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港电厂3号炉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改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3 6
面, 也可起到稳流作用。此外为使流体能在机翼前充
分发展, 在机翼前还加装了稳流栅。 22 测量装置的设计 . 改造后的风量测量装置( 1包括机翼、 图 ) 导流体 肋板和稳流栅3 部分。
上0 0 0
2 44. 3
2 2七. 3
1 2 0 0
1 旧 8 ( 8 7 6 5
1 9 0 0
8t , 0 变化平缓( ,) / h 图34。其它磨煤机的测皿情况与
此类同。
4 结论
() 1机翼形测量装笠所要求的安装条件相当宽松, 只要求在装置前具有 06 . 管道当量直径的长度。
函 } 力 电2 1 ) 热 发 ・0( } 0 1
「1 于 之 泪 珍 易 奴 铆 闯 调 国 区 忆 !
90 8() 70 60 5() 40 犯 20 10 0
且波动频率高, 在风量挡板开启、 关闭过程经同一点 时, 次测量值存在较大偏差。另外, 2 还存在测量装置
的测孔被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塞、 取样管泄露问题。
12 对风量测量存在问题的分析 . 3 号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道截面为 2 c 原系统 x n l , 采用阿纽巴测量装置。按安装要求, 阿纽巴装置安装 点前、 后至少要有 8 48 m . m的直管段, , 但实际磨煤机
较小, 因此决定将测量装置改成机翼形。 机翼测速装置的灵敏度取决于机翼流通截面的收
图2 机界及左、 右导流体肋板线形图 表1 机翼座标值
缩比, 在机翼两侧风道壁安装导流体肋板, 缩小风 适当
道通流面积, 一方面可增强测量装置灵敏度, 另一方
二三二 5 1 2 4 6 8 ( 0 0 0 0 0 二 0 0 0 二 0
一次 风风业
时间 t /m m
() 2机翼形测量装置测得的差压是气流动压的 5 倍, 一8 加上风道左、 右两侧装有导流体肋板 , 使风道 通流截面在此区域一分为二, 近似 2 个矩形文丘里喷 嘴, 流过喉部的气流得到加速, 两种因素合并起来, 使 测量装置获得较大的压差信号。 () 3机翼形测量装置的灵敏度与机翼流通截面收 缩比有很大关系, 利港电厂 3 号炉改造过程中机翼流 通截面收缩比 m= ., 05在规定的03 一 . .5 06 5范围内, 所以测量装置的流速修正系数基本恒定为一常数。 () 4机翼流通截面接近于流线形, 降低了对气流的
阻力 , 同时气流脱离翼尾时产生的涡流作用也 大大减
图3 号炉D磨煤机一次风量( 3 改造前) -1 于 刃 洲 找 澎 淡 趣 跳 喇 区 国 另 ! 0
时间 t n /u n
少了对气流的扰动, 使得机翼表面的流线稳定, 可在较 大的流通截面比范围内获得较稳定的流速修正系数。 [ 考 文 献〕 参
图4 3号炉D磨煤机一次风量( 改造后)
7 一a } } L a I f - 4 n I
Z 一型钾能料位计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 L工 适合煤粉仓防水、 卜 抗电场磁场:扰、 防竺 「 抗振动等恶劣环境要求下 长 期可靠运行。 能测煤位、从库石灰库灰位、 脱水仓水中济位、
和常)液位, 1 i 也适合水泥Y行业各种固体物1的N * i 0 1m 1 M 1 . Pn 6 ,枯度土I% 拍 一 5, 出信弓4 2m -0 A*到位、埋锤、I : 下限和双路脉冲信号 采样技术先进可靠,1内石家采 4
20 年e 台, 本产品9年8 8 月在渭河电厂30 W机组投入1 已运行二年以上, 00 月又投入 2 运行良好. 0M 台 09 331 126 2 - 26 5 - 5 6 西安市兴庆路8号(102 0 703) 联系信息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李崇锦
} 力 电20 1 份 热 发 ・ 1 )}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宋红东. I 双文丘利测风装置的多风道风量测量技术改造 [. 1 中国电力, 9 7 17 9 [1 吴永生, 2 方可人. 热工测皿及仪表【 . M]水利电力出版社,
18 9 8.
