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及检验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及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及检验
姓名
班级
同组人
实验日 期
实验目 的
1.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及检验的方法。 2.学习仪器的组装、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
器材 (药 品)准 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 橡胶塞大试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刷、集气瓶、玻璃片、烧杯、镊子、药匙、 火柴。
试验过 程、现 象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
1.连接仪器。 2.查装置的气密性。 给烧杯中加入半烧杯水,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片刻,观察现 象,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3.装入固体药品 (1)取下带导管的橡胶塞,试管横放,用镊子或药匙取约5克大理石(或石灰石) 放在试管口。(2)将试管缓慢竖直,让大理石(或石灰石)缓慢滑落到试管底部 。 4.装入液体药品 (1)将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2)手拿试剂瓶,标签朝 着手心,另一只手拿试管。(3)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缓慢的注入稀盐酸。盐酸 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4)化学方程式: 5.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固定装置。 6.氧化碳的收集、验满 (1)将导气管另一端伸入集气瓶底部,并使导管靠近集气瓶一侧,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2)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根据现象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3)集满二氧化碳后,取出导管,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7.二氧化碳的检验 (1)将二氧化碳通入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2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 思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学生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用品: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集气瓶、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火柴实验目的:培养实验能力,激发学习性趣,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内容和装置图实验过程及步骤结论、解释
1.检查
2.装药品:先装入然后再从注入
3.用法收集
4.检验:
⑴证明是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⑵验满:把放到瓶中
5.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6. .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碳1. 查点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
2.完成装置的组装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加入反应物
⑴用镊子夹约5克大理石正确放入试管底部
⑵正确加入稀盐酸
5.收集气体并验满
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⑵用燃着的木条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⑶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后,盖好玻璃片备用
6.检验二氧化碳
7. .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⑴在铁皮架上固定两支蜡烛(蜡烛不能太长),
将铁皮架放入大烧杯中,⑵点燃两支蜡烛,用
正确的方法倾倒二氧化碳,
8.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碳
⑴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中加入1/5
水,拧紧瓶盖震荡
⑵给瓶中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⑶取上述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溶液约10ml,
加入试管中,用酒精灯正确加热,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9.得出结论;
10.实验后整理。

1.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
评语。

中学实验探究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

中学实验探究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

中学实验探究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易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

3.实验室中二氧化碳的制备
原理:
选择试剂的注意事项:
(1)应选择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容易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

(2)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容易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的继续。

(3)收集的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是易溶于水的。

(4)实验室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属于固液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相似之处。

(5)二氧化碳的验满: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

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三、实验原理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四、实验步骤:1、制取二氧化碳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试管里放入几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注入15mL稀盐酸。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备用。

2、二氧化碳的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

向烧杯内注入刚收集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2)取两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加入1-2滴石蕊溶液,向一支试管中通人二氧化碳,与另一支试管中的颜色对比。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3)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六、问题与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饮料(如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将饮料瓶盖取下,塞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震荡饮料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碳酸型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一、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伴侣。

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篇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同学了解在试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通过争论,把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试验探究,学会设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力量目标通过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同学的探究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同学合作力量、表达力量;通过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育同学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进展观看力量并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同学体验合作、发觉的乐趣;在设计试验装置过程中,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实践力量,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同学复习到目前为止同学已经把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推断,从中真正体现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试验同学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试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晰原则,让同学自己总结,思索究竟试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试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同学思索,试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试验室制气的原则。

学问讲解指导留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同学明白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同学清晰选择该方法的缘由和试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留意理论与试验的结合,避开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培育同学在试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同学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基本试验及试验探究力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报告
蜡烛_______。
CO2密度比空气______,
燃烧,支持燃烧。
4、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各加1~2滴石蕊试液,静置。向另一只中通入CO2,观察现象
未通入2的试管的颜色,通入CO2的试管的颜色。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给通入CO2的试管加热
颜色
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具有的性质:1)物理性质:
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报告
时间:班级:同组人: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问题与讨论:1.如何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向试管内,先加入一定量的大理石,然后用量筒量取并注入一定量的盐酸。
导气管口有。试管内产生大量
气密性良好,它们发生了反应。
方程式:
2、将上述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收集一满瓶的CO2,然后再倒入一个内放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日期1、实验原理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2、实验用品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玻璃导管、橡皮管、烧杯、集气瓶、毛玻片、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蜡烛、高低两级铁片架、木条、蒸馏水、软质塑料瓶、火柴。

试剂: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3、实验装置图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步骤和方法现象实验结论和分析1、按图连接好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打开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锥形瓶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后,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继续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

长颈漏斗内液柱装置气密性良好2、取下带导管的橡皮塞,向锥形瓶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将塞子塞紧。

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观察到有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3、取一个干燥的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是否已集满,瓶内如果集满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留作下面实验用。

(另用1个软质干燥塑料瓶收集满瓶)燃着的小木条。

1、二氧化碳已集满2、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步骤和方法现象实验结论和分析1、在烧杯内放置高度不同两根蜡烛,点燃。

将前面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高低两支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各滴入3~5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1、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

2、加热后,试管内溶液的颜色。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实验步骤: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盖玻片盖住瓶口,共收集三集气瓶二氧化碳;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马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论: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附: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答:不能。

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阶梯蜡烛实验)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2.将集气瓶口的盖玻片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和呼吸;2.二氧化碳不可燃;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
实验步骤: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
间后取出导管,用盖玻片盖住瓶口,共收集三集气瓶二氧化碳;
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马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论: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附: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

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阶梯蜡烛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将集气瓶口的盖玻片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
杯。

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和呼吸;2. 二氧化碳不可燃;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 +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钙(CaCO3) + 水(H2O)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
实验药品: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石蕊试液从原来的紫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实验器材:变成红色的石蕊试液、酒精灯、试管、试管夹
实验步骤:将变成红色的石蕊试液倒入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实验结论:而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二氧化碳(CO2)+水(H2O)
文字表达式:碳酸(H2CO3)加热
——→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

四、实验小结:
这次的实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个实验,在和伙伴合作的过程当中发现配合不够默契,经常出现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这也是由于对实验的提前预习不够而造成的。

而这次实验也充分说明了平时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今后学习化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

下次实验之前应该吸取本次实验的经验教训,好好预习并准备实验,不要在实际实验的时候浪费时间。

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成功!!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