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库存的计算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最高库存量(成品)=最高日生产量×最短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低库存量(成品)=最低日生产量×最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大库存量=平均日销售量×最高库存天数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内的消耗量最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安全库存(Safety Stock,SS)也称安全存储量,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缓冲库存)。
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1.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为固定常数的情形先假设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在提前期的需求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
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从而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让人容易理解。
当提前期内的需求状况的均值和标准差一旦被确定,利用下面的公式可获得安全库存量SS。
SS=Z* SQRT(L) * STD其中:STD ---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L---提前期的长短;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见下表)顾客服务水平及安全系数表顾客服务水平(%) 安全系数z 顾客服务水平(%) 安全系数z100.00 3.09 96.00 1.7599.99 3.08 95.00 1.6599.87 3.00 90.00 1.8099.20 2.40 85.00 1.0499.00 2.33 84.00 1.0098.00 2.05 80.00 0.8497.70 2.00 75.00 0.6897.00 1.88例:某饭店的啤酒平均日需求量为10加仑,并且啤酒需求情况服从标准方差是2加仑/天的正态分布,如果提前期是固定的常数6天,试问满足95%的顾客满意的安全库存存量的大小?解:由题意知:STD =2加仑/天,L=6天,F(Z)=95%,则Z=1.65,从而:SS=Z* SQRT(L) * STD=1.65*2.* SQRT(6) =8.08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8.08加仑。
安全库存天数的计算公式

安全库存天数的计算公式安全库存天数是一个在企业管理和供应链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保障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
那到底啥是安全库存天数?它的计算公式又是咋样的呢?咱先来说说啥是安全库存。
比如说,你开了一家小超市,总不能说顾客今天来买某种东西,你就告诉人家没货了,对吧?所以你得提前多准备点,这多准备的部分就是安全库存。
它就像是一个保险,能在供应出现问题或者需求突然增加的时候,让你的生意还能照常进行。
那安全库存天数呢,简单说就是你的安全库存能够支撑你运营的天数。
下面咱就来聊聊安全库存天数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安全库存天数 = 安全库存数量 ÷平均每日需求量。
这里面,安全库存数量的计算就有点复杂啦。
它通常要考虑好多因素,比如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的稳定性、交货周期的变化等等。
我给您举个例子啊。
比如说有一家生产手机壳的工厂,他们平均每天能卖出 1000 个手机壳。
但是,有时候供应商那边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延迟交货,比如说恶劣天气啦、运输故障啦等等。
经过分析,他们发现这种供应延迟的情况平均每两个月会发生一次,每次延迟大概 5 天。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们决定设置安全库存。
首先,计算在供应延迟期间的需求量。
5 天的需求量 = 1000 × 5 = 5000 个。
然后,再考虑需求的不确定性。
通过历史数据发现,需求的波动大概在正负 10%左右。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再增加 10%的数量,也就是 5000 × 10% = 500 个。
这样,安全库存数量就是 5000 + 500 = 5500 个。
平均每日需求量还是 1000 个。
那安全库存天数 = 5500 ÷ 1000 = 5.5 天。
这就意味着,这家工厂的安全库存大概能支撑5.5 天的生产和销售。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比如说,如果你的产品季节性很强,那在计算的时候就得把季节因素考虑进去;如果市场变化特别快,那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就会更大,安全库存也得相应增加。
安全库存定义及安全库存公式

安全库存定义及安全库存公式安全库存是指为应对意外情况或不可预测的需求波动而保留的一定量的库存。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保顺畅的生产和供应链运作,减少停滞和延迟的风险。
安全库存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供应风险:当供应商遇到延迟交货、原材料短缺或其他供应问题时,安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继续生产并避免停产。
2.需求波动:当市场需求波动大或难以预测时,安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满足突发需求,避免无货的情况发生。
3.质量问题:当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部分库存需要丢弃或返工时,安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维持生产的连贯性。
安全库存公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公式:安全库存=(最大需求量*最长补货周期)-(平均需求量*平均补货周期)其中,最大需求量是指其中一产品在其中一时间段内的最高销售数量,最长补货周期是指供应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应需求并补充库存。
平均需求量是指其中一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销售数量,平均补货周期是指平均时间间隔内供应商进行一次补货的时间。
这个公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需求和补货之间的时间差,以及补货数量和销售数量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安全库存的大小。
