为 77 000 kg/h,磨 煤 机 旁 路 风 量 为 2 750 ~ 在 问题 ,致使 风量 测量 不准 确 。
11 860 kg/h。采用 插入 式 超 力 巴流 量 测 量 装 置 对 风
(2)风 门挡 板 的线 性 。 1机 组 磨 煤 机 风 门挡 板
量进 行测 量 。
存 在 严 重 漏 风 现 象 ,执 行 机 构 行 程 指示 与原因分析
位置不对应 ,使风门挡板调节特性出现问题 ,影响磨 煤 机正 常运 行 。
2007年 7月 , 1机组 投 入 运 行 后 发 现磨 煤 机 一
(3)风 道 的 布 置 需 要 进 行 优 化 ;风 量 测量 装 置
台双 进 双 出 钢 球磨 煤 机 ,每 台磨 煤 机配 置 2台煤 粉 上 游风 道直 管道 )越 长 ,测量 越 准 确 ,原 设 计 的 超 力
分离器 。磨煤 机最 大一 次风 总 流量 (含 密 封 风 、旁路 巴风量 测 量 装 置 的安 装 位 置 、选 型 或 数 量 都 可 能存
normally. By improving the measuring system of prim ar y air flow , the system could run norm ally . The special air f low measurement instru ment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point of choosing air f low measurement equi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was sum marized. K ey words:coal mill;prim ar y air; measure equipment
中速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数值模拟

常投运 . 分析 了磨煤机入 口一次风量测量产 生误 差的原因 , 通过 对磨煤机 入 口一 次风道流 场的数值模 拟 , 找到 了风道 内 的 涡流 区, 并采用在风道 内加装 紊流栅的方法 , 1机组磨煤机 一次风量测量装置进行 了改造 , 对 并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关 键 词 :中速 磨 煤 机 ; 次 风 ; 量 装 置 ; 值 模 拟 一 测 数
煤质的变化 , 冷热风调节档板 组合开度变化造成气流
作者简介 :张广才( 9 3一) 男 , 18 , 河北巨鹿人 , 助理工程师 , 硕士
沈 阳工程 学 院学报 (
第7 卷
入 口, 口边 界 条件 为压力 出 口, 冷风入 口处 给定 压 出 在 力为 760P , 0 a 热风入 口处 给定 压 力 为 740P , 合 5 a混 风 出 口直 管段压 力 为 570P , 挡 板 和 管 壁 均 设 为 2 a各 wa 边界 , l l 采用 无 滑移标 准壁 面. 由图 2至 图 5可 见 , 造 前 在 冷风 门全 关 的状 态 改 下 , 次风 管 内流场 比较稳 定 , 一 只在热 风挡 板后 有轻 微
了机 组 的稳定 运行 与调 节 性 能 , 机 组 协 调 控 制 品质 使
图 1 磨 煤 机 入 口一 次 风 管 道
2 入 口一 次 风 量 测 量 误 差原 因 分 析
结 合试 验情 况 分 析 , 为 产 生 风量 偏 差 的原 因 主 认
要有 以下 2点 .
1 )制 粉 系统冷 热风 管道 布置 紧凑 , 风装 置 前后 测 直管段 太 短 . 因风 道 中测 风 装置 布置不 合理 , 加上冷 再 热 风调 节 档板 开度 的影 响 , ’ 风装 置 处 在 不 稳定 流 使狈 4 场 中, 测量 截 面处 气 流分 布不 均匀 , 另外 每 台磨煤 机人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研究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研究摘要:磨煤机一次风调平是燃煤电厂经常操作的试验,通过测量各个煤粉管道风粉混合物的流量,来判断粉管间的风粉分配是否均匀,如流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及时调整,以保障锅炉的燃烧效率,防止锅炉结焦和积灰,减少排烟热损失、固体及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关键词: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在燃煤电厂中,无论是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还是直吹式制粉系统,其煤粉管道都是分层并列布置。
在并列管路中,由于布置情况不完全相同,因而造成各粉管的阻力系数不相等,这样就导致了各粉管中风粉混合物流量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燃料燃烧不彻底,燃烧热损失增加,过量NOx的生成、锅炉效率下降。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各并列粉管进行阻力调平,消除各粉管在实际运行时的流量偏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制粉系统各管道的阻力调平常用的节流元件有节流孔板和可调缩孔,入炉风量偏差不大于±5%[1]。
1.设备概况锅炉为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紧身封闭、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
锅炉设计压力19.1MPa,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070t/h,额定蒸发量1876t/h,额定蒸汽温度541℃。
炉膛断面尺寸为20.7m×16.7m,炉膛容积为18532m3。
炉膛高热负荷区采用内螺纹管膜式水冷壁,水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
