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320】灰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及磷化物共晶体大致含量…SS 2007-10

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00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15749-95

10、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3299-91)【011】游离渗碳体组织分析…GB/T 13299-91 【012】低碳变形钢的珠光体组织分析…GB/T 13299-91

【013】带状组织分析…GB/T 13299-91

【014】魏氏组织分析…GB/T 13299-91

【016】屈氏体含量计算…SG-1979

11、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

(QC/T 262-1999)【015】马氏体针叶长度评级…QC/T 262-1999 【017】碳化物评级…QC/T 262-1999

【018】残余奥氏体评级…QC/T 262-1999

【055】奥氏体含量测定…QC/T 262-1999

【150】马氏体针叶长度评级(测量法)QC/T 262-1999

12、球墨铸铁金相检验【020】球化分级…GB 9441-88

【021】石墨大小分级…GB 9441-88

【022】珠光体数量分级…GB 9441-88

【023】铁素体和珠光体数量分级(含石墨、渗碳体百分比)…GB 9441-88

【063】球墨铸铁__磷共晶数量…GB 9441-88

【064】球墨铸铁__渗碳体数量…GB 9441-88

【250】球墨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球化分级&石墨大小&基体组织

【301】球墨铸铁金相_石墨大小分级(鼠标选择)

【312】球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等级…SS 2007-2

【313】球铁金相等级图_球化率等级…SS 2007-3

【314】球铁金相等级图_单位面积球墨数量…SS 2007-4

【315】球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含量…SS 2007-5

【321】珠光体粗细…GB 9441-88

13、计算孔度的大小和分布【024】计算孔度的大小和分布…BJYF-2001

14、铸造铝硅合金(JB/T 7946)【025】钠变质…JB/T

【026】磷变质…JB/T

【027】过烧…JB/T

【028】针孔…JB/T

15、履带车辆渗碳齿轮(WJ 730-82)【029】碳化物…WJ 730-82

【030】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WJ 730-82

16、履带车辆传动齿轮(GY674-75)【031】车体传动齿轮_碳氮化合物…GY674-75

【032】发动机齿轮_碳氮化合物…GY674-75

17、内燃电力机车渗碳淬硬齿轮

(HBJ-2000)【033】1_碳化物分级…HBJ-2000

【034】2_马氏体片长分级…HBJ-2000

【035】3_残余奥氏体分级…HBJ-2000

【036】4_心部组织分级…HBJ-2000

【037】5_内氧化分级…HBJ-2000

【038】6_表面脱碳分级…HBJ-2000

18、铬轴承钢(YB9-68)【039】1_中心疏松…YB9-68

【040】2_一般疏松…YB9-68

【041】3_偏析…YB9-68

【042】4_非金属夹杂物…YB9-68

【043】5_退火组织…YB9-68

【044】6_碳化物网状…YB9-68

【045】7_碳化物带状…YB9-68

【046】8_碳化物液析…YB9-68

19、高速工具钢(GB9942-88)【047】高速工具钢_大截面锻制钢材_共晶碳化物

20、高速工具钢棒(GB9943-88)【048】1_钨系_共晶碳化物_网系

【049】1_钨系_共晶碳化物_带系

【050】2_钨钼系_共晶碳化物_网系

【051】2_钨钼系_共晶碳化物_带系

21、铝及铝合金加工制品(GB/T3246-2000)【052】显微组织

【053】低倍组织

【297】铝合金包覆层厚度测定

【349】晶粒度评级(比较法及截距法)

【355】晶粒度评级(平均晶粒计算法)

22、钢材断口检验法【054】钢材断口检验法… GB 1814-79

23、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057】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YB/T 169-2000 自动评级

24、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GB 8493-87)【060】显微组织…GB 8493-87

比较评级

【061】混有珠光体的铁素体晶粒度…GB 8493-87

25、碳钢【068】碳钢__石墨化评级…DL/T 786-2001 比较评级

26、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069】20号钢__珠光体球化评级…DL/T 674-1999 比较评级

27、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070】15CrMo钢__珠光体球化评级…DJ 4547-1985 比较评级

28、12Cr1MoV钢珠光体球化评级【071】12Cr1MoV钢__珠光体球化评级…DJ 3544-1985 比较评级

29、硬质合金金相检验【072】硬质合金__碳化物晶粒度测定…GB 3488-1983 自动评级

【073】硬质合金__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GB/T 3489-1983 辅助评级

30、内燃机_活塞销_金相检验(JB/T 【075】马氏体分级…JB/T 辅助评级

【076】碳化物分级…JB/T 辅助评级

31、钢的感应淬火【07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 5617-2005 辅助评级

32、钢件感应淬火【078】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JB/T 9204-1999 辅助评级

33、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金相检验(JB/T 9205-1999)【07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JB/T 9205-1999 比较评级

