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水环境化学本底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天津市于桥水库水质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于桥水库水质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 于桥水库水质 变化 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水蓉 吴光红 苏睿先2 , ,
(. 1天津师 范大学天津市水环境与水资源重点实验 室 , 天津 308 ; . 037 2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 院 , 天津 308 ) 037
摘要 : 采用非参数 M n—ed l a K nd 检验和 Sn n e 方法对于桥水库 1 6 05 9 —20 年的水质参数(H值、 O C D B D 和 8 p D 、O 、 O 5 N- N 的变化趋 势和趋势量进 行 了统计 和分析 。结果表 明 : 2 来于桥 水库 水质 能够满足 其 水功 能规 划Ⅲ I ) I 3 近 0年 类水质标准要求,H值、 O B D 和 NIN质量浓度均达到Ⅱ p D 、O 5 I一 - 3 类水质标准,O C D质量浓度也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水质整体 趋 于稳 定 , 中 D 质量 浓度 呈显著 下降 ,O 其 O C D质 量浓度呈显 著上升 , D 和 C D质 量浓度 呈极显著 且O O
vle n d tec n e t t n f au ,a o cnr i so h ao DO,B s n d N 3N ra h d ga e Ⅱ ,b tC D c n e t t n rah rd l. OD ,a H . c e rd e u O o cnr i c e ga e I ao e d 1
2 o eeo ra n ni n etl c ne i j o a n e i .Clg Ub na E v om n i c ,T n nN r l i mt l f d r a Se ai m U v y,T n n3 0 8 ,C i ) i f 0 37 h n ai a A s at ’ h net nso w t ulyprm t s nld gp b t c:1l ca g r d f a rqa t aa e r,ic i H,d sl d oye ( O) h mcloye r I e e e i e un i o e xgn D ,ce i xgn s v a dmad( O ,bohm cl xgndm n B D ) n m oi nt gn( H — ,a t u i ee o e n C D) i e i ye e a d( O 5 ,ada m n ioe N a c ao a r N) t h Y q oR sr i i e a vrn Taj , hn o 96ad20 eedt m ndwt en nprm tcManK n a s, dtem gi d f i i C iaf m 1 8 0 5w r e r ie i t o —aa e i n - ed let a an u eo nn r n e hh r l t n h t

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初步效果分析

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初步效果分析
的建 设 。
2 、马伸 桥湿地 马 伸桥 湿地 系统工程 的 沟段 主要 污染源 为生 活污水( 主要 污染 物为 C OD 和 B D5和地表 径 流带来 的农 田面源 ( O ) 主要污 染物为总 氮和 总磷) 治理 前 , 。 该 湿地 系统 主要污 染物 为总氮 、C D、 磷和 B 5 其 中总氮 浓度相 当于地 表 O 总 OD , 水 I 类 标准 7 1 倍 至 1 .4 ; O I I .3 8 6 倍 C D浓度相 当于地表 水 I 类 标准 l . 1 # I I 52倍 总 磷浓度 相当于地 表 水 I 类 标准 6 8 I I .倍至 78 ; O 5 .倍 B D 浓度 相 当于地表 水 I I I 类 标准 5 3 . 倍。 马伸桥 湿地系 统的建 设 , 有效 的改善 了该 区域水质状 况 , 过建 成后 的实 通 际监测 成果可 以看 出水质 已经满 足了设 计要 求 , 见下表 。 表 3 湿地建 成后 水质 监测情 况表
工 业 技 术
-■ I
于 桥水 库 周边 水 污 染 源近 期 治理 工 程 初 步效 果 分 析
戴学华 廉铁辉 。
( . 津市蓟 县环境 保护 局 ; 2 天津市 引 滦工程于 桥 水库管理 处) 1天 . [ 摘 要] 于桥水 库周边 水污 染源近 期 治理工 程作 为改善 水 库水体 富营养 化程 度 抑 制 水质恶 化趋 势的 治理 工程 , 对天 津市城 市供 水意义 重 大。本 文从 项 目实施 的背景 和 内容 出发 , 分析 了项 目实施 后的初 步效 果。 [ 关键词 ] 桥水库 水 污染 治理 效 果 于 中图分类 号 : 2 X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4 (O 2O — 0 5 叭 1 0 — 1 X 2 1 )3 0 0 一

