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练习习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练习习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__________。

()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B.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C.丝绸之路的开通D.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3.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的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开辟“丝绸之路”D、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6.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①水稻②葡萄③小麦④核桃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B.日本C.朝鲜D.东南亚8.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母亲祝寿置办礼品。

他会买哪些东西呢()A.汗血马B.佛经C.自鸣钟D.旗袍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10.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A.2 100年B.1900年C.1800年D.1700年11.当代史学研究着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秦朝的咸阳B.西汉的长安C.东汉的洛阳D.宋朝的东京12.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13.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丝 绸 之 路
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廓、 今新疆地区,远往西亚, 再转运到欧洲 过马来半岛,穿过 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 沿岸,最远抵达印度洋的印度 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影响:沟通中西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 文明的交流
第 15 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 骞 通 西 域
西域: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 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 的地方,称为西域 目的:准备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出使: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 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影响: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 超 经 营 西 域
时间: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 束缚和奴役
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影响: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 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①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结果
②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③开辟了丝绸之路。
陆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通过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 今新疆地区

,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海上: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 海上丝绸之路。
1.(2010·永州中考)图2中是某历史短
2.东西方文化交流 议一议: 丝绸之路往东去的物品主要是什么? 往西去的物品主要是什么?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广东沿海的港口 孟加拉湾沿岸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出
小华、小明他们正在排练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A )
2.(2010·湛江中考)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
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 先进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入西域
音乐
舞蹈
葡萄、核桃、石榴、天马传入中原 魔术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西去东来的人员日渐增加。内地精美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传 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等传入内地。
3、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府
意义: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疆域图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域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本节课共有三部分内容: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其中,第1和第2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学习时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这两部分内容上。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两个历史人物,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这样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并节约了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很高涨,并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明白的问题能够在小组内交流,消化掉。

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但是,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还不够,欠熟练,掌握的不够扎实。

我在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憾,1、知识的延伸不够,如: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西部的开发,也可以结合今年的7.5事件等。

2、在当堂巩固环节,应多设计一些选择性题目和材料分析题。

3、学生会了的问题,不应该再去过多的强调。

4、对于班超部分,使用的时间有点过多,因为是小字部分,可以让学生大体的了解一下就可以。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多看一些与历史知识有关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地位:本课内容属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

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

统一,就是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

丝绸之路由西汉的张骞凿空葱岭(帕米尔高原),和班超定西域而一再打开,由两汉在西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而畅通无阻,中外交流和统一国家是相关的,中外交流是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朝的对外交往,包括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两部分内容。

前者为后者创造了条件。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1.2.2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认识到交流的重要。

开放的重要。

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开拓进取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及重点的突破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重点。

张骞通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具有重要地位,所以认为是重点。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确定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

七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

对于这两个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

第一个重点:张骞出使西域,我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打下了伏笔,用葡萄、核桃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件---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初中历史课件---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对历史的贡献:了解了西 你能不能概括地说 域各国的情况。沟通了西域各 一说张骞和班超在历史 国与西汉的联系,为汉朝经营 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打通 作出了什么贡献吗? 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 路线,即丝绸之路,促进了东 成功者具备的素质: 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胆、有识、有行、 班超以其智慧和谋略,帮助西 有恒 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 你从中学到了哪 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他 些东西? 经营西域三十年,进一步加强 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他还派 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交往和 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西域的地理概念
1.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2.西域都护的设立 公元前60年
二.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三.丝绸之路
四.班超经营西域
73年
假如你是汉代的 一位商人,想沿着丝 绸之路到欧洲的大秦 去,请说一说你应准 备哪些东西?可能要 经过哪些地方?可能 会遇到哪些问题?
穿越时空
西域都护府 从图中,你能找到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吗?这一地点是我国哪一省级行政 区省会所在地之一。 长安 陕西省 你能举出今天古丝绸之路上闻名全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品品牌 吗? 哈密瓜 吐鲁番的葡萄 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连 接亚欧大陆的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 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你能分析一下它的经济、政治意义吗?
交通运输先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推动沿线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 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三.班超经营西域
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班超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73年 恢复中原与西域的交 往,重建西域都护 。 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 脱了匈奴的控制,使 西域和内地的关系更 加密切了。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1、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请用红笔描绘丝绸之路的路线,并在图上圈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阳关、:以后,西汉的商人开辟了交通要道。从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从南下,绕过,穿过,
通往孟加拉湾,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到。(三)、班超经营西域:(自学了解)
3.情感目标:学习张骞、班超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培养青年人热爱西部热土,关注西部开发,献身西部建设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教学随笔
课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随笔
单位
兴隆庄中学
姓名
闫学良
时间
2013.11.13
【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阅读、查找知识点,提高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探究丝绸之路的作用,培养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出使西域。
2、班超派出使大秦。
3、166年,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的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首次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二、合作探讨(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1、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挫折?你认为张骞具有怎样的精神?我们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2、结合课本示意图,画出丝绸之路的简图。探究: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分析丝绸之路为何会没落?这条中西要道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何价值和作用?

