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民族与国家的起源
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

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形式多样,关系也融洽,特别是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各少数民族借助自己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
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摘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以及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对民族和国家形成过程的研究,指出了民族与国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简要分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国家;同化;关系当今国人以及学者们最喜欢用“中华民族”和“中国”两个概念,但据我的观察与交流而知,90%多的人没有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定义和所指,常常混淆使用,已经基本把两者等同起来。
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国度的概念,依托各民族而建立的国度,其重要特点为地域性、主权性和阶段性。
而民族的特点为血统性、文明性和连续性等。
观看几千的历史我们便可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是以中原为基地,以汉民族为头人,以汉民族为主导的国度。
而“中华民族”则有两个指向,一指古代的华夏民族,中者,中土也。
华者,华夏诸族也。
即中原华夏汉人之意,其侧重于民族性。
二指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五十六民族的集合,非指哪一个具体的民族,而侧重于国度性,已与中国的概念近同。
所以说民族与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民族,一个民族也可以有多个国家,一群人占领一片土地,行使了主权,就可以成为一个国家,而民族需要同血统的人群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形成共同的文明,才可称为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可以随时建立,随时消亡,而民族不行。
一个国家只有公平的善待主权内的各个民族,这个国家内的各民族才能尊重国家的权威,否则国家将处在一个民族危机之中。
一、民族与国家的分析1.静态分析:民族主要反映自然形式的属性。
国家主要反映人的社会属性。
2.动态分析:以人类生存发展以及演进历史来作为认识背景。
(1)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当前国家大部分都是多民族国家,单一制民族国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少,因为民族并不表现为优越性。
我认为人与人的差距主要是后天形式,反对种族论,民族融合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反对那种民族歧视论与人为制造隔阂。
(2)单一制民族国家也是需要社会管理,只要国家管理符合与保护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与个人权利。
第四章 国家

思考题
一、你对社会契约论是如何认识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什么? 三、对国家类型的划分有几种方法? 四、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危机是什 么? 五、如何认识一般性国家目的和国家目的的矛盾性?如何认识 国家能力与国家目的的关系? 六、比较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七、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职权及其认识 八、中国司法机关的制度是什么?它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
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可将国家划分为集权 主义和分权主义国家。 1. 集权主义国家 第一、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国家, 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行极端的 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行一党政治;实行秘 密警察统治;国家垄断经济、文化和信息机构。
第二、威权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主要是 一些既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特征是: 政治威权较弱,因而实行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 中于个人或精英集团,政治反对派受到压制;社 会受到国家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 动;意识形态先天不足,这些国家往往是赤裸裸 的权力统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威权主义国家发生了民 主转型。
4)国家统治说。认为国家是一种政治统治, 是实现统治的工具,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 统治。还有人认为国家是战争中胜利者对失败者 的统治。国家统治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 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的解释国家统治的本 质,也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
3.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国家的阶级性 2)国家的社会性(从国家起源考察) 3)国家与氏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标准
西方政治学中的国家类型划分经历着从“分类 法”到“类型学”的过程。 分类法指传统的国家分类,主张对国家作“质” 的区别,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 类型学主张以实证标准,反对以先验的、思 辨的标准,如韦伯的分类法。 马克思的分类法则是基于所有制与阶级的划 分。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注:完全按照老师的勾画重点顺序编排!!!)1、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及其文化。
2、“民族”一词最早的提出人物及时间:列宁于1912年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提出。
3、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标志:恩格斯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4、“进化论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文化发展按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发展演进。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着作:英国的斯宾塞、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人类学》】、弗雷泽;美国的摩尔根【代表作:《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
5、“英国功能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要在弄清楚各部分对整体所做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功能的一半法则。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着作: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代表作:《西太平洋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安达曼岛人》、《社会人类学方法》】。