于桥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初探

于桥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初探

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ꎬ 大力促进水源
鱼的底泥沉积物对于桥水库引水水质存在一定影
护ꎬ 防治水污染ꎮ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于桥水库
鱼已于 2017 年 6 月全部清除ꎬ 但是多年来的鱼粪
地保护区划定工作ꎬ 加强行政区域内引滦水源保
水源地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ꎬ 为保障天津
市的饮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力 [8] ꎮ 水生态环境水平是区域性综合治理的总体反
映ꎬ 下游水质必然会受到上游污染的影响ꎬ 解决潘
大水库底泥污染源问题ꎬ 对于桥水库水生态环境保
护具有重要作用ꎬ 对巩固于桥水库水环境治理工作
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9] ꎮ
3 2 库区周边面源污染影响
加大视频监控和数字化巡检等信息化管理措施ꎬ 在
供水安全发挥巨大作用ꎮ
总库容 15 59 亿 m3 ꎬ 水库主要用于拦洪功能ꎬ 至
1969 年汛前ꎬ 水库只拦洪不蓄水ꎬ 保障库区内移
2 治理成效
民的生产生活ꎮ 1969 年汛后ꎬ 于桥水库开始蓄水ꎬ
2 1 法律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用以灌溉兴利ꎮ 1982 年ꎬ 于桥水库纳入引滦输水
天津市委、 市政府大力推动于桥水库水源地保
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 ( 津政函
洪ꎬ 发电服从城市供水的原则ꎬ 科学调度ꎬ 统筹兼
[2013]37 号) ꎬ 确定了于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顾ꎬ 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
区范围及边界 [3] ꎮ 2016 年 1 月ꎬ 天津市第十六届
防洪抗旱减灾、 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
大作用ꎬ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ꎮ
1 2 水库当前作用
2014 年 12 月ꎬ 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分析及环境保护对策

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分析及环境保护对策

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分析及环境保护对策张慧;梁琼;高如泰【摘要】通过对于桥水库水源地的污染现状和外源污染源的分析,得出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是水库周边面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

水库流域范围内分布的大量选矿厂是入库河流水体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

另外,于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也对水库水质构成了威胁。

针对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外源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对策。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external pollution source at the water source of Yuqiao Reservoir,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farmland runoff and livestock breeding were the major source of non-point TN and TP pollution surrounding the reservoir.The numerous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 in the reservoir watershed were response for the excessive levels of total Fe in the river water.In addition , the discharging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from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also posed environmental threaten to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eservoir.To aim at external pollution of the Yuqiao Reservoir,the paper put for-ward measures on external pollution controll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6页(P101-105,144)【关键词】水质;水源地;外源污染;铁矿;于桥水库【作者】张慧;梁琼;高如泰【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我国饮用水源主要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为主。

于桥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趋势分析

于桥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趋势分析

作者简介 :  ̄
( 6 -, , 1 6 )男 硕士研究 生 , 级工程 师 , 要从事 9 高 主
水利工 程管理 工作 。
维普资讯
20 . o3 07 N .
王立林 , 鸿雁 , 王 杜玉 风 : 桥水 库水 环境 质量 现状 评 价 及 趋 势 分 析 于
为 6 3 8 1k ,化 肥 施 用 总 量 为 l7 3 8t 0 5 g 1 2 。化 肥 、
活污水 、 医院 污水 和混合 污水 ,这部 分污 水 大部 分
直 接入 河 ,对 河 水 造 成 污染 ;另一 类 是 面 污染 源 ,
主要来 自流域 内化 肥 、农药 的使用 ,这一类 污 染源
排污单 位有 遵化 化肥 厂 、建 明化肥 厂 、糖 醛 厂 、平 安城 造 纸厂 等 .工 业 污水 年 排放 量 为 l8 7 t 5 万 ,生
据 19 年 调查 统计 ,入库 水 中总氮 平均 含 量为 99 37 / ,总 磷 平 均含 量 为00 / ;由此 推算 , . mgL 0 . mgL 8
维普资讯

