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本国情

合集下载

德国的风俗礼仪和禁忌

德国的风俗礼仪和禁忌

德国风俗礼仪与禁忌一、德国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德国人民以其严谨、守时、真诚而闻名于世。

在德国,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传统文化,很多古老的习俗至今仍被保留和传承。

二、风俗礼仪1. 交际礼仪德国人在交往中非常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们通常会用正式的称呼,如“先生”、“女士”等。

在交谈中,他们喜欢直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涉及私人生活和敏感话题。

2. 用餐礼仪德国人在用餐时非常讲究礼仪,他们通常会用刀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用右手拿叉子将食物送入口中。

在用餐过程中,他们不会大声喧哗,也不会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此外,在餐桌上放置餐巾也是必要的礼仪之一。

3. 礼节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礼节,他们通常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他们也会注意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基本礼仪。

三、礼物与贴面礼1. 礼物德国人非常注重礼物,他们认为礼物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尊重的方式。

在送礼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德国特色的小礼物,如巧克力、啤酒、瓷器等。

此外,也可以考虑一些个性化的礼物,如定制的纪念品等。

2. 贴面礼在德国,贴面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通常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问候和告别。

在贴面礼中,双方需要相互靠近,用左右脸颊轻轻贴合对方的脸颊,以表示亲密和友好的关系。

四、饮食禁忌与习惯1. 饮食特点德国菜以其丰富多样、口感独特而著称于世。

德国人喜欢食用肉类、鱼类、蔬菜等食材,尤其以香肠、啤酒等为代表性食品。

此外,德国人对早餐非常重视,通常会食用丰盛的早餐。

2. 饮食禁忌德国人对食物和饮料有一些禁忌和偏好。

首先,他们不食用狗肉和驴肉,因为这些动物在德国被视为宠物或工作伙伴。

此外,德国人对猪肉有特殊的喜好,很多经典的德国菜肴都是以猪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

另外,德国人喜欢饮用啤酒和其他饮料,但在饮酒时需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过量。

五、季节活动与传统文化1. 季节活动在不同的季节中,德国人会进行一些传统活动和庆祝仪式。

德国国情概况

德国国情概况

德国政体德国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简称社民党,德国主要政党之一。

自1949年以来,社民党始终位列联邦议院中。

它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政党,成立于1863年,是德国第一个社会民主组织。

福利待遇和公平公正是SPD的基本政治观点。

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福利待遇是指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生病了,那么将给予资助。

公平公正是指同劳同酬,公平对待每个人。

例如,不富裕的人们和富人们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幸福生活。

身为德国现任总理和基民盟(CDU)主席的默克尔自休假归来后,其支持率一直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57%,比上一周高出了3%。

而她的竞争对手,德国社民党(SPD)主席施泰因布吕克(Steinbrück)的支持率仅为21%。

基民盟和基社盟(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und Christlich-Soziale Union):从康拉德•阿登纳到赫尔穆特•科尔,再到如今的德国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基民盟与其姐妹党派基社盟(仅巴伐利亚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站在德国政坛的最高峰。

在联邦层面,基民盟和基社盟在联邦议会共同组成一个党团,其代表颜色为黑色,又称其为黑党。

基民盟的前身是魏玛共和国时期于1945年7月成立的天主教中央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在德国西部地区(巴伐利亚州除外)和柏林建立了基督教民主党地方组织。

1950年10月在戈斯拉尔举行第一届联盟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联盟,首任主席是康拉德·阿登纳。

基社盟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基督教保守主义政党,于1945年9月12日在慕尼黑成立。

社民党(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前德国总理威利·勃兰特、赫尔穆特•施密特以及格哈德·施罗德都来自社会民主党。

有关德国风情的资料

有关德国风情的资料

有关德国风情的资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面积35.70万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1300多千米。

人口8220万,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和吉普赛人。

通用德语。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位于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

