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调式调性分析及答案

合集下载

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种是“自然 ”类 ,一种是和声 、旋律类 。“自然 ”类调式是指自然大小调 、中古 调式 、五声调式 、六声调式 、七声调式 。“自 然 ”类调式 中的 临时记号 (# 4、b 7)总能够符合自然调式的调 号出现的规 律 ,雅 乐调式 中的 # 4 ,可 视为属调 中的 7;燕乐调式中的 b 7,可视为下属调中的 4。和声大调降低了 Ⅵ级 、和声
第三种情况
B bE A
D
G
C
F
c旋律小 调或上方 纯五度 G
旋律大调
bB
E bA D G C F f旋 律小调 或上方 纯五度 C
旋律大调
bb
BE
b
AD
GCF
b b旋律小调或上方纯五度 F
旋律大调
bB b EbA
D bG
C
F
b e旋 律小调 或上 方纯 五度 b
B 旋律大调
bB b EbA bD
G bC
# F #C
G#D #A
EB
# F #C # G
D #A # E
B
### #
F C GD
##
A EB
A和声大调 E和声小调 B 和声小调 # F 和声小调 # C和声小调
第二种情况
#
F CG D A E B
#F
C
G #D
A
E
B
# F #C
G D #A
EB
# F #C # G
D
A #E
B
# F # C # G #D
(1) O O b为和声大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
主音 ;
(2) O b b 为和声小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

曲式分析谱例及答案

曲式分析谱例及答案

曲式分析谱例及答案(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分析《红河谷》的谱例。

要求:(1)说明本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

(10分)(2)写出调式调性(5分)【◆参考答案◆】:(1)歌曲为4/4拍子,歌谣体,分节歌形式。

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

音域不宽,两个声部的音域不超过一个八度。

旋律有级进,间或使用跳进。

在句法上采用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手法,第一乐句为半终止收束,第二乐句为完全终止收束。

每个乐句由两个乐节构成,这两个乐节的节奏,除了结尾略有区别之外,其他部分节奏则完全相同。

显示出歌曲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

这些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歌曲为F大调。

【◆答案解析◆】:该题是曲式分析的考察。

(2)【◆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谱例选自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其调性是()A.降A大调B.D大调C.B大调D.A大调【◆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略(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戏曲剧目中,属于现代京剧的是()。

A.《十五贯》B.《四郎探母》C.《智取威虎山》D.《牡丹亭》【◆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智取威虎山》是1958年由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与同名话剧改编。

(4)【◆题库问题◆】:[单选] 《跳蚤之歌》是由德国伟大诗人歌德作词,俄国作曲家()作曲。

A.拉德斯基B.柴可夫斯基C.穆索尔斯基D.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

《跳蚤之歌》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在1879年秋天创作的一首著名讽刺歌曲。

歌词选自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特与一群朋友在酒店里所唱《跳蚤》一歌中的诗句写成。

因此,答案选C。

【考点解析】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5)【◆题库问题◆】:[单选] 课堂中出现突发事件,老师即兴应变、因势利导地将其引入教学中,这种组织形式属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题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引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中国军旅乐曲的代表之一,以其威武雄壮的曲调和激昂激励的旋律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从曲调的深层意义、曲式的构成要素、曲调的历史演变以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的分析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支乐曲的独特之处。

一、曲调的深层意义:1. 表现英勇坚毅的军人形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以威严庄重的演奏方式和较快的节奏展示出军人的威武英勇,彰显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2. 引发民族自豪感和集体凝聚力:作为一首集体荣誉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团结,唤起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二、曲式的构成要素:1. 引子部分:由低沉的贝斯和鼓点构成,奏出了军人行军的节奏感和庄严氛围。

2. 主部分:以威武豪迈的旋律为主,通过不断上升的音调和强烈的音乐张力,表现出军人的勇猛形象和斗志昂扬。

3. 过渡部分:通过较柔和的音乐转换,将主部分与后续的重复部分相连接,使乐曲更具层次感。

4. 重复部分:主要展示了主部分的再现,以加强音乐效果和气势。

5. 尾声部分:通过再度诠释引子部分的元素,加上铿锵有力的乐音,使乐曲有一个威严的结束。

三、曲调的历史演变:1. 1949年版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最早版本由聂耳于1949年创作。

这个版本以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情感的演奏方式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斗志和磅礴气势。

2. 演奏团队版本:在历经时间的演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开始有了更多的版本,加入了管弦乐队和军乐队的不同演奏方式,为曲调增添了更多的韵味和表达方式。

3. 简化版本:为适应不同场合和需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还衍生出一些简化版本,使得乐谱更加易读和乐器演奏更加简便。

