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电除颤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除颤技术-PPT课件

电除颤技术
除颤的概念
• 什么是除颤?
• 所谓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
加瞬间电流使所有心肌细 胞在同一时间除极,然后 同时复极;由于窦房结兴 奋点最高,它首先发放激 动,恢复正常的搏动。
电除颤的适应症
• 心室颤动(VF)或心室扑动
• 无脉性室速(VT)
• 无法进行心电图或心电示波明确诊断,但不能排除室 颤或室速的心脏骤停,可盲目除颤。
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
除颤仪的分类
双相波
电流在两相流动,第一相是从一个电极流向 另一个电极,然后在从另一个通路流回。 •优势: (1)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2)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由于具有上述优势,双相波取代单相波是除
• 早期识别急症病呼叫EMS系统
• 早期心肺复苏(CPR),立即CPR可能使VF的 心脏(突发心脏骤停)成功机会提高2到3倍
• 早期除颤:在3-5分钟内对SCA病人作CPR及 除颤,其存活率可达45%-75% • 早期ACLS(进一步生命支持),立即由医务 人员进行复苏后治疗。
为何要及早除颤(心室颤动值得高度重视)
为何要及早除颤
• 室颤不予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室 停搏或电机械分离等更为严重的心律失 常
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 键的一环!
除颤仪的分类
• 按操作方式 • 手动除颤仪 • 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除颤仪的分类
• 按波形分类 • 单相波(电流从一个电极单向流到另一个电极)
• 缺点: (1)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比较大, 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2)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
除颤的概念
• 什么是除颤?
• 所谓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
加瞬间电流使所有心肌细 胞在同一时间除极,然后 同时复极;由于窦房结兴 奋点最高,它首先发放激 动,恢复正常的搏动。
电除颤的适应症
• 心室颤动(VF)或心室扑动
• 无脉性室速(VT)
• 无法进行心电图或心电示波明确诊断,但不能排除室 颤或室速的心脏骤停,可盲目除颤。
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
除颤仪的分类
双相波
电流在两相流动,第一相是从一个电极流向 另一个电极,然后在从另一个通路流回。 •优势: (1)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2)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由于具有上述优势,双相波取代单相波是除
• 早期识别急症病呼叫EMS系统
• 早期心肺复苏(CPR),立即CPR可能使VF的 心脏(突发心脏骤停)成功机会提高2到3倍
• 早期除颤:在3-5分钟内对SCA病人作CPR及 除颤,其存活率可达45%-75% • 早期ACLS(进一步生命支持),立即由医务 人员进行复苏后治疗。
为何要及早除颤(心室颤动值得高度重视)
为何要及早除颤
• 室颤不予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室 停搏或电机械分离等更为严重的心律失 常
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 键的一环!
除颤仪的分类
• 按操作方式 • 手动除颤仪 • 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除颤仪的分类
• 按波形分类 • 单相波(电流从一个电极单向流到另一个电极)
• 缺点: (1)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比较大, 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2)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
电除颤PPT教学课件

电除颤
1
概念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 除颤的原理:
• 高能直流电脉冲经胸壁穿过心脏,使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 极而处于电静止状态。
• 然后,正常情况下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将首先发出冲动,重新控 制心脏整体搏动,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2
分类
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操作步骤
• 3.判断心律失常类型,明确除颤指征
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 室扑
室颤
14
操作步骤
•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
15
操作步骤
5、选择能量: •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 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
16
操作步骤
6. 放置电极部位:
1)左右位:心尖 -- 心底
药物辅助除颤:肾上腺素:可使心电静止,电机械分离和细颤转为粗颤,
增加除颤成功率。 胺碘酮(可达龙):对于顽固性的、无脉性的室速,
以及除颤效果不佳的室颤,应考虑使用胺碘酮;
20
电复律/除颤的禁忌症
(1)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速:电复律效果不佳,可引起室颤。 (2)严重低钾血症: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心电静止(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3
分类
• 单向波除颤器
4
分类
• 双向波除颤器
5
早期电除颤
1
概念
•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时称为电复律
•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 除颤的原理:
• 高能直流电脉冲经胸壁穿过心脏,使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 极而处于电静止状态。
• 然后,正常情况下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将首先发出冲动,重新控 制心脏整体搏动,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2
分类
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操作步骤
• 3.判断心律失常类型,明确除颤指征
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 室扑
室颤
14
操作步骤
•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
15
操作步骤
5、选择能量: •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 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
16
操作步骤
6. 放置电极部位:
1)左右位:心尖 -- 心底
药物辅助除颤:肾上腺素:可使心电静止,电机械分离和细颤转为粗颤,
增加除颤成功率。 胺碘酮(可达龙):对于顽固性的、无脉性的室速,
以及除颤效果不佳的室颤,应考虑使用胺碘酮;
20
电复律/除颤的禁忌症
(1)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速:电复律效果不佳,可引起室颤。 (2)严重低钾血症: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心电静止(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3
分类
• 单向波除颤器
4
分类
• 双向波除颤器
5
早期电除颤
《电除颤课件》ppt课件

