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

合集下载

隋唐五代的国号和帝系

隋唐五代的国号和帝系
五代政权表五代政权表国号时间创建者族属都城梁梁907923朱温汉汉开封唐唐923936李存勖沙陀洛阳晋晋936947石敬瑭沙陀开封汉汉947951刘知远沙陀开封周周951960郭威汉汉开封十国政权表十国政权表国号时间创建者国都灭于前蜀891925王建成都后唐吴892937杨行密广陵南唐吴越893978钱鏐杭州北宋闽893945王审知福州南唐楚896951马殷潭州南唐南汉905971刘隐番禺北宋南平907963高季兴荆州北宋后蜀925965孟知祥成都北宋南唐937976李昪金陵北宋北汉951979刘崇晋阳北宋?建立方式相同



南汉

隋朝国号
《资治通鉴》卷175:太建十三年(公元 581年)二月……周主下诏逊居别宫,甲 子,……禅位于隋。
胡三省注:隋主本袭封随公,故国号曰隋; 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辶作隋,以辶训走 故也。
隋朝帝系(581-618)图
⑴隋文帝杨坚(581-604)
⑵隋炀帝杨广(604-618)
(4)隋泰帝杨侗 (618-619)
隋朝国号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赐姓普 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杨坚承袭父爵,封随公,后改“随”为 “隋”。
隋朝国号
《资治通鉴》卷174:太建十二年(公元 580年)十二月……甲子,周以大丞相坚 为相国,摠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宰之 号,进爵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
创建者 王建
杨行密 钱鏐
王审知 马殷 刘隐
高季兴 孟知祥
李昪 刘崇
国都 成都 广陵 杭州
福州 潭州 番禺 荆州 成都 金Hale Waihona Puke 晋阳灭于 后唐 南唐 北宋
南唐 南唐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隋唐五代时期政治与社会经济

隋唐五代时期政治与社会经济

改革措施
政府进行赋役制度改革 ,实行租庸调制和两税 法等制度,同时推行均 田制,将土地按人口和 年龄平均分配。
实施效果
改革后,赋役负担相对 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得到提高,社会经济 得到发展。
社会救济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社会救济措施
隋唐五代时期,政府重视社会救济工作 ,设立了专门的救济机构,如悲田院、 养病坊等,同时鼓励民间慈善事业的发 展。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对外贸易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达到了巅峰。唐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 广泛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文化交流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传 播,同时中国的文化(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等)也对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学与医学
隋唐时期的数学和医学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九章算术》的整理和 《千金方》的编纂,对后世数学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6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问题与改革措 施
土地兼并问题及其对策
土地兼并现象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贵族地主势力的膨胀,土地兼并 现象日益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佃农。
历史分期
隋朝(581年-618年)
01
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
唐朝(618年-907年)
02
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阶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
的时期之一。
五代(907年-960年)
03
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政治制度演变
三省六部制
时代背景
1 2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隋唐五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隋唐五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隋唐五代史(581年——960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二个繁荣期。

脉络: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隋亡;↓907年,朱温废唐哀宗自立,建立粱,史称后梁,唐亡,五代十国开始;↓960年,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一、隋唐五代鼎盛时期总述1、社会制度先进;2、生产发展水平高;A、表现 3、长期统一;4、文化繁荣昌盛;5、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B、史料:《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唐律疏议》《通典》(唐杜佑撰,一部典章制度通史)二、隋朝立国(581年——618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三年后,迁都大兴城,改元开皇。