[〕 水利电力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技术处. 3 国外大型磨煤机的 应用〔 ]1 4 M . 8. 9 收稿日期: 0 一 0 2 2 0 1-0 0
一次风风量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其
分析
11 一次风风量测量存在的问题 . 3 号炉自1 7 9 年投运以来, 9 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风 量测量值与实际偏差大, 测量装置测得的差压信号弱
气侧含灰量大, 导致测量装置测孔经常被一次风携灰 堵塞, 不能进行正常测量。测量装置没有专用的排灰 装置, 使得装置压力感应腔中的积灰越来越多, 直到测
} 力 电 2 1 )} 热 发 .0( 函 " 1 0
孔彻底堵死。
测量装置后速度场较均匀, 同时将气流对测量装置叶
毅的冲击损失降到最小, 并使混合一次风流过测量装 置后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测量装置及导流体肋板 的设计均套用了通风机定子常用设计标准, 具体见 图 1图2表 I 、 、 及表 2 0
经上述分析后认为, 在保留磨煤机人 口一次风管 结构的前提下, 只有对测量装置进行改造才能真正解
决风皿测量问题 。
2 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改造
2 1 测量装置的选定 . 由于机翼测量装置要求风道直管段相对较短( 机 翼前具有 06 . 管道当量直径, 约为1 , m 且测得的差压 )
信号强( 可达到气流动压5 8 , 一 倍)测量过程压力损失
47 s 2
2《 兀旧
表2 左、 右导流体肋板座标值
二 5 6 8 5 0 0 二 二 二亘二1二3三3 0 3 5 0 16
-一635 一24
21 3 1.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2 6. 1 3 12 引】 263 2 1 5 8 3 8 7 1 5 1 5 2 3 14 5 3 10 9 5 1 0 6 3 15 4
号A d x m 3 9 . m的无缝钢管制造的测压管, 1 45 5 正对
进气方向开有 5 10 m 个 0 x m的榴作为测孔, 3 采用大 直径管的目的是使容纳气体空间变大, 相对减缓气压 波动频率。负压侧管采用 d25 m 4. x m镀锌钢管, 3 与 气流垂直方向均匀开有 4个 10 m 0 x m的槽作为测 3 孔。为防止测孔被携灰堵塞, 特地设计了吹灰管、 排灰 口。为使进人测皿装置的混合一次风具有较稳定的流 场, 测摄装置前还增装了稳流栅。 为改善测量装置的进气条件, 使混合一次风经过
用* 测深器为v合金全密封设 计, i 防水防尘性好,抗千扰技术完 a -防电场磁场干扰, , 能 抑制浪涌电流和浪h L 整机可.性高 * 小 压, S ' 4 组件式设 日 进口插件联接, . 摸具加工, 互换 性好, 软州完 i f ,内m自 自检各种保护报警和多种自动恢复功能, 校 整机维护员极少, 使 川方便,调榷操作简 单* 性能价格 比较高。 性能优于进 n同类产品,价格便宜 3%一 0 0 4% * 产品终身维修,构件非人为报坏一律无条件更换修义,保吐使用寿命八年 以_e E
人口一次风道前、 有25 1 m的直管段, 后只 .m . , 5 其间
还布置包括冷、 热风调节挡板、 风温测点、 风压测点等。 冷、 热一次风在相应的调节挡板后形成交叉、 混合, 由 于空间有限, 加上挡板、 分叉弯管等设备的扰流, 且因 冷、 热风密度不同, 故在此区域混合剧烈。但混合风在 此区域流场很不稳定, 这是引起风量测量偏差大、 波动 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而阿纽巴测量装置差压信号亦较 弱。另外, 由于混合风密度修正的温度测点安装在风 量测量装置后, 此处的温度不具代表性, 也是影响风量 测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阿纽巴装置的正压侧开有 2 对孔径 2 m m的小孔, 由于再生式 3 分仓空气预热器烟