【080】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__硬化层深度的检验…JB/T 9205-1999 辅助评级

34、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 11354-2005)【081】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_原始组织的检验比较评级【082】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_渗氮层深度测定辅助评级

【083】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_渗氮层脆性检验比较评级

【084】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_渗氮层疏松检验

【085】钢铁零件_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_渗氮扩散层中氮化物检验

35、铁基粉末冶金烧结制品金相标准(JB/T 2798-1999)【086】珠光体…JB/T 2798-1999 辅助评级

【087】渗碳体…JB/T 2798-1999

36、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JB 2122-77)【088】石墨形状…JB 2122-77

比较评级

【089】石墨形状分级…JB 2122-77

【090】石墨分布…JB 2122-77 比较评级

【091】石墨颗数…JB 2122-77 辅助评级

【092】珠光体形状…JB 2122-77 比较评级

【093】珠光体残余量分级…JB 2122-77 辅助评级

【094】渗碳体残余量分级…JB 2122-77

【095】表皮层厚度…JB 2122-77

37、内燃机进排气门金相检验(JB/T )【096】奥氏体晶粒度〈按 GB 6394 标准〉JB/T 自动评级

【097】游离铁素体…JB/T 辅助评级

【098】奥氏体耐热钢层状析出物…JB/T

38、镁合金加工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099】镁合金加工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_晶粒度测定…GB 4296-84 自动评级

39、蠕墨铸铁金相(JB/T 3829-1999) 【100】石墨形态…JB/T 3829-1999

比较评级

【101】蠕化率…JB/T 3829-1999

【102】珠光体数量…JB/T 3829-1999 自动评级

【103】蠕墨铸铁金相__磷共晶类型…JB/T 3829-1999 比较评级

【104】磷共晶数量…JB/T 3829-1999 自动评级

【105】碳化物类型…JB/T 3829-1999 比较评级

【106】碳化物数量…JB/T 3829-1999 自动评级

【298】蠕化率评定(SS 2006-24)自动评级

40、铝合金铸件_表面质量【107】铝合金铸件_表面质量_针孔级别HB963-90

辅助评级

41、内燃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验(JB/T 6016-92)【108】石墨的评级…JB/T 6016-92 自动评级

【109】磷共晶的分布评级…JB/T 6016-92 辅助评级

【110】磷共晶大小的评级…JB/T 6016-92

【111】磷共晶复合物的评级…JB/T 6016-92

【112】游离铁素体的评级…JB/T 6016-92 自动评级

【113】珠光体的评级…JB/T 6016-92

42、内燃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检验(JB/T )【114】第一级别图_石墨球化率评级自动评级

【115】第二级别图__石墨大小评级

【116】第三级别图_游离铁素体评级

43、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验(QC/T 555-2000)【117】石墨类别…QC/T 555-2000 辅助评级

【118】游离铁素体类别…QC/T 555-2000 自动评级

【119】磷共晶分布与网孔…QC/T 555-2000 辅助评级

【120】磷共晶大小…QC/T 555-2000

【121】磷共晶复合物…QC/T 555-2000

【122】基体组织…QC/T 555-2000 比较评级

44、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标准(QC/T 284-1999)【123】石墨球化率…QC/T 284-1999 自动评级

【124】石墨大小与数量…QC/T 284-1999

【125】游离铁素体…QC/T 284-1999

【126】游离渗碳体、碳化物和磷共晶…QC/T 284-1999 自动评级45、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 13320-2007)【127】中碳结构钢正火组织比较评级

【128】渗碳钢正火组织

【129】调质钢调质组织比较评级

46、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 1255-2001)

【131】第一级别图_退火组织…JB/T 1255-2001 比较评级

【132】第二级别图_淬回火马氏体组织…JB/T 1255-2001

【133】第三级别图_淬回火屈氏体组织…JB/T 1255-2001

【134】第四级别图_碳化物网状组织…JB/T 1255-2001

【135】第五级别图_断口照片…JB/T 1255-2001

【136】第六级别图_贝氏体淬火组织…JB/T 1255-2001

4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13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 5617-85 辅助评级

4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13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 9450-2005 辅助评级

49、珠光体面积百分比含量测定【139】珠光体面积百分比含量测定QB JC-01-2003 辅助评级

50、高碳铬轴承钢金相检验(GB/T 18254-2002)【140】第一级别图_中心疏松…GB/T 18254-2002

【141】第二级别图_一般疏松…GB/T 18254-2002

【142】第三级别图_偏析…GB/T 18254-2002 比较评级

【143】第四级别图_非金属夹杂物GB/T 18254-2002 自动评级

【144】第五级别图_显微孔隙…GB/T 18254-2002 辅助评级

【145】第六级别图_显微组织…GB/T 18254-2002 比较评级

【146】第七级别图_碳化物网状…GB/T 18254-2002 辅助评级

【147】第八级别图_碳化物带状…GB/T 18254-2002 比较评级

【148】第九级别图_碳化物液析…GB/T 18254-2002 辅助评级

51、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泵出油阀偶件金相检验(JB/T 9730-1999)【151】GCr15钢精密偶件金相检验_马氏体分级_第一级别图…JB/T 9730-1999 比较评级