A、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人民要求和平安定的愿望;2、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3、民族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快,分裂势力衰落;4、北方政治清明,南方陈朝政治腐败;B、隋文帝的统一准备工作:1、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2、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是灭陈一统工作无后顾之忧;准备工作 3、废除江陵的后梁政权,消除灭陈的障碍;4、广泛征求文武群臣的意见;A+B↓开皇八年(588年)十月,以次子晋王杨广为元帅,高颖协助,发动平陈战役;↓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C、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文帝施政措施1、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2、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免;→作用:消(一)政治革新地方割据因素,加强中央集权;3、改革选官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4、改定律例,制定《开皇律》;1、实行均田制,颁行租庸力役制,五十岁以上均田农民实行庸法;(二)经济革新2、“大索貌阅”,整理户籍;3、颁行输籍之法,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4、统一度量衡、货币;(三)军事上进行府兵制改革,府兵有军籍和户籍,可按均田制授田;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炀帝施政措施1、营建东都洛阳,加强对南方和山东地区的控制;2、开凿大运河,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3、进行北巡、西巡和南巡,巩固统一,同时通西域,加强东西交往;4、改革和完善官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顺帝杨政道 620-630 东突厥,后隋。630唐灭东突厥,破定襄,后隋亡。657灭西突厥。
谯国夫人:约512-602。冼英,又称冼夫人、高凉郡主。历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促进 民族团结,被尊为岭南“圣母”。
张须陀:565-616。610为齐郡丞,先斩后奏,开仓放粮。611-613镇压王薄起义,又率罗士信和秦叔宝打败郭方预 、卢明月等起义,威振东夏,616在荥阳战瓦岗军,兵败战死。
虞世基: ~618。博学、谄媚炀帝,卖狱鬻yù官,被宇文化及杀。与第虞世南友爱。
刘武周:617马邑起兵杀王仁恭,依附突厥,定杨可汗,称帝。宋金刚投奔。619占山西大部,李元吉逃长安,关中 震骇。620李世民僵持五个月柏壁之战胜宋金刚,收尉迟敬德,刘逃突厥,622被杀。
河南瓦岗起义:611翟让、徐世绩、单雄信等瓦岗起义。614控制开封至黎阳永济渠,截取隋廷漕运。615王伯当、 616李密加入,大海寺之战斩张须陀,夺荥阳。617占领洛口仓,开仓济贫;石子河、黑石之战胜王世充,李密杀翟 让。618洛南之战胜王世充。降隋杨侗,与秦琼、徐世勣黎阳之战击败宇文化及,邙山之战被王世充击败,秦叔宝 、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投降,刘黑闼投窦建德,李密降唐,瓦岗军瓦解。后李密反唐被杀。
选拔官吏:商周-世卿世袭制。战国-军功爵、养士。秦:辟田、军功。汉-察举征辟制(中央、地方)。魏晋曹丕-九 品中正制(官吏任免收归中央)。隋唐以后-科举制(到1905年)。
京杭大运河:春秋(Q486年)开掘,隋朝完成,全长2700km。唐宋繁荣,元代取直,明清疏通。包括: 永济渠:608开,自沁河口,经汲县、馆陶、沧州、天津,到涿郡,约1000km。 通济渠:汴渠,605开,西段从洛阳至黄河,东段自板渚(荥阳汜水镇),经汴州(开封)、宋州(商丘)、宿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整理隋朝皇帝列表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604年—618年,在位14年。

文帝第二子,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恭帝杨侑:(605-619年),617年10月—618年5月,在位半年。

隋恭帝杨侑是隋炀帝孙,杨侑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

炀帝晚年出外巡游时,命他留守长安。

617年10月,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入长安。

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杨侑称帝,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618年3月,炀帝死于江都之变。

消息传来,李渊见杨侑已无用处,5月逼他退位,自行称帝。

杨侑被降封为希国公,闲居长安。

第二年五月遇害(具体不明),一说病死。

李渊攻入长安后拥立他为帝。

在位半年,武德二年去世,年仅15岁,谥号为恭皇帝,葬于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隋秦王杨浩:(605-618年)618年3月——618年9月,在位半年。

他是隋炀帝之侄,秦王杨俊之子,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

618年3月,炀帝在江都被弑,杨浩被宇文化及立为皇帝,其实是一个傀儡皇帝。

半年后的9月,宇文化及废黜杨浩,自立为皇帝,并将杨浩毒死。

隋皇泰帝杨侗:(?—619年),618年5月——619年4月,在位不足一年。

隋皇泰帝杨侗,隋炀帝孙,元德太子昭子,母刘良娣。

原本封为越王,驻守洛阳。

隋炀帝被弑后,王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拥立杨侗为隋朝皇帝,史称皇泰帝。

杨侗以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陈国公段达、内史令元文都、内史侍郎郭文懿、黄门侍郎赵长文、内史令卢楚、兵部尚书皇甫无逸等六人共同辅政,时人号称“七贵”。

元文都欲暗杀王世充,段达暗中通知世充,结果行刺失败,文都临死前对皇泰帝说,“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杨侗亦哭。