6、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学”一词的人物及时间:1926年蔡元培在《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
7、我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几个重大事件:(1)1928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设立。
(2)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成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生,1980年10月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1984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会,1991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学会。
(4)1981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在厦门中山大学成立。
8、“种族”的相关内容:(1)概念: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类型:蒙古人、欧罗巴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
(3)特征:①蒙古人→黄皮肤、黑发、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
②欧罗巴人→柔软的波状头发或直发、发色不一、肤色较钱、体毛和胡须发达、鼻梁很高、嘴唇厚度较薄。
中国古代史第一讲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最早
举世闻名
/
距今约一百 距今约七十 距今约三万 七十万年 万~二十万年 年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 北京周口店
/
还保留猿的 和现代人
特征
相似
会制造工具 打制石器 打制磨光
钻孔技术
知道用火 天然火 人工取火
/
群居
氏族
直击中考
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 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 的是( )
(2)_地__主__阶__级__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代表: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2.代表:商鞅变法。 • (1)时间:_公_元__前__3_56___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 (2)内容。 • ①国家承认_土__地_私__有___,允许自由买卖。 • ②_奖__励_耕__战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史(战国—清朝)隋、唐 —繁荣与开放
宋、元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原始的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旧 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 遗址(新石器时代)
炎帝、黄帝的传说
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③建立_县__制__。加强了中央集权。 • (3)作用: 秦_国___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
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课标要求四: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 国逐渐强大起来。
《政治学概论》第五章 国 家

• 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 以政治治理形式或权力集中的程度,可将国家划 分为集权主义和分权主义国家。 • 1、集权主义国家(20世纪影响较大的集权主义是 法西斯主义和威权主义) • ⑴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全权主义国 家,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行极 端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党政治;秘密警 察统治;国家垄断经济、文化和信息机构。——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 2、绝对主义国家: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过渡 时期。疆界划定,主权出现,国王成为主权代理 人,法律成为全民规范,军事力量扩张,常备军 制度建立,中央的赋税制度,为控制社会提供了 可资借用的体系。典型的有英国的都铎王朝(下 图分别为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利莎白一世) 和法国波旁王朝等
• 3、现代民族国家 • 从绝对主义国家继承了疆界和主权。工业 化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技术,行政力量扩大, 国家对社会的监视力加强。——国家将社 会的空间大大压缩。 • 综上,吉登斯实际以欧洲历史为基础勾画 出了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
• 3、自主性国家 • 自主性国家是与依附性国家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也源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新马克思主义对自主性概念又有发展,如 希腊学者普兰查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并 非永远依照资产阶级的利益行动,有时会 采取与资产阶级利益相抵触的政策。
• 2、文化性的民族观 • 特点:强调族群概念和大融合 • 族群(ethnic group)侧重文化上的归属、 淡化政治利益。 • “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 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面对他们共 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 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 个群体就被成为族群”——马克斯· 韦伯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786ef6d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f.png)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兼析该文的法律思想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于1884年3-5月写成,同年10月在瑞士的苏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都收录了这部著作,也有单行本。
这本著作是恩格斯的独立著作,但同样到处体现马克思的成果,体现了他们一贯的二人合作的印记。
正如恩格斯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的:“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程度上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我手中有他写在摩尔根一书详细摘要中的批语,这些批语我在本书中有关的地方就加以抄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
正文分九章:史前各文化阶段、家庭、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腊人的氏族、雅典国家的产生、罗马的氏族和国家、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紧扣三个主题,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来展开论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方法论的意义。
从理论上,首先,它论证了阶级社会出现之前,原始公有制关系的存在及发展过程。
