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四年级(全册)教(学)案
四年级上册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案(地方)

四年级上册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案(地方)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增强对家乡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自然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难点: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2. 小组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家乡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4. 家乡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5. 保护家乡环境: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沿革2. 家乡的文化传统3. 家乡的名人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
2. 难点:培养学生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2. 小组讨论法3. 故事讲述法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家乡的历史文化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 家乡的历史沿革: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3. 家乡的文化传统:让学生介绍家乡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4. 家乡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5. 传承家乡文化:讨论如何传承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增强对家乡的认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四年级上册(全册简明教案、教学设计)

××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9 月12 日第三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9 月19 日第三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9 月25 日第五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任课教师×××2018 年10 月17 日第八周星期三第 3 节四(3)班综合科。
贵州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认识。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地球、关心地球。
争做地球村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点研究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学难点在活动采用多种方法计划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有关地球的图片,欣赏。
板书课题。
二、探讨问题(一)个别谈话师:同学们,关于我们居住的这片地球,我们都有许多的问题想要去了解。
那你有哪些问题呢?先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想要了解什么?(二)分小组讨论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本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来说一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并由一个记录员记录下队员们的问题,注意重复的问题不要记,最好能把队员们的问题再归归类别。
出示表格。
主题预设:1、地球有多大?它养育了多少种生物?2、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生存?3、地球现在的环境状况怎么样?4、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内的问题。
三、探讨方式(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亲自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那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采用什么活动方式去寻找答案呢?抽个别学生来说一说。
(二)分小组填表完成书中第二页的表格。
四、共同完成研究1、针对各自感兴趣的内容划分小组、确立主题、制定计划。
2、围绕主题进行探究、调查、记录、分析。
五、布置作业分小组,大家分工完成研究工作,下节课进行汇报。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上一节课,同学们对有关地球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在小组里记录员进行了记录。
另外,同学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决定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奥秘。
这节课,我们就要对自己所了解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
二、学生汇报交流选择一个学生的问题来进行汇报,汇报后其他相同问题的同学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进行汇报、交流。
相同的问题交流完毕后再选择其他同学进行汇报。
三、地球母亲的现状谈话: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地球母亲现在被人为的,那大家对我们周边环境进行一下思考:我们的地球母亲受到了哪些破坏?原因是什么?学生汇报四、如何做一个地球村合格的小公民?谈话引出问题:地球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贵州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人民出版社贵州版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第一课日常生活礼仪教学目的:1.结合实际体验说礼仪的重要,掌握一般常用的文明语言与几点说话礼仪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到处可闻文明语言,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成效。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3.通过亲身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校园礼仪。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希望学生能日常礼仪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区。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说话礼仪:文明礼仪教育之所以要从说话做起,是因为他是语言生命的基石,学习,生活,交往无不需要说话.就是说,不说话,或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说都要影响学习、生活、交往的质量,影响人生的价值。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正是文明礼貌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写照。
二、讨论:话怎样说更得体。
三、师生小结:跟什么人说什么话干什么事说什么话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最重要的是对话的前言后语,交际对象的文化素养和当时的社会时尚。
评比。
鼓励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积极性。
四、介绍一般常用的文明语言与几点说话礼仪的技巧:(一)文明礼貌语言一般有:问候语语:“老师好!”“爸爸好!”“爷爷你身体好吗?”等。
送别语:“老师再见!”“妈妈再见!”等。
请求语:“××同学,这道数学题能教我一下吗?”“请把你的橡皮借我用一下,好吗?”等。
安慰语:“小弟弟,别哭,我带你找妈妈!”“奶奶,您放心,您的身体会好起来的!”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公正的评价他人并正确的认识自己。