【152】合金结构钢针阀体渗碳、热处理_碳化物_第二级别图…JB/T 9730-1999

【153】合金结构钢针阀体渗碳、热处理_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_第三级别图…JB/T 9730-1999

【154】W6Mo5Cr4V2、W18Cr4V钢针阀金相检验_淬火后晶粒度_第四级别图…JB/T 9730-1999

【155】W6Mo5Cr4V2、W18Cr4V钢针阀金相检验_过热程度_第五级别图…JB/T 9730-1999

52、渗碳、碳氮共渗、氮化零件

金相组织检验标准(HB 5022-77)【156】渗碳、碳氮共渗零件非渗层(中心)组织标准…HB 5022-77 比较评级

【157】渗碳、碳氮共渗层残余奥氏体标准…HB 5022-77

【158】渗碳、碳氮共渗碳化物标准…HB 5022-77

【159】38CrMoAlA钢氮化零件调质处理金相标准…HB 5022-77

【160】38CrMoAlA钢零件氮化层金相标准…HB 5022-77

53、汽车碳氮共渗齿轮金相检验(QCn 29018-91)【161】碳氮化合物…QCn 29018-91 比较评级

【162】残余奥氏体及马氏体…QCn 29018-91

54、工具热处理金相检验标准【163】工具热处理金相检验标准…ZB J36 003-87 比较评级

55、游离铁素体和奥氏体钢层状析出物评级【164】游离铁素体和奥氏体钢层状析出物评级…NJ 354-85 比较评级

56、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165】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13305-91 自动评级

57、纤维直径测定【166】纤维直径测定…SS 2004-0808 辅助评级

58、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JB/T 5074-2007)【167】低碳结构钢及低碳合金结构钢球化体分级…JB/T 5074-2007 比较评级

【168】中碳结构钢球化体分级…JB/T 5074-2007

【169】中碳合金结构钢球化体分级…JB/T 5074-2007

59、不锈钢铁素体含量百分比测定【170】不锈钢铁素体含量百分比测定…GB/T 13298-91 辅助评级

60、汽车感应淬火零件金相检验【171】汽车感应淬火零件金相检验QC/T 502-1999 自动评级

6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172】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1979-2001 比较评级

62、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显微组织检测【173】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显微组织检测…JB/T 7710-2007 自动评级

63、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174】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JB 1673-75

比较评级

64、内燃机连杆螺栓金相检验【175】内燃机连杆螺栓金相检验标准…NJ 309-83 比较评级

65、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176】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ZB J36 009-88 比较评级

66、高镍铬无限冷硬离心铸铁轧辊金相检验(YB 4052 - 91)【177】石墨形态…YB 4052 - 91 比较评级

【178】石墨数量…YB 4052 - 91 自动评级

【179】基体组织特征…YB 4052 - 91 比较评级

【180】碳化物数量…YB 4052 - 91 自动评级

67、合金工具钢【181】合金工具钢…GB/T 1299-2000 比较评级

68、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QJ 2337-92)【182】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_晶粒度标准图…QJ 2337-92 自动评级

【183】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_晶界反应量标准图…QJ 2337-92 辅助评级

【184】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_β相形态分布标准级别…QJ 2337-92

69、渗碳齿轮感应加热淬火金相检验(NJ 305-83)【191】碳化物分级…NJ 305-83 辅助评级

【192】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分级…NJ 305-83 比较评级

【193】铁素体分布…NJ 305-83

【194】淬火层深度分级…NJ 305-83

【195】渗碳层测量…NJ 305-83 辅助评级

70、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总成主要零件金相检验(JB 5175-2006)

【196】碳化物分级…JB 5175-2006 比较评级

【197】马氏体和奥氏体分级…JB 5175-2006

【198】有效硬化层深度测量…JB 5175-2006

【199】喷油器体金相检验…JB 5175-2006

71、汽车碳氮共渗齿轮金相检验(JB 2782-79)【200】碳氮化合物分级

比较评级

【201】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分级

【202】心部铁素体分级

【203】碳氮共渗层测试图辅助评级

72、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ZB J36 010-88)【204】组织评级比较评级

【205】硬化层深度测量辅助评级

73、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ZB J36 016-90)【206】马氏体等级比较评级