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平原,南境为阿尔卑斯山麓地带。

北海沿岸多沙丘,波罗的海沿岸多沙嘴、沙州和泻湖,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

境内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和多瑙河。

一年四季有降雨,年平均降雨量为714mm。

冬季平均气温:低地和平原地区1.5℃,山区-6℃。

7月份的夏季平均气温:低地和平原地区18℃,南方丘陵和山区20℃。

德国传统美食丰盛、浓重、有热量---是德国传统美食的特点,它不仅仅为果腹,更能愉悦身心。

味道浓郁的酸菜(决不等同东北沤酸菜),新鲜多汁的酱肘子或松脆的烤猪手;当然不能忽略的是闻名世界的各式各样的德国香肠以及富含维他命的面包,从三孔面包圈到胡桃包、黑麦粗面包。

300 多种面包:不同类型的面包全都有益健康。

木条纹状的黑麦粗面包是威斯特伐利亚主要食用面包,配上炸好的火腿,味道奇妙,它是属于特殊面包的一类,例如,洋葱、甜葡萄和低热量的薄脆面包,含有芝麻或者向日葵籽的面包越来越受欢迎。

德国每个地区都能魔术般地变出不同的美味佳肴,讲究自己的美食菜谱,并为此而自豪。

北部的厨师不仅把鱼肉和奶油混合,还能巧妙的加入梨、豆子和熏肉。

在南部和西部,盘子里往往有美味的丸子。

每个地区都以他们自己的香肠而自豪。

格丁根 (G?ttingen)和里根斯堡(Regensburg)的香肠自中世纪就已经驰名于世了。

图林根红香肠 (Thueringer Bratwurst) 和用牛至属草烘烤出来的五香香肠,天下一绝。

卡塞尔(Kassel) 人只喜爱他们自己的肝肠, 施瓦宾人宁愿为百里香、丁香和肉豆寇烘烤出来的五香黑香肠而死。

德国的狂欢节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

讲课-----德国PPT课件

讲课-----德国PPT课件

三、气候特点
德国处于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 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西北部靠近 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多数不冷。东部 和东南部随地势的升高,气候差异加大,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的特征逐渐显著,最冷时气温可达-10度,最热时接近30度。 平稳温和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冬季平均温度在1.5度(低地) 和-6度(山区)之间。7月份平原地区的平均温度为18度,在南 方山谷地区为20度左右。一般认为4月是德国气候变化无常的 月份,暴雨、洪水、飓风、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这个月出门 的德国人一般都带伞。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国人 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好时节,各种活动一般都安排在这五个月 内进行。7月、8月是德国人休假的季节
航空运输 德国航空业十分发达。成立于1955年的汉莎 航空公司是德国最大的航空企业,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航空 公司之一。其总部所在的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机场既是德 国最大的机场,也是欧洲的空运枢纽,排名世界十大机场 之列。
船运业 德国历来重视发展内河航运,其天然河道基本 上是南北走向。为了沟通东西部的天然河道,德国共开挖 了总长度达1800公里的多条运河,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四通 八达的总长约7300公里的内河水运网。目前德国的内河年 货运量在2亿吨以上,约占全国货运总量的1/4,最重要的 水路是承担了大约2/3内河航运货运的莱茵河。
十、风俗礼仪
一、社交礼仪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德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德国的地貌, 从北向南大致可划分为北德低地、中部山地和南部高地三大地理 区域。 南部高地包括阿尔卑斯山麓及其前沿地带。阿尔卑斯山为中欧 的名山,山北缘在德国境内,山顶的积雪。 繁忙的飞行可见周围 银装素裹的群峰,错落起伏的山巅,蜿蜒曲折的深谷山涧,并有 瓦尔茨湖、台格尔湖、柯尼斯河等大小高山湖泊作为衬托。 中部山地地形复杂多样,由许多山脉组成,包括山地、高原、 火山遗迹、沟壑和盆地等。其中黑林山地区植被良好、气候宜人, 河流纵横,共有大小河流22条,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区之一。 北区在峡谷北侧,至今仍保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狍类、野兔、 狐狸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黑林山南区的风景最为优美。北德国 北部,北海,波罗的海的低地,海,南部延伸进入中部山地,主 要为冰川地貌,以开阔平原为主。波罗的海沿岸既有平坦的沙滩, 也有陡峭嶙峋的岩石。

