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及习题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及习题信息技术复习提纲(一)专题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特征1、信息: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要会判断什么是信息)2、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这些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而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光盘可以承载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所以,纸张和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
3、信息的特征:(根据已知信息判断相应的信息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二、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1、二进制①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
在平时书写时,用下标2或在代码的最后位加B来标识该代码为二进制代码。
例如:(10011)2、10011B。
②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③二进制数的运算(加、减)n④n位二进制编码的个数为22、十六进制①由于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在平时书写时,用下标16或在代码的最后位加H来标识该代码为十六进制代码。
例如:(10A11)16、10A11H。
②十六进制数由0~9、A、B、C、D、E、F这16个符号组成,分别对应十进制的十进制:10个数码0、1、2、3、4、5、6、7、8、9二进制:2个数码0、1十六进制:16个数码0、1、2、3、4、5、6、7、8、9、A 、B、C、D、E、F①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②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相加”法。
( 1 0 0 1 1 )224 23 22 21 20按权相加:= 1×24 + 0×23 +0×22 +1×21 +1×20= 16 + 0 + 0 + 2 + 1=19③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根据对应关系表)④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根据对应关系表)⑤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是对同学们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检验。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信息技术基础1、信息的概念与特征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它具有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等特征。
比如,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出行安排具有价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效性会降低。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和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4、信息的编码常见的编码有 ASCII 码(用于表示英文字符)、汉字编码(如GB2312、GBK 等)。
二进制是计算机内部采用的计数方式,它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
二、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总线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容易出现故障;星型结构便于管理和控制,但中心节点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
3、 IP 地址和域名IP 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唯一标识,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而给IP 地址起的名字,如。
4、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常见的协议有 TCP/IP 协议(包括 TCP 协议和 IP 协议)、HTTP 协议(用于网页浏览)等。
广西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要点第一册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信息、物质、能源。
2、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3、集成电路的标志性产品是CPU,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单元,(也叫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4、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5、计算机具有计算、记忆、逻辑判断和控制等功能。
6、计算机的主要原理:一是可以储存信息,二是进行程序操作。
7、计算机的三个主要特点是: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12、从外观看计算机一般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等组成。
从功能来分计算机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五大部份。
8、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硬盘都是外存储器。
软盘(1.44M)存储速度慢,容量小、但方便携带,方便交流。
硬盘容量大、速度快,价格较贵。
标准光盘容量是650M。
14、内部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简称为(RAM),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计算机的内存。
(计算机中基本的存储单元是字节(B),1个字节(B)=8位的二进制数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半角状态下存储一个西文字母或符号需要一个字节,但存储一个汉字则需要占用两个字节)15、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机械式、光电式、光电机械式)、扫描仪。
绘图仪。
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有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U盘16、电脑“黑客”是指那些未经授权而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者。
17、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并能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代码。
18、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
19、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0、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1)、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2)、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必修模块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第一节第二节无所不在的信息1.2.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3.4.信息技术--简称 IT5.6.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7.8.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9.10.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传递性、不完全性、时效性、依附性第二节第三节:五彩斑斓的信息社会1.2.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将无线通信、因特网访问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网页浏览、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及远程教育等多种服务。
3.4.人类一方面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益处,一方面要面对信息世界的侵扰:手机收到的垃圾短信、银联网络遭遇欺诈、电子信箱被垃圾邮件充斥、计算机系统莫名崩溃、QQ号被盗、虚拟财产被盗等。
5.6.: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7.8.信息技术主要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
9.10.光纤具有传送信号快、保密性强、抗干扰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1.12.1946年,美国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着名的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13.14.计算机按照元器件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属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5.16.计算机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我们家里用的属于微型计算机(pc机)或电脑。
17.18.人脸识别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19.20.处于信息技术前沿的超级计算机一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21.22.因特网是依照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将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网络。
我们提供了许多方面的应用。