五、总结:希望同学们能把日常礼仪的一些规范应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区。
第二课植物王国的奥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植物的有关知识,认识我们周围的一些植物。
教学重、难点:植物的名称与生长特点。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认识植物(一)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二)师生交流。
贵州四年级下册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学计划

贵州四年级下册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学计划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贵州四年级下册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课堂,在一个真实、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观察、测量、制作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实施1、课程的实施方式(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跨年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综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办出学校特色。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资源,按计划有系列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和网络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的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好学校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索活动,丰富知识,提高活动能力;引导学生对学校的进一步调查和了解,了解学校的面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宗旨等,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
贵州教育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家庭用水调查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明白水的重要教学难点节约用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大家想不想了解现阶段水资源的现状吗?”生:想!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探索的主题是“节约用水”。
2.师:我们围绕“节约用水”提出了许多想探究的问题,经过讨论整合,最后确定了主题: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现在看哪个小组愿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你们活动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与收获,哪个小组先来呢?二、汇报交流家庭用水情况调查>1.组长:我们是第一小组,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调查家庭用水情况。
2.前期调查回顾。
3.结合图表,总结家庭用水多少的原因。
4.指导其它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家庭用水调查…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明白水的重要教学难点:节约用水教学过程一、提出家庭节水计划:1.应该合理运用水资源。
2.不浪费水资源。
3.不污染水资源。
!二、讨论:如何节约用水1.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每人每天要饮用5千克左右的水,大家不妨计算一下,全国人民每天需要消耗多少吨水?回答:全国每天饮用消耗掉600万亿吨水。
2.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那全国每年可节约多少水呢?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不污染水源,保护水资源。
有谁可以出出金点子?三、课堂延伸、总结1.师:同学们,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如何节约用水,将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永恒主题。
关于这个主题,你还有哪些新设想?(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一个个金点子代表了同学们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也从中明确节水宗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第 3 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2017贵州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2.不浪费水资源。
3.不污染水资源。
二、讨论:如何节约用水
1.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每人每天要饮用5千克左右的水,大家不妨计算一下,全国人民每天需要消耗多少吨水?
回答:全国每天饮用消耗掉600万亿吨水。
2.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那全国每年可节约多少水呢?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不污染水源,保护水资源。有谁可以出出金点子?
1.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如重复用水、循环用水、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
三、课堂延伸、总结
1.师:同学们,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如何节约用水,将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永恒主题。关于这个主题,你还有哪些新设想?(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一个个金点子代表了同学们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也从中明确节水宗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探索的主题是“节约用水”。
2.师:我们围绕“节约用水”提出了许多想探究的问题,经过讨论整合,最后确定了主题: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现在看哪个小组愿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你们活动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与收获,哪个小组先来呢?
二、汇报交流
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教学过程
一、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1/4,居世界第121位 ,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贵州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课题7教学目标:1、复习课题7知识2、继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知道使用耐用物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说收获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1)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3)老师提示①哪些是一次性用品?②怎样变废为宝?③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二、谈疑问通过课题7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三、课堂总结1、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学生小级交流2、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课题8:社区我的家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调查、考察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尊老敬老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社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调查、考察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一社区老人状况调查教学过程:1、准备。
