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须知时辰与经络及脏腑的关系
十二经络与时辰对照表

十二经络与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揭晓。
十二经络与时辰对照表时间可以分为十二时辰,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其实,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运行经络,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肺经运行呼吸系统会在此时进行修复,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别是老人和孩童,常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咳嗽的现象,那是因为肺经会于此时进行排痰。
相对的,经常在此时无法好好休养者,往往也会产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凌晨五点至七点:大肠经运行排泄系统在此时慢慢启动,随着日照初升,身体也逐渐苏醒,接着进行排便。
通常此时休养不够,或是没有进行排便者,易有代谢方面的问题,身体也容易累积不净的体液或宿便,长期如此会造成肠道负担,导致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凌晨三点至早晨七点是人体生命现象最为低下的一段时间。
气血大量发散,人体需要大量用氧。
若肺经和肠经虚弱,又疏于保养和保暖,严重者易于此时死亡。
也因此,老人家猝死,往往多发生在此时。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此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补充气血的最佳时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通常此段时间不吃早餐者,除了肠胃功能容易受损,也常见体型过胖或过瘦,原因就是肠胃吸收不佳,或是饿过头之后的暴饮暴食导致。
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人体气血运行在此时进入高峰,脑力和体力运行也最为旺盛。
前一夜能够好好休养生息,早晨能够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时展现最佳活力,思绪和决断力都能在此时发挥极致。
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者,身体带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连连,思绪不清而且感觉疲累。
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气血相形虚弱,更会像电力耗尽的电池,整个人显得倦怠无力,甚至因此而变得烦躁易怒。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心经运行同时也是血液运行的高峰。
此时心脏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推动血液循环,加上午间阴阳气交接,因此人体会感觉些微倦怠,适合小憩以补充体力。
时辰对应12条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

时辰对应12条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1时辰对应的12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又减肥)本帖被那可小璐执行置顶操作(2008-03-24)这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
所以很多医生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病: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减肥: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你侧的肺经来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50下,能有效的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
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来回上下的搓100次,然后再在腰部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搓100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的时机。
另外,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100下,能有效的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你的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

十二时辰与人体十二经脉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
流行次序是: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
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肺与大肠相表里。
”寅时(上一个时辰)肺经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
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此时胃部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需要进食吸收充足的营养,也正是人们进食早餐的时间。
所以说,早餐要吃好。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经旺盛,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此时是气血运行的最佳时期,不宜剧烈运动,应在午时小憩片刻,宜于养心,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是说小肠接收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
首先,整个身体的自然修补时间,是在晚上21点到凌晨3点。
这段时间一定要休息,如不能休息,也一定要停止一切活动。
晚上21点到23点的时间,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间,特别是小朋友的免疫系统还不全,因此小学 6 年级以前的小朋友最好在21点左右就寝。
而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骨随造血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肝脏修复的时间、凌晨3 点到5点是呼吸系统运作的时间。
其中凌晨4点是我们脉搏最弱,心跳最慢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医学上有所谓的〈危险4点钟〉所以家里如有老年人,这个时间就要特别注意。
早晨的运动最好是在 5 点以后再出门,接下来 5 点到7 点是大肠蠕动最旺盛的时间是吃早餐时间,7点到9点则是最活跃的时间,9点到11点是脾脏活动时间。
到了午时〈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与子时〈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由于身体在造血因此我们需要较好的休息,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因此,我们知道只要遵循自然法则,那么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复原,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会十分有精神在休息得到全然的放松。
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运作的时间,所以午餐最好在下午13点吃,13点到15点膀胱运作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喝水时间。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人体经络与保健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美容从喝五色养颜粥开始吃五色养颜粥(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紫米),就是最简单、最省时、最有效的美容方法具体做法:五色豆洗净后,用水浸泡一夜。
(豆萌芽,生最盛,其酵素特多,少食后令人排出空的物,而且更容易煲。
)把泡好的五色豆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豆花,即加入冰糖、溶解后即可用。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大多数人都是等到有病态了,甚至很严重了才去看医生。
基本没有防范疾病的知识,即使有也局限于不吃脏东西,勤洗手等。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对应时辰保养经络

