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完整】2018新年电子小报模板

合集下载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
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春节俗称“年节”,老百
姓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实际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2018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2018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人们各个兴高采烈,欢为了欢欢喜喜地迎接春节。

人们拜神,拜祖先,求取来年丰衣足食,了爆竹店的老板。

夜里,黑漆漆的一片,忽然亮了起来,却不是灯光,支烟花用响亮的声音来吸引人们去欣赏它一瞬的美丽与精彩。

我们全家坐在电视前,等待着春晚的到来,着各式各样的瓜果,有葡萄,果,橘子,火龙果,西瓜等等,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满心期待地看着电视机。

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各人都有各节目也是多多,小品有趣,魔春节联欢晚会还没有播完,但我已进入梦乡,九州日月开春景;四海笙歌颂狗年。

子夜钟声扬吉庆;狗年爆竹报平安。

天狗下凡春及第;财神驻足喜盈门。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

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

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

月异日新鸡报晓;年祥岁吉犬开门。

戌岁祝福万事顺;狗年兆丰五谷香。

犬效丰年家家富;鸡鸣盛世处处春。

犬画红梅臻五福;鸡题翠竹报三多。

犬吠鸡鸣春灿灿;莺歌燕舞日瞳瞳。

在宜兴,做团子、吃团子的风俗不知道传了多少年。

作为过年最重要团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蕴涵着美好的象征意义。

团子即团团圆圆之意,这正是每个家庭每个人蒸出来的团子,质地细腻坚韧,馅料或咸鲜可口,或甜蜜香醇;冷却存。

远游的宜兴人过年后出发时总喜欢带上一大包团子,又是解除思乡之苦的良药。

蒸团子,过大年!吃上一口刚出笼的团子要过年的感觉便越发真切了!团子里藏着我们割舍不去的年味和回忆!。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 (18)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  (18)

梅,开。

雪,。

快乐春节
过年了,家家户户好热闹!贴上了对联、
福字和窗化,挂上的红灯笼。

除夕之夜,人
们守岁吃团圆饭,12点,当新年的钟声敲响
的时候,大街小巷爆竹、烟花齐放,五彩缤
纷,把夜空映照得格外美丽,新的一年到来
了,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希望!
读书和娱乐
寒假里,我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写
1个小时作业,阅读一篇课外作文。

记10
个英语单词。

在学习之余,我也欣赏动画
片。

有时,我也出去找小朋友玩,和他们
一起学习,一起做喜欢的游戏。

这个寒假
真快乐,真有意义!
一次有趣的活动
为了丰富寒假生活,我在假期还参加一些有
意义的活动。

如到庙会观看春节各种活动,有舞
狮子、踩高跷、舞龙,参加灯谜晚会。

印象最深的是参观省历史博物馆。

寒假里,
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省历史博物馆,博物馆藏
品很多,有四个展厅,有铜器、陶器、字画等,
有一个瓷碗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还保存完好,
光彩夺目,我们都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XXX。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
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春节俗称“年节”,老百
姓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实际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18)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18)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
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
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
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
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
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
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
喜庆气氛。





放鞭炮、烟花是新年的习俗,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寒假里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整个城市灯火通明,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

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群五颜六色的利剑,刺向天空;有的花头是粉红色的,花尾是银色的;有的先像一群小星星,然后慢慢变成绚丽色彩的线慢慢落下来;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花朵飞向天空,像仙女散花似的。

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争奇斗艳。

天空顿时成了大花园。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的新年,我真快乐,放烟花太有趣了!
寒假日记。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42)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42)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
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贴春联春联也叫
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
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
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
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
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狗年祝福
放鞭炮、烟花是新年的习俗,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寒假里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整个城市灯火通明,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

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群五颜六色的利剑,刺向天空;有的花头是粉红色的,花尾是银色的;有的先像一群小星星,然后慢慢变成绚丽色彩的线慢慢落下来;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花朵飞向天空,像仙女散花似的。

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争奇斗艳。

天空顿时成了大花园。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的新年,我真快乐,放烟花太有趣了!
寒假日记。

【强烈推荐】2018年新年春节电子小报17【A3】(可直接打印)

【强烈推荐】2018年新年春节电子小报17【A3】(可直接打印)

马年说马 马年春联 春节意义 春节习俗 春晚庆祝 新年心愿给人们的新年心愿: 新年——心的一年的开始。

在新年到来之际,愿:人们可以把成功继续坚持下去,把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有了经验和教训,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收成。

祝:所有人家庭和和美美, 生活幸幸福福,新年快快乐乐!许愿人:八(8)李叠马年说马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孟娜)按照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壬午年是马年,辞旧迎新,又到了马年说“马”的时候了。

与龙一样,马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说到“马”,中国人的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有关“马”的吉祥成语,譬如,马到成功、万马奔腾、人强马壮、马上封侯、马不停蹄、龙马精神等等。

的确,倘若把中国的历史书找来翻一翻,马的诸多佳名美誉就会跃入眼帘,比如:千里马、天马、宝马、汗血善马、骏马、老骥、白驹。

这诸多的成语与美誉都印证了这诸多的成语与美誉都印证了生活在世界东方的人们与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往来。

在很早的时候,马便成为了中国人的交通工具。

中国人喜欢马,因为它是速度和耐力的 完美结合,无论艰难险阻, 它都有耐力去完成。

每当中国人提到马,他们便会觉得它是那么的实在(完) 山舞银蛇梅吐艳金蛇喜舞九州富 原驰骏马草含春骏马欢腾四海春金蛇起舞颂功去银蛇喜送峥嵘岁 骏马奔腾报捷来骏马欣迎锦绣春 爆竹一声,喜送巳蛇留庶绩 华灯万盏,欣迎午马展嘉猷 蛇舞取胜,除暴安良政局稳 马到成功,兴益除弊国力强 小龙辞岁,好凭妙手书鹏赋 骏马迎春,当显雄才唱大风 骏马奔腾春色丽马叫人欢奔旭日 艳阳照耀岁华新风驰电掣奋征程 政策归心人振奋银蛇蛰伏藏瑰宝 春风得意马腾飞骏马腾飞起宏图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 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 意。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18)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18)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
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
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
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
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
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
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
喜庆气氛。





放鞭炮、烟花是新年的习俗,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寒假里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整个城市灯火通明,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

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群五颜六色的利剑,刺向天空;有的花头是粉红色的,花尾是银色的;有的先像一群小星星,然后慢慢变成绚丽色彩的线慢慢落下来;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花朵飞向天空,像仙女散花似的。

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争奇斗艳。

天空顿时成了大花园。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的新年,我真快乐,放烟花太有趣了!
寒假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岁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
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
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
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
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
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
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
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
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贴春联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