从而揭示了对抗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
其次,它着重研究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抓住了社会生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从方法论上,它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历史主义方法,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上来考察它们的本质。
同时,还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文化遗产的光辉范例。
如对待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一方面,高度评价摩尔根在氏族制度上的研究成果对于原始社会史以及证实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重复摩尔根的东西,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批判的探讨,对许多材料和结论进行批判地审查,给予新的解释和发挥。
国家起源理论观点的类型

国家起源理论观点的类型就国家概念而言,民族国家自从诞生以来,除了部族(种族)、阶级、政党、政府、社会力量、利益集团等力量以外,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和国家主义既是三种重要的民族与国家学说,又是影响民族国家概念的三股主要力量。
国内学者围绕这三种学说及其影响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国家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文明。
这种国家的形成方式具有典型的血缘政治,在人类从石器时代过渡到出现奴隶制国家的过程中,许多大的氏族在无法对其他氏族形成绝对优势来完成吞并的过程中选择了联姻,他们共同的文明(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使之在长期的文明进步中形成了地理上的国家概念,古希腊、古中国(夏、商、周)、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国家概念均来源于此。
第二类:接壤。
这种国家的形成方式是建立在第一类之上的,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属性。
在一定的陆地上,不同文明的国家相互接触后通常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和平,但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一定会爆发直至一方被完全吞并的战争或是通过联姻组建共同国家,古罗马以及其分裂后出现的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均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
第三类:殖民。
这种国家的形成方式是完完全全通过地缘政治形成的,分散在海外的殖民地由于各种各样的契机取得独立地位,巴西、印度、菲律宾等均通过这种形式形成。
第四类:民族。
具有共同民族的人口更容易凝聚起来形成国家。
这是一种摆脱了地缘的国家概念,民族国家是完全近代化的国家形式,诸如以色列、巴尔干诸国(南斯拉夫解体后)和高加索诸国(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小国都是其中的典型。
第五类:宗教。
原因复杂并且敏感,不便赘述,但这种国家通常在第一类和第四类国家失去凝聚力后出现,容易使原有的大国一分为二或形成自由邦(即地区)。
总上述为常见的国家形成原因,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容易形成大的国家,而第三类和第四类,尤以第四类原因为国家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
因此世界上要分这么多国家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工业革命后才出现的国家爆发民族危机而分裂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 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
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2020/11/2
3
国家组织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政治现象
是任何政治活动的载体和目标。 离开国家这一主体不能讨论任何政治现
象、政治事件、政治关系。
2020/11/2
4
一、国家的起源
事实并未表明资本主义必然要发展到社会主 义。
2020/11/2
19
二、国家的本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 力组织
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 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 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
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
2020/11/2
16
(三)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在氏族社会解体以后,在暖温带半湿润 地区的黄河流域,形成了典型小农结构 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地形复杂且为地中海气候的希腊、意大 利半岛,形成了典型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2020/11/2
17
130多年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 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了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说:“大 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 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 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维持内部秩序
确保私人公民间的契约或自愿协议得以 执行.
提供保护,防止外来攻击
2020/11/2
25
发展型国家
是介入经济生活并以促进工业增长和经 济发展为具体目标的国家.
国家和主要利益集团尤其是大企业和工 会之间维持一种密切的关系
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越晚,国家的经济角 色范围越广泛.
22
一种组织力量 物质力量 特殊的社会权力
2020/11/2
23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国家表现为
国家的主权 领土 居民,
2020/11/2
24
4、不同的国家角色
最小国家(minimal states)是古典自由主 义者的理想,目标是保证个人享有最可能 广泛的自由空间,防止侵害他人的权利和 自由.国家是一架保护性机构.
2020/11/2
26
社会-民主国家
国家干预是为更为广泛的社会重构通常 与公正、平等和社会正义等原则相一致
瑞典、奥地利国家的干预受到发展和社 会民主双重优先性的引导。
2020/11/2
27
警察国家
极权主义政权的核心要素。
不受社会控制地使用有组织暴力的政治 体制,没有法治
警察对法律有广泛的、毋庸置疑的解释 权。
2020/11/2
18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也 需要重新认识
社会主义出现于俄国、东欧和东亚等传统的 亚细亚社会之中,它们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继 承者
不论是由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荷、 英、法、德、西,还是由欧洲人直接建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和加拿大,不但都没有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且也看不到进入社会 主义的任何迹象。
合法性是人们对权力所具有的权威性的 认可和接受。
国家的合法性来自于神圣的、非选择性 的传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政府对社会统治和 管理的有效性,一旦管理失效,就会导 致政府合法性的丧失。
2020/11/2
37
如何通过《社会契约》来形成公意?