德国国别史

德国国别史

二:完成统一,社会转型(19世纪70年代) 政治:国家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民主政治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宪法) 时间、内容、实质、影响
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 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的情 况。 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 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 原因
图一:一战中德国战败;战胜国对德国严厉制裁,德国被 迫接受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 法国;原属波兰领土基本归还波兰;萨尔区暂由国联代管,莱 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图二:1929年一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 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 苏联避战自保;德国侵略屡屡得逞,法国战败,大部国土被德 国占领。 图三:二战中法西斯德国战败,受到盟国的严厉惩处;盟 国对德分区占领;后由于美苏的冷战对峙,导致德国分立。
理性视角解读德国
有理性的德国 路德、康德、马克思、恩格斯 (一)思想理性: 马丁· 本茨、普朗克、爱因斯坦 (二)科学理性: 西门子、卡尔· 丧失理性的德国 (一) 德意志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奥斯维辛集中营 理性回归的德国: (一)关于破坏世界和平的反思:勃兰特的历史之跪 (二)关于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思 1、德国的政治体制:(1)德意志帝国(2)魏玛共和国 (3)第三帝国(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德国的经济体制: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3、德国与邻国: 从煤钢联营到欧盟
创造有利条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国联邦制体制和君 主立宪政体,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政治基础。德国抓住了刚刚兴起的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崛起。(或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 一)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 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尼克松《领导者》 (1)材料二所指“三次兵戎相见”分别指什么?托克维尔说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结合相关史 实,简要说明20世纪法德两次战争起因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

德国介绍-地理-人文

德国介绍-地理-人文

(二)高效率的农牧业
德国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和集约化 程度高,中小农牧场多和内部结构合理的特点。
1、种植业 以粮食作物为主,兼营水果、经济作物、花卉、
何牧草种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
2、畜牧业 以乳、肉等畜牧业为主,另外还有养牛、养猪、
养羊等饲养业。
(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业
便利的水 路运输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 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 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
国 国旗 石 国 鸟
国徽 国 花
德国建筑
德国基本情况
• 中文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英文名称:Germany
• 简称:德国
所属洲:欧洲
• 首都:柏林
主要城市:柏林、波恩
(一)高度发达的工业
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强国,是世界第三大工业国. 重要的工业领域有钢铁、采矿、精密仪器和光学仪
器、航空航天、纺织和服装、食品工业和造船工业等。 德国的工业心脏和西欧最主要的工业区-鲁尔区
丰富的煤炭;充足的 水源;便捷的交通;
阔的市场
• 1、能源工业
• (1)煤炭工业 • (2)石油天然气 • (3)电力工业
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矿产资源贫乏,除钾、盐、煤和磷比较丰富以外,仅有少量 的铁、石油、天然气,但煤的储量大。
四.经济概况
•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2010年GDP约为4.2 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 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且与英法的差距很大。 德国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成员,德国是欧洲十大 经济国之首。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起着重要作 用。
• 2、钢铁工业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是世界钢铁主要

德国的地理特征和发展

德国的地理特征和发展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权保护
德国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德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申请专利, 保护创新成果,推动技术转移和商业化。
教育体系概况及特点
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 段。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职业教 育则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高等教育则以培养学术精英和专 业人才为目标。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和经 济恢复成为德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经济奇迹与欧洲一体化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德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被 誉为“经济奇迹”。同时,德国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成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
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经济增长与稳定性
德国经济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世界前列,人均GDP也处于 较高水平。
05
德国科技创新与教育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科研实力
德国在科研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其科研实力和成果产出量均居世界前列。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科研创新, 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创新能力
德国在制造业、汽车、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德国的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政府、 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区和北部平原。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油、 天然气、钾盐等,但储量不丰。
水资源相对丰富,河流众多,主 要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等