隋唐五代概述及基本史料

隋唐五代概述及基本史料
明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交州成 为新兴外贸港口城市,广州堪称当时国际贸易第 一大港。
• (三)兼容并蓄的开明文化政策
• 1、输入:
•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天文、历法、医学, 以及金银器制造、玻璃、制糖等手工业技术。
• 2、输出:
• 丝绸、造纸术、印刷术等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 乃至欧洲文化的发展。唐文化对东亚、东南亚诸 国影响尤其明显,如日本、朝鲜等。
• ——10世纪时,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境 内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王国,互相混战,帝国分 崩离析。
• 3、南亚次大陆:
• ⑴分列混战—佛教衰落—异族入侵(5~10世纪)
• ——5世纪后游牧民族嚈ye哒人(白匈奴)入侵南 亚次大陆,笈多王朝陷入分裂混战之中,出现了 许多独立的小国,其中北天竺在戒日王时期最强 大,都城为曲女城,戒日王以后北印度长期陷入 分裂割据的局面。
• (二)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对外交往 • 1、唐前期:
• ——陆、海上丝路并举
• (1)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以至开罗、北非沿 岸和伊比利亚半岛广大地区建立广泛经济、文化 联系。
• (2)海上丝绸之路:与日本、朝鲜、南洋群岛、 印度支那半岛以至非洲建立联系。
• 2、唐中后期:
• ——海路超过陆路
• (1)吐蕃入据河西、陇右,陆上丝路受阻。 • (2)经济重心南移,海上丝路空前活跃。沿海
•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发展水平最高、 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国家。既是亚洲中心, 也是世界中心区域之一,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 影响深远。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
(四个阶段)
(一)隋朝(公元581~618年):文帝时期
• 1、结束长达四百年分裂局面,形成全国统一新 局面。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隋唐结束了绵延数百年的战乱和分裂,重新统一南北,建立起强大的封 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空前发展。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 荣,疆域的拓展,与域外诸民族的密切往来,以及统治阶级兼容并纳的文化 政策,都为宗教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 隋唐五代宗教的繁荣,是魏晋南北朝宗教文化长足发展的逻辑结果。
五代时期的宗教,是隋唐宗教的余绪。北方诸朝对佛教普遍采取限制赏 赐名僧和度僧人数的政策;南方诸国则对佛教多加扶持,佛教得以继续广泛 而又稳定的传播。道教在五代时所受限制较少,并有多朝皇帝继续崇道,但 道教对民众的影响仍不及佛教。
总结
整体而言,隋唐五代宗教以中唐为界,前盛后衰。中唐之后,中国封建 社会从顶峰开始走下坡路,宗教也由此而每况愈下。这种情况表明,宗教的 发展、兴盛和衰落的命运,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荣辱与共、一脉相连的。
隋唐五代
杨子航 冯雨晴 舒小慧 杨采妮 颜思熠 1710420330 1710420331 1710420332 1710420333 1710420334
——宗教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隋唐五代简史
隋唐五代宗教由来
隋唐五代佛教简介 隋唐五代道教简介 隋唐五代宗教发展过程 总结
简介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发展大致呈现为五 个阶段。隋朝兴亡,是一个独立阶段。唐朝历时290年,明显地表现为三个 阶段,由兴而盛、极盛转衰、由衰至亡。五代十国时期,又为另外一个阶段。 隋朝在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设官确立三 省六部制、建立郡县两级制,刑法制定《开皇律》以及选官创建科举制、军 事完善府兵制和推行各项经济措施,加之营建东京、开通大运河,为整个社 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唐朝的强盛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安法门寺地宫所 藏的唐代素面银香 案。案面两端卷翘, 两只板状腿弯成一 个S形的流畅曲线, 在板腿的下端,前 后各有一条横枨托 住板腿,好似托泥 的形式,以此加固 板腿。此种弯曲的 板腿形式,比较少 见。是对板足案的 变化、美化与发展。
曲足香案
• 唐墓出土的陶案, 也是板状腿、翘 头,视其造型, 应是书案案
•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套唐代宫廷茶具形象、 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千余年前辉煌、灿烂 的茶具设计成就
鸿 雁 球 路 纹 银 笼 子
鸿雁球路纹银 笼子,可供 作为烘烤饼 茶的用器。 因唐时,人 们饮的是饼 茶,饮茶时 要将饼茶先 进行烘烤后, 再经碾碎, 方可煮茶饮 用。