74、稀土镁球墨铸铁等温淬火金相标准(JB 3021-81)【207】组织形态

比较评级

【208】下贝氏体分级辅助评级

【209】上贝氏体分级辅助评级

【210】白区数量分级辅助评级

【211】铁素体数量分级辅助评级

75、焊缝熔深度测量(SS 0501-2005)【212】焊缝熔深度测量辅助评级

76、铸造铝硅合金变质(GB 10849-89)【213】钠变质比较评级

【214】磷变质比较评级

77、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JB/T 9211-1999)【215】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_马氏体等级比较评级

78、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GB/T 14979-94)【216】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比较评级

79、铁素体级别图(SS 1117-2005)【217】铁素体级别图辅助评级

80、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GB/T )【218】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比较评级

81、铸造铝硅合金过烧(GB 10850-89)【219】铸造铝硅合金过烧比较评级

82、铸造铝合金针孔(GB 10851-89)【220】铸造铝合金针孔比较评级

83、变形铝合金过烧金相试验方法(QJ 1675-89)【221】变形铝合金过烧金相试验方法比较评级

84、铸造铝合金过烧金相试验方法(QJ 1676-89)【222】铸造铝合金过烧金相试验方法比较评级

85、碳素工具钢(GB/T 1298-2008)【223】碳素工具钢_第一级别图_珠光体比较评级

【224】碳素工具钢_第二级别图_碳化物比较评级

86、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6-2004)【225】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比较评级

87、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7-2004)【226】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比较评级

88、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 5168-85)【227】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比较评级

89、内燃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检验(JB/T 6289-2005)【228】分散性孔洞评定

比较评级

【229】集中性孔洞评定比较评级

【230】共晶铝-硅合金(钠盐变质)评定比较评级

【231】共晶铝-硅合金(磷变质)评定比较评级

【232】铝-硅-铜-镁合金显微组织评定比较评级

【233】鱼骨状铁相夹杂物评定比较评级

【234】针状铁相夹杂物评定比较评级

90、内燃机高磷铸铁气缸套_金相检验(JB/T 2330-93)【236】第一级别图_石墨评级辅助评级

【237】第二级别图_磷共晶网孔评级比较评级

【238】第三级别图_分散分布,枝晶状及聚集状磷共晶评级比较评级

【239】第四级别图_复合物磷共晶的评级自动评级

【240】第五级别图_游离渗碳体含量的评级自动评级

【241】第六级别图_游离铁素体含量的评级辅助评级

91、内燃机硼铸铁气缸套_金相检验(JB/T )【242】第一级别图_石墨的评级辅助评级

【243】第二级别图_硬度相分布及数量的评级自动评级

【244】第三级别图_硬度相呈聚集状,枝晶状分布评级比较评级

【245】第四级别图_硬度相大小评级自动评级

【246】第五级别图_含硼复合物的组织评级比较评级

【247】第六级别图_含硼渗碳体评级自动评级

【248】第六级别图_含硼莱氏体评级自动评级

【249】第七级别图_基体中游离铁素体的评级辅助评级

【263】内燃机硼铸铁气缸套__含硼莱氏体评级(取色法)辅助评级92、DL/T 884-2004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253】10CrMo910钢蠕变损伤评定级别图比较评级

【254】T91钢组织老化评定级别图比较评级

93、JB/T 9173-1999 【257】烧结金属摩擦材料金相检验法比较评级

94、内燃机进、排气门金相检验(JB/T 6720-93)【258】第一级别图自动评级

【259】第二级别图

95、弹条金相组织评级图(TB/T 2478-93)【260】第一级别图比较评级

【261】第一级别图

【262】第一级别图

96、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评级(JB/T 8420-96)【264】5CrNiMo钢马氏体评级辅助评级

【265】5Cr4W5Mo2V钢马氏体评级

【266】3Cr2W8V钢马氏体评级

【267】3Cr3Mo3W2V钢马氏体评级

【268】4Cr5MoSiV钢马氏体评级

【269】4Cr3Mo2NiVNbB钢马氏体评级

97、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GB/T 7998-2005)【270】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辅助评级

