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问题与思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问题与思考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蓝天文武学校、平型关文武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例进行电话访谈与问卷调查。
将学生习练体育的动机、运动员的参赛目的、考学难易度、对本科所开设课程的满意度、实习与就业的亲身体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作为问卷的重点。
研究认为:(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学难,中学生报考此专业存在盲目心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出现毕业生就业面较窄的现象,所学内容需要调整;(2)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为例,当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偏重教学方面,应多元化的培养;(3)加强武术馆校与本科院校的交流,确保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科学性、连续性、实用性。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锻炼动机考学难度课程设置就业状况从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来看,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竞争力略显羸弱,暴露出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
[1]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改行现象频繁出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的需求结构失衡,在体育学所包括的其它4个专业相比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契合,与产业发展紧密接轨,与健康中国深度融合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等等,都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2]社会学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升学以及就业问题的思考,从武术馆校学生的锻炼动机、运动员参赛目的、升学难度、本科课程设置、就业状况5个维度出发,主要讨论学生升学难、在校期间课程设置不科学、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以及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平型关文武学校、蓝天文武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3所学校的在校学生在习武的动机、考学目的、毕业后择业方向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相应文献资料。
体育生就业岗位有哪些出来能干嘛

体育⽣就业岗位有哪些出来能⼲嘛
体育⽣就业岗位有体育教师、健⾝教练和体育运动器材⾏业的销售、营销、管理岗位等。
⼩编整理了相关问题,⼀起来看看吧!
体育⼤学出来能⼲嘛
体育⼤学中包含了很多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学⽣在毕业后能够从事的⾏业和岗位不同,如:
1、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作,或是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作。
2、运动训练专业毕业⽣主要是从事学校、企事业部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管理⼯作,岗位有体育⽼师、篮球教练、健⾝教练、销售经理、销售代表、销售主管、体能教练、跆拳道教练等。
3、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可从事武术教练、传统健⾝机构体育指导员,或是⼀些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作,或是在⼀些科研机构进⾏中国传统体育的研究。
4、运动⼈体科学专业毕业⽣可在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保健部门、团体及⼤型企事业单位、体育健⾝及运动休闲场所等从事健康科学和康复体育相关的指导、服务等⼯作。
5、运动康复专业毕业⽣可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健康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及健康服务与管理的⼯作,就业岗位包括健⾛教练、⾼级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等。
6、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可在社区服务类单位、康复类机构、运动俱乐部类从事预防保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健⾝指导、运动医务监督等⼯作。
体育专业就业前景
体育运动对⼈们⽣活的积极调节作⽤也必将进⼀步表现出来。
⽽休闲运动正符合了⼈们这⼀体育⽣活化的要求。
其发展⽅向必然是更加⼤众化和⽣活化。
休闲体育的发达是其发展的必然⽅向,国家政策对体育事业的进⼀步倡导和⽀持,将更有利于体育的推⼴和开展。
山东省2016年高考报名时间

山东省2016年高考报名时间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院、中心):为做好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类考试办法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继续实行分类考试办法,即分为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
(一)春季高考为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统一招生考试。
由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知识考试和技能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二)夏季高考为重点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时也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统一招生考试。
执行全国统一的考试时间,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报名、考试与录取工作分开进行,允许考生相互兼报。
二、报名条件(一)春季高考考生报名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健康;3.具有我省中等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学籍并且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夏季高考报名资格的人员。
“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中职学校学生转段报考条件为:过程考核合格、符合转段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应届毕业生。
在春季高考类别,“3+4”转段选择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报考:一是只报考“3+4”转段;二是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
申报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获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或者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并获得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或同等荣誉称号、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夏季高考考生报名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健康;3.高中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4.具有山东省户籍或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资格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报考以下专业的考生,除具备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报考体育专业的,年龄不超过22周岁,未婚。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204K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从2012年起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专业训练,掌握组织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理论体系,通晓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或民族民间体育专项运动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并了解专业内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3.具有在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领域进行教学、训练、表演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4.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体育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7.具备完善的人格和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
(二)主要课程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学概论、太极推手、综合格斗、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中医学基础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毕业论文、专业实习、创新实践、社会实践、表演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技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等。