严 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 4、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 5、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35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 室颤的最低能量!!
36
37
20
21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22
早期电除颤的原则:越早越好 早期除颤的目标(对所有医务人 员):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 在3±1分钟内
23
24
只需200焦耳的低能量除颤技术
4
二 除颤原理
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 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 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 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5
监护显示仪 蓄能开关 蓄能显示 能量释放开关 电极板 同步开关和非同步开关
6
三 除颤的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1)心室颤动
(2)心室扑动 (3)无脉性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⑴心房颤动 ⑵心房扑动 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⑷室性心动过速
7
四 除颤仪的分类
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 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31
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急性肺水肿:心肌酶升高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 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35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 室颤的最低能量!!
36
37
20
21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22
早期电除颤的原则:越早越好 早期除颤的目标(对所有医务人 员):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 在3±1分钟内
23
24
只需200焦耳的低能量除颤技术
4
二 除颤原理
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 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 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窦 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房心律。
5
监护显示仪 蓄能开关 蓄能显示 能量释放开关 电极板 同步开关和非同步开关
6
三 除颤的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1)心室颤动
(2)心室扑动 (3)无脉性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⑴心房颤动 ⑵心房扑动 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⑷室性心动过速
7
四 除颤仪的分类
根据电流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外除颤仪 体内除颤仪
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 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31
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急性肺水肿:心肌酶升高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 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
电除颤ppt课件

9. 能量选择:按要求确定合适的除颤能量。 成人: 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能量。
儿童:第1次为2J/kg,以后按4J/kg。 10. 充电:按下除颤手柄上的充电键,仪器将有一声持续 的 蜂鸣音和OK信号指示灯亮起,表示充电完全。 11. 放电除颤: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 连接,不能有空隙(压力11-14kg),用两拇指持续按压除
电极板不能对击; 8.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9.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
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
并发症
⑴局部皮肤灼伤(严重灼伤多与电极板与皮肤接 触不良有关。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较重 者按一般烧伤处理。)
⑵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⑶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⑷心包填塞 ⑸乳头肌功能断裂 ⑹心脏破裂 (7)低血压(可能与高能量电除颤造成的心肌损
害有关) (8) 急性肺水肿 (多出现在电除颤后1~3h
内,亦可发生在电除颤24h后)
谢 谢
⑻ 慢性心脏瓣膜病,房颤已持续一年以上者 。
⑼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一个月以内的房颤及 甲亢症状未控制的房颤。
⑽ 最近发生过栓塞者。
心电图表现
①心室颤动
除颤的流程
1. 备齐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酒精棉球。 2. 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得家属同意 。 3. 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床上,检查并除去金属及 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监护 4. 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进入 非同步除颤状态。 5. 联接心电护,电极片粘贴牢固以减少信号噪声和 干扰。
禁忌症
心室停搏时进行盲目除颤无益(可能有害)
禁忌症 ⑴ 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
⑵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者。 ⑶ 风湿活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 ⑷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心律失常者。 ⑸ 房扑、房颤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
除颤仪操作完整PPT课件

