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有色冶炼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新工艺

科技成果——有色冶炼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新工艺

科技成果——有色冶炼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新工艺适用范围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废水、矿山酸性重金属废水、电镀、化工等行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

技术原理生物制剂是以硫杆菌为主的复合特异功能菌群在非平衡生长(缺乏氮、氧、磷、硫)条件下大规模培养形成的代谢产物与某种无机化合物复配,形成的一种带有大量羟基、巯基、羧基、氨基等功能基团的聚合物,使用过程无需进行分离纯化,也不需外加营养源。

生物制剂在低pH条件下呈胶体粒子状态存在,富含羟基基团,其中氧原子有两个未共用的电子对占据两个sp3杂化轨道,可与金属离子Cu2+、Pb2+、Zn2+、Hg2+、Cd2+成键形成生物配合体。

生物制剂可通过对金属离子的络合配位,并形成溶度积非常小的、含有多种元素的非晶态的化合物,从而使重金属离子高效脱除。

脱钙剂中的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晶体。

生物制剂与重金属配合后经水解形成的非晶态絮状沉淀,可作为碳酸钙沉淀晶种,有助于渣水分离,使出水水质稳定。

工艺流程重金属废水经收集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及水量均化,均化后的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配合反应池,在配合反应池中加入生物制剂发生配合反应;在水解反应池中加入碱液调节体系pH值至9左右,使生物制剂与重金属形成的络合物形成颗粒沉淀;然后根据需要在脱钙反应池中加入脱钙剂协同脱钙;最后在絮凝反应池内加入PAM发生絮凝作用后进入沉淀池实现固液分离,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至清水池,清水池出水经硫酸调节至6-9后达标外排或回用。

沉淀池的底流由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自流至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回收或安全处置。

主要技术指标(1)药剂投加量生物制剂:液体,密度1.30kg/L,投加量为(0.3-0.7)×总金属离子浓度(mg/L);碱:浓度约为30%,投加量与废水pH值有关;絮凝剂:浓度约为0.1%,投加量2-4g/m3废水;脱钙剂投加量和待脱除的钙离子浓度有关,以摩尔比1:1投加;浓硫酸:浓度为98%;投加量为10-20g/m3废水。

科技成果——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及装备

科技成果——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及装备

科技成果——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
用技术及装备
适用行业电子电镀、有色矿冶等行业含重金属废水
技术开发单位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电子电镀、有色矿冶等行业含重金属废水,该技术以自主开发的环境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强化吸附为核心,可独立用于电子、电镀、有色、矿冶等行业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也可与现有的膜分离技术、化学沉淀、絮凝沉淀、电化学技术、好氧/厌氧生化技术等工艺进行耦合,解决这些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膜浓液、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等问题)。

成果简介
本技术利用纳米颗粒优异的重金属深度处理性能,采用创新的环境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开发以新材料强化吸附为核心的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集成工艺及装置,选择性深度去除废水中铅、铬、铜、镍、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出水可满足最新提标减排要求,并可实现重金属和水资源回用。

技术效果
本技术建立了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及装备,经过处理后废水回用率>90%,重金属等指标全面达到国内最严格的太湖流域排放标准。

应用情况
与本技术相关的示范工程情况如表所示
市场前景
本技术采用创新的高性能环境纳米复合材料,突破了纳米吸附材料工程化应用的瓶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新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新技术,突破了络合态重金属高效去除、微量重金属深度去除、重金属与水资源回用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电子电镀、有色、矿采等行业重金属废水提标减排、促进重金属污染控制、保障受纳水体水质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重金属废水处理办法

重金属废水处理办法

精心整理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综述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坑内排水,选矿厂尾矿排水,废石场淋浸水,有色金属冶炼厂除尘排水,有色金属加工厂酸洗水。

电镀厂镀件洗涤水,钢铁厂酸洗排水,以及电解、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工业废水。

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领域,重金属主要指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锌(Zn)、钴(Co)、镍(Ni)等重金属1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进展1.1沉淀法a.氢氧化物沉淀法.往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碱性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通过过滤予以分离。

氢氧化物沉淀法包括分步沉淀法和一次沉淀法两种。

应知道最适宜的pH值和处理后残品在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此法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共沉现象、络合现象对金属沉淀的影响。

b.硫化物沉淀法.将重金属废水pH值凋节为一定碱性后,再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硫化钠或硫化钾等硫化物,或者直接通人硫化氢气体,使重金属离子同硫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然后被过滤分离。

Cd>Hg>Ag>Ca>Bi>Cu>Sb>sn>Ph>Zn>Ni>Co>Fe>As>Ti>Mn.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易与S2一形成硫化物,其溶解度也越小,处理起来越容易。

硫化物沉淀在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胶体,给分离带来困难。

硫化物沉淀法也有不足之处,比方说硫化物结晶比较细小,难以沉降,因而应用也不是很广。

c.还原一沉淀法.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者价态较低的金属离子,先将金属过滤收集,然后再往处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还原态的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收集。

铜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该法也常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

