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贺贫课件

合集下载

16 叔向贺贫_课件

16 叔向贺贫_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16.叔向贺贫《国语》板块:教学设计—课件简介:左丘明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人说他姓丘,名明,因其父曾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可见孔子把他引为同道。

汉代史家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多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而且,《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简介:《国语》读准字音卿( ) 卒() 狄( )桓( ) 贿() 郤( ) 绛( ) 栾( )qīng zú dí huán huì xì jiàng luán课文翻译叔向去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得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

延及桓子时,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叔向贺贫》ppt课件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叔向贺贫》ppt课件
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就在国内非常奢侈;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最后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 地方被灭掉了。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氏八个人,其中五个大夫, 三个卿,他们的势力够大了,
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 有德行的缘故啊。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我认为你能够行他的道德了, 所以表示祝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
如果你不忧虑道德的不曾建树,却担心财富不足,
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要表示哀悼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祝贺你呢?"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贫

关于作者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 的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 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 《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 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 《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普遍看 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 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 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 而成。
整体感知
一、疏通文义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 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 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宣子说:“我只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卿所应得的财富, 没有什么可以和卿大夫们交往的,我因此发愁,你却祝贺 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田产,他的居室里没 有(齐全的)祭器;

语文九年级下册《叔向贺贫课件》课件

语文九年级下册《叔向贺贫课件》课件
叔向贺贫
国语简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 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 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
(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
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
特点。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
那个郤昭子,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 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
恃其富宠,以泰于国;恃:依仗。泰:过分。
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就在国内 非常奢侈;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最后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 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
不仅我本人独自承受(你的教诲),自 先祖桓叔以后的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恩 德。"

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
应该“忧德之不建”, 而不应“患货之不足”。

小结:
本文记录了叔向和韩宣子之间的 一段对话,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身,不要片 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这样他使晋国 行事合乎正道。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依法而行,没有弊病,因此避免了祸患。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等传到桓子时,他骄慢放纵,奢侈无度, 贪得无厌, 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忽略法制,任意行事,囤积财物,从而 取利,应当遭到祸难。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田产,他 的居室里没有(齐全的)祭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宣:宣扬,发扬。
可是他能够发扬美德,执行法制,美名传播于 诸侯各国。

叔向贺贫优质实用课件

叔向贺贫优质实用课件
古义 古代军队编制,春秋时百人为一卒。 无一卒之田 今义 士兵。 古义 宣扬,传播。 今义 超越 跨越。 使越于诸侯
②古今异义
行刑不疚 古义 病。 今义 负疚,内疚。 今义 与真相对。 假贷居贿 古义 借。 今义 死亡。 古义 逃亡。 以亡于楚 古义 周制,诸侯大国三军编制。 其家半三军 今义 指海、陆、空军。
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人同情他们, 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啊。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我认为你能够行 他的道德了,所以表示祝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
如果你不忧虑道德的不曾建树,却担心 财富不足,
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要表示哀悼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祝贺你呢?"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 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 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 灭(前453年)。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 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 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 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 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 是左丘明,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 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 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 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 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 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 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 工汇编而成。
叔向贺贫
《国 语》
导入
这世上做发财梦的为数不少,可希望自 己贫穷的恐怕没一个。我不敢说贫穷是万恶 之源,但我知道贫穷确实让很多人过得不爽。 因为贫穷而无钱治病,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 因为贫穷而了无生趣……贫穷,实在不是什 么好事。但竟有祝贺贫穷的人,今天就让咱 们学习这篇《叔向贺贫》。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 叔向贺贫课件 (新版)语文版(1)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 叔向贺贫课件 (新版)语文版(1)

2.一词多义辨析 吾有卿之名(助词,的)
(1)之 叔向贺之(代词,宣子) 莫之哀也(助词,无意义)
(2)以 吾是以忧(介词,因为) 以免于难(连词,因而)
(3)朝 一朝而灭(名词,早晨) 其身尸于朝(名词,朝堂)
3.词类活用解释 其身尸于朝 活用词语:尸 解释:名词作动词,以尸体示众。
4.古今异义区分 (1)而无其.实.
16 叔向贺贫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行刑不疚.(jiù) 灭于绛.(jiàng) 2.读准多音字
(1)稽.首:qǐ
桓.子(huán) 居贿.(huì)
郤.昭子(xì)
其他读音:jī
组词:无稽之谈
(2)免于难.:nàn 其他读音:nán
组词:困难
3.找出通假字
而离桓之罪 离通罹 意思:遭逢。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骄泰:骄恣放纵。 (2)略则行志:犯法,随意志行事。 (3)假贷居贿:借助放贷,储积财物。 (4)不疚:没有弊病。 (5)嘉:赞美。 (6)专承:独自承受。
古义:卿的财产。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将吊.不暇
古义:悲伤,怜悯。 今义义:胸怀;怀念。
三、作家作品 《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载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 鲁等国君臣的言论为主,可与《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 之称。