98、液化石油气钢瓶金相组织评定(CJ/T 31-1999)【271】液化石油气钢瓶金相组织评定比较评级

99、金相教学(SS2006)【272】金相教学(SS2006-01)比较评级

【274】还原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3)比较评级

【275】电解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4)比较评级

【276】羰基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5)比较评级

【277】雾化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6)比较评级

【278】机械破碎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7)比较评级

【279】包覆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8)比较评级

【280】其他粉末的金相图谱(SS 2006-09)比较评级

【281】空隙和石墨图谱(SS 2006-10)比较评级

【282】珠光体形态图谱(SS 2006-11)比较评级

【283】渗碳体形态图谱(SS 2006-12)比较评级

【284】珠光体含量图谱(SS 2006-13)比较评级

【285】渗碳体含量图谱(SS 2006-14)比较评级

【286】烧结后的显微组织图谱(SS 2006-15)比较评级

【287】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图谱(SS 2006-16)比较评级

【288】高速钢的金相图谱(SS 2006-17)比较评级

【289】后续处理图谱(SS 2006-18)比较评级

【290】夹杂物图谱(SS 2006-19)比较评级

【291】缺陷图谱(SS 2006-20)比较评级

【292】钢基零件图谱(SS 2006-21)比较评级

【293】触头材料图谱(SS 2006-22)比较评级

【294】摩擦材料图谱(SS 2006-23)比较评级

100、通用分析模块【273】多项组织分析(SS2006-02)辅助评级

101、Cr12型钢评定方法(JB/T 7713-2007)【295】Cr12型钢大块碳化物级别评定方法自动评级

【296】Cr12型钢淬火回火马氏体级别评定方法自动评级

102、球状黑铅铸铁品【299】球状黑铅铸铁品(JIS G5502-2001)比较评级

103、铸铁-石墨显微结构的表示方法【300】铸铁-石墨显微结构的表示方法(ISO 945-1975)辅助评级

104、铝箔图像分析【302】铝箔图像分析(SS 2007-01)自动评级

105、钢中石墨碳标准评级图【303】钢中石墨碳标准评级图(GB/T 13302-91)辅助评级

106、铸造高锰钢金相

GB/Y 13925-92 【306】显微组织比较评级

【307】未溶碳化物的级别辅助评级

【308】析出碳化物的级别比较评级

【309】过热碳化物的级别比较评级

【310】夹杂物评级表辅助评级

107、汽车钢板弹簧金相检验标准(JB 3782-84)【311】汽车钢板弹簧金相检验标准比较评级

108、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JB_T_9206)【323】孔隙级别与特征辅助评级

【324】裂纹级别与特征辅助评级

【325】扩散型热浸铝层与基体金属界面类型评定法比较评级

109、60Si2Mn 钢螺旋弹簧金相检验(JB_T_9129_2000)【326】淬火组织评级图辅助评级

【327】中温回火组织评级图比较评级

110、球墨铸铁件(JIS G5502_2001_WT)【329】黑铅球状化率辅助评级

【330】基地组织比较评级

111、高温用铁素体球墨铸铁受压铸件(ASTM A395/A395M)【331】高温用铁素体球墨铸铁受压铸件辅助评级

112、电触头金相(SS 2008)【332】银石墨(SS 2008_1)辅助评级【333】银镍10 (SS 2008_2)辅助评级

113、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含氧量金相检验法(YB 731-70)【334】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含氧量金相检验法比较评级

114、重载齿轮金相检验(JB/T 6141-1992)【335】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_渗碳层等温球化退火金相组织级别…比较评级

【336】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_渗碳层高温回火金相组织级别…

比较评级

【337】渗碳金相检验_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级别图…比较评级

【338】渗碳金相检验_以网状分布的碳化物级别图…比较评级

【339】渗碳金相检验_以粒状块状分布的碳化物级别图…比较评级

【340】渗碳金相检验_分散型铁素体的心部组织级别图…比较评级

【341】渗碳金相检验_集中型铁素体的心部组织级别图…比较评级115、高速工具钢锻件(JB_4290_1999)【342】渗碳表面碳含量金相判别法_不同渗碳表面碳浓度的金相组织比较评级

【343】钨系高速工具钢锻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

【344】钨系高速工具钢锻件带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

【345】钨系高速工具钢锻件弯曲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

【346】钨钼系高速工具钢锻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

【347】钨钼系高速工具钢锻件带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

【348】钨钼系高速工具钢锻件弯曲状碳化物均匀度评级图比较评级116、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QC/T-281-1999)【350】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_第一级别图比较评级

【351】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_第二级别图比较评级

【352】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_第三级别图比较评级

【353】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_第四级别图比较评级

【354】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_第五级别图比较评级117、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GB_T_13810_1997)【356】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比较评级

118、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系列(JB7161-93)【357】图5_工具钢马氏体评级图自动评级

【358】图6_渗碳层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评级图比较评级

【359】图7_渗碳层块状碳化物评级图比较评级

【360】图8_渗碳零件心部铁素体评级图比较评级

【361】图9_调质钢普通淬火马氏体评级图比较评级

【362】图10_渗碳后网状碳化物评级图比较评级

【363】图11_碳氮化合物评级图比较评级

【364】图12_碳氮共渗针状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评级图比较评级

【365】图13_碳氮共渗心部铁素体评级图比较评级

【366】图14_渗层黑色组织评级图比较评级

【368】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检验辅助评级

【369】图1_碳素工具钢退火后珠光体组织评级图比较评级

【370】图2_碳素工具钢网状碳化物评级图比较评级

【371】图3_合金工具钢退火后珠光体组织评级图比较评级

【372】图4_合金工具钢网状碳化物评级图比较评级

119、铝及铝合金晶粒细化剂(YB/T )【367】铝及铝合金晶粒细化剂第部分:铝-钛-硼合金线材比较评级

120、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 1255-1991)【373】淬火回组织比较评级