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的分析:1. 调性特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调式大部分为大调,展现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2. 节奏感:该曲调的旋律极具节奏感,通过较快的速度和连奏强调了军人行进的决心和气势。

调性与调式的理解

调性与调式的理解

调性与调式的理解调性和调式是音乐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用来描述音乐中音调的组织和结构。

在音乐创作、演奏和理论分析中,对调性和调式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调性和调式的概念,并分析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一、调性的定义与特点1. 调性的定义调性是指音乐作品中以某个音为基准的音乐结构。

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音高组织方式和音乐表达的特征。

在调性音乐中,通常会有一个主音(也称为调主或根音),围绕该主音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2. 调性的特点调性具备以下特点:- 音程的层次性:调性音乐中,各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会按照特定的规律组织。

例如,常见的音程关系有主音、属音、下属音等。

- 具有调性的旋律:在调性音乐中,旋律的轮廓和走向往往与所处的调性密切相关。

不同调性所呈现的旋律特点也不尽相同。

- 调性和谐体系:调性音乐中,和声关系也会受到调性的影响。

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组合、调式进行以及和声的进行方式等都是调性的表现形式。

二、调式的定义与分类1. 调式的定义调式是指一组以特定音为基准的音阶,用来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

调式是调性的基础,不同的调式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特色和情感表达方式。

2. 调式的分类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具有明快、欢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欢快、庄重的音乐作品中。

而小调音阶则具有沉郁、激情的特性,通常用于表达悲伤、战争等主题的音乐作品。

三、调性与调式的关系与应用1. 调性和调式的关系调性和调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中以某个音为基准的音乐结构,而调式是构成调性的基本音阶。

调性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调式则是调性的基础。

2. 调性与调式的应用调性和调式的应用广泛存在于音乐的方方面面。

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会根据不同的情感表达需求选择不同的调性和调式,以达到预期的音乐效果。

在音乐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准确理解调性和调式,以确保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同时,在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中,调性和调式是进行音乐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中心对称”2.主题的“特征”3.织体4.旋律5.曲式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3.《侏儒》冼星海4.《为什么》贝多芬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5.爵士乐、布鲁斯、______的结合,是格什温“交响爵士”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中心对称”2.音色 4.旋律 5.和声材料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月满楼台》格里格2.《培尔金特》德彪西3.《侏儒》舒曼4.《为什么》穆索尔斯基5.《芬兰颂》西贝柳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俄国作曲家拉赫曼玛尼诺夫的作品有何特点?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18世纪典型回旋曲式与19世纪回旋曲式的区别是什么?请用图式表示出来。

如何确定调式

如何确定调式

如何确定调式首先听一下乐曲是中国民族调式还是西洋大小调式。

如果听出待推断调性的乐曲是中国民族调式,那么要想推断具体调性的话,分三步:第一步:看调号,确定是什么调。

第二步:看结束音,确定主音,从而确定是什么调式。

第三步:看乐曲中的偏音状况,确定是五声调式、六声调式还是七声调式,如果是六声调式则应在分析结果中注明加的是什么偏音,如果是七声调式则应在推断结果中说明是清乐、燕乐还是雅乐。

例如,有一首已确定为中国民族调式的乐曲,调号是四个降号,乐曲结尾的音是降B,乐曲中只有降A、降B、C、降D、降E、F这六个音。

那么分析方法如下:第一步:调号是四个降号〔降B、降E、降A、降D〕,所以是降A调。

第二步:乐曲结尾的音是降B,因此降B是主音。

由于降A调的中国民族调式的宫音都是降A,所以降B是商音。

因此,该乐曲是降B商调式。

第三步:由于乐曲中只有降A、降B、C、降D、降E、F这六个音,所以乐曲只有降D这一个偏音,这个偏音在降A同宫系统中是清角,所以该乐曲是加清角的降B商调式。

如果听出待推断调性的乐曲不是中国民族调式,则该乐曲所属调式是西洋大小调体系中的调式〔中古调式先刨除在外〕,那么要想推断具体调性的话,也是分三步:第一步:看调号,确定是什么调。

