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荷载计算
脚手架验算公式

脚手架验算公式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为了提供工人施工时的安全作业空间而搭建的临时性结构。
脚手架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性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验算。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验算的公式和相关要点。
一、承载力计算公式脚手架的承载力计算是保证脚手架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脚手架的承载力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斜向荷载等。
以下为常用的脚手架承载力计算公式:1. 垂直荷载计算公式:垂直荷载即竖直方向上的荷载,通常由脚手架自身重量和操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荷载组成。
其计算公式如下:N = (G + Q) / A其中,N为垂直荷载,G为脚手架自重,Q为操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荷载,A为脚手架的横截面积。
2. 水平荷载计算公式:水平荷载是指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通常由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引起。
其计算公式如下:H = W × S × C其中,H为水平荷载,W为风荷载或地震荷载,S为脚手架的高度,C为荷载系数。
3. 斜向荷载计算公式:斜向荷载是指脚手架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斜向荷载,通常由斜向风荷载引起。
其计算公式如下:F = W × S × C × sinα其中,F为斜向荷载,W为风荷载,S为脚手架的高度,C为荷载系数,α为脚手架与水平方向夹角。
二、验算要点在进行脚手架验算时,除了要使用正确的计算公式,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材料强度的选择: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强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常用的脚手架材料有钢管、铝合金等,其强度必须经过相应的试验和验证。
2. 有效支撑点的确定:脚手架的有效支撑点要合理确定,以确保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需要进行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如倾覆稳定性分析等,以确定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4. 荷载系数的选择:荷载系数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需要充分考虑工地环境、气候条件、建筑高度等因素。
总结:脚手架验算是确保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的关键步骤。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方法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方法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为0.1248NG1= [0.1248+(1.50×1/2)×0.038/1.80]×42 = 5.907;(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NG2= 0.3×5×1.5×(0.8+0.2)/2 = 1.125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NG3= 0.15×5×1.5/2 = 0.562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NG4= 0.005×1.5×42 = 0.316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 =NG1+NG2+NG3+NG4= 7.91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3×0.8×1.5×2/2 = 3.6 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o= 0.45 kN/m2;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1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645;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0.7 ×0.45×1×0.645 = 0.203 kN/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1.4NQ= 1.2×7.91+ 1.4×3.6= 14.512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 1.2 NG +0.85×1.4NQ= 1.2×7.91+ 0.85×1.4×3.6= 13.776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为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203×1.5×1.82/10 = 0.118 kN.m;。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248kN/mN G1 = [0.1248+(1.50×2/2)×0.038/1.80]×23.00 = 3.606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2N G2= 0.35×6×1.5×(0.8+0.2)/2 = 1.654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kN/mN G3 = 0.14×6×1.5/2 = 0.63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2N G4 = 0.005×1.5×23 = 0.172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 G =N G1+N G2+N G3+N G4 = 6.063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 Q= 2×0.8×1.5×2/2 = 2.4 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 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 o = 0.3 kN/m2;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 z= 1 ;U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13;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 = 0.7 ×0.3×1×1.13 = 0.237 kN/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 G+1.4N Q= 1.2×6.063+ 1.4×2.4= 10.635 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 1.2 N G+0.85×1.4N Q= 1.2×6.063+ 0.85×1.4×2.4= 10.131 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为M w = 0.85 ×1.4W k L a h2/10 =0.850 ×1.4×0.237×1.5×1.82/10 = 0.137 kN.m;。
脚手架的计算和荷载计算

脚手架的计算和荷载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3=0.080kN/m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3=0.80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80=0.142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800=1.120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42+0.10×1.120)×1.5002=0.278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42+0.117×1.120)×1.5002=-0.327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327×106/5080.0=64.332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80=0.118kN/m活荷载标准值q2=0.8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118+0.990×0.800)×1500.04/(100×2.06×105×121900.0)=1.758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脚手架荷载计算

1、NG1K(一步一纵距自重×全高)(所有材料重力查表A.1)。 ①立杆。立杆长度为脚手架的步距h,因脚手架为双排,所以还要乘以2,再乘 以每米长钢管重量,就等于一步一纵距立杆的自重。 2h×自重=2×1.5×0.0384=0.1152KN ②大横杆。大横杆长度为脚手立杆纵距L,因脚手架里、外排各有一根大横杆, 所以乘以2,再乘以每米长的钢管重量。 2L×自重=2×1.5×0.0384=0.1152KN ③小横杆。脚手架每纵距一步内只有一根小横杆,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 小横杆伸出外排10cm,伸出内排35cm,双排脚手架宽度b,里排立杆距墙50cm。 0.1+b+0.35=1×(0.1+1.3+0.35)×0.0384=0.0672KN ④扣件。扣件个数为:一根小横杆上2个,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1个乘以2(双排 架),加上接长用扣件(立杆及大横杆按每6m用一个对接扣件) (h/6×2+L/6×2) [2+2+(h/6×2+L/6×2)]×0.015 =(2+2+1)×0.015=0.075KN ⑤合计每步架 NG1K=0.1152+0.1152+0.0672+0.075=0.373KN
对于山峰和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1.2—1所示,取A、C处的修正系 η 数 ηA 、 C 为1,AB间和BC间的修正系数按 η 的线性插值确定。
(2)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 =0.75~0.85; (3)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 =1.20~1.50
η
η
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η 一系数,按教材表采用,中间值按插入法求取;
n —脚手架排数。
1.2.4风振系数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材料。
在搭建脚手架时,承重支撑荷载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脚手架的承重支撑荷载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脚手架的自重:脚手架的自重是指搭建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的重量,包括钢管、钢板、连接件等。
计算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材料的密度和尺寸计算得出脚手架的自重。
2.施工荷载: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材料会在脚手架上施加额外的荷载。
这些荷载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例如,人员的荷载一般按照每平方米200公斤计算,设备和材料的荷载则根据其重量进行计算。
3.风荷载:脚手架在室外施工时还需要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风速和风向,以及脚手架的设计参数,可以通过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得出风荷载大小。
风荷载的计算需要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地基承载力: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
地基的承载力与工程所在地的土壤的类型和强度有关。
根据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出地基的承载力。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承重支撑荷载计算是确保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通过合理计算承重支撑荷载,可以确保脚手架的设计和搭建符合工程要求,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脚手架在使用中发生倒塌、坍塌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脚手架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承重支撑荷载的计算和评估。
只有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一建脚手架荷载计算

