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唐宋辽金古建筑汇总

合集下载

2019电大《地域文化》形考1-5答案

2019电大《地域文化》形考1-5答案

太原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是现存中国最大之佛殿,为辽金建筑。

(对)叔虞死后传子燮父,因地邻晋水,改国名为晋。

(对)太原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玄楼阁是现存唯一的辽代建筑模型。

(错)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

(对)山西也别称为三晋。

(对)据《舆地广记》载,东汉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

(错)大同善化寺是现存最完整的辽金古建筑群。

(对)李渊以李世民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之名始于此。

(错)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

(对)嘉祐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但是以“并州”称呼太原的习惯却保留至今。

(对)“太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

(错)西汉时,并州始治晋阳,建安十八年(213)并入冀州。

(错)山西,顾名思义,意为大山之西,即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对)在战国时代,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为当时晋国的封地。

(错)晋国极盛时,疆域有今山西大部地区、河北西南部、河北北部和陕西的一角。

(错)春秋后期晋国六卿逐渐强大,国力日渐削弱。

(对)大同晋祠圣母殿是现存古建筑殿宇围廊之最早实例,用减柱法营造,手法精熟,殿面宽敞,系宋建代表作。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西翼,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114°33′,北纬34°34′~40°43′。

(错)简称山西为“海西”。

(错)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对)朔州为历代兵家争战之地。

相传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筑马邑城池,置马邑县。

这里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关重镇。

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天下”之说。

(汉武蒙恬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

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中国寺庙100座(下)

中国寺庙100座(下)

音乐:高山流水E-mail文化传播网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迄今一千五百年来,少林寺屡兴屡废。

北周大象年间(580),曾改为涉山古寺,后复旧称。

隋代进行修茸。

唐代规模宏大。

此后荒废。

元代中兴。

民国后,因军阀混战,寺遭兵燹焚毁。

新中国成立后,屡加修缮,渐复旧观。

现有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众称毗卢阁)、法堂、地藏殿、白衣殿、达摩亭及方丈室、僧寮等建筑。

寺西北有"初祖庵",后殿称"面壁庵",,原有达摩面壁影石,现已毁。

寺西有塔林。

自唐代至清代,一千多年间少林寺僧人墓塔均建于此,是研究少林寺人物及历代有关墓塔建筑的重要实物。

67.亦武亦禅说少林-登封少林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座道场。

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传播初期最早的译经道场,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即由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

其后,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本汉文戒本--《僧袛戒心》,并立羯摩受戒,为我国佛教戒律之始。

此外,见于记载或相传在白马寺译经的,还有支娄迦识、安世高、竺佛朗、安玄、支曜、康孟祥、康巨、康僧铠、昙谛、竺法护、佛陀扇多等许多古代西域高僧、译经大师,大量经典的译述与流通,为中国佛教进入隋唐鼎盛时期,奠定了初步基础。

68.白马驼经迹有灵-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

该寺原为战国魏公子信凌君的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在此创修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火。

唐睿宗旧封相王时重建,延和元年(712)改名"大相国寺"。

北宋时规模扩大,成为皇家寺院。

明成化二十年(1484)改名崇法寺。

明末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寺院被毁。

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修,仍名"大相国寺"后又坏废。

干隆三十一年(1766)复修,规模远不及以前。

浅析山西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

浅析山西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

浅析山西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作者:李竟贤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2期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古建筑的意义不仅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

在历史长河中,古建筑的古砖青瓦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沉静,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雕梁画栋,飞沙走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记录着文明的足迹;钩心斗角,挑檐翘起,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智慧与勇气。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大木作;小木作;保护发展研究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12.0310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家对古建筑及历史文物的关注度空前高涨,我们应该在提升古建筑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对古建筑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从而合理保护利用身边的古建筑资源,不断思考、探索人类对于空间的理解、对于美的追求、对于信仰的表达等诸多问题,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真正树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我国古代建筑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山西作为全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美誉。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存古建筑共28027处,宋辽金之前的木结构建筑约占全国75%,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80%,3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八大辽构有3座在山西。

古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征能够形象地反映出我国不同时期匠人们的智慧以及审美观念,体现了古建筑“天人合一”思想理念。

古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审美观念,是共性和个性为一体的文化载体,我们通过对不同时期古建筑进行分析判断,可以理解其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进而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宋朝的历史建筑

宋朝的历史建筑

宋朝的历史建筑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繁荣的时期给予了一系列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代表了当时的工艺和建筑风格,同时也记录了宋朝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特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宋朝的历史建筑。

一、汴京汴京是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在汴京,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观楼、彭城王府和招隐桥。