第二步:看结尾和弦的根音,确定主音,从而确定是什么调式〔乐曲结尾和弦的根音99%的状况下都是调式的主音〕。

第三步:看Ⅵ、Ⅶ级音的升降状况,确定是自然调、和声调还是旋律调。

例如,有一首已确定为非中国民族调式的乐曲,调号是五个升号,结尾的和弦是B-升D-升G,谱子中的F都是重升F。

那么分析方法如下:第一步:调号是五个升号〔升F、升C、升G、升D、升A〕,所以可以推断是B调。

第二步:结尾和弦是B-升D-升G,是个六和弦,根音是升G,所以乐曲所属的调性的主音是升G,所以该乐曲是升g小调。

第三步:由于升g自然小调的Ⅶ级音是升F,但谱子中的F都是重升的,所以该乐曲是升g自然小调的Ⅶ级音升半音得到的,因此该乐曲是升g和声小调。

五声调式乐理分析调试题

五声调式乐理分析调试题

五声调式乐理分析调试题音记号表现旋律。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1、首调唱名法。

在首调唱法中,和声大调的第VI级唱降La,旋律大调下行VII、VI级唱降Si、降La,和声小调的第VII级唱#Sol,旋律小调的上行VI级、VI级唱#4、#5、民族调式体系中,雅乐的变徽唱#Fa,#Sol,降La、降Si,燕乐的闺唱,所以,归纳起来,调式变音不外乎是,当出现时#4时,可能是雅乐,出现#5时,可能是和声小调,同时出现#4、#5时,可能是旋律小调,出现降7时,可能是燕乐,出现降6时,可能是和声大调,同时出现降7、降6时,可能是旋律大调。

2、调号增减法。

高考题中,调号往往与旋律实际调性不符。

以此来迷惑考生。

这种情况,可将缺少的升降号补上,多余的升降号去掉即可。

3、宫角定调(转调)法。

我们知道,五声调式中,宫角是唯一的大三度(小六)音程,根据这一原理,可将大三度的根音视为宫音,然后找到主音。

如果在无小二(大七)度音程的情况下,出现首调唱法的7、4,则很可能是转调,因为五声调式的记谱形式是可变的。

五声调式转调规律是清角为宫,变宫为角,即遇到7改唱3,遇到4改唱1。

4、三音定调法。

我们知道,大调式的主和弦为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主和弦为小三和弦,面调式结束音多为主音,这样一来,结束音上方的三度音非常关键5、音阶排列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调号的旋律分析。

许多考生面对杂乱的升降号,一时不能分辨哪些是调号,哪些是调式变膏记号。

其实,只要你牢牢掌握了各调式调性的音阶结构,此类型的题就迎刃而解。

在音阶组合中出现IIIIV级为大三和弦,则可能是大调,反之,则是小调。

出现增二减七,减四增五等,音程,则可能是和声大小调,没出现小二大七音程,可能是五声调式。

6、调号中断法。

尽管临时变音给考生读谱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我们只要善于总结规律,仍可以出现许多解题途径。

比如例5:本应升高的4、1、5、2,其中2、1,同时不升高,则应高度怀疑其为旋律调式,该题答案,为E旋律大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应升降的某一个音不升降,则视为变音。

莫扎特《风笛》的旋律的调式调性

莫扎特《风笛》的旋律的调式调性

莫扎特《风笛》的旋律的调式调性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等)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音组织,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音组织,就叫做“调式”。

调式是音关系的组织基础,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式的类别多种多样,不计其数,不仅构成调式音阶的数目不同,各音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

有些调式,音高关系和音的数目完全相同,但却属于完全不同的调式体系。

如张寒晖作曲的《松花江上》和莫扎特作曲的《风笛》,所用的音完全一样,但这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调式。

前者是以C为主音的清乐宫调式,后者则是以C 为主音的大调式。

前者属于五声调式体系,后者属于大小调体系。

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叫做“调性”。

如大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就叫“大调性”。

小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就叫“小调性”。

调性一词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大调性”,既可指大调式一种调式所具有的特性,也可以指具有大调式特点的许多调式所共有的特性。

调试中各音之间的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稳定与不稳定。

如例9-1 中的2,很明显 C E G三个音起着中心的稳定的作用,而B D F A四个音,则起着不稳定的作用。

不稳定音围绕着稳定音在进行。

在三个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最稳定的音,就叫做“主音”。

将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这就叫做“音阶”。

音阶又分上行和下行。

由低到高,叫“上行”;由高到低,叫“下行”。

乐曲最后的结尾音,一般都是主音,极少例外。

调式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是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

我们这里讲的也只是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实际上调式的种类是极其复杂、多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箫韶以随 我歌且谣 雷州一中 高考音乐
1
调式调性分析

.







箫韶以随 我歌且谣 雷州一中 高考音乐
2
肖凯颖 2010-7-14





箫韶以随 我歌且谣 雷州一中 高考音乐
3
答案:
1.降B和声大调
2.降E徵五声调式
3.降a和声小调
4.升c和声小调
5.降E徵清乐
6.A和声大调
7.A自然大调
8.降B宫五声调式
9.c旋律小调
10.A徵雅乐
11.E商六声加清角
12.f旋律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