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规划2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1. 交通运输本身就是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之一 2. 交通是城市化过程的先决条件 3. 城市大多数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地
07.08.2019
6
07.08.2019
7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2. 确定了城市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3. 交通枢纽城市,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道路的功能:
(1)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 (2)为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提供地下空间 (3)沿街建筑采光、通风,逃生通道 (4)城市开发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5)构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6)户外活动场所
07.08.2019
10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 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07.08.2019
22
机动车道的宽度 = 所需车道数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07.08.2019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
性质、流量、形式
23
07.08.2019
24
(六)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07.08.2019
25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1. 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

10章 道路交通规划107页PPT

10章  道路交通规划107页PPT
交通政策 6、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主体内容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2) 现状交通系统调查及分析; (3) 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4)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5)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6)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7)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南昌综合交通规划范围: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范围包括高速外环 (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围 合范围、向塘行政范围、湾里行政范围和昌北机场保 护范围,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
南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范围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 划范围一致,共涉及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 山湖区、湾里区、昌北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等8 城区,以及新建、南昌两市辖县的部分地区。综合交 通规划重点区域为南昌中心城市,包括规划南昌主城 区和周边城镇组团.
交通大区分布图
交通小区划分布图
§2 现状交通系统调查及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的基础数据调查
一、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 (1) 人口资料 (2) 国民经济指标 (3) 自然地理情况
二、城市土地使用调查 (1) 土地使用性质 (2) 就业、就学岗位数 (3) 商品销售额
to24
某市现状30个交通小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m2)
§1 总体设计的内容
(1)建立工作机构,一般应包括规划领导小组、规划 办公室及规划工作课题三个层次;
(2)确定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3)确定规划地域范围、规划层次、规划年限; (4)规划区域(直接影响区及间接影响区)交通小区划分; (5)确定规划目标; (6)规划过程总体流程设计。
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
1、要有战略发展的观点 2、要有全局、整体、系统的观点 3、要有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
一、城市停车场相关知识
ROAD AND TRAFFIC
■停车场:供各种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停车场在我国指用来停放车辆的空旷场地,停车库是指用来存放车辆 的建筑物。
■停车场,停车库基本特征: (1)具备能存放车辆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车辆进出口通道、防火、 给排水、通风和照明等设施 (2)具备管理停放车辆的机构和设施,例如管理室、检测室等; (3)必须具备安全性,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线与行人交通流线的合 理设计,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型式多样化,如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停车 库等各种型式;大小规模也不一,停车泊位数从几辆到几千辆不等。
22
二、机动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4. 停车场设计
城市停车总需求 A、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 B、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 C、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 地宜为10%~20%。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6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成都市标准)
37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8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9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2、布局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的要求; (2)出入口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 (3)针对停车场的性质、特点和车种,选用不同的设计指标; (4)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 (5)必须综合考虑场地内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 (6)因地制宜,留有余地。考虑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第一节 概述
二、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
1.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 2.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 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 3.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 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 4.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 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规划工作指导交通 建设与发展。
15
第一节 概述
2.按照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划分 (1)全国或区域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 掌握全国或区域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状况 全国干线公路交通调查;城市交叉口以及主要路段 交通调查。 (2)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 以指定范围和指定路段的工程建设和交通管理需要 为目的的交通调查: 地区出入交通量调查;交叉口流量、流向、车型、 延误、排队长度调查;车辆停放调查;交通事故以及 事故多发点调查;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环境调查;道 路通行能力调查;行人交通调查等。
8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6.当量交通量(pcu--Passenger Car Unit) 将实际车辆数换算为轿车数后的交通量;
7.道路通行能力(Road 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通过道路 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pcu/h,pcu/12h,pcu/24h;
13
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作用: 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 2.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
原则: 1.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 2.全面、系统性,能反映交通规划研究对象全面和普 遍规律所需要的资料; 3.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应分清主次。
14
第一节 概述
三、交通调查的种类 1.按照调查的对象划分
(1)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 掌握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调查交通量、 速度、密度和延误等数据,为交通控制、道路综合治 理、道路规划提供依据。
(2)为了明确居民出行活动的性质而进行的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 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 数以及停车情况等。主要以城市综合交通为对象,为 预测交通需求量而进行。
2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2.出行循环(Trip Cycle)、出行链(Trip Chain) 及出行模式(Trip Pattern) (1)出行循环:由出行形成的一次循环。完全 循环、非完全循环; (2)出行链:由若干个出行形成的链; (3)出行模式:从出行端点出发,再返回端点 的出行形式。
5.出行的分类 a、按出行的范围分类 内内出行、内外出行、过境出行
5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a)内内出行:出行端点都在设定的区域内的OD出 行;
(b)内外(外内)出行:出行端点的一端在设定的 区域内,另一端在设定的区域外的OD出行;
(c)过境(通过或外外)出行:出行端点的双方都 在设定的区域外部,且通过设定区域的OD出行。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主要内容: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 第3节 交通延误和OD调查 第4节 交通调查和抽样 第5节 交通调查新技术
1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基本概念: 1.出行(Trip)、出行端点(Trip Base, Trip End) 1945~1948年USA最先使用
3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4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3.出行目的(Trip Purpose) 上班、上学、购物、娱乐、观光、业务、回家 自由
4.出行距离(Trip Distance km), 平均出行距离(km) 出行距离:某车辆一次出行的行驶距离。 平均出行距离: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线(路段)利用 车辆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1)定义: 出行:由始点到终点为完成某种目的的一次移动,单位:出行数(Trip); 出行端点:出行的地点或设施,即某人某日完成某次某种目的出行的 发生地点或设施。单位:出行端点数(Trip End) ①由家庭出行(Home Base) :自家、朋友家; ②非由家庭出行(Non Home Base):宾馆、饭店、单位、车中、交通枢 纽。
10
第一节 概述
11
第一节 概述
公路交通调查:道路交通数据采集始于20世纪80年 代。 人工观测计数方式 自动计数 2003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纳入国家统计工作,每年1 次。 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交通部
城市交通调查:1981年以后,天津、上海、徐州、 沈阳、北京、广州、长沙、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 基本上都进行了居民和机动车的OD调查。北京市于 1986年进行了第一次居民出行调查,全市调查区域 内总户数为150万,人口约为582万人;2000年第二 次居民出行调查62136户, 168220人。
6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b.按出行目的分类 上班、上学、自由、业务、回家
c.按出行的时间分类 高峰时间出行(派/衍生需求多)、非高峰时出行
(本源需求多) d.按出行者属性分类
收入水平、家庭汽车保有量、家庭大小与结构
7
第二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8.交通负荷度(Degree of Traffic Congestion) 某断面的实际交通量与其通行能力之比;
9.行程速度(Travel Speed),平均行程速度(Mean of Travel Speed) 包括停车时间在内的区间平均行驶速度(km/h)。
9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及发展概况 交通调查:利用客观的手段,对交通系统(道路)交通 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 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 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国外发展概况:美国--1921年起就开始了交通调查和 研究;日本—二战后1947年;…… 国内发展概况:1955年和1958年,交通部门对干线 公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交通量调查。 铁路交通调查:铁路(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客票发售及预订系统PTMIS(1994- ) 。 全国铁路统计资料汇编—铁道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