较常使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铁粉等。

d.絮凝浮选沉淀法.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小胶体颗粒稳定性变差,聚集形成大颗粒胶体物质,最终通过重力作用沉淀下来。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技术
2024-01-05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目 录
• 深度过滤技术概述 • 深度过滤技术的处理过程 • 深度过滤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深度过滤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 结论
01
深度过滤技术概述
深度过滤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深度过滤技术的定义
深度过滤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高级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 污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深度过滤技术的处理过程
悬浮物去除
悬浮物去除是深度过滤技术中的基础 步骤,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 过滤等,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纤 维物、藻类等物质去除。
悬浮物去除的目的是提高水质透明度 ,减少悬浮物对管道和设备的堵塞, 以及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是深度过滤技术中 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吸附、离子交 换、化学氧化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溶 解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 质。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污水处 理技术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A
B
C
D
环保意识提升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 污水处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推动着污 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资源回收利用
未来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 ,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生化过滤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 氨氮等污染物。
深度过滤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工业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 采用深度过滤技术进行去除,以 满足排放标准。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化学沉淀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其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容易沉淀出来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物质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

例如,向废水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铅和汞等重金属离子。

2. 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藻土、矾土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 电解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电解作用,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或氢氧化物沉淀。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电极和电解液,并且需要一定的电力支持。

4. 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树脂上,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

5. 生物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处理含有较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适用的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确保处理后的废水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废水的回收和利用、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无毒替代物质等方法,从源头上减少废水中重金属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金属清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金属清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金属清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沉淀-过滤:将金属清洗废水经过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这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的组合来实现。

首先,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如铁盐或铝盐)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沉淀下来。

然后,将沉淀后的废水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进一步去除残留的固体物质。

2. 调节pH值:金属清洗废水通常具有较低或较高的pH值,这可能会对后续处理步骤造成影响。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适宜的范围。

这可以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物质来实现,以便使废水的pH值在理想范围内。

3. 重金属去除:金属清洗废水通常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如铜、镍、锌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体都具有毒性。

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这些重金属离子。

常见的方法包括离子交换、电解沉积、化学沉淀和膜过滤等。

4. 活性炭吸附:金属清洗废水中可能存在有机物污染物,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有机物对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去除这些有机物。

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有机物会被吸附在活性炭颗粒上,从而净化废水。

5. 生物处理:对于含有较高浓度有机物的金属清洗废水,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

这通常涉及使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

生物处理通常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取决于废水的特性。

6. 消毒:最后一步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臭氧处理、氯处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金属清洗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可能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的处理步骤和方法可以根据废水的成分和目标排放标准进行调整。

1。

重金属废水污染及治理技术

重金属废水污染及治理技术

重金属废水污染及治理技术摘要:在目前的生产生活中,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节能减排是现在各行各业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目前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是人们首要需要研究治理的课题之一。

本文主要是对重金属废水污染的程度、现状以及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治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处理;污染引言:重金属是指汞、铬、铅等具有生物毒性的元素物质,他们多以物理或化学形态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当中,在环境中慢慢的累积会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由于采矿事业的发展,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逐渐的加剧,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的治理,也逐步成为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

人们在不断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废水进行治理,恢复被污染的水体。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工业废物的排放和治理不及时导致了重金属物质的污染超标。

重金属物质极难消解,当其在水体中过度堆积的时候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进而影响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系统都造成严重的破坏。

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安全。

在矿产、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等多个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和污染,这些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重金属废水的排放会污染整个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还有自然源,如岩石风化的碎屑产物可能含有重金属物质,通过自然途径进入水体中,可能会加剧水体的重金属污染。

当人类通过各种渠道过度摄入重金属后,会导致畸形、肾脏受损、动脉硬化等等健康问题。

目前,婴幼儿的畸形、儿童砷中毒、铅汞中毒等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都表明重金属废水污染会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必须要对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通过合理的方案,采取高科技的技术水平,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恢复水体的安全和清澈,保证人类的生命安全。

二、重金属污水处理的技术发展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化学法,二是物理法,三是生物法。

含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含铅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铅离子的废水。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处理含铅废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含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处理含铅废水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废水经过初步的过滤和调节,以便进一步的处理。

首先,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通过过滤装置进行分离。

然后,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一般采用中性化处理,使其接近中性。

这样可以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二、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处理含铅废水中铅离子的常用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铅离子与药剂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钠、硫化钠等。

这些药剂与铅离子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物具有较高的密度,可以很容易地被分离出来。

三、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处理含铅废水中残余铅离子的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废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废水中的铅离子与树脂中的其他离子发生交换。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废水中的铅离子去除。

离子交换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可以使废水中的铅离子浓度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四、吸附剂吸附吸附剂吸附是处理含铅废水中微量铅离子的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废水通过吸附塔,废水中的微量铅离子被吸附剂吸附。

吸附剂一般是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材料,例如活性炭。

吸附剂吸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微量铅离子降低到极低的水平。

五、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废水经过多次过滤和反应,以保证废水的质量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电解沉积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六、废水回用或排放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选择回用或排放。

如果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再利用的要求,可以将其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洗涤水等。

如果废水无法回用,可以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然后将废水排放到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整理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一、技术名称
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及装备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电子电镀、有色矿冶等行业含重金属废水,该技术以自主开发的环境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强化吸附为核心,可独立用于电子、电镀、有色、矿冶等行业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也可与现有的膜分离技术、化学沉淀、絮凝沉淀、电化学技术、好氧/厌氧生化技术等工艺进行耦合,解决这些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膜浓液、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等问题)
三、技术内容
本技术利用纳米颗粒优异的重金属深度处理性能,采用创新的环境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开发以新材料强化吸附为核心的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集成工艺及装置,选择性深度去除废水中铅、铬、铜、镍、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出水可满足最新提标减排要求,并可实现重金属和水资源回用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建立了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及装备,经过处理后废水回用率90%,重金属等指标全面达到国内最严格的太湖流域排放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