利港电厂 3 号锅炉采用微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配置4台Bbo 公司制造的 1.E型磨煤机, ac k c 08 正常时 3 台运行 1 台备用。采用热风档板调节磨煤机人口一 次风风i I n 冷风挡板调节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 由于系统设备布置紧凑, 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风道直管 段较短, 不能满足原阿纽巴流量测量装置的安装要求, 致使一次风风量测量准确性差, 波动频率大, 影响了锅 炉安全、 稳定燃烧。 目前, 诸多流量测量装置都为差压 一 速度式, 其测 量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管道通风截面上流速的分 布以及装置本身的准确度。为使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 在装置标定与实际测量时保持一致, 各种装置都要求 在其安装位置前、 后留有足够长的直管段。若直管段 长度不能满足要求 , 则要求在装置前加装整流器、 稳流 栅等, 以使流体进人测量装置前流场稳定。
二二 二 二二 二 二二 二二
10 0 3 2 3 44. 1 5 6 3
1 5 0 3 刀 93 1 0 8 3 9 7 6 5
4 1 2 9 3 2 5
20 0 3
205 3
改造后的测量效果及分析
1 挽 流栅 一 2 测盘装置 34 左 、 - ,一 右导流体肋 板
图1 测,装里总图
机翼为测量装置的主体部分, 其正压侧是一个 2 0
利港 电厂 3号护磨煤机入 口一次风 风 量侧量装 置改造
周群峰, 炯 沈
(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209) 106
[ 要] 对利港电厂 3 30 摘 号 5M W机组磨煤机入 口 一次风阿纽巴风量测量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 并用自 行设计的机奚形风童测量装置对其进行了 改造。实践证明, 改造后的浏童装五工作稳定 测量 值准确。 【 关键词〕 磨煤机; 一次风; 风量测量; 机奚形风量 测量装置 【 分类号」K2 中图 T2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一 3 ( 0)1 04一 1 2 3 42 1 一 0 。 0 6 0 0 5
试验表明改造后, 号炉磨煤机人 口一次风量测 3 母测得数值很稳定 , 变化趋势和数值与实际一致。以 3 号炉D磨煤机为例, 改造前, 当磨煤机煤量恒定为3 7 t 时, / h 风量在6 d 至 8 t 间大范围波动, 8 h 2 / h 波动也 较频繁; 改造后, 磨煤机在同样的煤量下, 风量为7 - 6
面, 也可起到稳流作用。此外为使流体能在机翼前充
分发展, 在机翼前还加装了稳流栅。 22 测量装置的设计 . 改造后的风量测量装置( 1包括机翼、 图 ) 导流体 肋板和稳流栅3 部分。
上0 0 0
2 44. 3
2 2七. 3
1 2 0 0
1 旧 8 ( 8 7 6 5
1 9 0 0
8t , 0 变化平缓( ,) / h 图34。其它磨煤机的测皿情况与
此类同。
4 结论
() 1机翼形测量装笠所要求的安装条件相当宽松, 只要求在装置前具有 06 . 管道当量直径的长度。
函 } 力 电2 1 ) 热 发 ・0( } 0 1
「1 于 之 泪 珍 易 奴 铆 闯 调 国 区 忆 !
90 8() 70 60 5() 40 犯 20 10 0
且波动频率高, 在风量挡板开启、 关闭过程经同一点 时, 次测量值存在较大偏差。另外, 2 还存在测量装置
的测孔被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塞、 取样管泄露问题。
12 对风量测量存在问题的分析 . 3 号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道截面为 2 c 原系统 x n l , 采用阿纽巴测量装置。按安装要求, 阿纽巴装置安装 点前、 后至少要有 8 48 m . m的直管段, , 但实际磨煤机
较小, 因此决定将测量装置改成机翼形。 机翼测速装置的灵敏度取决于机翼流通截面的收
图2 机界及左、 右导流体肋板线形图 表1 机翼座标值
缩比, 在机翼两侧风道壁安装导流体肋板, 缩小风 适当
道通流面积, 一方面可增强测量装置灵敏度, 另一方
二三二 5 1 2 4 6 8 ( 0 0 0 0 0 二 0 0 0 二 0
一次 风风业
时间 t /m m