l 8・




2 0 年 6月 O7
于桥 水 库水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评 价 及 趋 势分 析
王立林 1 , 鸿 雁 . 玉 凤 2王 杜
(. 海 大 学 , 苏 南京 1河 江
20 9 ;. 津 市 于桥 水库 管理 处 , 津 10 82天 天
是 一个 模糊 概念 ,因此作 为评 价 污染 程度 的分 级 标 准 也应 具有 模糊 的特 征 。按 照 国家颁 布 的综 合 污水 排 放标 准 ( B 9 8 2 0 ) G 8 7 — 0 2 制定 评 价标 准 , 表 1 见 。其 中 , Ⅱ、 I、 Ⅲ类 标 准 采 用G 8 7 — 0 2 Ⅱ类 污 染 B 9 8 20 中 物 最高 允许 排放 浓度值 ,Ⅳ类 标准 根据 本 流域点 污

近年来于桥水库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近年来于桥水库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近年来于桥水库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本文以天津市于桥水库近三年(2010-2012)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从水环境化学角度出发,对涉及的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物含量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结果表明,由于库区周边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库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总氮,近三年平均含量达 2.02mg/L,超出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2倍;从季节变化角度来看,汛期是水库养分富集的高发期。

本文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对水库未来水质变化作出趋势预测,为日后制定针对性库区水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区概况于桥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中的重要调蓄水库,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工农业生产,自1983年通水以来,每年向天津地区输送近10亿m3淡水,对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于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2060km2,总库容15.59亿m3,正常蓄水位21.16m,主要接纳沙河、黎河、淋河3条河流的汇水,其中黎河和沙河在入库前10km处汇集形成果河。

于桥水库流域属温带大陆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48.5mm,其中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水库遭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控制上游及库区污染负荷,改善水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本研究拟通过对于桥水库进行连续采样监测,获取水库水质变化机理及规律,为相关部门进行水库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材料与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考虑到库区面积较大,水质受库区条件影响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特点,故布设5个在空间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库区采样点,分别为库中心(117.5084E,40.04306N),库心北(117.5043E,40.05728N),库心南(117.5076E,40.02611N),库心西(117.4881E,40.04006N),库心东(117.5408E,40.04222N);考虑到上水库采样方案的代表性及均一性,加设峰山南为库东侧入库采样点位(.5833E,40.02639N)。

