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交通管理的基本依据。分为:
基本通行能力 ---- 道路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
环境均处于理想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 段上,或某一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 量,也称为理论通行能力。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
• 道路选线 • 道路断面组合
• 道路交叉口选型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人类最基本的交通方式 ---- 步行 :主体是行人,近距离、
低速。
行人静态空间 ---- 主要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
间范围。
基本尺寸:身体前后胸方向的厚度和两肩的宽度。 男性身体椭圆为标准:短轴0.46m,长轴0.61m,面积0.21㎡ 活动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一)上册绪论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干线公路: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支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3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4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 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机动设计速度、道路网密度、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道路宽度)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7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8.城市道路设计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指导下进行;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期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3)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4)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良好的街道景观;5)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1.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2车辆的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后退发车和前进停车,前进发车三种。

3.停车场车辆停放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有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三种。

(1)平行式。

车辆平行于通道方向的停放。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旳综合利用
•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轻易布置
– 放射式
华盛顿
– 与边沿地域有最短旳距离 – 锐角地域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 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
以上二种形式旳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域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衔接旳目旳是以便联络,分离旳目旳是预防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旳关系 废气扩散、抵抗寒风
• 过境交通旳布置
降低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省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旳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阔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预防拆迁量过大
–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旳界线
与道路旳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旳关系、街景设计 旳要求有关 红线内涉及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 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红线宽度
迅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旳宽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性问题。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具体案例。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合理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不仅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能减少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系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和交通分流策略,可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和使用,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

3.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合理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

通过规划建设步行街和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设施,可以提倡低碳出行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目标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规划建设更多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3.降低交通事故率:通过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

4.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和改善交通管理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方法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城市交通相关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道路通行能力等,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和问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在城市建设中,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个城市的血液系统,道路网络和交通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关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深刻理解了道路和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道路网络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运输效率。

合理的道路布局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

同时,交通规划也需要考虑到公共交通、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多种出行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出行和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道路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全面深入地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课程中讲授的道路和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道路设计原则、交叉路口的优化设计以及交通模型的建立等。

这些知识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道路和交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方法和技巧,我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分析和解决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提高道路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水平。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我对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未来的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需要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通过推广电动车和共享单车等来减少交通污染,通过建设更多的步行街和自行车道来鼓励非机动车出行等。

这些都是未来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需要思考的内容。

总的来说,参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道路与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到了道路和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项目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并对未来的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doc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doc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名词解释1、交通流:在道路上通行的车流和人流统称为交通流。

•2车流量:指在单位时间的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2、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3、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分的最大交通量•4时段交通量(流率):对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为1小时的车辆数称为当量小时流率,或简称流率4、流率=n分钟内观测到的车辆数* 60(pcu/h)/ nn为观测时间(一般取5min或15min)5、车流密度: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

他表示车辆分布的密集程度6、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的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称为行车视距。

7、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行驶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开障碍物。

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7停车视距:指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8会车视距:指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

包括反应时间的行驶距离、制动刹车后的行驶距离、完全停止后的最小安全距离8、道路纵坡:指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坡长则指中心线上某一道路纵坡路段的起止长度。

道路纵坡的大小关系到交通条件、排水状况与工程经济。

•9竖曲线:P77•9、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应按其可通过行人的步道宽度计算,通常按一条1M宽的人行带在单位时间的可能通行能力乘上设计的人行带条数而得。

10、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为路肩。

•10道路定线:就是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面、竖向线形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11、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度,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以到达路线终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