5.选择合适能量:单项波:200J
双向波: 150—200J 儿童 首次2J/Kg,后续电击的能量为 4 J/Kg
完整版PPT课件
5
6.除颤充电:按充电按钮, 除 颤 仪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 需值
7.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 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 间
8.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
9.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
后续除颤则应选择相同
或更高的能量
开关
能量 充 选择 电
能量选择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充电3除颤仪的使用
适应症: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室颤动
完整版PPT课件
4
除颤仪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非同步键
2.安装导联,以便快速查看心律
3.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
4.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 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
完整版PPT课件
9
单向波与双向波
单向波对心脏发出一个方向的电脉冲。这需要大容量的电容 器。
双向波先后发出两个方向的电脉冲,消耗能量小,成功率高。
完整版PPT课件
10
注意事项:
1.除颤仪到位前,持续有效的CPR 2.除颤后紧接着5个循环的CPR,再评估节律,按3需要决定
是否再除颤 3.操作者的手应保持干燥,不能用湿手握电极板 4.放电时在电极板上应施加一定的力量,使电极板与病人皮
10.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擦净导 电糊,电极板放回原处,关机
完整版PPT课件
6
完整版PPT课件
7
非同步电复律
临床用于心室颤动,此时已 无心动周期,也无QRS波, 应即刻于任何时间放电。
完整版PPT课件
双向波: 150—200J 儿童 首次2J/Kg,后续电击的能量为 4 J/Kg
完整版PPT课件
5
6.除颤充电:按充电按钮, 除 颤 仪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 需值
7.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 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 间
8.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
9.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
后续除颤则应选择相同
或更高的能量
开关
能量 充 选择 电
能量选择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充电3除颤仪的使用
适应症: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室颤动
完整版PPT课件
4
除颤仪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非同步键
2.安装导联,以便快速查看心律
3.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
4.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 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
完整版PPT课件
9
单向波与双向波
单向波对心脏发出一个方向的电脉冲。这需要大容量的电容 器。
双向波先后发出两个方向的电脉冲,消耗能量小,成功率高。
完整版PPT课件
10
注意事项:
1.除颤仪到位前,持续有效的CPR 2.除颤后紧接着5个循环的CPR,再评估节律,按3需要决定
是否再除颤 3.操作者的手应保持干燥,不能用湿手握电极板 4.放电时在电极板上应施加一定的力量,使电极板与病人皮
10.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擦净导 电糊,电极板放回原处,关机
完整版PPT课件
6
完整版PPT课件
7
非同步电复律
临床用于心室颤动,此时已 无心动周期,也无QRS波, 应即刻于任何时间放电。
完整版PPT课件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PPT医学课件.ppt

在“事件概要”中插入有时间标记的注释。可以配置为:在按下 时打印一份有注释的ECG 条图。
显示下方最左边的按钮。当在手动模式中第一次按下此钮时,使 同步心脏复律能够动作,再按,使同步心脏复律不能动作。
9/29/2024
5
基本介绍-
起搏功能键
9/29/2024
6
基本介绍俯视图
9/29/2024
7
基本介绍-
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
1 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解释。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盐水纱布、电
2 插板、急救用物。
摆体位(去枕平卧,必要时垫一木板),取
3 下金属物品、充分暴露除颤部位。
插电源,启动除颤仪将电极与各导联连接,
4
安放电极片,选择合适导联进行监护
9/29/2024
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 过速。
• 19.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 除颤功能。
• 10.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 时充电。
9/29/2024
23
除颤后的护理
• 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 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 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仍需给药, 并做抗凝血监护。
•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 及不良反应。
•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
9/29/2024
24
除颤能量的选择
1、非同步电除颤 成人:单相200J—300J—360J ;
显示下方最左边的按钮。当在手动模式中第一次按下此钮时,使 同步心脏复律能够动作,再按,使同步心脏复律不能动作。
9/29/2024
5
基本介绍-
起搏功能键
9/29/2024
6
基本介绍俯视图
9/29/2024
7
基本介绍-
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
1 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解释。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盐水纱布、电
2 插板、急救用物。
摆体位(去枕平卧,必要时垫一木板),取
3 下金属物品、充分暴露除颤部位。
插电源,启动除颤仪将电极与各导联连接,
4
安放电极片,选择合适导联进行监护
9/29/2024
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 过速。
• 19.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 除颤功能。
• 10.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 时充电。
9/29/2024
23
除颤后的护理
• 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 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 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仍需给药, 并做抗凝血监护。
•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 及不良反应。
•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
9/29/2024
24
除颤能量的选择
1、非同步电除颤 成人:单相200J—300J—360J ;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PPT课件

