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中国的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约有150万人受其影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研究,每年中国的死亡率由TIA和缺血性卒中引起,大约占疾病总死亡率的10%至14%之间。
因此,《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出台,以此帮助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减少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2》指南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在卒中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给予科学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
其次,控制心血管风险因素,例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第三,促进老年人的活动,以促进神经系统健康。
第四,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完善康复服务体系。
最后,增加公众对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加强提醒,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2022》指南还提出了六项措施,以促进缺血性卒中和TIA 的二级预防。
首先,建立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机制,有效的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
其次,提供职业卫生和安全服务,减少工作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第三,建立可信赖的报告机制,有效发现和处理疾病症状。
第四,落实科学化管理,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第五,构建针对老年人的预防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
最后,开展相关研究,及时跟踪缺血性卒中和TIA的患病情况,为不断改进指南提供参考。
从总体而言,《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综合运用上述指南及措施,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公众对疾病预防的意识、加强早期发现、减少病例及病死率、提高病患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和TIA,为中国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一、指南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卫生部制定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二、指南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的指导,以降低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指南内容1. 二级预防的定义和目标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通过干预措施降低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目标是减少再发率、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二级预防的策略(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2)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
(3) 高危因素控制:对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控制和管理。
3. 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用于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3) 胆固醇调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调节血脂水平。
(4) 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用于控制高血压。
4. 生活方式干预(1) 戒烟:对于吸烟者,应积极进行戒烟干预,如心理辅导、药物辅助等。
(2) 限制饮酒:对于过量饮酒者,应限制饮酒量,避免酗酒。
(3)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 均衡饮食: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5) 增加体力活动: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5. 高危因素控制(1) 高血压控制: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积极控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2) 高血脂控制:建议患者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如有异常应积极控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提高篇)

3-5年
•25%-33%的卒中患者将在3-5年
内再次发作2
*中国132家医院1138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数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累积复发率为16%, 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
二级预防何时启动
行为学危险因素调控
非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三大基石
卒中二级预防何时启动? “二级预防应该从急性期就开始实施” ——《2010卒中指南》
戒烟
•对于过量饮酒或酗酒者应戒酒或减少饮酒量; 过量饮酒 或酗酒宣 •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0-30克,女性不应超过12-20 教 克;
其他生活方式改变包括体力活动建议与口服 避孕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问题
• 从卒中预防的角度讲,不提倡剧烈的活动; • 对于能进行体力活动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每周3次以上的 体力活动 至少30分钟的锻炼; 建议 • 对于遗留功能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早期开始体力活动,以 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禁止吸烟的规定; •35岁以上,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或既往出现血栓栓塞事 口服避孕 药及雌激 件(特别是口服避孕药期间),应该给予关注; 素替代 • 绝经后的缺血性卒中或TIA女性通常患者不宜激素替代治疗;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龄、性别、伴发疾病及首发症状严重程度等实施CEA • 建议在最近一次缺血事件发生后2周内施行CEA
• 不建议给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施行CEA
• 建议术后继续抗血小板治疗
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 脉狭窄具有与CEA相似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有效性
95% CI: 1.07-1.41
95%CI:0.95-1.28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进展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旦发生了脑卒中,患者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二级预防,即预防再次出现脑卒中。
这篇文章将介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1、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血栓的形成。
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再次发生率。
最新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以比阿司匹林更好地预防静脉内血栓的形成。
此外,对于一些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利用颈内动脉球囊反搏和颈内动脉成形术等治疗方法也可以较好地控制卒中的再次发生。
2、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也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例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等。
研究表明,抗凝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再次发生,特别是对于房颤引发的脑卒中来说。
然而,抗凝药物也有其不可忽视的风险和副作用,例如出血事件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慎重权衡其风险和受益。
3、改变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和鱼油)等可以有效预防卒中的再次发生。
此外,适当地进行体育运动,合理地控制体重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也能够降低卒中的再次发生率。
4、教育和干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不仅需要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还需要教育和干预。
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培养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遵循,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卒中的再次发生率。
此外,建立早期综合干预系统和卒中患者汇报网络等预防系统,也可以提高患者对卒中的认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使卒中的再次发生率降低。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再次发作的风险,国际上广泛推荐进行脑卒中和TIA的二级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中国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二级预防指南。
一、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心源性栓子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TIA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药物,剂量为100-325mg/日。
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风险。