例如:信息获取、信息发布、网上交流、网上学习、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虚拟社区。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2. 存储介质的种类及其特点•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U盘•光盘3. 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及其功能•键盘•鼠标•打印机•摄像头二、计算机网络知识1. 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2.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3.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及表示方法•IPv4地址•IPv6地址三、操作系统知识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2. 常见的操作系统功能•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用户管理3. 常见的文件系统•FAT32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ext4文件系统四、数据库知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作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2. 常见的数据库操作语言•SQL语言•NoSQL语言3.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数据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五、信息安全知识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病毒和木马程序•黑客攻击•数据泄露2.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密码安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使用•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3. 网络安全法规和法律责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侵犯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六、软件开发基础知识1. 编程语言的分类及选择•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脚本语言•命令式编程语言2. 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Visual Studio•Eclipse•PyCharm3.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上提纲涵盖了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核心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加油!。
2023年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必修及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会考冲刺复习资料主题一ﻩ信息技术与社会(一)信息及其特性P3~6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旳三大支柱。
2、信息旳一般特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真伪性、传递性、价值相对性等。
3、信息旳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 Byte )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1、信息技术(简称IT):一切与信息旳获取、加工、体现、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旳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重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关键)、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基石)和传感技术等。
3、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旳使用:是一次主线性旳革命,是从猿人到人旳重要标志第二次文字旳发明:使信息旳存储和传递初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区旳限制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旳发明:为知识旳积累和传播提供了可靠旳保证第四次电报、、广播、电视旳发明和普及:深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旳限制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旳普及与应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和处理手段旳革命,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旳信息时代4、信息技术旳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旳人机界面越来越个性化旳功能设计越来越高旳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单:SONYC21CH配置单为:酷睿2双核T5500 1.6G/512M/80G/GF7400 128M/13.3WXGA/COMBO/10-100M/蓝牙/无线网卡/2.3Kg/XP-H/黑/白其中酷睿2双核T5500 1.6G表达CPU,512M 表达内存大小,80G表达硬盘大小,GF7400 128M表达显卡,13.3WXGA表达显示屏。
5、良莠并存旳信息世界莠: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
例: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网络诈骗等计算机黑客:指运用不合法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旳口令和密码旳人6、信息安全产品:⑴网络防病毒产品⑵防火墙产品【防火墙:指一种或一组系统,在两个或多种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限制入侵者进入,从而起到安全防护旳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全册)

2、鼠标通常的操作方式有 移动 、单击左键 、 单击右键 、双击 、 拖拽(拖放) 。
3、计算机开机顺序:先打开外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如显示器、打印机),再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关机顺序和开机顺序刚好相反)。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要点
第一册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信息、物质、能源。
2、 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3、 集成电路的标志性产品是CPU,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单元,(也叫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3、我们把Windows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看作计算机的桌面,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可弹
出如下右图菜单:通过“属性”可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如左下图)设置“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等。
4、在窗口中,一般都有、和三个小图标,分别表示:最小化 、 还原 和 关闭
5、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处选“属性”→在“自动隐藏”复选框打勾→“确定”可把任务栏设为自动隐藏。
,半角状态下存储一个西文字母或符号需要一个字节,但存储一个汉字则需要占用两个字节)
15、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机械式、光电式、光电机械式)、扫描仪。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
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有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U盘
7、 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1)在文件夹窗口中按“Ctrl+单击左键“选取文件可选择不连续(不相邻)的文件或文件夹;
福建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8.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福建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信息的获取第一部分一、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传感技术应用实例:听诊器、摄像头、麦克风、手机触摸屏、手写板、手提、信息的概念:1电脑上的触摸板、声控开关、指纹签到说法一: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你还知道哪些呢?说法二: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9.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说法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三、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都可以称之信息。
如教科书、电视、烽内容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如教科书上的内容、火台等都不属于信息的范畴,要具体的内容才是,1、获取信息一般过程:①确定信息需求→②确定信息来源→③采集信息→④电视上的节目、烽火台上的烟才是信息的范畴。
保存评价信息④共享性、②价值性、可处理性③时效性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2、信息来源的三大分类:媒体:报纸、书刊、电子型信息(广播、电视、音像传递性制品、网络等)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⑤真伪性他人: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专家等)或哪些特征事物本身:表情、行为、化学反应、过程、现场等、信息的传播途径:面对面、书、报刊、广播、音像制品、电视、网络等33、采集信息工具: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扫描图片;扫描印刷体文字)、、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如广播的载体4录音笔等录音设备、计算机(采集来自光盘网络等多种类型的信就是声音。
息至计算机中)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9、常见协议简称:)是指有关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Information Technology6、信息技术(IT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URL:统一资源定位交流、管理、评价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P3)
①分析问题②设计算法③编写程序④调试程序
2.算法的基本特征(P9)
①输入(0个或多个)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要确切地定义)