• 监护显示仪 • 蓄能开关 • 蓄能显示 • 能量释放开关 • 电极板 • 同步开关和非同步开关
1/5/2024
.
4
动态功能 键
能量选 择按钮
基本介绍-
面板
外接电源及电池 充电指示灯
同步/非同 步
1/5/2024
充电
放电
.
心电信号 功能 键
起搏功能 键
5
1/5/2024
基本介绍-
部分功能键说明
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 1、心房颤动和扑动 • 2、阵发性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快
速心律失常者。
1/5/2024
.
17
电复律/除颤-分类
非同步电复律:无需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 电放电,用于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 1、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
能与T波区别者; • 2、心室扑动; • 3、心室颤动。
贴紧病人胸部,双手同时按电击(Shock)键
理由?理由?
观察:呼吸、心律、血压、神志,除颤位置皮肤
11 有无灼伤,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12 整理,记录(除颤方法、能量、时间、效果、次数)
1/5/2024
.
23
注意事项
• 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 2.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 3.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
•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 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 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 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 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 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 只有2~5%
1/5/2024
.
4
动态功能 键
能量选 择按钮
基本介绍-
面板
外接电源及电池 充电指示灯
同步/非同 步
1/5/2024
充电
放电
.
心电信号 功能 键
起搏功能 键
5
1/5/2024
基本介绍-
部分功能键说明
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 1、心房颤动和扑动 • 2、阵发性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快
速心律失常者。
1/5/2024
.
17
电复律/除颤-分类
非同步电复律:无需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 电放电,用于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 1、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
能与T波区别者; • 2、心室扑动; • 3、心室颤动。
贴紧病人胸部,双手同时按电击(Shock)键
理由?理由?
观察:呼吸、心律、血压、神志,除颤位置皮肤
11 有无灼伤,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12 整理,记录(除颤方法、能量、时间、效果、次数)
1/5/2024
.
23
注意事项
• 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 2.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 3.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
•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 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 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 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 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 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 只有2~5%
电除颤技术教程ppt课件

25
电除颤的并发症:
1、心律失常:如窦缓、房性及交界性逸 搏、停搏等 2、栓塞:外周动脉的栓塞 3、低血压 4、肺水肿: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合并 肺动脉高压或左心功能不全者 5、皮肤灼伤、呼吸抑制、心肌损伤等
26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职业规范行为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病员准备 开机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间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充电、放电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观察除颤效果 证导电良好 除颤完毕整理用物 记录
电除颤技术
1
电除颤的定义
电除颤又称电复律,是利用除颤仪释 放的高压电流,短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经 过心脏,使大部分或全部心肌细胞在瞬间 同时除极,打断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的折返 机动或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 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 的方法。
2
电除颤分类 电除颤
用于转复 各种快速 心律时称 为同步电 除颤
27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感谢天使的聆听!
28
16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17
操作步骤
3、选择电极部位: 1)左右位:心尖 - 心底部 (一块放置在左乳头外侧腋前线第五 肋间;另一块放置在胸部右侧锁骨中 线第2肋间) 2)前后位:胸骨除颤电极板放在左 肩胛下区,心尖除颤电极板置于左乳 头下(左腋前线第5~6肋间)
18
操作步骤
4、选择能量 •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 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
电除颤的并发症:
1、心律失常:如窦缓、房性及交界性逸 搏、停搏等 2、栓塞:外周动脉的栓塞 3、低血压 4、肺水肿: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合并 肺动脉高压或左心功能不全者 5、皮肤灼伤、呼吸抑制、心肌损伤等
26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职业规范行为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病员准备 开机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间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充电、放电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观察除颤效果 证导电良好 除颤完毕整理用物 记录
电除颤技术
1
电除颤的定义
电除颤又称电复律,是利用除颤仪释 放的高压电流,短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经 过心脏,使大部分或全部心肌细胞在瞬间 同时除极,打断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的折返 机动或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 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 的方法。
2
电除颤分类 电除颤
用于转复 各种快速 心律时称 为同步电 除颤
27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感谢天使的聆听!
28
16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17
操作步骤
3、选择电极部位: 1)左右位:心尖 - 心底部 (一块放置在左乳头外侧腋前线第五 肋间;另一块放置在胸部右侧锁骨中 线第2肋间) 2)前后位:胸骨除颤电极板放在左 肩胛下区,心尖除颤电极板置于左乳 头下(左腋前线第5~6肋间)
18
操作步骤
4、选择能量 •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 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