叔向贺贫课件

叔向贺贫课件
ERA
人物塑造
叔向
智者形象,善于思考,勇于直谏 ,不畏权势。
祁奚
贤者形象,知人善任,不计前嫌 ,以国家利益为重。
韩起
贪婪形象,贪图富贵,不择手段 。
情节安排
01 情节紧凑,通过叔向贺贫的故事,展现了古代社 会的贫富差距和道德观念。
02 情节跌宕起伏,通过祁奚的贤明和韩起的贪婪,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叔向得知晋国贵族栾伯骄奢淫逸,家 中财富无数,而自己的好友叔鱼却生 活贫困。
叔向认为贫困不是坏事,反而能够激 励人们努力奋斗,因此决定去祝贺叔 鱼贫困。
故事发展
01
叔向来到叔鱼家中,看到破败的景象,却仍然面带笑容地向叔 鱼祝贺他贫困。
02
叔鱼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解,询问叔向为何要祝贺他贫困。
叔向解释说,贫困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且他相信
03
叔鱼有足够的才能和智慧来摆脱贫困。
故事高潮
叔鱼听到叔向的解释后,感到非常感动和振奋。
叔鱼表示自己会努力奋斗,争取早日摆脱贫困, 并感谢叔向对他的鼓励和帮助。
叔向也表示自己会一直支持叔鱼,帮助他实现自 己的梦想。
故事结局
01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叔鱼终于摆脱了贫困,成为 了一名富有的商人。
02
叔向看到自己的好友取得了成功,感到非常欣慰和 高兴。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弘扬社会正气
叔向贺贫的故事传递了社会正气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贫 困和不公时,坚守道德原则,勇于担当责任。这种社会正气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促进公平正义
叔向贺贫的故事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 的权益。这种关注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减少贫 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叔向贺贫课件说课讲解

叔向贺贫课件说课讲解
▪ 叔向结合晋国的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衰史, 从正反两个方面用事例阐述了应该“忧德之不 建”,而不应该“患货之不足”的观点,认为 贪欲无尽、骄泰奢侈将导致大祸临头,而勤于 修德、安于贫穷则可保身长久平安。
从做人的角度谈谈 自己获得的体会。
小结:
本文记录了叔向和韩宣子之间的 一段对话,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身,不要片 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田产,他 的居室里没有(齐全的)祭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宣:宣扬,发扬。
可是他能够发扬美德,执行法制,美名传播于 诸侯各国。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正:使---合乎正道。
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这样他使晋国 行事合乎正道。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最后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 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氏八个人,其 中五个大夫,三个卿,他们的势力够 大了,
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人同情他们, 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啊。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不仅我本人独自承受(你的教诲),自 先祖桓叔以后的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恩 德。"
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
应该“忧德之不建”, 而不应“患货之不 足”。
贫穷本不是好事,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是 什么,他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 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说明问题的关键不 在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人应该俭以养 德,德以持身,不要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课件(2019春,下册):9语语文 16.叔向贺贫

课件(2019春,下册):9语语文 16.叔向贺贫
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服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 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此免于弑君之难。
原文:
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
以没其身。桓之行,免于难,而离桓之罪,凭这一 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 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 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 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部分来自《点拨》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因此,因而
凭借 认为
吾以为能其德矣
部分来自《点拨》
2.于:其身尸于朝 以亡于楚 到