2.抗凝药物:对于房颤相关性脑卒中和TIA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推荐使用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治疗。
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患者所受相关治疗的调整。
3. 血压控制: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降低其血压,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推荐血压目标值是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但对年龄较大或合并有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将目标值调整为<150/90 mmHg。
二、生活方式干预1.改善饮食:推荐患者采用心脏健康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
同时,减少食盐的摄入,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2.增加体力活动: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到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此外,也建议进行强度适中的肌肉锻炼,如举重、俯卧撑等。
3.戒烟限酒:强调戒烟对于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至关重要。
同时,减少酒精的摄入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并避免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4.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推荐采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达到健康的体重范围。
这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体力活动。
三、其他治疗方法1.麦芽糖酶抑制剂: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麦芽糖酶抑制剂,以减少二次脑卒中的风险。
2.扩张血管药物:对于TIA患者,推荐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双妥波胍或维拉帕米,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中国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

相关研究——何时降压?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急性期降压时机尚不明确
最新公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研究(the China Antihypertensive Trial in Aeute Ischemic Stroke, CATIS) 探讨了发病48h内的缺 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入院24h后)接受强化降压治疗 ,对14d内或出院时以及3个月的死亡率和严重残疾 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期强化降压组并无显著 获益。尽管小血管病组表现出获益的趋势,但总体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提示在缺血性脑 卒中急性期降压可能是安全的,是否有部分患者可 以从急性期降压中获益,尚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 实。
相关研究——
大动脉狭窄避免血压过低(140mmHg以下)
支架和积极药物管理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 (Stenting versus Aggressive Medical Management for Preventing Recurrent Stroke in Intracranial Stenosis , SAMMPRIS)研究中,对伴 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无论颅内动脉支架治疗组和单纯强化内科治疗组均给 予了强化降压治疗使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单纯 强化内科治疗组显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危险因素控制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
防中的应用 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 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TIA的非药物治
疗 其他特殊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指南指导的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PPT课件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血管 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个方面。其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血管病变类型,易导致血管狭窄或 闭塞。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因缺血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视力障碍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类似,但通常较轻且短暂,不超过24小时。
氯吡格雷
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 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可考虑使用阿 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华法林
对于伴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的缺血 性卒中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 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可作为华 法林的替代药物,用于特定患者的抗 凝治疗。
由神经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影像科 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指南制定小组,确保指 南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缺血性卒中 和TIA二级预防的研究进行证据评价,为指 南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意见形成
指南更新与修订
基于证据评价结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 专家经验,形成针对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 预防的推荐意见。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降 脂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
饮食与运动治疗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 维的食物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高血压患者
女性
风险评估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全球频发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各国国民的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HC)于2022年出台了《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以改善中国国民的预防水平,降低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起步于血压控制和血脂治疗,包括认识患者高血压、高血压血糖、脂肪调节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包括饮食、运动和戒烟戒酒等。
此外,《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1、励高危人群进行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血糖控制,以预防血液黏滞和肥胖,减少卒中患者的几率。
2、议患者积极采取饮食改变,健康饮食例如多吃鱼、蔬菜等,同时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还可以与服用药物一起控制血糖水平,减少TIA的发病率。
3、烈建议患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减少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
4、烈反对吸烟、过量饮酒,积极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发病率。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及社会力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健康水平,降低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率。
此外,政府应当加大对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也加强监督,以确保早期检测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制定《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TIA治疗机构应当更好地推广和实施二级预防措施,与政府的行动和合作,完善普及健康教育,提高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水平和质量。
政府还应当促进医疗机构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便于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发布后,我国在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这将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发病率,减少国民健康水平的下降,促进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154-160
ASA 之 Antihypertensiv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指南对抗高血压治疗的推荐
患者人数
与发达国家相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卒中二级预防差距巨大
中国和部分国家主要慢病死亡率(每十万人)比较
/research/2011/07/14639951/toward-healthy-harmonious-life-china-stemming-rising-tide-non-communicable-disease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卒中二级预防:任重而道远!