炉膛上部布置有前、后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折焰角后部水平烟道布置有高温再热器;后竖井双烟道分别布置水平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烟道下部布置有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在省煤器出口与空预器入口之间布置脱硝装置,在引风机出口与脱硫入口之间布置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炉膛燃烧方式为正压直吹前后墙对冲燃烧,前、后墙下层各5只轴向旋流燃烧器,其他20只燃烧器为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前后墙各布置两层燃烬风,以减少NOx排放量。
制粉系统配置6台磨煤机,锅炉燃用设计煤种满负荷时,五台运行一台备用。
1000MW燃煤锅炉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测量截面流场优化研究

2020.12 EPEM83发电运维Power Operation1000MW燃煤锅炉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测量截面流场优化研究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 印 伟 陶 鑫 李荣春 李 娇摘要:对某1000MW燃煤锅炉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一次风道进行针对性流场优化改造,以提高测风元件测量截面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进而提高风量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百万机组;一次风量测量;一次风道;流场优化改造新建大型燃煤电厂的现场布置越来越紧凑,由于空间限制,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冷热风混合处距测量截面过近,冷热风没有完全混合均匀,导致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失真,部分电厂存在风量测量偏差过大、风量波动剧烈甚至风门风量反向等问题,对机组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针对燃煤电厂中速磨入口一次风量测量问题,有大量关于测量方法改进的相关研究,通过更换先进的测量元件,提高一次风量测量截面风量测量的准确性[1-5]。
然而通过更换测量元件,在一些一次风测量截面流场分布极差的情况不能彻底解决风量测不准的问题。
国内某研究院采用了流场优化改造的技术方案[6-7],通过对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结构的优化改造,在基本不改变原有风道布置的情况下,优化风道内一次风流场可彻底解决某些电厂的磨入口一次风量测量问题。
1 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某厂1000MW 机组自投产以来,锅炉磨煤机入口在线一次风量测量严重失真,在线风量测量极为不准,甚至出现风门、风量反向问题(如热风门开度从40%开大至70%,表盘风量显示从170t/h 减小至120t/h),导致磨入口热一次风门始终无法投入自动,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某厂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一次风量测量不准,该厂曾更换过测量元件并将测量截面向下游移动,然而改造后仍未能解决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
通过对一次风道结构分析发现,冷一次风道与热一次风道的接入口距离原在线测量截面处的距离约为5.6m,在测量截面处冷热风未能充分混合,测量截面上温度场和速度场均匀性极差,在线一次风测量元件无法准确测量磨入口一次风量。
一种流场分布不均匀的磨煤机入口风道优化改造方案

一种流场分布不均匀的磨煤机入口风道优化改造方案发布时间:2021-04-28T11:35:55.413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3期作者:杨扬生,纪洁虹,陈翠贤,王彬[导读] 针对紧凑型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结构原理,通过分析冷、热一次风在管道内的流程情况,得出一次风测量偏差的原因,提出均流优化改造杨扬生,纪洁虹,陈翠贤,王彬华能海门电厂,广东汕头 515132摘要:针对紧凑型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结构原理,通过分析冷、热一次风在管道内的流程情况,得出一次风测量偏差的原因,提出均流优化改造,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改造后的确能够很好地改善测量截面流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测量截面流速偏差减小,测量准确性提高。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场优化;均匀混合器组件1.前言目前,燃煤电厂的现场布置越来越紧凑,导致各电厂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偏差过大、波动剧烈等问题,尤其是随着超低排放的全面推进,深度低氮燃烧对一次风量的精确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电厂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大部分电厂实际运行中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一次风量控制得较高,从而导致: 1)磨煤机出口粉管磨损加剧;2)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过大,影响煤粉着火燃烧,不利于锅炉低负荷稳燃;3)冷一次风量同步增加,影响锅炉热效率;4)一次风机电耗增加,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当一次风量测量有偏差时,电厂一般会通过大风量运行方式来保证制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以严重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为代价来换取运行安全性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造成的偏差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优化解决方案,也为其他项目改造提供了参考。