() 2机翼形测量装置测得的差压是气流动压的 5 倍, 一8 加上风道左、 右两侧装有导流体肋板 , 使风道 通流截面在此区域一分为二, 近似 2 个矩形文丘里喷 嘴, 流过喉部的气流得到加速, 两种因素合并起来, 使 测量装置获得较大的压差信号。 () 3机翼形测量装置的灵敏度与机翼流通截面收 缩比有很大关系, 利港电厂 3 号炉改造过程中机翼流 通截面收缩比 m= ., 05在规定的03 一 . .5 06 5范围内, 所以测量装置的流速修正系数基本恒定为一常数。 () 4机翼流通截面接近于流线形, 降低了对气流的
阻力 , 同时气流脱离翼尾时产生的涡流作用也 大大减
图3 号炉D磨煤机一次风量( 3 改造前) -1 于 刃 洲 找 澎 淡 趣 跳 喇 区 国 另 ! 0
时间 t n /u n
少了对气流的扰动, 使得机翼表面的流线稳定, 可在较 大的流通截面比范围内获得较稳定的流速修正系数。 [ 考 文 献〕 参
图4 3号炉D磨煤机一次风量( 改造后)
7 一a } } L a I f - 4 n I
Z 一型钾能料位计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 L工 适合煤粉仓防水、 卜 抗电场磁场:扰、 防竺 「 抗振动等恶劣环境要求下 长 期可靠运行。 能测煤位、从库石灰库灰位、 脱水仓水中济位、
和常)液位, 1 i 也适合水泥Y行业各种固体物1的N * i 0 1m 1 M 1 . Pn 6 ,枯度土I% 拍 一 5, 出信弓4 2m -0 A*到位、埋锤、I : 下限和双路脉冲信号 采样技术先进可靠,1内石家采 4
20 年e 台, 本产品9年8 8 月在渭河电厂30 W机组投入1 已运行二年以上, 00 月又投入 2 运行良好. 0M 台 09 331 126 2 - 26 5 - 5 6 西安市兴庆路8号(102 0 703) 联系信息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李崇锦
} 力 电20 1 份 热 发 ・ 1 )}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宋红东. I 双文丘利测风装置的多风道风量测量技术改造 [. 1 中国电力, 9 7 17 9 [1 吴永生, 2 方可人. 热工测皿及仪表【 . M]水利电力出版社,
18 9 8.
[〕 水利电力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技术处. 3 国外大型磨煤机的 应用〔 ]1 4 M . 8. 9 收稿日期: 0 一 0 2 2 0 1-0 0
一次风风量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其
分析
11 一次风风量测量存在的问题 . 3 号炉自1 7 9 年投运以来, 9 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风 量测量值与实际偏差大, 测量装置测得的差压信号弱
气侧含灰量大, 导致测量装置测孔经常被一次风携灰 堵塞, 不能进行正常测量。测量装置没有专用的排灰 装置, 使得装置压力感应腔中的积灰越来越多, 直到测
} 力 电 2 1 )} 热 发 .0( 函 " 1 0
孔彻底堵死。
测量装置后速度场较均匀, 同时将气流对测量装置叶
毅的冲击损失降到最小, 并使混合一次风流过测量装 置后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测量装置及导流体肋板 的设计均套用了通风机定子常用设计标准, 具体见 图 1图2表 I 、 、 及表 2 0
经上述分析后认为, 在保留磨煤机人 口一次风管 结构的前提下, 只有对测量装置进行改造才能真正解
决风皿测量问题 。
2 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改造
2 1 测量装置的选定 . 由于机翼测量装置要求风道直管段相对较短( 机 翼前具有 06 . 管道当量直径, 约为1 , m 且测得的差压 )
信号强( 可达到气流动压5 8 , 一 倍)测量过程压力损失
47 s 2
2《 兀旧
表2 左、 右导流体肋板座标值
二 5 6 8 5 0 0 二 二 二亘二1二3三3 0 3 5 0 16
-一635 一24
21 3 1.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2 6. 1 3 12 引】 263 2 1 5 8 3 8 7 1 5 1 5 2 3 14 5 3 10 9 5 1 0 6 3 15 4
号A d x m 3 9 . m的无缝钢管制造的测压管, 1 45 5 正对
进气方向开有 5 10 m 个 0 x m的榴作为测孔, 3 采用大 直径管的目的是使容纳气体空间变大, 相对减缓气压 波动频率。负压侧管采用 d25 m 4. x m镀锌钢管, 3 与 气流垂直方向均匀开有 4个 10 m 0 x m的槽作为测 3 孔。为防止测孔被携灰堵塞, 特地设计了吹灰管、 排灰 口。为使进人测皿装置的混合一次风具有较稳定的流 场, 测摄装置前还增装了稳流栅。 为改善测量装置的进气条件, 使混合一次风经过