02
德国地形地貌及河流湖泊
主要地形地貌类型
01
02
03
北部低地
德国北部地区以平原和低 地为主,包括北海沿岸的 沼泽地和低洼地带。

德国介绍资料课件

德国介绍资料课件
德国介绍资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德国概况 • 德国旅游 • 德国教育 • 德国企业与就业 • 德国生活
01
CHAPTER
德国概况
地理位置与人口
地理位置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北海和 波罗的海,南接阿尔卑斯山脉, 东邻波兰、捷克,西毗法国、卢 森堡、比利时。
人口
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总人口约8300万,主要集中在 城市地区。
科隆
拥有世界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和 博物馆,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 之一。
德累斯顿
被誉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以其美丽的历史建筑、博 物馆和艺术馆闻名。
特色美食与购物
美食
德国以其香肠、猪蹄、啤酒和面包等传统美食而闻名,此外 还有各种地方特色菜肴,如慕尼黑的烤肉和德累斯顿的巧克 力。
购物
德国有许多著名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如慕尼黑的卡尔广场 和柏林的库达姆大街。此外,德国还有许多特色市场和小店 ,如科隆的圣诞市场和汉堡的鱼市。
公共假期与宗教节日
德国有许多公共假期和宗教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在这些节日期 间,人们会与家人团聚,进行特殊的庆祝活动。
03
日常礼仪
德国人在公共场合非常注重礼仪,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保持安静、不
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社交活动与节日庆典
社交活动
德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和朋友,经常举行聚会和庆祝活动。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会 分享美食、音乐和舞蹈等。
THANKS
谢谢
流利的德语和英语能力是基本要 求。
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如技术、管理、销售等。
需要获得工作签证和居留权,以 满足德国的移民法规要求。
05
CHAPT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国情复习一.德国概况中文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文名称:Bundes Republik Deutschland ( BRD )原东德: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 DDR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

自上而下由黑、红、金(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

盾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双翼展开的黑鹰,黑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国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首都:柏林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8211万联邦州: 1.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2.巴伐利亚州(Bayern)3.柏林(Berlin,城市州)4.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5.不来梅州(Bremen,城市州)6.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7.黑森州(Hessen)8.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Mecklenburg-Vorpommern)9.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10.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11.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12.萨尔州(Saarland)13.萨克森州(Sachsen)14.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chsen-Anhalt)15.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16.图林根州(Thüringen)德国进一步被划分为36个"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e)和438个"县"(Kreise)。

德国地理德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大国,其领土从阿尔卑斯山穿过北欧平原直道北海和波罗的海。

德国人口数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德国国土面积在欧洲居第七位,总面积为357,021平方千米(137,847平方英里),其中包括陆地面积349,223平方千米(134,836平方英里)和水域面积7,798平方千米(3,011平方英里)。

德国地形复杂多样,南起阿尔卑斯山(其最高峰为楚格峰)海拔2,962米(9,718英尺),西北至北海,东北至波罗的海。

德国中部覆盖着广阔的森林高地,北部为低地(最低点Neuendorf-Sachsenbande低于海平面3.54米(11.6英尺))。

德国地形特点:南高北低。

分为北部平原,中部丘陵以及阿尔卑斯高地三个部分。

德国主要森林:Schwarzwald 黑森林,Bayrischer Wald 巴伐利亚森林德国主要河流: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以及它们的流向及流经区域。

德国面积的53.5%用于农业,29.5%是森林,12.3%用于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余的是荒地。

德国共有约80座大型城市(人口数超过10万),其中的14座城市人口超过50万,5座人口数最多的城市是(2006年12月):1.柏林(340万)2.汉堡(175万)3.慕尼黑(130万)4.科隆(99万)5.法兰克福(65万)二.德国政治德国是一个联邦制议会民主制共和国。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议会民主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是其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国会)。