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2、采访行动。
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调查。
3、交流。
将自己调查的成果介绍给大家。
4、总结与反思。
5、填写第108页的学习单。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二社区环境考察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社区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制定计划。
学生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二、实地考察。
1、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考察。
①选择就近的小区考察②注意安全③时间为三十分钟三、回报交流。
1、小组评价2、自我评价四、填写第112页的学习单。
1、为了考察社区的环境,我们需要准备的记录工具有:2、需要准备的防护工具有3、在侦察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意外的发现:4、社区环境好的方面有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五、课堂总结同学交流学习收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三理想的社区教学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社区建设、社区规划方面的知识。
2、、调查现在的社区。
教学过程:一、说社区1、社区在建设、规划方面的知识(1)乐天社区组:(2)食为天社区(3)名仕花园社区2、了解社区目前在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正确对待成绩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不要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难过,要正确面对成绩。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面对成绩。
教学重点: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华华考试的故事。
(1)师问:“老师对华华说些什么?”华华又是怎么做的呢?(2)学生看书回答。
2、“七嘴八舌”: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呢?3、学生自做一份学习小计划。
(填在书上)二、讨论:说说你对学习的真实想法吧!1、伟伟怎么说的?2、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好?3、我们能像伟伟说的那样生活吗?三、聪明屋:学会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1、华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做学习的小主人”几点建议。
(学生看书4页。
)四、实践岛: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学生发表意见。
2、小结。
第二课建立友谊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学会宽容与合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友谊之树常青。
2、明白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能够建立真正的友谊。
教学重点:真正朋友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真正朋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聪聪和丁丁的故事。
2、师问:聪聪为什么会生气?丁丁向聪聪说了些什么?3、学生发言。
4、讨论:你觉得丁丁是聪聪的好朋友吗?为什么?二、教学“活动园”1、学生给自己建立档案,围绕以下几方面: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什么样的朋友?我现在的好朋友是谁?2、小朋友,你在交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三、讨论与分享1、学生齐读教材第8页内容。
2、讨论:童童怎么做才合适呢?为什么?四、聪明屋: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学生讨论回答,总结:1、要做到真诚对人;2、要做到平等待人;3、要做到敢于承认错误;4、要做到善于合作和宽容;5、要做到不轻易许诺。
第三课体验成功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明白成长的路上有挫折和失败,并不总是一直平坦的。
2、能从失败和挫折中振作起来,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成长的路上有挫折和失败,并不总是一直平坦的。
教学难点:能从失败和挫折中振作起来。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军军的故事。
2、师问:军军是怎么答应晓晓的?他做到了吗?又是这样回答晓晓的?在妈妈和大家的帮助下,他改正了说话不算数的毛病吗?3、学生发言。
4、讨论:军军由不被人喜欢到被大家喜欢,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二、教学“活动园”1、活动:和同桌组成一个小组,相互指出缺点和不足。
2、填写档案:我的缺点有哪些?同桌的缺点有哪些?三、讨论与分享1、学生齐读教材第13页内容。
2、讨论:阅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信心,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失败并不可怕。
)四、聪明屋1、学生自由读14页内容。
2、学生汇报科学家是怎样面对挫折和失败的。
3、你遇到挫折和失败,应该怎样做?讲讲你成功的经历和反败为胜的故事。
第四课学会感恩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16页——第20页。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会对父母、对长辈、对朋友、对身边的人感恩。
教学重点:感恩要做些什么。
教学难点:改变态度,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蒙蒙的故事。
2、师问:蒙蒙在家是怎么表现的?在公众场所呢?3、学生发言。
二、教学“活动园”1、讨论:我们怎样去感恩生活呢?2、小结。
我的计划书。
三、讨论与分享1、学生观察教材第18页内容,平时你有这些表现吗?这些做法正确吗?2、完成19页表册。
四、聪明屋1、问:感恩有哪些好处?2、问:我们怎样学会感恩呢?3、实践:伸出自己热情之手,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会有什么感受呢?第五课我爱我的家乡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21页——第24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家乡的各种资源和民族风情。
2、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各种资源、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的教学。
教学难点: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学生自读此部分内容。
2、师问:我省有几个市(自治州、地区)?有几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多少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区有多少个?享有什么美誉?3、学生发言。
4、师板书:我省有9个市(自治州、地区);有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区有57个;享有“公园省”的美誉。
二、教学“活动园”1、贵州的宝地、宝物有哪些?学生:遵义会议纪念馆;水族民间手抄水书;神秘的“24拐”公路……2、学生合作完成23页表册的填写,汇报。
三、讨论与分享1、揭题:“我的家乡交通不方便,生活很艰苦,所以我不喜欢它。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学生发表意见。
师总结。
四、聪明屋:学生朗读24页内容。