【374】第一级别图_退火组织比较评级

【375】第二级别图_淬回火组织比较评级

【376】第三级别图_碳化物网状组织比较评级

【377】第四级别图_断口图片比较评级

【378】贝氏体淬回火组织比较评级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 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常用塑料: 1. PA、PVC、PMMA、PC、POM、PE、PP、ABS、PS、EVA以及一些混合物。 2. 常用塑料特征、性能: 2.(尼龙):8026上盖、532支撑体、049D内芯等。 ①原色为乳白、微褐,燃烧缓慢,离火后慢熄,火焰呈上黄下蓝,熔融滴落,起泡,有特殊的羊皮或指甲烧焦气味。 ②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③应力测试:正丙烷、乙无开裂、裂纹。 2.:聚氯乙烯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难燃离火即灭,火焰上黄下绿,白烟,燃烧变软有刺激性酸味。紫外线下,使PVC产生浅蓝、紫白的莹光。软的PVC发蓝或蓝白的荧光。②根据增剂的不同分为硬质和软质,硬质PVC采用分子量小的树脂,不含5%的曾剂,机械强度好,耐腐蚀、耐阳光、耐燃烧,软质PVC采用分子量较大的树脂,加入30%-70%增剂制成柔韧性好,抗化学药品性强。 2.:有机玻璃、压克力①原色为无色透明、易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浅蓝,熔融滴落,加热到 120°C可自由弯曲,不自浊,冒出特有的压克力臭,易熔于丙酮、苯。②高透明性耐光折射率高,用丙酮、氯仿等溶剂自体粘结,制品成型收缩率,料粒的吸湿性可导致制品起泡。③应力测试:乙醇或异丙醇,十秒无开裂、裂痕。 2.:聚甲醛 ①原色为浅黄或白色,慢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熔融滴落,强烈鱼腥臭。 ②较强机械性能,缺点不耐酸,强碱和不耐日光紫外线的辐射,长期在大气中暴晒会老化,粘合性差。 ③应力测试:12-18%盐酸溶液浸泡2H,无变形、裂纹。 2.:聚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火焰上黄下蓝,边熔边滴落,有石腊气味,常温下不熔于溶剂,加热时可溶于丙酮、苯、甲醛。②根据加工方法,可分为高密度PE和低密度PE 高密度PE为半透明腊状固体,质地坚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较好。缺点:受热后因应力消失而发生尺寸减少,柔韧性、耐剧冷热差。低密度PE为无色无味无毒的固体,低温仍能保持柔曲特性,抗水性,化学稳定性较强。③应力测试:硬脂酸钠或肥皂水,无变形、裂纹、断裂。 2.:丙烯腈、丁乙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①原色为乳白或白色,不透明,燃烧缓慢,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呈黄色,黑烟,软化烧焦,溶于丙酮、苯、甲苯。②丙烯腈具有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韧性、抗冲击能力以及低温性能,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光泽性、刚性和加工性;调节三者之间比例,可调节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特殊耐热型ABS。缺点:耐热性不够高,易老化,不耐燃不透明。③应力测试:95%以上醋酸浸泡30秒,无变形、裂纹、断裂。 2.:聚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离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有少量黑烟,熔融滴落,发出石油气味。②密度cm3,是密度最小的塑料之一,熔点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完整版)金相检验标准汇总表

金相检验标准 GB/T 10561-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394-2002 系列图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Ⅳ(钢中奥氏体晶粒++渗碳法100×) GB 224-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876.1-2002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 14999.4-94 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H, K, N, T 标尺)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T 3488-1983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194-1984 钨丝蠕变试验,高温处理及金相检查方法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6401-19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GB/T 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GB/T 8755-198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1809-1998 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 GB/T 13305-19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1991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钠金相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方法 GB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 GB/T 1299-2000 合金工具钢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塑料材料测试国标大全