基于水质现场监测参数的于桥水库水体分层特征初步研究

基于水质现场监测参数的于桥水库水体分层特征初步研究

9
8.5
8
pH 值
7.5
7
6.5
6
0
2
4
6
8
10
12
水下深度/m
图 3 不同深度 pH 值变化
4.4 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是水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
能独立反映水质的好坏,但却能综合水温、溶解氧、
水温/℃
2015.No.2
海河水利
·21·
氧化还原电位/mV
pH 值等水质指标来反映水生态环境。氧化还原电 位越高,氧化性越强;电位越低,还原性越强。氧化 还原电位为正表示水体显示一定的氧化性,电位为 负说明水体显示出还原性。
叶绿素 a/(μg·L-1)
·48·
陈涛,边红彬:石津灌区四干渠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
2015 年 4 月
准和风力对测流而产生的误差,然后依据渠段间各 行测流。采用瞬时流量测算法计算得出的四干渠
口至渠首距离确定流程时间,逐个对各个支渠口进 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见表 2。
表 2 采用瞬时流量测算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四干渠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
体深度影响也较明显。
关键词:于桥水库;水体分层;水质;现场监测
中图分类号:TV697.2+1;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15)02-0019-04
1 引言 阳光是地球最大的能量来源,吸收阳光的多寡
决定了地球温度梯度的高低差异,超过一半的太阳 能是通过湖泊上层水域吸收的,温度剖面随着水深 增加而呈指数下降,风力的扰动、水体对流、密度流 会使湖泊吸收的太阳能在整个水体中混合均匀,而 上下层的温差会有效阻止水体混合[1]。对于有一定水 深的湖泊,水温对水域的可溶性气体溶解度、盐类溶 解度和稳定性、pH 值的变化都有影响,还直接制约 着水域中浮游生物、细菌等生长活动,与鱼类的生长 发育、繁殖、越冬等密切相关,水温的变化规律也是估 算水域生长潜力的重要依据[2]。湖泊和水库的水温 分层现象亦会影响水中营养物质的分布规律、浮游 生物生长变化及鱼类的分布。水体分层决定了湖泊 内水化学(如氧化—还原)变化、物质地球化学循环、 水生生物作用的时空分布等重要湖沼学过程,中等 深度(>10 m)的温带湖泊形成显著的水体热分层[3]。 水深的变化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和繁殖最重要的生 态因子之一[4]。因此,对于有一定水深的湖泊,水体 的分层可能对湖泊内几乎所有水环境演化过程起着

于桥水库水环境及生物资源调查与生态修复措施探讨资料(与“水库”有关的文档共9张)

于桥水库水环境及生物资源调查与生态修复措施探讨资料(与“水库”有关的文档共9张)

第四页,共9页。
于桥水库7次水体理化指标平均 值
项目 水温(℃)
平均值
项目
26.77±0.85 TN(mg/L)
pH
8.28±0.42 TP(mg/L)
溶解氧(mg/L)
8.17±1.17
N/P
半米深叶绿素(mg/L) 14.03±12.51 氨氮(mg/L)
COD
27.15±9.61 透明度(m)
现状的原因分析
于桥水库上游及周边地区的污染加剧 于桥水库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水库中鱼类种群结构不合理
第七页,共9页。
生态修复措施探讨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联合截污治污 继续深入调查分析水库现状 逐步调整库中鱼类种群比例,探讨以鱼净水的
生态治理长效方案(围栏围隔实验)
第八页,共9页。
谢谢大家
第五页,共9页。
平均值
1.85±0.53 0.41±0.12
1.13 0.314±0.13 1.01±0.88
生物调查结果
于桥水库浮游植物
继续深入调查分析水库现状
于桥水库浮游动物
于桥水库浮游植物
于桥水库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常见种为顶棘藻,针杆藻,多甲藻,舟形藻,隐藻,腔球藻,盘星藻,席藻,颤藻,微囊藻等
生物量平均值为毫克/升 继续深入调查分析水库现状
其中6月至8月的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生物量平均值为毫克/升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联合截污治污
继于续桥深 水常入库调浮见查游分植种析水为库现状顶棘藻,针杆藻,多 常见种为无节幼体、多肢轮虫、
甲藻,舟形藻,隐藻,腔球藻 2009年于桥水库调查项目
天津市于桥水库俯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区域概况
于桥水库地处燕山山脉边缘地带的州河盆地,位于天津北部蓟县城东4公里处,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多功能水库,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时平均水深4.3米,表面高程21.6米,蓄水面积86.8平方公里,蓄水量为3.85亿立方米,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其来水主要由本流域地表径流汇水和引滦输水两部分组成(马丽丽etal.2009),自1983年引滦通水至今作为天津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已经服务了31年,服务总人口达627.17万人,占天津市饮用水源地供水量的70%左右(刘婧2010)。

材料和方法
1 现场采样
由于水库面积较大,为确保采集样点在空间分布上的代表性,对水库表面的采样点位进行了均一化布点,分别选取了:库心东、库中心、库心南、库心北、库心西及峰山南6个常规监测点位,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时间内,间隔14天采集一次样品。

