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创新实验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步骤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步骤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讲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那档子事儿哈!你想啊,二氧化碳这玩意儿,平时咱也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在实验室里,咱就能把它给弄出来啦!这多神奇呀!先说说要用的东西哈,大理石或者石灰石,那就是制造二氧化碳的原料啦,就好像是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还有稀盐酸,这可是个重要角色呢!然后就是一些实验器具啦,像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之类的。

接下来就开始动手啦!把大理石或者石灰石放进锥形瓶里,这就好比给二氧化碳搭了个小窝。

然后呢,把长颈漏斗插进锥形瓶,通过长颈漏斗慢慢把稀盐酸加进去,就好像给小窝注入了神奇的力量。

哎呀,你说这像不像变魔术呀!这时候就会看到有好多气泡咕嘟咕嘟地冒出来啦,那可就是二氧化碳在往外跑呢!接着,把导管连在锥形瓶上,让二氧化碳顺着导管跑呀跑,一直跑到集气瓶里。

就好像给二氧化碳修了条专门的通道,让它能乖乖地到该去的地方。

等集气瓶里装满了二氧化碳,咱就得想办法把瓶口给封住啦,不然二氧化碳不就跑掉了嘛!这时候可以用玻璃片盖在瓶口,就把二氧化碳给关在里面啦。

你说这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咱就通过这么几步,就能把看不见的二氧化碳给弄出来啦!这要是在生活中,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本事呢!不过啊,做实验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毛手毛脚的,稀盐酸可不能乱洒,不然会出乱子的哟!而且每一步都要仔细认真,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都得放好,不然房子可就不结实啦。

总之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就是这么个过程,只要咱按照步骤来,小心操作,就能顺利地把二氧化碳给弄出来啦!你学会了吗?要是学会了,自己也可以去试试哟,那感觉肯定特别棒!。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观察和验证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可以通过碳酸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碳酸酸是碳酸氢钠(NaHCO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将适量的NaHCO3固体盛入其中。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盛放NaHCO3的烧杯应放置在实验室通风的台子上。

3.观察实验现象,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然后将玻璃棒插入瓶中的一小段蜡烛或火柴,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火烧完时再重新点火试验。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在烧杯中可以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盐酸与NaHCO3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当我们用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时,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导致了气体在烧杯中聚集。

当我们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时,火焰会熄灭,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火焰的氧气供应造成了阻碍。

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气味的气体。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通过观察气体本身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较重,因此可以安全地将它装在干燥的瓶中,并使用盖子封闭。

3.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火焰熄灭起到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火焰领域的氧气不足。

实验安全提示:1.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良好的通风环境。

2.盐酸(HCI)为强酸,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应佩戴实验室安全护目镜和手套。

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用具应放置平稳,避免翻倒,以及注意火的使用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观察到了它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无足够氧气时,会抑制火焰的燃烧。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班级姓名合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烧杯、集气瓶、玻璃片、镊子、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锥形瓶、小试管、酒精灯、试管夹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水、蜡烛、小木条、火柴
三、过程与方法:
四、问题与交流
1、在实验室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五、反思与评价。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好啦,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搞个有趣的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别担心,这可不是啥高深的化学魔法,而是个简单又有趣的实验!首先,我们得把实验室的“装备”准备齐全。

你需要的工具有:一个圆筒瓶,一个带橡皮塞的试管,还有一个小瓶子或者一个气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反应物!至于反应物,咱们这次用的是醋和小苏打。

没错,正是家里的那些“调料”!1.1 准备反应物先来处理我们的“主角”——小苏打和醋。

小苏打啊,就是那种放在冰箱里去异味的白色粉末;醋则是咱们厨房里常用来调味的酸酸液体。

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就是拿一勺小苏打放进圆筒瓶里,然后准备一小瓶醋。

这时候,大家可别心急,咱们要耐心点。

1.2 设置实验装置接下来,把圆筒瓶放到一个稳固的地方,最好是在一个托盘上,以防溅得满地都是。

然后,把小苏打放进圆筒瓶里。

记得用一个漏斗,这样小苏打就不会飞得到处都是了。

然后,取一个橡皮塞,把它扎在试管上。

试管里可以放点水,水的作用是让气体更容易通过。

如果你准备了气球,先把气球装上试管,然后准备好接下来要进行的反应吧!2. 开始实验好了,正式开始我们的“二氧化碳大作战”啦!把醋倒进圆筒瓶里,注意不要一下子倒太多,一点点来。