序号业务内容测验类型依据标准试验设备与仪器GB GB1033-86ASTM ASTM D7921 塑料比重试验 ISO ISO 1133电子比重计 GB GB1034-70ASTM D 5702塑料吸水性试验ISO ISO 62红外线水分计 GB GB3682-83ASTM ASTM D-12383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 ,MVR)试验ISO ISO 1133熔体流动速率仪 GB GB2411-80ASTM ASTM D-22404 橡胶邵氏硬度试验 ISO 邵氏硬度计 GB GB/T 1039GB1040.4GB1040.2ASTM ASTM D3685 塑料拉伸强度试验塑料断裂伸长率试验 ISO ISO 1271ISO3268ISO6239GB GB1042-79ASTM ASTM D7906 塑料弯曲强度试验塑料弯曲模量试验 ISO ISO 178JPL 系列微控电子拉力 机 7 塑料简支梁缺口冲击试验塑料简支梁无缺口冲击试验 GB GB1043-79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1998) 1.0原理:把试样暴露在规定的状态环境或温度中,那么试样与状态调节环境或温度之间即可达到可再现的温度和/或含湿量平衡的状态。 2.0标准环境 标准环境代号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备注 23/502350应该使用这种标准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 27/652765对于热带地区如各方商定 可以使用 3.0标准环境的等级 等级温度容许偏差(℃) 相对湿度容许偏差(﹪) 23/5027/65 1(加严)±1±5±5 2(一般)±2±10±10 4.0状态调节 a.状态调节的周期应在材料的相关标准中规定。当在相应标准中未规定状态调节周期时,应采用下列周期:对于标准环境23/50和27/65,不少于88小时。对于18~28﹪的室温,不少于4小时。 5.0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状态调节后的试样应在与状态调节相同的环境或温度下进行试验,在任何情况下,试验都应在将试样从状态调节环境内取出后立即进行。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涉及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合金、铸件、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的机械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精密尺寸测量、无损探伤、耐腐蚀试验和环境模拟测试等。青岛科标检测中心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 常规元素分析 品质(成份分析)、硅(Si)、锰(Mn)、磷(P)、碳(C)、硫(S)、镍(Ni)、铬(Cr)、铜(Cu)、镁(Mg)、钙(Ca)、铁(Fe)、钛(Ti)、锌(Zn)、铅(Pb)、锑(Sb)、镉(Cd)、铋(Bi)、砷(As)、钠(Na)、钾(K)、铝(Al)、牌号测定等 贵金属元素分析 银(Ag)、金(Au)、钯(Pd)、铂(Pt)、铑(Rh)、钌(Ru)、铱(Ir)、锇(Os) 物理性能:磁性能、电性能、热性能、抗氧化性能、耐磨、盐雾、腐蚀、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硬度; 化学性能:大气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蚀、腐蚀疲劳、人造气氛腐蚀; 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屈服、疲劳、扭转、应力、应力松弛、冲击、磨损、硬度、耐液压、拉伸蠕变、扩口、压扁、压缩、剪切强度等; 工艺性能:细丝拉伸、断口检验、反复弯曲、双向扭转、液压试验、扩口、弯曲、卷边、压扁、环扩张、环拉伸、显微组织、金相分析; 检测产品: 钢铁材料:结构钢、铜、铝、铁、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 金属及其合金: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特种金属材料:功能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制品:生铁、铝管、铁板、铁管、钢锭、钢坯、型材、线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等。 检测标准: 978-7-5066-5282-7 无机非金属材料检测标准手册胶凝材料卷 CB 1369-2002 舰船用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 1370-2002 舰船用非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Z 264-1998 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塑料硬度检测标准

塑料硬度检测塑料邵氏硬度洛氏硬度巴氏硬度检测:硬度塑料硬度测定第二部分:洛氏硬度GB/T3398.2-2008 热变形温度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1634.1-2004 在挠曲负荷下塑料的挠曲温度的试验方法ASTM D648-07 塑料载荷下挠曲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ISO 75-1:2004 塑料载荷下挠曲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ISO 75-2:2004 维卡软化温度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1633-2000 塑料维卡(Vicat)软化温度的测试方法ASTM D1525-09 塑料热塑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ISO 306:2004 压缩性能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1041-2008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ISO 604:2002 硬塑料的压缩特性试验方法ASTM D695-10 撕裂性能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QB/T1130-1991 体积电阻率/表面 电阻率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1410-2006 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试验方法IEC 60093:1980 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ASTM D257-07 大气暴露 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3681-2000 塑料暴露于太阳辐射的方法第一部分:通则ISO877-1:2009 时间—温度极限 塑料长期热暴露后时间—温度极限测定GB/T7142-2002 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简介UL746B-1997 塑料老化评价 塑料在玻璃下日光、自然气候或实验室光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GB/T15596-2009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ISO4582:2007 变色评定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 熔融指数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00 击穿电压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2006 热应力开裂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15065-2009附录A 环境应力开裂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1842-2008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 D1693-05 垂直与水平燃烧 设备和器具部件用塑料材料易燃性的试验UL 94-1996REV.9:2009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2008

塑料测试方法(中文版)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ASTM D 638, ISO R527, DIN 53455, DIN53457 了解材料对负载的响应程度是了解材料性能的基础。通过测试在一定应力下材料的变形程度(应变),设计者可以预测材料在其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如图1)。 图1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形变的极限值 B:屈服点 C:最大强度 O-A:屈服区域,发生弹性形变 超过A点:塑性变形 图2:ASTM D 6, 拉伸试样的尺寸 模量:应力/应变 Mpa