用* 测深器为v合金全密封设 计, i 防水防尘性好,抗千扰技术完 a -防电场磁场干扰, , 能 抑制浪涌电流和浪h L 整机可.性高 * 小 压, S ' 4 组件式设 日 进口插件联接, . 摸具加工, 互换 性好, 软州完 i f ,内m自 自检各种保护报警和多种自动恢复功能, 校 整机维护员极少, 使 川方便,调榷操作简 单* 性能价格 比较高。 性能优于进 n同类产品,价格便宜 3%一 0 0 4% * 产品终身维修,构件非人为报坏一律无条件更换修义,保吐使用寿命八年 以_e E
人口一次风道前、 有25 1 m的直管段, 后只 .m . , 5 其间
还布置包括冷、 热风调节挡板、 风温测点、 风压测点等。 冷、 热一次风在相应的调节挡板后形成交叉、 混合, 由 于空间有限, 加上挡板、 分叉弯管等设备的扰流, 且因 冷、 热风密度不同, 故在此区域混合剧烈。但混合风在 此区域流场很不稳定, 这是引起风量测量偏差大、 波动 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而阿纽巴测量装置差压信号亦较 弱。另外, 由于混合风密度修正的温度测点安装在风 量测量装置后, 此处的温度不具代表性, 也是影响风量 测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阿纽巴装置的正压侧开有 2 对孔径 2 m m的小孔, 由于再生式 3 分仓空气预热器烟
利港电厂 3 号锅炉采用微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配置4台Bbo 公司制造的 1.E型磨煤机, ac k c 08 正常时 3 台运行 1 台备用。采用热风档板调节磨煤机人口一 次风风i I n 冷风挡板调节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 由于系统设备布置紧凑, 磨煤机人口一次风风道直管 段较短, 不能满足原阿纽巴流量测量装置的安装要求, 致使一次风风量测量准确性差, 波动频率大, 影响了锅 炉安全、 稳定燃烧。 目前, 诸多流量测量装置都为差压 一 速度式, 其测 量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管道通风截面上流速的分 布以及装置本身的准确度。为使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 在装置标定与实际测量时保持一致, 各种装置都要求 在其安装位置前、 后留有足够长的直管段。若直管段 长度不能满足要求 , 则要求在装置前加装整流器、 稳流 栅等, 以使流体进人测量装置前流场稳定。
二二 二 二二 二 二二 二二
10 0 3 2 3 44. 1 5 6 3
1 5 0 3 刀 93 1 0 8 3 9 7 6 5
4 1 2 9 3 2 5
20 0 3
205 3
改造后的测量效果及分析
1 挽 流栅 一 2 测盘装置 34 左 、 - ,一 右导流体肋 板
图1 测,装里总图
机翼为测量装置的主体部分, 其正压侧是一个 2 0
利港 电厂 3号护磨煤机入 口一次风 风 量侧量装 置改造
周群峰, 炯 沈
(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209) 106
[ 要] 对利港电厂 3 30 摘 号 5M W机组磨煤机入 口 一次风阿纽巴风量测量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 并用自 行设计的机奚形风童测量装置对其进行了 改造。实践证明, 改造后的浏童装五工作稳定 测量 值准确。 【 关键词〕 磨煤机; 一次风; 风量测量; 机奚形风量 测量装置 【 分类号」K2 中图 T2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一 3 ( 0)1 04一 1 2 3 42 1 一 0 。 0 6 0 0 5
试验表明改造后, 号炉磨煤机人 口一次风量测 3 母测得数值很稳定 , 变化趋势和数值与实际一致。以 3 号炉D磨煤机为例, 改造前, 当磨煤机煤量恒定为3 7 t 时, / h 风量在6 d 至 8 t 间大范围波动, 8 h 2 / h 波动也 较频繁; 改造后, 磨煤机在同样的煤量下, 风量为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