大观楼是汴京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

它是一座高大的楼阁,供皇帝观看汴京全景和重要仪式。

大观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特点,形成了宋朝建筑的独特风格。

彭城王府则是北宋时期皇族的住所,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群。

其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的审美趋势。

彭城王府是当时皇族生活、政务和宴会的中心,展现了宋朝王族的地位与财富。

招隐桥是连接大观楼和彭城王府的一座桥梁,是汴京的地标之一。

这座桥的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桥面上铺满了石板,两旁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招隐桥见证了汴京的繁荣与辉煌,也是宋朝建筑工艺的杰作。

二、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建于北宋时期,灵隐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宋朝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

灵隐寺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宋朝建筑的特点,建筑物多以木结构为主体,参差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

寺内的大雄宝殿和藏经阁都是以木雕为主要装饰,展现了宋朝木雕工艺的精湛技艺。

寺庙周围环境幽静,山水融为一体,别具一格。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灵隐寺写下了《题灵隐寺壁》一诗,描述了这里的美景和寺庙的庄严。

三、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之一,也是一座以山水为背景的历史建筑群。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在宋朝时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扩建。

在宋朝时期,武当山成为道教修炼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寺庙、道观和修道院遍布山区,建筑风格注重自然和谐,融合了山水和建筑的特点。

武当山最著名的建筑是宝穴宫,它是在宋真宗时期重建的。

【AT】70张图看尽中国5000年建筑史(附梁思成珍贵手稿)

【AT】70张图看尽中国5000年建筑史(附梁思成珍贵手稿)

【AT】70张图看尽中国5000年建筑史(附梁思成珍贵手稿)点击“此处”了解地下空间开发会议详情与此同时,夏朝的建筑还有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建造城池与开凿沟洫。

城池有御敌护城之作用,沟洫有给水排水之功能,实为现代化城市之先驱。

夏代二里头宫殿复原图烟台发现夏代村落遗址陕北清涧发现商代建筑群周代建筑(含春秋战国)西周建筑易经使用瓦,建筑中使用木结构和封闭式的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的特点。

种种迹象表明,在后世逐渐完善起来的中国古建筑的特征至少在西周时期易经具有雏形了。

成书于春秋末叶的《考工记》,追述了周代营造制度。

书中记载,营造都城的时候,要规划成方形,每个方向长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中纵横垂直交错九条达到,城内左边(东部)为太庙,右边(西部)为社稷坛,前面(南部)为皇城,后面(北部)为集市。

这些记述对西汉以后各朝代(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工技》中描述的周代王城规划岐山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复原鸟瞰图齐长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

秦汉建筑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末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

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

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包头秦长城遗址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汉代,绿釉陶望楼魏晋南北朝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

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中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晋北辽金佛教建筑巡礼

晋北辽金佛教建筑巡礼

这说 明华严寺 曾采用 “ 两阁夹一 殿 ”的建筑形式 。这种布局是辽 代寺院 的典型形式 ,这尚需进一
步研究 。
度 平滑 ,出檐 12 ,檐柱 从左 .米 右次 间升起至殿角 ,升高显著 , 增加 了殿宇的雄伟气魄。殿 内外
之后北方 的少数 民族政权 一一辽
金反而继承 了唐朝遗风 ,继续着 唐 朝建 筑 的简 约朴 实风 格 。此 殿体形雄浑 ,出檐极远 ,殿顶平
镇 ,曾创 有 闻 名中 外 的云 冈 石 窟。辽金之时 ,更因是草原游牧 文化 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的桥 头
堡 ,更 使 佛教 呈 现 出不 同 的 特
色 ,目前所遗存的佛寺建筑多 有
鲜 明民族风格 。
普查了中国各地 的文化 史迹 。成 果有 《 支那建筑 史 》、 《 支那佛
教史迹 》等。其中一些学者选择 了与辽金 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课 题 ,如关野 贞 、竹 岛卓一的 《 辽
从 此期 的 建筑 来 看 ,外 观 上仍 然继承并发展 了唐代建筑风格 , 梁架结构和斗棋做法虽有一定 的
变化 ,但从建筑整体形象上却保 持着相 当的稳定性 ,变化最大 的 是室内空问在柱位的减少和 移位 中获得 了流畅的室内空间效 果。 以现代 空间设计原则来看 ,中国 古建筑在其厚重的屋面下 已无空 间可言,除 了城市和建筑群体布 局 、以及园林 还可以用现代空间 法则来注释。中国传 统建筑是以
建 筑结 构 未

成熟


借鉴
繁衍

衰 落之
见大 的 进 步

而 装饰 日趋 繁 缛筑

用 材 日见 浪费
不得 不 说 是 中国

体 系 大 致处 于 创 造阶段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代表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 宫殿遗址: 面积
比一号小,同样也是 门、堂、回廊的布局, 说明庭院布局在夏到 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 的常规布局方式,中 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 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3、斗拱的演进


柱枋规格化
人字拱盛行

昂的出现
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581年~1279年)