2 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指标包括总氮、总磷以及正磷酸,所涉及项目有项目监测及分析方法分别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魏复盛etal.20021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进行。

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室分析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监测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

结果和讨论
1 ph值变化分析
于桥水库整体属于弱碱性水体,常年ph值在8.5左右,这同水库周边土壤中盐基离子组成密切相关。

在时间上,水库酸碱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近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水库在上一年11月份至下一年度的12月份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并在汛期来临之前达到最峰值,而后逐渐下降直至来年1月。

水库这样的变化趋势主要是收到上游及周边来水及库中浮游生物作用的影响,由于汛期大量养分的汇入,加之事宜的光热条件,致使水体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促使水中的碳酸不断分解,造成了ph值不断增加,而冬季ph的峰值则主要受到上游来水影响,这一点通过同一时期果河桥监测断面ph背景予以佐证。

2 于桥水库总磷变化分析
近几年,于桥水库总磷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2011年,2012年2年全年平均浓度达到0.04mg/l,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预警限制(0.035mg/l)。

在季节变化,水库总磷浓度变化明显,冬季普遍较低,春季缓慢上升,夏季达到峰值(2012年达到了0.06mg/l),进入秋季总磷浓度则逐渐降低。

tp总的变化趋势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这样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主要由于汛期外部汇水影响,暴雨过程中,大量泥沙及可溶性养分随地表径流沿坑塘沟渠汇入水库,这是汛期水库总磷上升根本原因。

3 正磷酸盐变化分析
近三年,在1-2月份果河桥来水磷酸盐浓度在0.25mg/l左右,因此在这一期间,水库正磷酸盐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后由于来水正磷酸盐浓度降低,加之温度上升后造成的藻类繁殖,消耗了水体中正磷酸盐,因此在这一时期正磷酸盐呈现降低的趋势;4-5月份水库磷酸盐浓度达到又一峰值,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藻类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不仅藻类生长迅速,而且死亡,分解速度也快,加之外部来水在这一时期磷酸盐浓度有所增加,共同导致了这一时期磷酸盐浓度的上升;进入汛期至入秋期间,由于低tp浓度的引滦水不断输入及水库向天津的输水而发生的库水交换,以及藻类生长速度的明显减缓和藻类种属生长的季节交替等原因,
致使磷酸盐浓度不断降低,入冬后藻类大量死亡,对于磷酸盐的消耗减少,水体中磷酸盐不断富集造成其浓度不断上升直至来年春季。

4 总氮变化分析
近年来,于桥水库总氮上升趋势明显,尤其在2012年,全年平均浓度达到2.99mg/l,是三类水体(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限值的近3倍。

相对于磷素而言,氮具有更高的迁移性,造成之一情况主要和近年来水库上游污染加剧密切相关。

在季节上变化上,若不考虑2012年8-9月期间总氮异常值,总氮浓度变化呈现了出了冬季至春季的上升趋势,以及进入汛期后的下降趋势,前者主要受到外部调水影响,再次期间大量浓度较低的上游来水,对水库中相对较高的总氮起到了一定稀释作用,而后总氮的下降,则主要是由于藻类等富有生物对水体中速效氮的不断消耗,随着汛期的到来,大量不同形态的氮素汇入于桥水库,造成了水库总氮水平在这一期间的上升。

在上游及水库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于桥水库水质受到严重威胁,总氮、总磷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部来水贡献了水库的主要氮素负荷,而本地流域则是水库磷素负荷的主要来源。

从季节变化角度:汛期是水库养分富集的高发期,这一期间水库水质较为敏感,适宜的温度、ph值,加之这一时期往往为非调水期,造成了水库整体流动性下降,都为藻类的爆发构成隐患,因此采取工程及养分管理措施,控制汛期水库养分的负荷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水库富营养化中的限制性因子磷的控制。

同时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优选针对水库的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针对水库水质的管理手段,提高政策制定的客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