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随堂练习

合集下载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川教版九下: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42张)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川教版九下: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42张)

13.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 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 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论述了 美苏“冷战” ( )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14.下列漫画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局面 是
15.请把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两极格局形成 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
B
C
D
1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重要的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
B.扩大海外商品市场
C.向西欧、日本输出新技术
D.推动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12.右面漫画生动地反映了两极格局
下的较量,其为首的两大国是 ( )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日本
C.苏联和美国
D.德国和法国
援助的食品
一位西德小姑娘用当日的 报纸包裹领取的食品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 战”的发展。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目的: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表现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约会场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 《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8月
二、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拖垮苏联,并进而称霸全球。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 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 承担责任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杜鲁门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练习)【附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练习)【附答案】

第16课冷战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2019年北京)“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经破裂,它们尽管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

¨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答案】A【解析】由“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经破裂,它们尽管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可知,这种“对抗状态”指的是冷战,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故选:A。

2.(2019河北)马歇示计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曲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同态度的漫画。

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同时在经济上遏制苏联,达到美国一箭双雕的目的。

其中A属于中国的漫画,BC属于苏联的漫画;D属于英国漫画,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需要美国扶植,故D符合题意。

3.《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

这里的“双雕”是指()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B.控制欧洲、遏制苏联C.遏制欧洲、称霸世界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其实质是通过援助西欧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遏制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

九年级历史下册-4.1《“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4.1《“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导入1、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2、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3、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

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和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和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理解美苏冷战与美苏霸权斗争的异同。

美苏冷战是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夺霸权的斗争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越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是一种敌对和对抗行为,而不是战争;美苏争夺霸权的斗争既包括和平对抗,也包括局部战争,如美国入侵越南和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冷战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在形式、实质和结果上都有相似之处。

导入1.回顾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联合攻击。

在打击法西斯主义的同时,美苏两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3.引用英国一句著名的外交谚语: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苏联对美国霸权的遏制,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学习主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学习主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五第1题【单选题】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经济援助B、称霸世界C、造福各国D、追求互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冷战政策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敌对行动。

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于(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这段话出自( )A、《北大西洋公约》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C、《华沙条约》D、欧洲复兴计划【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体制日益显露弊端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大量渗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把“冷战”推向高潮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②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单极格局已形成③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④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政治体制的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16课 冷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16课 冷战

第16课冷战巩固限时达标1.(2022·湖南常德)世界政治格局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C.国家实力的消长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1947年,冷战开始,其标志是()。

A.《九国公约》的签订B.珍珠港事件的爆发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下列有关冷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进行局部战争B.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C.采取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方式D.同苏联断绝一切往来4.1946年,美国驻苏联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遏制苏联B.进攻苏联C.称霸世界D.避免战争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对立的营垒。

杜鲁门把世界分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6.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冷战开始B.同苏联抗衡C.援助西欧D.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7.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

这一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欧共体的成立8.冷战开始后,美国与西欧各国共12个国家成立的组织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9.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

这反映了美苏关系()。

A.从紧张到缓和B.从合作到对抗C.从敌对到友好D.从和平到战争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学习时,设计了以冷战为主题的示意图。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2)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2)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课标要求】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和《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铁幕”“两极格局”的资料。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件放映美苏的核武器图片及其数量对比表,帮助学生形成美苏对抗的认识):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学习主题 第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导学案 川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学习主题 第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导学案 川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学习主题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导学案川教版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了解什么是冷战,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内容;2.知道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丘吉尔以及其“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3.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其影响,掌握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自习阅读教材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P84~88,完成下列内容的学习: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一目属选学内容,同学们自学。

冷战的目的: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冷战政策的信号: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1946年英国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主张。

国家成立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推向了高潮。

影响: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巨大的影响。

自测1、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A.丘吉尔 B.罗斯福 C.杜鲁门 D.麦克阿瑟2、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的建立3、美国冷战政策实施的主要地区是()A.欧洲 B.亚洲 C.北美 D.非洲4、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美国出兵朝鲜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 D.扶植反动势力6、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C.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苏联的崛起7、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8、二战后,欧洲对峙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B、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C、北约和华约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9、1945年5月8 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同步练习(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 )
A.丘吉尔 B.罗斯福 C.杜鲁门 D.麦克阿瑟
2、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 “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的建立
3、美国冷战政策实施的主要地区是(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 D.非洲
4、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欧洲所产后的影响不包括( )
A.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 B.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
C.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政治控制 D.美苏对欧洲的争夺更加激烈
5、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美国出兵朝鲜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步骤有(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华约组织的建立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 ④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 D.扶植反动势力
8、“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量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这段话出自( )
A.丘吉尔 “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9、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C.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苏联的崛起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推行“冷
战”政策的美国总统是( )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威尔逊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11、“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
攻”,这其中的缔约国成立的组织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最显著特征是( )
A.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二、填空题:
13、__________,是继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14、战后初期,________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_________政策。
15、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__向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提出美国对外政
策纲领,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三、识图题:
16、看右图,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这一幅图中右边的那个人物是谁
左边的人物是哪个国家的总统?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⑵右边的人曾是哪个国家的首相?1946年他在美国发表了什么著名演讲,主张
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⑶左边的人在1947年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纲领,我们一般称什么?它标志着什
么?实质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
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的企图。”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宣读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谁?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

⑵这篇咨文的实质是什么?

⑶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简答题:
18、简述什么是冷战政策以及实施冷战政策的三个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