未来20年,卒中患者人数将增加近4倍
/research/2011/07/14639951/toward-healthy-harmonious-life-china-stemming-rising-tide-non-communicable-diseases
SPARCL是第一个专门针对卒中/TIA患者进行的他汀类药 物研究,是他汀防治卒中的里程碑研究
SPARCL研究中他汀治疗的获益是在积极降压/抗血小板 治疗基础上获得的
SPARCL提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他汀在卒中二级预 防中的使用,不要再像以往那样总是跟着心内科的 证据和指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据我所知,这一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项他汀用于年轻的 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研究
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考虑处方他汀,包括年轻的无 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卒中患者
——Dr Howard S Kirshner (田纳西州Vanderbilt 医学中心)
/article/1259737.do
入选患者(n=4732)
双盲阶段
▪全球200多个中心 ▪6个月内发生过卒中 /TIA(除外心源性) ▪无CHD史 ▪LDL-C≥100mg/dl且
≤190mg/dl
阿托伐他汀80 mg/ 天
安慰剂
540个主要终点事件
平均随访5年
主要终点:致死或非致死卒中 次要终点:卒中/TIA,主要冠脉事件
The SPARCL Investigators. Cerebrovasc Dis. 2003;16:389-395
Statins
他汀
Ovbiagele B, et al. Stroke. 2007;38:1110-1112
Antihypertensive
降压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ASA策略的循证基础:
SPARCL及其亚组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SPARCL研究
首次专门针对有卒中/TIA,但无冠心病人群评估他汀疗效
Step 1
所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 ASA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步走”第一步: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ASA策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何谓ASA策略?
ASA策略:所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都要使用“三大药物”进行二级预防
Antiplatelet
抗血小板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SPARCL研究
阿托伐他汀使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降低
16%
P=0.03
卒中
23%
P<0.001
35%
P=0.003
卒中/TIA
主要冠脉事件
Amarenco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549-559.
SPARCL亚组分析:各缺血性卒中亚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再发卒中风险一致性降低
不同卒中亚型之间的再发卒中风险降低无显著差异,P = 0.421
所有卒中/TIA 大血管亚组
TIA亚组
小血管亚组 不明原因组
16%
30%
19%
15%
13%
Amarenco P,et al. Stroke. 2009;40:1405-9
SPARCL使他汀防治卒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不再依附冠心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08和2011ESC/EAS指南强调
2008 ESC卒中防治指南
2011 ESC/EAS血脂指南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均推荐使用他汀 I, A
Cerebrovasc Dis 2008;25:457–507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1) 32, 1769–1818
2011 AHA/ASA卒中指南强调
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LDL-C≥100 mg/dL, 即使无冠心病史也推荐用强化降脂效果的他汀治疗
I, B
Furie KL, et al. Stroke. 2011;42:00-00
Heart网站述评:无明显动脉粥样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化证据的卒中患者也应考虑处方他汀
血压控制目标值 证据推荐级别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预防指南 2010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154-160
ASA 之Antiplatelet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指南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
抗血小板治疗建议
除少数情况需要抗凝治疗,大多数情况均建议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卒 中/TIA 再发(I级推荐A级证据) 抗血小板药物以单药治疗为主,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 (50-325mg/d)都可作为首选( I级推荐A级证据);有证据表明氯 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高危患者获益更显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做好卒中二级预防:
中国神经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做好卒中二级预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步走”策略提供解决之道
Step 3
有能力者进行卒中病因诊断、机制分 型:个性化治疗策略
Step 2
有条件的医院需做相关检查,寻找动脉 粥样硬化的证据:强化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