五、教学“实践岛”: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去风景区去旅游,强调要注意安全。
第六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25页——第29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身边的危害。
2、遇到危险,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危害。
教学难点: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芊芊的故事。
2、师问:芊芊遇到了什么人?芊芊是怎样摆脱骗子的?你还有哪些办法?学生发言。
3、讨论:能听陌生人的话,能跟陌生人走吗?二、教学“活动园”1、学生朗读26页下面部分内容,将“我的办法”写在里面。
2、分角色表演小明和小明爸爸的同学。
看看小明怎样对付。
归纳大家的办法。
三、讨论与分享:(一)在路边或山林中发现了野果子。
哪种做法是安全的,为什么?1、可以采来吃。
2、不认识的绝对不随便吃。
3、先放到嘴里尝尝,不好吃再吐出来。
(二)采集昆虫标本,对不认识的昆虫采用什么办法?哪种做法是安全的,为什么?1、用手去捉,这样显示出自己的勇敢。
2不采集它,免得又危险。
3、有镊子把它夹到瓶子里,防止毒虫咬伤自己。
(三)遇到下列意外情况:1、雷雨天气时,站在大树底下避雨。
2、下冰雹时,要在室内躲避。
3洪水来临时,迅速向山下转移。
四、聪明屋:介绍学校、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意外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办法。
五、教学实践岛:同学们介绍未成年人因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造成的惨剧。
第七课营造绿色家园(环境教育)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30页——第34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社会生活中,哪些在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
2、怎样才能营造绿色的家园。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生活中,哪些在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营造绿色的家园。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荒地的故事。
2、师问:这块荒地以前是怎么样的?现在呢?3、学生发言。
二、教学“活动园”1、学生汇报在家里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的情况。
小时候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子。
2、学生发言,我们的家园变漂亮了还是变丑了呢?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三、讨论与分享:1、师讲解“娜娜和芳芳的故事”。
问:娜娜和芳芳谁的做法正确呢?为什么?2、我的观点是什么?归纳大家的观点。
四、聪明屋:介绍环境与生活的关系。
(1)环境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2)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接纳力,自然环境就遭到破坏。
(4)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营造绿色环境。
五、教学“实践岛”:要求小朋友写一封“绿色家园倡议书”第八课保护空气从我做起(环境教育)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35页——第39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空气污染来源。
2、通过教学,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途径有哪些。
教学重点:怎样保护空气。
教学难点: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新校区的故事。
2、师问:新校区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引起的?3、学生发言。
总结: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要引起重视。
二、教学“活动园”1、这些做法对吗?说说原因。
(1)室内摆放花草;(2)室内吸烟;(3)焚烧垃圾。
2、学生发言总结。
三、讨论与分享: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1、汽车、摩托车在行驶时排放的尾气;2、烧煤、烧炭排放出的烟雾;3、焚烧垃圾、废弃物产生的烟雾;4、随风飞扬的尘土和沙粒等;5、工厂烟囱里排放的废气;6、在家具上喷涂油漆。
四、聪明屋:学生朗读38页内容。
五、教学实践岛:观察身边破坏空气质量的不良现象有哪些?填写汇报单。
第九课生活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40页——第44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2、明白哪些垃圾可以再利用,哪些垃圾处理不当对人类有危害。
教学重点: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不能利用的垃圾的正常处理。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朋朋的故事。
2、师问:朋朋在做什么?朋朋为什么乱扔垃圾?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发言。
3、讨论: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二、教学“活动园”1、学生朗读41页下面部分内容。
2、思考:你知道怎样将垃圾分类吗?学校、电影院、医院等地方怎么分类投放垃圾的?三、讨论与分享:师: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等等,你认为这些处理垃圾的方法,哪种最好?为什么?分小组讨论。
四、聪明屋:介绍垃圾的分类: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又可分为再生垃圾和不可再生垃圾、有害垃圾。
五、教学实践岛:课后让学生到附近的垃圾场看看,那里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没处理好的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危害。
第十课安全自救演练(环境教育)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45页——第49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安全自救办法,让我们的生活远离危险。
2、了解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危害。
教学难点:安全自救办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万花筒”1、师讲解明明的故事。
2、师问:明明遇到了什么事情?明明在怎样面对危险的?学生发言。
二、教学“活动园”1、如果遇到明明这样的境地,你会怎么办呢?学生发言。
2、学校、商店、电影院的灭火器都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放在这些地方呢?三、讨论与分享:(一)这些做法对吗?1、拧着打火机到床下找乒乓球。
2、用湿手按开关或拔插头。
3、电视开着,用湿布擦拭。
4、在社区里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5、在山坡上烧草灰堆肥。
6、煮饭时,发现煤气不足,摇晃煤气罐。
(二)我们平时应当从哪些方面防止引发火灾呢?四、聪明屋: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发生火灾时的自救知识,学生读书48页上面部分内容。
五、教学实践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意外情况,使我们面临危险,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自救或帮助他人呢?1、如果在家里忽然闻到有煤气、液化气、沼气的味道,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如果发现有人触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第十一课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环境教育)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50页——第54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了解吃东西不合理、不卫生会引起很多疾病。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