2.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情况由于现场空间,管道设计等一系列限制因素,电厂磨煤机入口的冷热一次风混合至测量截面之前的直管段比较短,风管结构走向相对复杂,如图一所示。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热、冷一次风混合管道距离较短,在这种布置下,因冷一次风密度、温度以及速度相差于热一次风很大,光靠冷一次风自身动量很难穿透热一次风,冷一次风进入热一次风道后需要很长的混合段才能充满整个截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一次风管道布置图 风道结构如上图,混合风管道直管段相当短,从冷热风混合处到磨入口前的风道弯头处只 有 3228mm 的直管道,风道尺寸为:2000*1200,而且,A、F 的管道是弯曲的;由此可知 道适合风量测量的风道硬件条件相当不好; 2.2 风量测量装置 单台机组磨煤机入口原一次混合风流量测量采用 FCI 测风装置,六台磨共设置 6 套 FCI 测 量装置,就地控制装置 1 台,探头 2 根,布置在磨煤机混合风道上。如图:
图 7:扰流板实际安装图 但从结果来看,风量测量并未得到改善,自动调节仍存在之前所说的问题,因此,这个 办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也说明对影响风量测量的原因分析不准确; 3.3 增加风量传感器数量 经过对工况的多次分析,根据厂家的建议,认为由于混合风直管道过短,混风道的截面 积较大,仅仅安装有两点热扩散测量装置,在不稳定、不均匀的流场内,其输出的风量必然 大大失真。如下图:
在冷风道上加装一套 FCI 测量装置,与原来加在热风风道上的测量装置共两套,风量算 法也进行改进,热风道上的 FCI 测量热风风量,冷风风道上的 FCI 测量冷风风量,然后在 逻辑里对两者求和,得出磨入口混合风量;
方案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 混合风道不能满足测量需要是既成事实,不能改变,是根本原因之一,既不能改变, 只能绕开它,需以此为基础考虑问题;
7、 Δp 表示测量装置产生的差压,单位:Pa
方案一于 2007 年 4 月#3 机组检修时对 A\C\F3 台磨的风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 完后,对#3 炉已安装好的差压式流量计,进行了流量变化的试验。由于#3 炉的流量测点安 装的位置较好,流量变化跟随较好,稳定速度较快,并且流量的变化不受混风温度的影响, 仅与风压的变化有关,比较稳定、可靠。风量测量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在一定 程度上解决了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但美中不足的是,动态时,其风量变化和调节门变化趋 势相反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被弱化到很小的程度;风量响应调节门变化仍然有迟延和滞后; 可以说动态调节时,风量测量不够理想,影响了自动调节的品质;
本厂 4×600MW机组自投产以来,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的自动投入情况,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1 磨煤机一次风量的测量不准,主要表现为,风量测量与实际相比偏小或偏大,部分 测量装置存在调节门开度变化与风量变化趋势相反的现象。风量的测量不准,影响了一次风 量自动调节的正常投入,运行人员也只能凭经验对风量进行调整,很难达到经济的调整锅炉 燃烧的效果。
由于一次风的风道截面比较大,对于大风道的风量测量,仅有一个测量点是不够的,为 了能准确地测量出锅炉风量,采用的办法是在大风道截面上严格按标准采用了等截面多点的 测量原理,从而测得截面的平均速度。再根据各测量管道截面尺寸的大小、直管段长、短等 因素来确定测量点数,并将许多个测量点等截面有机地组装在一起,正压侧与正压侧相连, 负压侧与负压侧相连,正、负压侧各引出一根总的引压管,分别与差压变送器的正负端相连, 测得截面的平均速度,然后计算出风量。
图 5:FCI 测量装置示意图 其测量原理是:风流过探头,会带走探头的热量,通过探头损失的热量可计算出流过的风 的质量流量; 3、前期尝试和探索
为了解决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热控专业人员做了不少尝试和改进: 3.1 初步原因分析
水平风道过短,有效直管道只有 3228mm,冷风道垂直布置,冷风直接从上向下切入热 风道,混合风道内的风道内的气流流场同时受冷热风调节门开度和冷热风混合不均的影响;
火检的检测强度变化幅度较大。运行人员经常需要手动干预,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特别在机组升负荷过程中,由于调节的参数较多,如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手动干预不及时, 容易导致一次风压力偏低造成磨煤机出粉不畅,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图 2: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曲线图 黄色为冷风调节门开度,红色为磨出口温度,由曲线可看到,磨温度变化幅度大,变化 超过 5 度,最大达 7 度,因此,自动投入效果不佳;
能降低,虽然质量增加,但流速变慢,因此几个因素同时作用下,造成短时间内流量不但不
增加反而瞬间变小;反之,风量增大,因此无论是差压式测量装置还是热导式测量装置,动
态调节时其风量测量的滞后和相反变化的现象其实是风道内真实工况的反映,如下图:
图 11:磨入口风量测量动态示意图 6、改进措施