假设最大需求量和最长补货周期是极端情况下的需求和补货周期,通过减去平均需求量和平均补货周期,可以确保在供应链中的任何时间段都有足够的库存储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库存公式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实际情况往往比这个简单公式更加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季节性需求、市场趋势、生产能力等。
此外,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也会对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在确定安全库存的大小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安全库存是企业为了减少风险而保留的一定量的库存。
通过合理的安全库存公式的运用,企业可以在面对突发需求和供应问题时更加灵活应对,维持正常运作,并确保顺畅的生产和供应链运作。
安全库存公式及含义

安全库存公式为:
安全库存= (预计需求量±标准差)/ 标准差* 安全系数
其中,预计需求量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客户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标准差是指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分布的波动程度;安全系数是指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在安全库存上增加多少库存量。
安全库存公式的含义是,通过对客户需求量和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差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安全库存的标准差,再根据安全系数进行调整,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这个安全库存量可以确保在客户需求量发生变化或者供应链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避免缺货或积压库存的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库存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客户需求的变化率、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状况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公式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公式安全库存作为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仓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浪费,提高物流效率,并确保企业及时获得所需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地计算安全库存的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分析物料的需求量、最小订购量、订购点,以及物料的技术参数等信息,来确定安全库存的数量。
公式如下:安全库存(S)=订购点(R)+平均需求量(D)×重复订购间隔(L),其中,S表示安全库存量,R表示订购点,D表示平均需求量,L 表示重复订购间隔。
订购点(R)是指企业在收到货物前仓库中最低可接受水平,这个值在不同企业中不一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平均需求量(D)指物料在过去一定时间内的需求量。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等方式来确定,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重复订购间隔(L)指企业发出订单重复购买物品的间隔时间,这个值取决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时间跨度。
安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浪费,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安全库存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物流,确保企业随时获得所需物资。
因此,准确计算安全库存数量变得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企业的安全库存计算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长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考虑到运输时间、物料的使用频率等因素,而短期的供应链管理则仅需要考虑到短期内物料的使用频率。
此外,企业在制定安全库存水平时,还需要考虑物料的配送时间、库存现金流及携带成本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准确计算安全库存数量可以让企业有效控制库存投入,使物流运作更加高效。
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库存计算方法的公式来计算出安全库存的数量,从而有效避免因订货过少或过多而造成的损失。
总之,安全库存计算方法的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库存,从而确保企业能及时获得所需物资,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实施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可以保证企业的物流管理更加有效率,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安全库存的计算

安全库存的计算计算用最古老的公式: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安全库存期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计算方法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1 - 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即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α,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1-α,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
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α=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
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看右面的图就最能解释统计学在物流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原安全库存理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平均需求也叫周期库存。