屈服应力: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 Mpa 断裂应力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Mpa 断裂伸长率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变% 弹性极限开始发生弹性形变的终点 弹性模量发生在塑性变形时的模量 Mpa 测试速度: A速度:1mm/mm 拉伸模量 B速度:5mm/mm 填充材料 的拉伸应力/应变 C速度:50mm/mm 为填充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ASTM D 790, ISO 178, DIN 53452 弯曲强度是用来测量材料抵制挠曲变形的能力或者是测试材料的刚性。与拉伸负载不同的是,在测试弯曲时,所有的应力加载在一个方向上。用压头压在试样的中部使其形成一个3点的负载,在标准测试仪上,恒定的压缩速度为2mm/mm. 通过计算机收集的数据,测绘出试样的压缩负荷-变形曲线,来计算压缩模量。在曲线的线性区域至少取5个点的负载和变形。 弯曲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弯曲性能的重要指标。压缩模量是指在应力-应变的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比。 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单位都是Mpa。 图3:弯曲测试示意图 耐磨性能测试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作者:————————————————————————————————日期: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 【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320】灰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及磷化物共晶体大致含量…SS 2007-10 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00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15749-95 10、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 1、GB_T_10561_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法 2、 GB_T_1979_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3、GB_T_6394_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4、GB_T_6394_2002_I系列图 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5、GB_T_6394_2002_Ⅱ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6、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7、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8、GB_226_19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 9、GB_T_9450_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0、GB_T_13298_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11、GB_T_14999.4_94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 12、GB_T_3488_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13、GBT-7998-2005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14、GBT-1298-2008碳素工具钢 15、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 16、GBT-3246_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17、GBT-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 18、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9、GBT-6463-2005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20、GBT-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 21、GBT-8014.2-2005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2部分质量损失法 22、GBT-8014.3-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3部分分光束显微镜法 23、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24、GBT-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5、GBT-13299-1991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6、GB-T_15749-2008_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27、JB_T_5074_2007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28、JB_T_3829_1999蠕墨铸铁金相 29、JB_T_9205_199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30、JB_T_9204_1999钢件感应热处理金相检验 31、JBT-2798-1999铁基粉末冶金烧结制品金相标准 32、JB_T_5664_1991重载齿轮失效判据 33、JB_T_6141.1_1992重载齿轮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 34、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5、JBT-6016-1992内燃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 36、JBT-6075-1992氮化钛涂层金相检验方法 37、JBT-6141.3-1992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X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5121.X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6987.X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13748.X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塑胶件抗UV测试国家标准

塑胶件抗U V测试国家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GB/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eqv ISO 4892-3:1994 Plastics-Methods ofexposure to labory light sources- Part 3:Fluorescent UVlamps 紫外光老化试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暴露于不同类型荧光紫外灯气候箱的试验方法。通则在GB/T 中给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344-88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neq ISO4892-2:1994) GB/T 15596-1995 塑料曝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源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cqv ISO 4582:1980) GB/T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则(eqv ISO 4892-1:1994)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荧光紫外灯:发射400nm以下紫外光的能量至少占总输出光能80﹪的荧光灯。 Ⅰ型荧光紫外灯:300nm以下的光能低于总输出光能2﹪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UV-A灯。 Ⅱ型荧光紫外灯:发射300nm以下的光能大于总输出光能10﹪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UV-B灯。 冷凝暴露:试样表面经规定的辐照时间后转入模拟夜间的无辐照状态,此时试样表面仍受暴露室内热空气和水蒸气的饱和混合物加热作用,而试样背面继续受到周围空间的空气冷却,形成试样表面凝露状态。 4总则 在控制环境条件的荧光紫外灯气候箱中进行试样的暴露试验。有几种不同型号的灯(见~。推荐采用UV-A灯或UV-A组合灯,如采用不同光谱组合灯时,应保证试样表面所受的光谱辐照均匀,即应使试样围绕灯列连续移位。 荧光紫外灯使用一种低压汞弧激发荧光物质而发射出紫外光,它能在较窄的波长区间产生连续光谱,通常只有一个波峰。其光谱分布是由荧光物质的发射光谱和玻璃的紫外透过性决定的。这种灯一般是使试样在某一局限光谱范围内的紫外光辐照下进行试验用的。 试验程序可以包括辐照强度和试样表面辐照量的测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9-09批准1998-02-01实施 建议采用一种已知性能的类似材料作为参数,和受试材料同时暴露。 在不同型号的设备上所作的试验结果不能作比较,除非受试材料在不同设备中的重现性已被确定。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