一、 隋、唐
(581年~907年)
1、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的城市
◆都城:隋大兴 城
(唐长安 城)
采用里坊制, 严整宏大的繁荣大 都市。日本的平城 京、平安京规划都 受到唐长安的影响。
新型建材----瓦的出现和使用;
出现四合院建筑
代表实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陕西扶凤召陈遗址(复原)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实现了建筑的升级; 瓦保护了屋顶,同时也助推了木构架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前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二、细石器时代---巨石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三、聚落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防御观念——城市孕育萌生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唐代建筑有哪些

唐代建筑有哪些

唐代建筑有哪些唐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经典之一。

在唐朝,建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创新,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唐代建筑不仅在中国,还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代表性的唐代建筑。

第一大节:宏伟的宫殿和寺庙在唐朝,宫殿和寺庙是建筑的重点。

其中最著名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是大明宫。

大明宫是唐太宗时期修建的,占地面积庞大,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

宫内有无数庭院、大殿、房屋,每座建筑都精心设计,独具特色。

除了大明宫,还有其他宫殿和寺庙也是唐代建筑的代表,如净土宗的法门寺和北禅寺。

这些建筑以严谨的布局、精致的雕刻和富有装饰性的壁画闻名。

它们不仅展示了唐代建筑师的创新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第二大节:独特的园林和庭院唐代建筑注重庭院的布局和园林的设计,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陶渊明的岳阳楼。

岳阳楼以其精巧的建筑结构、翠绿的植被和美丽的湖泊而闻名。

它展示了唐代建筑师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除了岳阳楼,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园林和庭院,如颐和园和丽水湖。

它们在规模、布局和装饰方面都独具特色,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这些园林和庭院的设计与唐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充分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大节:石刻艺术与洛阳龙门石窟在唐代,石刻艺术达到了巅峰,最有名的代表就是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的一处著名佛教石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展示了唐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想象力。

洛阳龙门石窟中的石刻艺术不仅塑造精湛、栩栩如生,而且图案精美、布局合理。

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世俗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这些石刻和壁画体现了唐代艺术家对细节的精心关注和对美的追求,令人赞叹不已。

总结:唐代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宏伟的宫殿和寺庙、独特的园林和庭院以及精湛的石刻艺术,无不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独到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存唐宋辽金古建筑汇总
唐代建筑:
五台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山西省五台县
五台佛光寺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山西省五台县
芮城广仁王庙山西省芮城县据建筑风格断为唐代
平顺天台庵山西省平顺县据建筑风格断为唐代
正定开元寺钟楼河北省正定县时代有争议
五代建筑:
平顺大云院大佛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山西省平顺县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山西省平遥县
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山西省平顺县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河北省正定县
辽代建筑: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辽应历十六年(966年)河北省涞源县
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辽统和二年(984年)天津市蓟县义县奉国寺大殿辽开泰九年(1020年)辽宁省义县
新城开善寺大雄宝殿河北省高碑店市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重熙七年(1038年)山西省大同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清宁二年(1056年)山西省应县
北宋建筑:
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福建省福州市
太原晋祠圣母殿山西省太原市
长治故驿崇教寺大佛殿山西省长治市
长治正觉寺后殿山西省长治市
长子法兴寺圆觉殿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山西省长子县
长子崇庆寺千佛殿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山西省长子县
平遥慈相寺正殿山西省平遥县
泽州府城玉皇庙玉皇殿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山西省泽州县
晋城二仙庙正殿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青莲寺释迦殿、观音阁、地藏阁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岱庙天齐殿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北义城玉皇庙玉皇殿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周村东岳庙正殿、拜亭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山西省泽州县泽州西顿济渎庙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高都景德寺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山西省泽州县
陵川南吉祥寺过殿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北吉祥寺前殿、中殿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小会岭二仙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
平顺县龙门寺大雄宝殿山西省平顺县
平顺九天圣母庙圣母殿山西省平顺县
平顺佛头寺山西省平顺县
阳泉关王庙正殿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山西省阳泉市
武乡大云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武乡县
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潞城市
芮城城隍庙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山西省芮城县
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游仙寺毗卢殿北宋淳化年间山西省高平市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河北省正定县
寿阳普光寺正殿山西省寿阳县
忻州金洞寺转角殿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山西省忻州市
太谷安禅寺藏经殿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山西省太谷县
祁县兴梵寺大雄宝殿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山西省祁县
定襄关王庙无梁殿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山西省定襄县
乡宁寿圣寺正殿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山西省乡宁县
济源济渎庙寝宫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河南省济源市
登封初祖庵大殿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 河南省登封市
韩城司马迁祠献殿、寝宫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陕西省韩城市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浙江省宁波市
肇庆梅庵广东省肇庆市
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福建莆田市
金代建筑:
五台佛光寺文殊殿山西省五台县
五台延庆寺大佛殿山西省五台县
太原晋祠献殿山西省太原市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山西省大同市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山西省朔州市
沁县大云院正殿山西省沁县
汾阳太符观大殿金承安五年(1200年)山西省汾阳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