对应时辰保养经络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
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
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
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按照人体的生理规律,女子每隔七年,男子每隔八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明显的变化。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容憔悴,发鬓斑白”。
也就是说,女子42岁,男子48岁,体内阳气开始衰竭,头上就会慢慢出现白发。
而最易出现白发的地方就是两鬓了,所以后人才有了“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感叹。
丑时:旧血不去,新血不来,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丑时--1∶00~3∶00--肝经最旺丑时(凌晨1~3点)气血流注肝经,这时轮到肝“值班”了。
肝主藏血,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刻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以利于肝血的代谢。
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
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
根据“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的原则,通过伸懒腰可以起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的作用。
通过这个动作,不仅可使头脑更加清醒,肝脏功能同时也受到了激发,从而起到很好的养肝效果。
《黄帝内经》认为,“人动血行于诸经,人卧则血归于肝”。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静卧时,气血才能归于肝脏。
“久视伤血,久坐伤骨。
”对于电脑族而言,经常会出现视物模糊、双眼干涩等症状,这是因为肝血不能滋养双目所致。
因此,想要养眼,先得护肝。
《灵枢》认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也就是说,肝血提供的血液和阴津可以滋养眼睛,只有肝脏功能正常,看东西才能清晰明亮。
可见,养好肝是明目的基础。
女人以肝为本,远离妇科疾病,一定要养好肝!养生古训:“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
经络与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经络与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生病求医不如自己学点中医!本订阅号推送实用中医知识,不会让你白来!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可以对应起来,每条经络有各种黄金运行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经络与时辰对照表。
时间可以分为十二时辰,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其实,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运行经络,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肺经运行呼吸系统会在此时进行修复,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别是老人和孩童,常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咳嗽的现象,那是因为肺经会于此时进行排痰。
相对的,经常在此时无法好好休养者,往往也会产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凌晨五点至七点:大肠经运行排泄系统在此时慢慢启动,随着日照初升,身体也逐渐苏醒,接着进行排便。
通常此时休养不够,或是没有进行排便者,易有代谢方面的问题,身体也容易累积不净的体液或宿便,长期如此会造成肠道负担,导致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凌晨三点至早晨七点是人体生命现象最为低下的一段时间。
气血大量发散,人体需要大量用氧。
若肺经和肠经虚弱,又疏于保养和保暖,严重者易于此时死亡。
也因此,老人家猝死,往往多发生在此时。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此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补充气血的最佳时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通常此段时间不吃早餐者,除了肠胃功能容易受损,也常见体型过胖或过瘦,原因就是肠胃吸收不佳,或是饿过头之后的暴饮暴食导致。
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人体气血运行在此时进入高峰,脑力和体力运行也最为旺盛。
前一夜能够好好休养生息,早晨能够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时展现最佳活力,思绪和决断力都能在此时发挥极致。
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者,身体带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连连,思绪不清而且感觉疲累。
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气血相形虚弱,更会像电力耗尽的电池,整个人显得倦怠无力,甚至因此而变得烦躁易怒。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心经运行同时也是血液运行的高峰。
中医知识: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中医知识: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古代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代才会有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1、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子时,胆经当令”。
意思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
子时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
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常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吃过晚饭八九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很多人就会发现,八九点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会昏昏欲睡,但是,一到11 点就会清醒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习惯在11点以后工作。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子时阳气生发的写照。
但是,因为是刚刚开始生发阳气,还很微弱,所以,我们就需要对阳气进行保护。
怎么保护呢?睡个“子午觉”。
这里所说的“子午”,就是十二时辰里所说的子时和午时。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所以,子时阳气最弱,宜大睡,而午时阴气衰弱,最宜小憩。
子时和午时是两个极端。
一个阳气最弱,一个阳气最旺。
子后则阳气升,午后则阳气降,从午时开始阳气就降了,降到阴极时是降到最低的时候。
那么有气虚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透支阳气;肾病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所以,如果有上述现象的人,你就最好提前吃药,这样才能确保每天安全度过子时。
2、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须知:时辰与经络及脏腑的关系
由于穴位是按摩作用的部位,穴位的状态如何对按摩效果影响较大。
根据子午流注学说,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不同时间按摩可借助穴位"开、闭"的不同变化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各种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与针灸相比,按摩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危险性比较小,因此被普通群众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很多人觉得按来按去效果却不明显,从而失去了对按摩的信心。
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许多人不遵循穴位的开闭变化,胡乱按摩,自然疗效不显著。
一般来说,按摩需要用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然后结合疾病变化的周期选取按摩的最佳时机。
子午流注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
子午流注纳子法则指,用干支顺序表示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以对应相关的脏腑经脉腧穴进行针灸、按摩的一种方法。
根据子午流注,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10.子时(23点至凌晨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有利于养血。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