⑴荷载计算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查JGJ130—2001附录A表A—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标准值gK=0.1248KN/mq4=19.8×0.1248=2.47KN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冲压钢脚手板:0.30KN/m2)q1=0.30×1.5×1.05×2=0.95KN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1KN/mq2=0.11×1.5=0.165KN施工荷载标准值:(取结构活荷载标准值3KN/m2)q3=3×1.5×1.05=4.725KN安全网荷载标准值:0.02778KN/m2(按密目安全网每片规格ML-1.8×6.0m,重30Kg计算)q3=0.02778×1.5×19.8=0.83KNN=1.2×(2.47+0.95+0.165+0.83)+0.85×1.4×4.725/2=8.11KN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c.WO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GB50009-2001取1.27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背靠建筑物状况框架,脚手架状况全封闭计算立网的挡风系数:φ=1.2×0.002×0.0002×2/(0.002×0.002)=0.24立网传给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1.3×0.24=0.312ω。
:查GB50009-2001基本风压取0.6KN/m2立网传给脚手架的风荷载标准值:ωk=0.7×1.27×0.312×0.6=0.166KN/m2MW=0.85×1.4ωklah2/10=0.85×1.4×0.166×1.5×1.82/10=0.096KN·m⑶验算脚手架立杆稳性N/ψA+MW/W≤f式中:N=8.11KN A=489mm2 W=5080mm3 f=205N/mm2λ=kμh/ι=1.155×1.5×1800/15.8=197 查表4-37ψ=0.1868.11×103/(0.186×489)+0.096×106/5080=108.0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⑷脚手架挑梁强度验算①内力计算由于3m设一道挑梁,因此将N=8.11KN增加一倍,RA=(16.22×1.35+16.22×0.3)/1.57=17.05KNRB=16.22×2—17.05=15.39KNVB右=2×16.22=32.44KNMB=16.22×1.35+16.22×0.3=26.76KN.m(上部受弯)②挑梁受弯强度验算M/γW≤f式中:M=.26.76KN.m γ=1.05 W=237cm326.76×106/(1.05×237×103)=10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③挑梁抗剪强度验算τ=V/An≤fv式中:V=32.44KN An=35.578cm2 fv=120N/mm2τ=32.44×103/3557.8=9.1N/mm2<fv=120N/mm2 满足要求⑸锚环计算选用2根Φ20圆钢做锚环,钢筋截面面积A=314mm2①锚环强度验算δ=17.05×103/(2×314)=27N/mm2<[δ]=50N/mm2 满足要求②锚环长度计算l=4×17.05×103/(2πdτ)式中:d=20mm τ=2N/mm2l=4×17.05×103/(2×3.14×20×2)=271.4mm故取300mm为锚钩长度。
脚手架荷载计算

一、荷载计算1、箱梁荷载:箱梁钢筋砼每单位面积的自重:22.63 KN/m2取安全系数 r=1.2单位面积的自重为:F仁22.63 X 1.2=27.156 KN/m22、施工荷载:取 F2=1.4 X 2.5=3.5 KN/m2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F3=1.4 X 2.0=2.799 KN/m24、箱梁芯模:取 F4=1.2 X 1.5=1.799 KN/m25、木模板 (松木):取 F5=1.2 X 0.1=.119 KN/m2方木横梁容重:取 r=7.5 KN/m3方木纵梁容重:取 r=7.5 KN/m3二、底模强度计算箱梁底模采用木模板 (松木),板厚 t=15 mm ,方木背肋间距为 300 mm ,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 b=300 mm 平面木模板 (松木)。
1 、模板力学性能(1 )弹性模量 E=11000 MPa 。
(2)截面惯性矩:I=bh3/12=30 X 1.5人3/12=8.438 cm4(3)截面抵抗矩: W= bh2/6=30 X 1.5A2/6=11.25 cm3(4)截面积: A=bh=30 X 1.5=45 cm22 、模板受力计算(1 )底模板均布荷载: F= F1+F2+F3+F4=27.156+3.5+2.799+1.799=35.254 KN/m2 q=F X b=35.254 X.3=10.576 KN/m(2)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10.576 X .3A2/8=.119 KN.M(3) 弯拉应力:d =M/W=.119 X 10人3/11.25=10.57 MPa<[ <r ] =14.5 MPa木模板(松木)弯拉应力满足要求(4)挠度:从底模下方的背肋布置可知,木模板(松木)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f=0.677qL4/100EI=0.667 X 10.576 X .3A4/(100 X 11000 X 8.438)X 10A8=.615 mm<L/400=.75 mm木模板(松木)挠度满足要求三、横梁强度计算横梁为 10X10 cm 方木,跨径为 .9 m ,中对中间距为 .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