③有穷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④输出(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⑤能行性(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3.算法描述(P10)
表示描述算法的语言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通俗易懂
缺点:具有歧义性、自然语言语句较长、难以清晰地表示循环与分支较多的算法、不便翻译成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流程图:
开始/结束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连接点4.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及执行的基本过程(P14)
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机器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算法的一种描述
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除非特殊声明,程序都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有时语句要求执行者做出判定,即在某种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执行一条或一组语句,否则执行另一条或另一组语句;一条或一组语句可能需要重复执行多次(循环体)。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5.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P18)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①机器语言(0、1代码)②汇编语言(带有助记符)③高级语言
常见的高级语言:Fortran、Basic、C、C++、Pascal、JAVA
6.程序的编译与解释的过程(P20)
程序的翻译:计算机程序转为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执行机器语言代码)
程序的翻译有两种类型:
编译程序(高级语言程序执行前翻译成等效的机器语言程序,然后再执行)
解释程序(翻译一句,执行一句)
第二章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2.整型、字符型、实型和逻辑型等基本数据类型(P27)
数据: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加工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VB预先定义了多种数据类型,常见的有:
整型数Integer 单精度实型Single 整型实型
长整型Long 双精度实型Double 字符型String 逻辑性Boolean
(3)变量、常量的含义。
(P27)
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常数、字符串等。
变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的量。
定义常量、变量时应说明数据类型
常量定义方式:const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 = 表达式
变量定义方式: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4)程序中常用的运算符。
(P28)
算术运算符有: +加号 -减号 *乘号 /除号 ^乘方 \整除 Mod取余数字符串运算符: &字符串连接符
关系运算符: =等于 >大于 >=大于等于 <小于 <=等于 <>不等于
逻辑运算符: Not逻辑非(取与操作数相反的值)
And逻辑与(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
Or逻辑或(当两个操作数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
注:各种运算符有运算先后顺序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5)常用的几种函数:取整函数、正弦函数、算术平方根函数、绝对值函数、测量字符
串长度函数。
(P29)
取整函数Int(X) 不大于给定数X的最大整数Int(3.6)=3 Int(-3.6)=-4 正弦函数Sin(X) X弧度的正弦值Sin(0)=0
算术平方根函数Sqr(X) X的算术平方根Sqr(16)=4
绝对值函数Abs(X) X的绝对值Abs(-2)=2
测量字符串长度函数Len(C) 测量字符串的长度Len("VB程序设计")=6 (6)将数学表达式转换成程序接受的表达式。
将数学表达式转化成程序中的表达式,要学会使用常用函数,要注意运算符的运用,例如乘号一定要写成*;还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括号;
例:
1<X<2 X>1 And X<2
求根公式 (-b+sqr(b^2-4*a*c))/(2*a)
|a-b| abs( a-b)
(7)赋值语句。
(P35)
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
变量 = 表达式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变量之前的值将被覆盖
..........。
例: A=B 表示将B的值赋给A,但是B的值并没有改变
A=123 表示将数值123赋给变量A
A=A+1 表示将A的值加1之后再赋给A,即A的值自增1(计数器)。
(8)输入输出语句(P36)
①可以通过输入数据的函数Inputbox()实现数据的输入,其语法格式为:
Inputbox(提示信息,标题,默认值,位置)
注意使用Inputbox()时,必须将其值赋给一个变量;并且该函数返回值是字符串类型,如果要将其转换为对应数值型数据进行计算,必须使用Val()函数
②输出数据采用Print方法,其基本格式为: Print 输出内容
注意: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数、变量、表达式的值,如果是用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
输出内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输出内容,则各输出内容之间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如果用分号,则后面一个输出紧跟前一个输出,如果用逗号,则按照分区格式输出(分隔一段)。
如果输出内容后没有符号,表示输出后自动换行,末尾有","或";",则不换行,以分区或紧凑格式输出下面的内容,空Print 表示换行。
(9)条件语句(P42) 条件语句分为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多分支不做要求)
单分支书写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组
或 If 条件 Then
语句组
End If
双分支书写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或 If 条件 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 If
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
单分支:当条件成立时,执行语句组,否则直接执行If 之后的语句
多分支:当条件成立时,执行语句组1,否则执行语句组2
(10)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P51)
程序的循环结构指的是需要重复某些操作的程序结构
在VB 里有两种语句描述循环结构: For 循环语句、Do 循环语句
For 循环语句:
书写格式: 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组
Next 循环变量
说明:①循环变量为数值型变量
②初值、终值、步长值均为表达式
③当初值小于终值时,步长应为正数,当初值大于终值时,步长应为负数,如果 省略Step,则步长值为1
④语句组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语句,又称作循环体
⑤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为:(终值-初值)/ 步长 + 1 的整数部分
执行过程: ①循环变量被赋予初值
说明:当语句组与Then 在同一行时,不需要加End If ,但是如果不在同一行,一定要加End If
②判断循环变量是否超过终值,如果超过,则退出循环执行Next下一
条语句,如果没有则执行循环体
③遇到Next语句,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转到②继续循环
Do循环语句:
书写格式(之一):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循环终止条件
说明:①循环体是一组VB语句
②循环终止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
执行过程:每次进入循环都是从Do命令开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
........,然后判断是否满足循环终止条件,若满足条件则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
(11)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对一些大型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求解,常常会把它们分解为更小、更简单和更容易处理的子问题(模块化),当这些子问题被求解以后,原来的问题就可以随着这些子问题的解决迎刃而解,这就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思想,即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
第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1)解析法的基本过程(P96)
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最简练的语言或形式化的符号来表达它们的关系,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解析法的基本过程: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穷举法: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逐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一一判断是否满足题目要求,找出题目的答案。
(3)数组的概念,掌握使用一维数组存储批量数据的基本方法
数组:把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用同一个名字命名,然后用编号区分它们的变量的集合。
定义数组的方式: dim 数组名(下界 to 上界) as 数据类型
数组的引用方式:数组名(下标值)
说明: 1.数组名的命名规则要遵循变量名的命名规则
2.下界可以省略不写,默认为0
3.数组在定义或使用时只能使用圆括号,不能使用其他括号
4.下标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但其值必须是整型
数组在存储和输出时,往往采用循环语句进行成批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4)使用顺序查找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当查找的对象排列没有规律时可用顺序查找算法。
顺序查找就是一个一个地按照对象的元素往下找,直到全部元素都查了一遍。
例如:在一批数据中查找最大数或最小数。
(5)使用选择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第I(I=1,2,3……N)次从数组A中选择第I大的数放入A ( I )中,经过N-1次选择,数组A中的数据就是一个有序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