通高7.1厘米,长27.4厘 米,槽深3.4厘米,辖 板长20.7厘米,宽3.0厘 米,全重1168克。通体 呈长方形,由碾槽、辖 板和槽座组成。槽呈半 月形尖底,与槽座焊接。 槽身两端为如意云头状, 两侧各有一只飞雁及流 云纹。槽座嵌于槽身, 座壁有镂空壶门,门之 间饰天马流云纹。茶碾 子打开后,上置纯银锅 轴,轴长21.6厘米,轴 径8.9厘米。轴刃有平 行沟槽,轴杆圆形,中 间粗两端细,其上錾刻 “五哥”两字,表明此 器为唐僖宗供奉。轴孔 四周錾团花,外饰流云 纹,錾文上有“碣轴重 一十三两(唐代重量单 位)”,轴可来回转动。 茶碾子是碾茶器, 在煮茶时,供碾碎饼茶 之用。 鎏金壶门座茶碾子
• 壶身常做成瓜棱 形,明显模仿金 银器的造型和做 法。底足为玉壁 底。胎质坚硬细 腻,气孔明显减 少,胎呈灰色。 釉层开始增厚, 釉色为青黄色, 如冰似玉的釉层 十分匀润,不透 明,施釉非常均 匀。
唐越窑青瓷执壶
• 2 白瓷 •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位于今河北 临城县与内丘县的接壤之地。邢窑创烧于 北朝,在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 世,尤其是其所烧制的细白瓷,代表了隋 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为后 代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 供了物质基础。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 通高9.5厘米,罗身 长13.4厘米,宽8.4 厘米。屉长12.7厘米, 宽7.5厘米,高2.0厘 米。座长14.9厘米, 宽8.9厘米,高2.0厘 米,全重1472克。通 体呈长方形,由盖、 罗、屉、罗架、器座 组成,均系钣金成型, 纹饰涂金。盖顶錾两 体首尾相对的飞天, 并衬以流云。盖刹四 周各饰一和合云。罗 架两侧饰执幡驾鹤仙 人,另两侧为相对飞 翔的仙鹤,四周饰莲 瓣纹。罗和屉均为匣 状,中夹罗网,屉面 饰流云纹,有拉手。 罗架下有台形座器, 设镂空壶门。
• 二 铜镜 •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 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图案除 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 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 活的打马球纹等等。唐代铜镜的纹饰和总体布局, 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规范。铜镜的构图虽然还是 环绕式和对称式的表现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 流畅华丽,自由活泼,特别是高浮雕技法,生气 充沛,柔美自然。
荷叶杯是受“碧筒饮”影 响而出现的一种酒器,唐 诗中“疏孛柳花碗,寂寥 荷叶杯”、“茶烹松火红, 酒吸荷杯绿”等,皆是描 写荷叶杯和碧筒饮的情景。 这件双鱼大雁纹荷叶杯以 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为装 饰,制作精美,是唐代金 银酒器中的佼佼者。
• 此酒杯1991年出土于河南伊川唐代齐国太夫人 墓中,共出土两件,形制相同,此为其中一件。 椭圆荷叶形,宽扁沿,四角上翘,浅腹四曲, 有突棱,平底内凹。腹外底部有圈足,已残失。 沿上錾刻荷叶纹,沿作圆弧齿形,间饰四组双 鱼纹。腹部饰双雁流云纹,底部为毯路纹,均 鱼子纹地。在口沿、腹部转折处,饰三角纹和 单相莲瓣纹。器外平素无纹饰。
诗意华章—隋唐五代设计艺术 的境界升华
• 隋朝—581年—618年 仅有38年
•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 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 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 首都。 • 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 “周”,一度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 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 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 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
邢州窑白釉瓷碗
邢窑 白釉双鱼背瓶
三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 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 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 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 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三彩仕女
三彩文官俑(现藏故宫博物院)
月牙凳
《内人双陆图》中的月牙 凳,造型与上图相似。 可以说这是唐代月牙凳 的基本造型。 月牙凳在唐画中屡屡 可见,它是唐代上层人 家的常用家具,也是贵 族妇女的闺房必备。月 牙凳体态敦厚、装饰华 丽,与丰腴的唐代贵族 妇女形象非常谐合,是 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家具。
• 柜 • 三彩柜
• 西安王家坟村唐墓出土。 四只粗大的方形腿,柜面 上有小盖,装有暗锁。柜 面的四角,有突起的柱头, 柜身的四面都有装饰花纹, 并有乳钉。此柜造型与河 南陕县汉墓出土的陶柜模 型有些近似,都有四腿, 已经脱离了战国曾侯乙墓 出土的衣箱形式。这种柜 下有四腿,上有小口柜盖, 并有暗锁,看来这是汉以 来柜的基本形式。
• 3.法度 • 如书法有楷书为书之法度,律诗则未诗之 法度