六、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一)修业年限四年。
(二)学分144学分。
(三)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八、课外实践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审通过、修改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体育学院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代码:0403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运动训练、安全管理等领域,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以及武术竞技表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
4、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并具有一定的体育审美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读年限3-6年毕业学分:162学分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体育学相近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表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通识基础课程一览表表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科基础课程一览表表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表五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方向课程一览表表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一览表表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二注:1.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由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开设;创业基础、就业指导课程由招生就业处牵头商各学院开设。
2.第一、二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免修大学英语(三),选修英语语言素质拓展模块;外国语学院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好英语语言素质拓展模块的内容。
3.大学体育按照“基础+专项”模式开设,每学期基本体质训练0.5学分,采取“限时段、开放式”教学;专项技能0.5学分,采取俱乐部模式。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6年招生办法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6年招⽣办法 店铺⾼考⽹为⼤家提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6年招⽣办法,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6年招⽣办法 2016年全国普通⾼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办法 ⼀、普通⾼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项⽬ 普通⾼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招⽣项⽬: 冬季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越野滑雪、⾼⼭滑雪、跳台滑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
其他项⽬:射击、射箭、场地⾃⾏车、公路⾃⾏车、⼭地⾃⾏车、BMX⼩轮车、击剑、现代五项、铁⼈三项、马术、帆船、赛艇、⽪划艇静⽔、⽪划艇激流回旋、蹼泳、滑⽔、摩托艇、举重、柔道、摔跤、拳击、跆拳道、⽥径、游泳、公开⽔域游泳、跳⽔、⽔球、花样游泳、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球、曲棍球、棒球、垒球、⾜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制)、乒乓球、⽻⽑球、⽹球、橄榄球、⾼尔夫球、围棋、国际象棋、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所设项⽬为: 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
⼆、报名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可以报名: 1.符合2016年⾼考报名条件; 2.具备普通⾼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所列项⽬之⼆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
(审批⽇期截⽌冬季项⽬为2015年12⽉31⽇,其他项⽬为2016年2⽉29⽇) 三、考⽣报名和填报志愿时间 考⽣必须参加其户⼝所在地县(区)招办组织的⾼考报名。
我省报名时间2015年11⽉6⽇到11⽉16⽇; 招⽣院校负责考⽣的资格审查及单招报名⼯作,冬季项⽬报名时间2016年1⽉1⽇12:00⾄1⽉15⽇12:00; 其他项⽬的报名时间2016年3⽉1⽇12:00⾄3⽉15⽇12:00; 报名以考⽣确认数据为准,错过时间或未提交数据的考⽣不予确认; 考⽣可于2015年12⽉21⽇12:00后在“中国运动员⽂化教育⽹”查询院校招⽣简章。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以及传统体育养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中的体育学类专业。
该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是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这个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和中国式摔跤。
该专业的优势在于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此外,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或1-2项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并了解专业内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健康、休闲、竞技等多方面需求的变化,为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同时,他们能够参与国内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武术进入奥运和市场开发,提升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内容,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相关专家。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身体素质和民族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
作为大学生,我专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希望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为推广武术与传统体育,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将就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职业定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的学科,我的职业定位是成为一名综合能力出众、具备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及武术教练。
在学习期间,我将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巧。
三、短期目标(3-5年)1. 深化专业知识学习:通过深入学习武术与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实践锻炼: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实践,亲身感受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通过实践锻炼,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
3. 丰富工作经验:寻找实习和兼职机会,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加强对教育行业和武术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四、中长期目标(5-10年)1. 进修学位:通过进修硕士研究生等学位课程,深入研究武术与传统体育领域的前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
2. 扩展影响力:通过参与学术交流会议、撰写论文等方式,积极扩大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3. 探索创新教学: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专业职位晋升: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争取获得职位晋升的机会,担任学校或机构的教务主任、专家顾问等职务,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实施方案1. 学习计划: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和实践时间。
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 提升技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武术培训班、教练训练营等,提高自己的体能素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的学习。
3. 参与实践:通过参与学校内外的体育活动组织和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