大家注意观察哦,醋一倒进去,小苏打马上就会开始冒泡泡,气泡“噗噗”地冒出来。

这时候,小苏打和醋正在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别小看这些泡泡,里面可是藏着不少科学知识呢!2.1 观察气体生成看,气泡冒得越来越快,说明反应进行得很顺利。

二氧化碳气体正在被释放出来。

你会看到试管上的气球慢慢膨胀,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杰作”。

这个过程就像咱们平常生活中看到的那些泡泡水一样,有趣又神奇。

只要气球不停地膨胀,就说明二氧化碳生成得很顺利!2.2 记录观察结果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拿出笔记本,记录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气体的产生速度,气球的膨胀程度,都可以写下。

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二氧化碳的生成过程。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一、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伴侣。

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篇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同学了解在试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通过争论,把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试验探究,学会设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力量目标通过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同学的探究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同学合作力量、表达力量;通过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育同学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进展观看力量并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同学体验合作、发觉的乐趣;在设计试验装置过程中,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实践力量,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同学复习到目前为止同学已经把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推断,从中真正体现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试验同学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试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晰原则,让同学自己总结,思索究竟试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试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同学思索,试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试验室制气的原则。

学问讲解指导留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同学明白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同学清晰选择该方法的缘由和试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留意理论与试验的结合,避开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培育同学在试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同学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基本试验及试验探究力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作者:项鑫来源:《新课程》2023年第19期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备受关注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象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需要具备的思维有所了解。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明确此实验的具体过程并对实验的运用进行研究,同时思考实验开展的具体改进措施,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有显著价值。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一)实验原理与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试管、烧杯、塑料膜、橡皮筋、温度计、蜡烛、二氧化碳发生装置、pH试纸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与设备:(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

(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现场。

2.实验操作:(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会看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产生剧烈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气体泄漏,同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加热过程中,注意调整蜡烛的位置和火焰大小,保持试管内的液体均匀受热。

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并记录下pH。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实验步骤: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盖玻片盖住瓶口,共收集三集气瓶二氧化碳;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马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论: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附: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答:不能。

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阶梯蜡烛实验)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2.将集气瓶口的盖玻片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和呼吸;2.二氧化碳不可燃;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的了解。

实验材料和仪器
- 葡萄糖
- 酵母
- 烧杯
- 水槽
- 收集瓶
- 试管
- 滴管
- pH试纸
- 镊子
- 灯泡
实验过程
1. 将10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2.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酵母并搅拌均匀。

3. 将烧杯浸入水槽中,再将水槽放入一些热水进行加热。

4. 在烧杯口上放置一个试管,并用滴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取出。

5. 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水槽排出,以保证只收集到二氧化碳。

6. 将试管中的气体用pH试纸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7. 用镊子夹住灯泡的两根引线,将其中一根引线插入试管中的气体。

8. 另一根引线插入烧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成功地制取到了二氧化碳,并通过pH试纸测试确认了气体的酸性。

通过将灯泡接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这表明二氧化碳是一种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到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其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且不能支持燃烧。

对二氧化碳的
制取与性质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气中的成分以及环境保护有着重
要的意义。

思考题
1. 为什么使用酵母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 除了pH试纸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试二氧化碳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创新实验
清河县第二中学鲁书焕
一、实验原理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条件:常温。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仪器
饮料瓶、输液器、大针管、量筒等。

三、解决的问题
1、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而用排空气法收集
的二氧化碳又不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想办法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2、除了以前知道的几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用手捂容器、
液封法)还有别的验证方法吗?
四、实验创新点
1、利用生活废弃品代替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以前比有创新。

3、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五、实验过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制取装置连接好,用输液器(导气管)
上的液量调节开关调到最小值,把大针管先抽出一部分记住上面
的刻度,然后插入饮料瓶盖上相应的小孔(饮料瓶盖上预先打好两个孔,一个是导气管插入孔,一个是大针管插入孔),向下推大针管的活塞,然后松开,活塞会自动上移如移到原刻度上,说明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把碳酸钙(石灰石)放入反应容器(饮料瓶)内,
大针管内装入稀盐酸,大针管插入饮料瓶盖的相应的孔内向下推动活塞,稀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开始反应。

3、收集气体:由于用的饮料瓶比较大里面有空气,要把空气排完
后才能收集。

(怎么知道空气排完了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下,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已排完。


在另一个饮料瓶内装满水,在水上滴几滴植物油,由于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植物油可以让二氧化碳和水不接触,这样二氧化碳就不会溶在水里了。

连接好收集装置就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了,根据排出的水量可以知道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

六、注意事项:
1、一般不能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因为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一般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且反应太快。

3、刚产生气体时不能收集二氧化碳,应把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