3.之: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 的 叔向贺之 代词,指韩宣子
何贺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而患货之不足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部分来自《点拨》
(二)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宣其德行。 2.倒装句 吾是以忧 。“吾以是忧”的倒装句。 何贺之有?宾语前置句, “何……”是“有”的 宾语,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 省略主语“栾武子”
来自《点拨》
文选自《国语•晋语》,《晋语》共九卷,起于晋武公, 终于智襄子,记事较详,文学性较强。题目为编者所加。 春秋后期,晋国进入卿大夫争权的阶段,这种局面一直发 展到春秋末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大夫叔向拜见晋
国执政大夫韩宣子,宣子正在为贫困而忧愁,叔向却向他
祝贺。在卿大夫向君王夺权与卿大夫倾轧纷争的形势下, 如何保全自身与家族呢?叔向自有他的远见。叔向对韩宣
中。”此后文学作品中常用“鸿雁”来代书信,成语有
“鸿雁传书”。
部分来自《点拨》
一 读一读字音
行刑不疚( jiù )
恃( shì ) 假贷居贿( hu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三)背景资料
• 本文选自《国语·晋语》。春秋后期的晋国是中原霸主, 但晋国国君较弱,大权都归于以“六卿”为首的贵族世 家。有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等家族, 轮流执掌政权。韩宣子就是韩氏家族的领袖。韩宣子执 政的时候,晋国的霸业已经进入衰落期,南方的吴国蠢 蠢欲动,齐国也有复兴之势。晋国内部贵族的争权夺利 日趋严重。一些巨室大族已经没落,国君无德无能。掌 权的卿大夫也只知道谋求自己家族的私利。韩氏在晋国 的势力本来不大,以前从未担任过最高执政官。韩宣子 能够执政,应是论资排辈和找平衡的结果。这样韩宣子 上台之后,不得不面对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家贫。韩 宣子对“家贫”耿耿于怀。甚至认为自己空有执政官的 名义,没有办法和其他贵族世家相提并论。为了劝谏他, 叔向就发表了本文这一名垂千古的言论。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八)作业布置
•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 2、有人不赞同叔向贺平的做法。认为一个人贫 穷并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对此你怎么看?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谢 谢!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一)导入新课
• 这世上做发财梦的为数不少,可希望自己贫 穷的恐怕没一个。我不敢说贫穷是万恶之源,但 我知道贫穷确实让很多人过得不爽。因为贫穷而 无钱治病,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因为贫穷而了 无生趣……贫穷,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但竟有祝 贺贫穷的人,今天就让咱们学习这篇《叔向贺 贫》。
③词类活用
以正晋国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安定。
其身尸于朝 名词作用作动词
以尸体示众。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六)精读课文 思考讨论:
(1)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应该“忧德之不建”,而不应“患货之 不足”。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六)精读课文 思考讨论:
①通假字 而离桓之罪 离通罹 遭逢
②古今异义 而无其实 其 古义 他们的,卿大夫的。
实 古义 指财富。 “其实” 今义 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无一卒之田 古义 古代军队编制,春秋时百人为一卒。
今义 士兵。
使越于诸侯 古义 宣扬,传播。
今义 超越 跨越。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二)作品简介
• 《国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 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君臣言论为主,可以与 《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之称。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 (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 国记事。所记事件大多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 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 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四)初读课文 正音 卿( 桓( 绛( 栾(
qīnɡ )卒(
zú )狄( huì )郤(
dí )
huán )贿( jiànɡ)稽( luán )
qǐ )弑(
xì ) shì )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五)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 掌握重点文言词
• (2)贫穷本不是好事,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 图是什么,他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 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 身,不要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叔向结合晋国的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衰史, 从正反两个方面用事例阐述了应该“忧德之不建”, 而不应该“患货之不足”的观点,认为贪欲无尽、骄 泰奢侈将导致大祸临头,而勤于修德、安于贫穷则可 保身长久平安。
叔向贺贫
《国 语》
备课 李志清
娄底三中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学习目标
• 1、了解有关《国语》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 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 2、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体会本文逐 层说理、对比论证的特点。(难点) • 3、认识俭以养德,德以持身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组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六)概括主旨
本文记叙了叔向向韩宣子提建议的过程,叔 向引用历史事实。阐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 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 可以转祸为福的道理。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七)板书设计
叔向贺贫 《国语》
宣子忧贫 叔向贺之 贫之可贺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栾武子──无异一卒之田 宣其德行──以正晋国 贫可贺 桓子──贪欲无艺 略则行志──以没其身 怀子──改桓之行 修武之德──离桓之罪 郤昭子──富半公室 恃其富宠──身尸于朝。 宣子稽首 嘉吾子之赐 富可忧 重建德
②古今异义
行刑不疚 古义 病。 今义 负疚,内疚。 今义 与真相对。 假贷居贿 古义 借。 以亡于楚 古义 逃亡。 今义 死亡。 其家半三军 古义 周制,诸侯大国三军编制。
今义 指海、陆、空军。
将吊不暇
古义 悲伤,怜悯。 今义 悬挂;祭奠死者或慰问 者的家属等。
初中语文组
娄底市第三中学
尚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