共和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体(和这样统治的国家),君主不是国家的最高首脑。

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

联邦立法权分为联邦议院(Bundestag)和联邦参议院(Bundesrat)。

联邦议院经由全民普选产生,而联邦参议院则代表各联邦州。

宪法给予联邦立法部门有专属管辖权,并与各联邦州政府有共同管辖权。

联邦议院是由普选产生,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议员任期为四年。

其中,299位议员是由各选区以多数制方式选出。

若是政党所获得的选区席次,少于政党全国得票率所应得的席次,则由政党名单的席次补足。

相反的,若是政党在选区所赢得的席次比其得票率所应得的席次还多,则不作变动,而这些多出来的席次称为延伸议席。

在2009年大选中,因为产生了24个延伸议席,因此让总席次来到622席。

政党必须在全国得票率超过百分之五,或是赢得三个以上的选区席次,才可进入联邦议院。

这项也被称为"百分之五门槛"(Five percent hurdle)的规则记载于德国选举法之中,其目的是避免政治破碎(Political fragmentation)及大量的小政党。

德国联邦共和国的第一次联邦议院选举是在1949年8月14日举行。

两德统一后的第一次全德联邦议院选举在1990年12月2日。

德国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CSU)联盟90/绿党(Bündnis 90/Die Grünen)左翼党(Die Linkspartei,已和劳动和社会公平党合并成左党)劳动和社会公平党(WASG,已和左翼党合并成左党)德国自由民主党(FDP)德国国家民主党(NPD)德国统一社会党(SED)(从前东德的执政党)德国共产党(DKP)(1990年重新成立的共产党)左党(Die Linke)联邦政府(Bundesregierung):德国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德国总理(Bundeskanzler)为联邦政府的领导人,由联邦议院所选出,并对其负责。

总理在四年任期内,除非联邦议院已决定继任人选,否则不能免除其职务。

这种建设性不信任动议是为了避免再度出现魏玛共和国的情形(行政部门得不到立法部门的支援,无法顺利执政,但立法部门太过分散无法提名继任者)。

德国总统:德国联邦总统(Bundespr?sident)主要以代表性和礼节上的职责为主。

总统由五年一度的联邦大会(Bundesversammlung)于5月23日投票选出。

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议员,以及16个联邦州(Bundesland)根据其议会依比例代表制产生的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成。

联邦法律分为:a.公共法?ffentliches RechtV?lkerrecht 人民法EUrecht 欧盟法Verfassungsrecht 宪法Verwaltungsrecht 管理法Sozialrecht 社会法Steuerrecht 税法b.私人法Bürgerliches Recht ( BGB ) 民法Handelsrecht 商业法c.刑法三.德国历史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创立德意志王国。

萨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

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就此开始。

1157年,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

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联邦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联邦。

邦联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并由拿破仑支配邦联的外交和军事;协议同时规定,在发生战争时,邦联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

8月6日,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德意志邦联(德语:Deutscher Bund,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北德意志邦联(德语:Norddeutscher Bund)于德意志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有德国北方二十二个邦国组成。

它其实只是一个过渡组织,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便被废除。

但是,它帮助普鲁士控制德国北部,加强她对南德邦国的影响力,犹如关税同盟一样。

邦联明显地排除了奥地利与巴伐利亚。

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在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获胜,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

1871年1月18日,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皇帝,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1871-1918)。

由这个时间开始,所有德意志邦国都能被统一称为"德国"。

魏玛共和国(德语:Deutsches Reich Weimarer Republik)是指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之历史名词。

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德语:Drittes Reich)是指于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控制下的德国。

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德国。

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和之后的大德意志帝国(Gro?deutsches Reich)。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盟军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德意志随即被盟军分别军事占领。

盟军将德意志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管制,并实施军事专政及非纳粹化。

1949年5月23日由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至此,盟军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宣告结束,而德国则分裂成两个国家,在冷战中两德相互敌对,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下,德国重新统一。

两德统一(德文: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通过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国统一。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后,东西德立即展开统一谈判,最后两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四国(美、英、法、苏)达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许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四个占领国的特权全部取消。

统一后,德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即后来的欧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四.德国经济货币欧元通货膨胀率 2.8%国民生产总值2407 MRD Euro经济增长率 3.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415 USD失业率7%出口总额1159 MRD USD进口总额966 MRD USD经济产业1.农业2.2%2.工业72.3%3.服务业 25.5%德国经济更多集中在第二(工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