• 诗化的文化,使设计艺术发生了某种质的 飞跃,造物的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追求意 境的表现,营造诗意的境界,从而大大提 升了设计艺术的境界和价值。
第一节 陶瓷设计
• 一 唐诗、茶文化与陶瓷的设计意境 • 在中国儒释道思想等传统文化影响下, 从 唐朝开始,我国的茶道文化初步形成,大 致人为三类:修行类,风雅类和茶艺类。
翘头案
• 唐代王维所画的 《伏生授经图》 中的书案。案面 长方形,曲腿之 下有横木承托。 画中伏生坐于席 上(或床上)书 写,此案较矮。
曲足案
• 造型极为特殊。案面 两端卷起上翘,有束 腰,四条腿上端彭出, 顺势而下,形成四只 向外撇的撇脚,腿的 上端有牙条,前后有 拱形花枨。此案见于 卢棱伽所画的《六尊 者像》。
三彩武士俑(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三彩驼和外域商贩
第二节 金属工艺与家具器皿
• 一、金银器 • 采用先进的吹灰法炼银,提高了银的纯度 和回收率 • 唐后期白银成为正式流通货币 • 酒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瓷酒器为主,金银酒 器为辅的新的历史时期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 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 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 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 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 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 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 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 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 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 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 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 同者,堪称国宝。
• 敦煌217窟,是唐代壁画上的卧床。床座为 一箱形,四周镂出扁圆形图案为饰。
箱式床
• 敦煌壁画,是217 窟内《得医图》中 的家具,也是箱形 体为床座,前沿箱 板上镂出三个扁圆 形。床上左右无屏, 仅在后部设四扇高 屏,光洁无饰。
屏风床
• 唐代画家吴道子 所画的《维摩诘 像》中的坐榻。 正方形,下有托 泥,共有六只腿, 腿间为壸门轮廓。 这种榻是魏晋的 古制。
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 碗呈椭圆形,在口部压出四个凹棱,形似海 棠花。其造型源于金银器曲杯,仿自波斯萨 珊王朝金银器。从工艺上看,先拉坯成圆形, 然后覆盖于制成曲瓣形的模具上压制成型, 再接上底足,用手工修足完成。碗的里心和 底足上都有泥珠垫烧的痕迹,显然是采用大 器套烧小器的叠烧法制而成。碗通体施青釉, 釉色清翠,犹如翠玉般滋润,是唐代越窑青 瓷的巅峰之作。
• 案 • 板足案 、曲足香案 、翘头案 、曲足案 、 撇脚案
• 四川万县唐墓出土的青瓷案。 案面为长方形,四边有拦水 线,下有两足板状腿。这是 进餐用的食案。
板状腿在唐代可能是流行式,宋代马公显画了 一幅《李翱药山问答图》,描写唐代刺史亲赴 药山访道的故事。画中惟严僧所用的案,也是 板状腿。图2就是《李翱药山问答图》画中的案, 与唐墓出土的案,造型一致,只是后者没有拦 水线,是一只书案。
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器 物窖藏坑中,呈椭圆形,似耳杯而又无双耳,小平底。 酱红色玛瑙,有多种不同颜色且不太规则的瑕斑。雕 刻者利用了玛瑙本身颜色不同的自然花纹,琢磨精细, 艳丽夺目,是唐代少有的艺术珍品。 在唐代酒器中,羽觞所占比例并不很大。羽觞自东 周产生以来,延绵上千年,至唐代便基本走完了其全 部旅程,唐代以后罕见羽觞,偶有所出也是后世仿古 之作。
撇案脚
• 床、榻 • 平台床 、箱式床 、屏风床 、独坐榻 、
平台床
• 平台床这种四面平的造 型,是传统的式样;但 此床作了精心的雕饰。 床面的立面、四角,以 及四条床腿都有雕饰。 四腿外侧是直角直线, 里部是曲线,形成四只 向内的花饰脚。虽然整 体看造型古老,但局部 如此精心雕饰,却也显 得华丽不凡,这是唐代 周昉所画《习字图》中 的家具。(
• 三 家具 • 由于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高型家具迅速发展, 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典型的高型 家具,如椅、凳、桌等,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流行。 此时的唐代家具,具有高挑,细腻,温雅的特点, 以木质家具居多。 •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代家具的装饰风格也摆 脱了以往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华丽润妍、丰 满端庄的风格。
• 唐朝美学可以说是唐诗美学 1.“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 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 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 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 《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 说的“诗以言志”。后来“诗言志”的说 法就更为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