安全库存(Safe Stock)用SS来表示,那么有:显著性水平为α,服务水平为1-α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它是基于统计学中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原理来计算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一般可以通过正态分布表(见右表)查得。
服务水平1-α越大,就越大,SS就越大。
安全库存量计算公式ss

安全库存量计算公式ss
一、传统公式:
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期
二、统计学的观点公式:
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
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即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α,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1-α,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
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α=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
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安全库存量资料

最高库存量(成品)=最高日生产量×最短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低库存量(成品)=最低日生产量×最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大库存量=平均日销售量×最高库存天数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内的消耗量最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期再订购点=月平均用量除以30再乘以采购前置期+安全库存(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一般在各个企业都不一样的。
一般都是保证在采购料不能及时到位时,还能正常生产,不会断料。
这要看自家企业的产能(机台、人员、不良率等)和采购周期去评估。
安全库存太高,占成本,太低又造成断料。
一般情况保证两周左右。
可做VMI,要求供应商准备两周或三周库存量,将库存成本转至供应商,这样自身企业也有安全库存。
库存周转率=当月出库数/平均库存。
已知:本月销售成本A,月初库存为B,月末库存为C,计算年存货周转天数的公式为:360÷[12*A/(B+C)÷2],,怎么利用EXCEL函数设置函数或公式,一次性完成这个运算?我知道公式,但推导不出来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日安全库存.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厂内之生产周期)+日安全库存.定量订货法什么是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的基本原理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R时,即按预先确定的订购量Q发出订货单,经过交纳周期(订货至到货间隔时间)LT,库存量继续下降,到达安全库存量S时,收到订货Q,库存水平上升。
该方法主要靠控制订货点R和订货批量Q两个参数来控制订货,达到既最好地满足库存需求,又能使总费用最低的目的。
在需要为固定、均匀和订货交纳周期不变的条件下,订货点R由下式确定:R=LT×D/365+S式中,D是每年的需要量。
订货量的确定依据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确定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库存的计算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安全库存的计算
计算 用最古老的公式: 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
安全库存 期 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 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 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 顾客服务水平(5%)=1 - 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 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
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即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α,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1-α,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α=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看右面的图就最能解释统计学在物流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原
安全库存 理了。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平均需求也叫周期库存。安全库存(Safe Stock)用SS来表示,那么有: 显著性水平为α,服务水平为1-α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它是基于统计学中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原理来计算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一般可以通过正态分布表(见右表)查得。 服务水平1-α越大, 就越大,SS就越大。服务水平越大,订单满足率就越高,发生缺货的概率就越小,但需要设置的安全库存SS就会越高。因而需要综合考虑顾客的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库存。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编辑本段
设定 安全库存的设定一般说来很复杂,虽然有理论公式,但是没有一个标准的设定方法。实际操作中,主要是根据企业以往的历史数据、结合采购员的经验进行设置,而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确定出合理的库存量。 硬件操作 安全存货通常包含二类:一为需求的机率超过某一特定数量,如:
安全库存 设定安全存货水平,期使需求超过200的单位的机会只有5%。二为可能造成缺货的期望数量,如:设定安全存货水平,使得库存能符合95%的需求,或者说5%的缺货。但是要如何设定安全库存呢? 为了要避免在订货送达前,产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发生,因此这些额外的存货是必要的,如此才可以避免订货前置时间内产生缺货的风险,而这些额外的存货就称为安全库存(safety stock)。所以订购点的库存量(再订购点R)=前置时间之使用量+安全库存量。 库存成本将因安全库存量之产生而上升,但安全库存量可以使得因前置时间及需求变异而产生的缺货现象消失。所以,可以这么说:如果服务水平越高则缺货风险就越低,反之,服务水平越低则缺货风险就越高。 服务水平(service level)意指能以现有存货来供应需求的机率。例如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安全库存 :假设年需求为1000,则85%服务水平表示850个单位可由存货来满足,而150个单位为缺货。所以说服务水平=1-缺货风险=>缺货风险=1-0.85=0.15。就某一服务水平而言,使用率与前置时间的变异性越大,则为达此一服务水平所需投入的安全库存量也越大。相同道理,就某一固定的使用率与前置时间,如所需服务水平越高,则所需投入的安全库存量同样地也越大。 评估安全存货政策时所需考虑的因素如下: (1)随着安全存货投资的增加会使顾客服务水平增量会愈来愈少。 (2)对于安全存量投资和顾客服务水平的抉择取决于顾客服务水平的目标, 和达成此目标的的决策法则。 (3)顾客服务水平,安全存货和生产批量(lot size)是交互影响的。 (4)当生产超过需求时,预期存货可提供安全存货的功能。 (5)相依性需求项目的顾客服务水平是100%。 软件操作 ERP为了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企业,引进了安全库存的概念,又叫保险储备。安全库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动用,只有在库存量过量使用或者送货延迟时,才能使用。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安全库存该设置为多少好呢?过少,起不了安全库存的作用,过多,又占比较多的库存资金,平均库存会比较大。在以前,企业一般通过经验来总结,但是,这误差会比较大。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ERP在经济批量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安全库存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安全库存的最
佳量。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介绍一下这个模型。 现假设企业某材料的年需求量为3600千克,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2
安全库存 元,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交货时间为10天。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计算出,在无安全库存,即零库存的情况下,其经济定货量为300千克,年订货次数为12次。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当安全库存为多少时,安全库存的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之和最小,就是我们最优秀的安全库存。 现在,若我们设安全库存的数量为S,则其储存成本为S*2,现在只要计算出缺货成本,就可以找到最小值。 企业又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了在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概率分布。 需要量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概率 0.01 0.01 0.20 0.5 0.2 0.04 0.01 (1)若我们不需要安全库存,即实现零库存生产,也就是说,供应商每天送100千克材料,则这种情况下,平均缺货数量为(110-100)*0.2+(120-100)*0.04+(130-100)*0.01=3.1千克。其中,110-100表示若该日需要110千克材料,而实际供应商只送来100千克,则该日缺货10千克,再乘以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表示在日需要110千克的情况下,缺货的数量。然后再把各种确货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安全库存 的情况数量累加起来,就是无安全库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缺货数量,为3.1千克。则此时安全库存的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之和,即使缺货成本,因为无安全库存,也就无安全库存储存成本,为3.1*4*12=148.8。一次订货的缺货成本为3.1*4,而一年要订货12次,所以,一年总的缺货成本为148.8元。 (2)若我们设置安全库存为10,日进货量为100的话,则一般情况下,一天的最高库存为110。此种情况下,发生缺货的数量为(120-110)*0.04+(130-110)*0.04=0.6千克。其缺货成本为0.6*4*12=28.8元。其储存成本为10*2=20元。两成本之和为48.8元。 (3)若我们设置安全库存为20千克,日进货量为100千克的话,则一般情况下,一天的最高库存为120千克。则发生缺货的数量为(130-120)*0.01=0.1千克,其缺货成本为0.1*4*12=4.8元,其储存成本=20*2=40元,其总共成本支出为44.8元。 (4)若我们设置安全库存为30千克,日进货量为100千克的话,则一般情况下,一天的最高库存为130千克,在日耗用量最大的情况下(130千克),也能满足需求,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缺货,即其缺货成本为0。其储存成本为30*2=60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成本支出最底的情况,是安全库存为20千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安全库存
克的情况,其总共的成本支出为44.8元,比其他的都要底。可见,安全库存的高低,对企业的成本,影响还是蛮大的。ERP操作要领: ERP就是按照以上的基本模型,把每种安全库存的成本都一一算出,我们上面讨论的模型中是以10千克为单位,ERP系统是以1基本单位为递增,算出每中情况的总成本,然后再取最小数,此时对应的安全库存即为最合理的安全库存。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其计算非常的复杂,一个产品的计算量都这么大,若企业需要安全库存的产品多的话,那计算量真的不可想象。多亏ERP软件,把此模型转化为计算机能接受的模型,就无须人为的计算,为此模型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能性。 编辑本段
预测 安全库存对于企业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是重要的,在企业产品供应上起到缓冲的作用,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权衡设置安全库存水平。而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的安全库存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市场销售繁荣时,根本就没有库存保证供应,缺货水平很高,而在市场萧条时,安全库存显得多余。这主要源于预测的不准确。 安全库存和补货数量的计算方法,因每个公司的库存绩效指标不
安全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