6.1 根据以上分析,若是要彻底解决问题,测量装置不能装在混合风道上,因为混合风道 上不具备理想测量条件,因此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
2) 冷风道和热风道具备良好的直管道和稳定的气流条件 3) 热风、冷风气流条件稳定,混合风动态时的复杂现象没有; 4) 由质量守恒知:混合风=热风+冷风
图 12: 改进方案测点安装图
图 13: FCI 冷风测量装实际布置图 于2008年6月#3机组小修中实施方案二,在B\D\E、F磨上进行改造,F磨同时安装了差压 式流量计及FCI测速装置做比对。改造完毕后委托,委托浙江电科院对风量的测量装置进行 了标定及扰动试验。 6.2试验结果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试验人员于2008年7月6日至7月8日对#3炉改造后的测速装置进 行了一次风量热态标定
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的研究和改进
神华国华浙能宁海电厂设备部热控专业 胡亚奇 张丁月 关键词:一次风量;直管道;热导式;调节;迟延;滞后;
引言: 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准确以及风量自动的正常投入,与锅炉燃烧的稳定和煤粉的充
分燃烧关系很大,高品质的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调节,可以改善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避免燃烧器烧损、水冷壁或其它区域结焦、热负荷不均造成爆管、还原性气氛下的局部高温 腐蚀等一系列问题,为燃烧运行优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技术经济效益。 1、存在问题
4.1.2 例如:对于某一大风道的测风装置,风道截面尺寸为 1600×1200×6 mm,由于 风道大,直管段短,截面风速容易分布不均匀。为了确保准确测量风量,拟在 1600X1200 mm 的风道截面上按等截面多点测量原理布置 16 个风量测量点,在风道内将 16 个风量测量探头 的正压侧与正压侧相互连接、负压侧与负压侧相互连接,引出一组正、负压信号至差压变送
器。其等截面布置风量测量点见图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图 9:等截面布置风量测量点(图中“0”表示测量点)
4.1.3 风量计算公式
Q = 0.3005AK Δp( p0 + p) (273.15 + t)
1、 Q 表示风量,单位:t/h
2、 A 表示风道内横截面积(若风道为 2000*1200*4,则 A=2.374),单位:立方米 3、 K 表示测量装置流量系数,可预置 0.85,最终由现场标定后确定 4、 P0 表示当地大气压力,单位:Pa 5、 P 表示风道静压,单位:Pa 6、 T 表示介质温度,单位:℃
图 3:磨入口风量自动调节曲线 绿色为调节门开度,蓝色为磨入口风量,由曲线可看出,投自动时,调节门大幅变化, 风量响应迟缓,变化缓慢,调节效果不佳; 而以上问题中,风量测量不准又是最根本的问题,热控专业人员经过多次尝试,找到了 风量测量不准的根本原因,并且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风量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了 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调节品质; 2、系统简介 2.1 风道结构
图 1: 磨入口风量动态响应曲线 如上图,绿色为磨入口一次风量,黄色为冷一次风调节门开度,蓝色为热一次风调节门 开度;由图知道,当热风调节门开度一定,冷风调节门关小混合风量反而增大;冷风调节门 开大,混合风量反而减小;导致风量测量偏差大。 1.2 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条件品质较差,调节参数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风量的变化较 慢,执行机构开关频繁,动作幅度较大,风量波动较大,磨出口温度变化较大,燃烧不稳,
图 8:增加测点布置示意图 但结果仍然不理想,两方面都未得到明显改善,虽然稳态时风量测量比较稳定,偏差有 所减少,但风量仍然测量不准,自动调节效果仍然不佳。说明其测点数并非主要原因。 4、技术改造 由于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寻求技术改造,想彻底解决问题;由于所持观点的 不同,分为两种方案。 一种观点认为 FCI 测量装置本身有问题,不适合本厂磨一次风的测量,建议更换其他测 量装置,并且提出其他电厂有成功经验; 一种观点认为问题不是出在 FCI 测量装置上,因为根本原因未分析清楚,认为可以在其 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4.1 方案一: 更换其他测量装置,采用多点式差压测量装置取代现有的 FCI 测量装置
下面为两种方案改造完后,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试验人员于 2007 年对#3 炉的磨 一次风量的热态标定数据
单位 T/H A 磨
B磨
C磨
D磨
E磨
F磨
标定数
据
124.633 126.398 110.098 118.626 117.3
115.769
实测数
工况 1 据
123
118
100
119.3
79.1
图 10:方案一风道内多点式差压测量装置布置图 4.2 方案二 4.2.1 考虑到混合风道过短,且冷热风混合不均,混合风温度稳定过程长,对热导式测 量装置影响较大,提出将热导式测量装置移到气流条件比较单一的热风道上,同时根据能量 守恒定律,冷热风混合前后的总的能量应该是一定的,可以用热风风量换算出混合风量;
5 风量测量不准的根本原因
由以上技术改造的结果来看,方案一取得了预期效果,也因此在其他两台机组得到了推广;
但是从前面所提到的种种问题却未得到根本解决,只是将问题弱化了,因此对其进行了进一
步的分析和研究,终于找到了根本原因。
由于冷风道垂直布置,冷风与热风垂直交错,冷风垂直吹入热风风道行成风帘,对热风流
3.2 增加扰流板 最初认为,风道直管道过短是其主要原因, 直管道过短,冷热风混合不均,风道内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