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一 .张骞出使西域
4.张骞优秀品质 4.张骞优秀品质ຫໍສະໝຸດ 不屈不挠 敢于冒险 开拓创新
二.丝绸之路
1 . 路线: 路线: 2 . 意义: 意义:
① 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 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 中 南 半 岛
(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张骞始开 尽 王 关 度 需 之 维 无 怨 玉 一 涣 西域之迹。 西域之迹。 杯 门 杨 故 柳 关 酒 人 ——《汉书, 》 。 , 《汉书》 。
王 不 何 阳 更

春 风
羌 笛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3.李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 李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 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 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她们去的 B 地方包括( ) 地方包括( 西安②洛阳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 ① 西安②洛阳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太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4.请结合西汉对该地区加强联系和 4.请结合西汉对该地区加强联系和 管理的史实,批判“疆独” 管理的史实,批判“疆独”的倒行 逆施? 逆施?
2.意义: 2.意义: 意义
密切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 ① 密切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 大贡献。 大贡献。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张骞出使西域 一 .张骞出使西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 丘 镇 中 学 七 年 级 历 史 备 课
主 备 人 课时 课 题 课 型 时 间
肖海芳 2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新授 2012.11.22
集 体 备 课 个人备课修正 问题积累
班级 姓名 小组 等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等基本史实。
2.阅读、查找知识点,提高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探究丝绸之路的作用,培养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历史事
件置于特定的时空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
3.学习张骞、班超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培养青年人热爱
西部热土,关注西部开发,献身西部建设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充分预习课本、导学案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欣赏几种美食:核桃、石榴和葡萄。提问: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能
不能听到来自新疆地区的音乐?又能不能吃到这些美食?(学生回答:不能)由此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 两汉时期,人们把 称为西域。

2.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 共同夹击匈奴,派 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
与西域的交往此后日趋频繁。
3.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 ,总管西域事务,这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4. 东汉时期, 经营西域三十余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
5. 班超派部下 出使大秦,到达了 地区。
6. 166年, 到达了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7. 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8. 为加强中原与西域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和 。
9. 简述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中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
10.简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合作探究】(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一)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思考:1、在课本示意图中找到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
风不度玉门关”中的阳关和玉门关的位置,它们和西域有何关系?

2、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挫折?”
3、结合课本示意图,画出丝绸之路的简图,完成P85探究练习题: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有什么
影响, 在此条路上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张骞、班超的什么精神.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商道 D.设置了管辖西域的行政机构
2、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
3、在拍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该场面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 )
A.铁剑 B.丝绸 C.瓷器 D.葡萄
4、两汉时期为促进汉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是( )
①卫温 ②甘英 ③张骞 ④王昭君 ⑤班超 ⑥文成公主
A.①③④ B.①③⑥ C. ③④⑤ D.②③⑤
5、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作用不包括( )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6、两汉时期的西域就是今天的( )
A.新疆和向西更远的地方 B.欧洲
C.印度 D.西亚和欧洲东部
7、西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中国的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B.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课本P83)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课本P83)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 )中?
示例:① ( 长安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