臣民、公民、主权者、共同体是什么样 的关系
2020/11/2
35
(二)政府的功能不能完全替代 国家的功能。
政府不具有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功能,即 公民认同自己是某个国家的公民,接受 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团结在国家之 中。
在公民与政府之间,公民始终在政府之 外,支持、监督或反对政府权力。
2020/11/2
36
(三)国家的合法性层次高于 政府。
民族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 一种具有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
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020/11/2
9
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民族
自然环境、气候
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习惯、态度和创造、 癖好
俄国人、中国人文化民族的范例
筷子大举来袭,盘中菜肴休矣!商朝有之。无论食 物是煎煮烤炸,片丝、作丁筷子都能游刃有余。
唐高宗就有“公筷母匙”。14世纪普及。
日本有“箸供养”的祭祀,感谢筷子在饮食上的帮 忙。
印度是手取食民族,加上手触食物的温度、触感, 更能真正领略吃的享受。
2020/11/2
10
中华民族
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 统称。
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 民族
“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 感的凝聚和象征
第四讲
民族与国家起源与发展
2020/11/2
赵丽江
1
本章重点
1、氏族组织特征 2、国家的本质 3、国家的职能 4、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2020/11/2
2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 正确的是(2010国考题)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 从苏格拉底;
2020/11/2
6
氏族社会的特征
1、氏族中人与人之间是靠血缘关系到 来维系统一的。同族禁止结婚。
2、组织机构是议事会,民主集会 3、氏族成员互相保护\帮助,有血亲复
仇的习俗
2020/11/2
7
部族是民族或古代民族
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类型, 是客观存在。
2020/11/2
8
民族的特征
民族对于国家来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
“民族”是自然形成的,而“国家”、 “政权”是人为的这种根本区别。
2020/11/2
13
(二)国家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
社会分工生产发展到
社会第一次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出来
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 出来.,
华人拿外国护照了,从国家来讲政治认同是 那个国家的公民,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我 们是华人,
2020/11/2
11
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
政治民族中公民身份比族群认同有更大的政 治意义。
政治民族包含很多族群 美国、法国
2020/11/2
12
民族则构成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对民族的巩固和相对稳定起着凝聚 作用
政府要承担国家政权的的统治和管理功 能。
国家意志的形成和执行都要通过政府来 实现,如制定和执行法律、保障公民福 利、国家安全等。
政府机构的设立及职能的定位也是围绕 着国家管理功能的实现而形成的。
2020/11/2
33
政府与国家的区别
政府只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涵盖 了政府,政府不能涵盖国家。
人口与领土构成国家的躯体,政府赋予国家 以生命
2020/11/2
31
(二)政府是国家主权代表和实 体形态。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是统治工 具的实体形式,
如常备军、警察和官吏;政府代表国家 行使公共权力,国家的对外主权由政府 代表,国家对内的最高主权统一于政府 身上
2020/11/2
32
(三)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最为基本的 手段。
任何国家都要有政府,只要政府存在, 无论政府权力是在何种人或社会集团手 中更迭,国家就不会灭亡。
2020/11/2
34
(一)政府权力不等同于国家 主权。
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其主权是无限的、 统一的不可分的。而政府的公共权力是 有限的,在权限和职能上要进行划分。 政府权力可以被推翻或置换而不会导致 国家灭亡,而国家主权丧失,国家就不 复存在了。
全面监控、渗透性的意识形态操纵 消灭“私人”的生活领域。
2020/11/2
28
失败国家(failed states)
主权崩溃 国家陷入分裂或被征服状态的可能性很
高。 本质上丧失了全国性的统治权力 阿富汗、刚果、索马里
2020/11/2
29
重构国家
解除管制,推行私有化 公共服务引入市场改革 用回应性的方法来制定公共政策及实现
20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
氏族是以血缘为纽带。
2020/11/2
21
3、国家是特殊暴力机器
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 志的能力,
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军队、警察、 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 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2020/11/2
公共服务 通过授权,政府再造 准政府和私人组织实现公共服务
2020/11/2
30
三、政府与国家的关系
政府与国家之间有着内在逻辑联系: (一)政府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
是由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等要素构成的。
在国家的构成要素中政府是最具有能动性的, 国家主权的行使、领土的维护、人民福利的 增长都与政府有直接的关系。
2020/11/2
14
国家的产生
私有财产的出现, 阶级分化, 氏族社会的解体, 为了争夺财富和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
部落战争,战俘成为最早的奴隶。
出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2020/11/2
15
古代希腊是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
中国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黄帝时 期是最早的国家。
2020/11/2
(一)氏族、部族、民族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 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和社会
组织。
2020/11/2
5
母系氏族时代: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在中国公元前四到五年万期间,山顶洞 人时期,实行族外婚。